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处理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使用新透析器时,血液与透析膜接触之后,血白细胞及补体下降,同时产生不适、胸痛、背痛、出汗、呼吸困难、甚至严重反应等,这些反应与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和消毒剂等因素有关,称为首次使用综合征,亦称膜过敏反应或生物不相容性。国外报道报道醋酸纤维膜和铜仿膜透析器使用时每出售10万个透析器中有5个会发生较严重的过敏现象。  相似文献   

2.
当使用新透析器时,血液与透析膜接触之后,血白细胞及补体下降,同时产生不适、胸痛、背痛、出汗、呼吸困难、甚至严重反应等,这些反应与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和消毒剂等因素有关,称为首次使用综合征,亦称膜过敏反应或生物不相容性[1].国外报道报道醋酸纤维膜和铜仿膜透析器使用时每出售10万个透析器中有5个会发生较严重的过敏现象.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及护理方法。主要原因包括与新透析器中的消毒剂环氧乙烷、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透析器制造过程中的残余物有关。主要护理措施包括:1透析开始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首次使用综合征相关症状,及时发现,尽早治疗;2心理疏导;3预防措施:对易发生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的患者选用生物相容性好、蒸汽灭菌或伽马射线灭菌的透析器,新透析器使用前充分预冲,透析器复用等。认为首用综合征不是很常见的并发症,但如果不引起重视,会反复发生,从而引起不良后果。现在透析产品种类繁多,医护人员在使用前应对透析器材进行全面了解,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选择合适的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尽可能地降低反应强度,减少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器的重复使用不仅可降低透析成本,而且可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但透析器复用多少次为宜,各家报道不一。笔者对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血液透析的86例患者,在重复使用透析器情况下,对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清除效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透析器复用的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过氧乙酸和伦拿灵消毒对透析器的影响。方法对23例患者使用的透析器分别用过氧乙酸和伦拿灵消毒处理,检测透析前后血尿素氮,计算出其下降率;对透析器使用后的容积进行对比;对同一个患者使用的两个透析器(分别用过氧乙酸和伦拿灵消毒处理)进行电镜观察;记录透析器复用过程中的过敏反应、透析器有无破膜以及丢弃的原因。结果透析器重复使用5次,两种消毒剂对清除率的影响无差异,7次时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伦拿灵消毒处理的透析器使用容积明显大于过氧乙酸,破膜发生率低;电镜下明显可见过氧乙酸消毒处理第6次使用后的透析器血室腔内有血液成分残留。结论伦拿灵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清除透析器血室腔内残留的血液成分,在透析器重复使用10次时仍可维持有效的血室腔容积,对透析器清除率无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复用透析器在全世界普遍存在,我国国情决定了透析器复用在国内更为普及。复用透析器具有降低首次使用综合征发生率、改善生物相容性及降低透析成本等优点,但同时亦存在着透析清除率的逐步下降、热原反应以及病毒感染、传播等不利的一面。透析器复用质量直接关系到透析患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03年8月始对34例常规血液透析患采用可复用高性能透析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复用透析器不仅可以降低治疗费用、节约物品,还能提高膜生物相容性,减少透析反应。因此,透析器的复用不仅在第三世界国家得到发展,而且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也得到提倡。但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出现不少问题,尤其是复用透析器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选用及其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此,我们应用05%的过氧乙酸(PAA)和1%的次氯酸钠(NaOCl)进行透析器复用消毒,并对不同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时间与透析器破膜、发热反应的关系以及对透析器毒素清除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  相似文献   

8.
透析器复用,不仅能降低治疗费用,改善生物相容性,减少透析反应,还能防止增塑剂和某些消毒剂进人体内,减少首次使用综合征发生率和过敏毒素的毒性作用.因此,透析器复用不仅在我国普遍得到应用,而且在美国65%以上的单位复用透析器.本科对26 800例次透析器复用观察发现,在排除其它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外,无热源反应.我们认为,该方法使用方便,便于掌握,可广泛使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该治疗方法成本较高是制约临床使用的重要原因.目前,在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包括经济发达的美国也在广泛应用.透析器复用最大的弊端是热源反应和败血症,如何避免该问题的发生,消毒剂的选用是关键,根据美国医疗器械进展协会(AAMI)发布的透析器复用标准,自1999年开始我中心选用美国百特公司推荐的透析器复用专用消毒剂Renalin.Renalin便于保存,还能提高膜的生物相容性,保证透析器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四种不同膜材料透析器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两种透析液对血透过程中患者血气的影响。结果发现,生物相容性最差的铜仿膜对血透过程中患者血氧分压影响最大,其次为醋酸纤维膜及血仿膜。PMMA膜生物相容性最好,对血氧分压的影响甚微。醋酸盐透析时,患者可呈现持续低氧分压状态。提示对于心肮功能不稳定的血透患者应选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尽量不用醋酸盐透析液。  相似文献   

11.
