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门肾力  崔现成 《医疗装备》2010,23(10):11-12
探讨自动曝光控制在数字化摄影中的合理应用,进一步提高数字化摄影图像质量。在自动曝光控制条件下数字化摄影中,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kV值,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电离室、密度补偿值和和必要的图像后处理。  相似文献   

2.
应用单片机和相关电路,采用汇编语言编程,设计智能控制系统,与普通X线机联机,进行曝光控制.结果表明该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对普通X线机摄影三参数实施智能控制,使X线摄影手动操作变为自动摄影.  相似文献   

3.
自动曝光控制简称AEC,在过去操作者为了获得最佳的胶片密度必须努力选择适宜的曝光参数kV.mA和sec,就算很有经验的操作者要获得最佳的曝光,也是困难的,胶片密度也总是不合适宜,在X线诊断系统中,AEC的角色就是在短时间内,用简单的操作将最佳的密度的X线影像自动的提供给使用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现代X射线摄影设备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下辐射防护检测的可行性和检测条件。方法通过解析自动曝光控制的原理,确定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是否能满足GBZ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中对于辐射防护检测的摄影条件要求。结果自动曝光控制模式是在充分发挥X射线管效能的前提下,获得具有清晰度稳定、高质量影像的X射线摄影方法。因此,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下,无论是手动设置管电流还是自动确定管电流,管电流都能够满足GBZ130-2013中对于辐射防护检测的要求。对于能够显示曝光时间的设备,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能够为仪器响应读数时间修正提供曝光时间;对于不能够显示曝光时间的X射线摄影设备,通过测定曝光时间,同样能够为仪器响应读数时间修正提供曝光时间。结论对于具备自动曝光控制功能的X射线摄影设备,在辐射防护检测中采用自动曝光控制模式来完成辐射防护检测工作完全可以满足GBZ130-2013中对于辐射防护检测的管电流和曝光时间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诊断X射线机与铝梯配合使用,研究铝梯用于诊断X射线机自动曝光系统运行情况的判别方法。方法根据国家标准对某一机型的50 kW常规X线机进行标定检测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调节kV值使铝梯在10种kV值(分为两组)下曝光,对检测结果进行判读。结果通过能量对比可以看到曝光结果符合康普顿效应。铝梯可以用于X射线机确定mAs线性、对比度、峰值电压能量对比(vs.kVp)、自动曝光检测或制定X射线摄影条件。结论用铝梯楔的方法对X射线机自动曝光控制精度检测能够简化传统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6.
日产岛津AXII型中频X线机。能进行普通透视(手动、半自动、自动3种工作方式)、胃肠摄影(PHOTO MULTIPLYER PH-CONT-94基板完成光电闸断kV达到最佳合适曝光条件),由CCU(CAMERA CONTROL UNIT)系统实现对X线影像的全面控制。由计算机对kV及mA、mAs等进行总体控制。1 故障现象一及检修 自动光电闸断限时时间偏长,实际测量显示近四十几毫秒,造成胃肠摄影的X光片影像模糊,因为本机配1.2mm×1.2mm小焦点高速球管,点片影像的清晰度却不及2mm×2mm焦点低速管摄出的X光片清晰。证明机器有故障。 该机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7.
1 故障现象一 AUX术式滤线器摄影,当按下摄影手闸曝光档后,控制台上曝光指示灯不亮,没X线产生。 分析与检修 (1)通过选择不同的术式进行摄影操作,观察控制台上的工作状态,显示部件的显示情况,逐步缩小故障的范围。将术式选择置于立式滤线器摄影,当按下摄影手闸准备档后,READY指示灯亮,观察X线管灯丝加热电流表读数从2.5A升至4.5A,即摄影准备控制电路工作正常,在按下摄影手闸曝光档后,曝光指示灯亮,X线胶片感光正常,说明在立式滤线器摄影时X线机工作正常,故障就在AUX术式摄影控制电路。 (2)测量AUX术式摄影控制…  相似文献   

8.
浅谈IP板的正确使用及保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R即计算机X线摄影,它是使用可记录并有激光读出的X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P作为载体,经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数字化.  相似文献   