复用透析器对维持性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复用透析器对慢性透析(CHD)患者氧化应激(OS)状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55例首次血液透析的慢性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在采用新纤维素膜透析器透析治疗4周后,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27)继续使用新透析器维持透析,Ⅱ组(n=28)使用复用一次的透析器维持透析4周,同时设正常对照组22例,对比ESR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单次血液透析前后以及采用新透析器和复用透析器维持血液透析四周前后血浆和红细胞丙二醛(MDA)、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及血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结果 ESRD患者血浆和红细胞MDA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红细胞SOD及GSH-px显著降低(P<0.05).单次血液透析前后OS指标无显著变化,使用新透析器透析4周后,红细胞MDA显著增高(P<0.05);使用复用透析器透析4周后红细胞MDA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维持血液透析4周后SOD均显著增高,而GSH-px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ESRD患者氧化应激加强,新透析器CHD可能加剧这一改变,而复用透析器有利于降低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通量F50透析器和F6透析器的复用次数及其溶质清除效果。方法通过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CM)测定60例患者,在其使用F50和F6透析器第1次及其复用第3、6、9次时Kt/V值的变化及透析器血室容积(Tcv)的数值。并对部分患者检测了透析前后血清尿素水平计算了Kt/V值。结果60例使用F50透析器的患者在第1次使用及其复用中,Kt/V值相互间比较均差异无显著。复用的F50透析器质量检测也全部合乎要求。使用F6透析器的患者在第1次使用及其复用中,Kt/V值相互间比较也均无显著下降。但F6透析器在复用至第9次时约90%的Tcv下降≥20%。检测的Kt/V值与OCM监测的Kt/V值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F50透析器复用至第9次时,其质量和清除效果无明显改变。F6透析器复用至第9次时Kt/V值与第1次使用时比较下降无统计学差异,但大多透析器Tcv下降≥20%,故F6透析器复用不应用超过9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半自动和全自动透析器复用方式对透析器复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728支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随机分为半自动复用组和全自动复用组各864支,观察2组透析器冲洗、检测时间、使用灭菌剂成本及热原反应、透析器破膜发生率、透析器重复检测数.结果 半自动复用组透析器冲洗、血室容积检测和压力测试时间分别为(26.443±3.237),(2.172±0.128),(2.157±0.090)min,灌注3.5%伦拿连灭菌剂成本为(1.698±0.107)元,支,共有499支和243支透析器需重复进行血室容积检测及压力检测,重复检测率达57.755%和28.125%;全自动复用组透析器冲洗、血室容积检测和压力测试时间为(5.793±0.193),(1.257±0.118),(1.110±0.076)min,透析器检测均能1次完成,灭菌剂成本(9.330±0.138)元/支,2组透析器用于血液透析均未见热原反应及透析器破膜发生.结论 半自动复用组在灌注过程中能有效节省灭菌剂成本.但透析器冲洗时间长、缺乏配套检测装置,检测费时、数据不易读取,透析器重复检测率高;而全自动复用组透析器冲洗、检测方便,但消耗灭菌剂成本高,设备投入昂贵,透析中心需配置合理数量才能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类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选择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种类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醋酸纤维素膜(CA)、血仿膜(HE)、聚砜膜(PS)透析器进行透析,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初用、复用透析器透析过程中不同时间点(0min、270min)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同时选择尿毒症非透析患者、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P-选择素水平。结果 尿毒症非透析患者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P-选择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毒症透析患者透析开始15分钟后,P-选择素水平升高,与透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透析的进行,血清P选择素水平继续呈上升趋势,透析270分钟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更显著(P<0.001)。不同种类透析膜中,CA对血清P-选择素的影响显著大于HE和PS,三种透析器复用对血透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影响与初用相比显著下降(P<0.06),三种透析器复用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ID过程中P-选择素显著升高是导致血透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原因之一,HE和PS对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弱于CA。  相似文献   

15.
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线尿素清除率监测(OCM)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OCM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在透析器F6首次使用及复用第7次时检测尿素清除指数(Kt/V),与同时应用尿素动力学单室可变容积模型计算Kt/V值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透析器首次使用时,OCM检测值(1.25±0.16)低于Kt/V计算值(1.37±0.23),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性(r=0.842,P〈0.001);透析器复用第7次时,OCM检测值(1.23±0.15)低于Kt/V计算值(1.31±0.17),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性(r=0.667,P〈0.01);透析器首次使用OCM检测值和复用7次时OCM检测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t=1.908,P〉0.05);透析器首次使用Kt/V计算值和复用7次时Kt/V计算值相比,亦无统计学意义(t=1.692,P〉0.05)。结论OCM检测值低于Kt/V计算值,OCM在作为评价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指标时,应注意二者的差别。透析器复用7次不影响对小分子物质的清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高通量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普通PMMA膜透析器组、普通聚砜膜透析器组及高通量透析器组各20例。比较单次血液透析前后,3组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清除效果,以及6个月后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高通量透析器组以及应用PMMA膜的透析器组,透析后均能降低β2-MG的浓度,其中高通量透析器组更为显著。脂代谢方面,高通量透析器组患者透析后的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普通透析器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高通量透析提高患者透析效率、生活质量,透析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预冲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135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用新透析器复用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新透析器,比较两组患者FUS发生情况及治疗依从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A型FUS;观察组B型FUS发生率为0.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100%,优于对照组8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透析器复用法预防FUS效果好,患者治疗依从性高,在新透析器使用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肾性骨病相关因素 ,尤其是对全段甲状旁腺激素 (iPTH)、血磷、血钙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肾衰竭MHD伴有高磷血症、高iPTH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 3组 ,分别采用醋酸纤维素膜 (CA)、聚砜膜 (PS)、血仿膜 (HE)透析器透析 ,测定透析前后血磷、血钙、尿素氮及iPTH等 ,比较不同膜材料透析器初用与复用后毒素的下降率及KT/V值的变化 ;同时选择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磷、iPTH及血钙的水平。结果 MHD患者透析前血磷、iPT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透析后较透析前显著下降 (P <0 .0 1) ;透析前血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 5 ) ,透析后较透析前显著升高 (P <0 .0 5 )。HE和PS透析后血磷的下降水平均与CA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3种膜材料透析器初用时KT/V无明显差异 ,复用后KT/V较初用时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复用后血磷、尿素氮及肌酐的下降率与初用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应用CA、PS和HE透析器可使MHD患者透析后iPTH明显下降 ,透析器复用后对小分子物质的清除明显下降 ,HE和PS对血磷的清除能力优于CA ,选择对血磷清除能力高的透析器 ,可能会减轻肾性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清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的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磷的清除情况。方法 将2 6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高磷血症患者分为3组,分别使用聚砜膜(1.3m2 )、三醋酸纤维膜(1.5m2 )和血仿膜(1.7m2 )透析,比较透析前后血磷的下降率(单位膜面积)以及透析2个月后血磷及钙磷乘积的变化。结果 去除膜面积因素后,聚砜膜和三醋酸纤维膜与血仿膜比较,单次透析血磷的下降率(单位膜面积)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 5 ) ,但聚砜膜和三醋酸纤维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使用2个月后比较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三醋酸纤维膜组透析前血磷及钙磷乘积均较前显著下降(P <0 .0 5 ) ,而聚砜膜组和血仿膜组均较前无明显改善(P >0 .0 5 )。结论 膜面积相等的情况下,聚砜膜和三醋酸纤维膜对磷的清除优于血仿膜,前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使用聚砜膜和三醋酸纤维膜并适当增大膜面积可更大程度地清除血磷,同时可降低钙磷乘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透析膜和不同膜面积的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骨矿物质代谢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MHD患者40例,随机分为3组:FX组16例(使用德国Fresenius公司FX60型高通量透析器,膜面积1.3m2)、TS组14例(使用日本Toray公司TS-1.3S型高通量透析器,膜面积1.3m2)、CA组10例(使用美国Baxter公司CA-HP-170型低通量透析器,膜面积1.7m2),全部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4h。比较入组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白蛋白(ALB)、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变化。结果各组患者血清BUN、Cr、Ua、P、iPTH、Hs-CRP和IL-6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β2-MG在3个月、6个月时与基础值比较各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在治疗6个月时TS组下降最显著(χ2=10.011,P=0.007);3个月时ALB各组均有上升趋势,但6个月CA组明显下降(P<0.05);TNF-αCA组升高,FX组和TS组下降(P<0.05);CA组MDA明显升高(P<0.05),SOD虽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FX组和TS组MDA明显下降(P<0.05),且TS组下降更显著(Z=-3.284,P=0.001),SOD3个月即开始下降(P<0.05),6个月与3个月时比较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①高通量透析器尽管膜面积较小,但对小分子毒素清除效果与大面积低通量透析器相当。②高通量透析可抑制氧化应激、改善微炎症状态,维持营养平衡。③对预防透析相关淀粉样变,除选用优质透析器外,提高透析液质量和避免各环节污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