9.
陈强 《医疗装备》1993,6(3):20-21
随着 CT、DSA、NMR 等先进仪器的相继问世和广泛地应用,现代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在我国作为传统的普通 X 线摄影却一直徘徊不前,相比之下,其曝光量不准确,摄片制量无法保证,受检者吸收剂量过大等缺点却更加曝露无遗了。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国外已研制出了一种光电控制自动曝光器,将其安装在 X 光机上,便可进行光电控制自动曝光 X 线摄影,获得图像清晰,质量稳定的 X 光诊断片。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摄影自动曝光控制系统以较小的射线剂量得到较高质量的X线胶片的基本工作原理,并结合摄影自动曝光控制系统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认识,详细列出了4点注意事项,对临床医生获得质量更高的X线胶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低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CR)的辐射剂量并获得优良影像质量的投照条件。方法:采用不同的管电压(kVp)、管电量(mAs)、焦片距(FFD),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方式对X线检测水模和体模曝光,探测体表空气照射量;测试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及灵敏度;用视觉观测和测量胶片密度方式评价人体胸部影像质量。结果:不同的管电压和胶片距与入射体表剂量(ESD)相关,管电压越高、胶片距越远,则ESD越低;一定范围内管电量的大小对影像分辨率没有影响,但对影像噪声有影响。低剂量CR胸部照片测试密度值及视觉评价效果达到了优良的影像密度和诊断学评价的要求。结论:胸部CR投照条件应用高电压120kVp、FFD为150cm、AEC减挡曝光及正确调节CR胸部影像处理参数,可有效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并获得优良的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12.
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CR)图像质量的各类因素。方法对工作中曾出现过的109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CR图像质量的因素有:(1)摄影技术;(2)后处理技术;(3)各种原因造成的伪影。结论要想获得一幅满意的CR图像,就要提高摄影技术和后处理技术,并要尽量避免各类伪影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Diagnostic reference levels assist in the optimisation of radiation exposure parameters within a medical imaging facility. As no Australian DRLs currently exist, radiation doses from mammography in BreastScreen Queensland are analysed. Program-based DRLs of 1.1 and 1.4 mGy are proposed for digital radiography and computed radiography mammography system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DR在胸部X线摄影中的剂量防护价值。方法:以胸部正位片摄影为测试体位,与传统X线机相同,均选择125kVp,自动化mAs,焦片距离180cm为前提进行曝光量对比。以22~25cm胸厚的患者在相同的曝光条件下设立传统与DR曝光量对照组。结果:DR曝光量降低了44.2%。结论: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改进了胸部摄影质量,使工作流程更具先进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加强了对被检者的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R胸部摄片的质量与自动曝光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12日至2008年3月2日在我院进行胸部正位摄片的170例患者的胸片资料,测量背景信号值,第9胸椎正中信号值,肝脏信号值,肺野信号值,并记录kV、mAs、ins、曝光指数、曝光剂量等值。结果:平均辐射剂量为0.555±0.126dGycm^2,平均背景信号值为26895±1079,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761(P〈0.05)。肝脏/背景信号值存在相关性(P〈0.05),肺野/背景信号值,第9胸椎与辐射剂量相关性不明显(P〉0.05),mAs、ms与辐射剂量关系最密切。各参数均在设备上提供的参考范围内。结论:通过测量多个选定点的信号强度来评价DR胸部摄片的质量是可行的,在规定的曝光指数范围内,采用自动曝光,由自动曝光计算的剂量与DR胸部摄片的对比度具有相关性,采用自动曝光条件选择可以保证影像质量符合诊断需要,对瘦小患者自动降低辐射剂量对图像质量影响不明理  相似文献   

16.
白玫  刘彬  陶颖 《医疗设备信息》2008,23(5):106-107,110
在对多排螺旋CT扫描条件进行优化的基础上,采用手动曝光参数和自动曝光控制参数分别对模拟人体模型进行了扫描,并比较了两种方法产生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物理形式测量,分析乳腺自动摄影模式的剂量参数的设置与低对比度影像质量[1]和受检者的乳腺平均腺体剂量[2]的关联性。方法先使用3种自动摄影模式(CNT对比模式、STD标准模式、Dose剂量模式)分别对18-220和18-222模体照射,再使用3种自动摄影模式分别对加3块和4块亚克力板(1cm)的低对比性能模体(CDMAM)照射;按CDMAM测试要求分别选取3种自动摄影模式下剂量设置的下限和上限进行照射,获取低对比性能模体影像分析数据。结果选择3块亚克力板配合CDMAM进行采样与18-220模体剂量参数基本一致;采用3块亚克力板配合CDMAM自动摄影,CNT模式较STD模式的平均腺体剂量(AGD)增加1倍,IQFinv增加5%~7%;STD模式较Dose模式的AGD增加15%,IQFinv增加8%~13%。结论①辐射剂量的过度上升并不会带来相对应的低对比性能效果;②CNT模式和Dose模式不适宜用作常规检查,只有特定情况下才可使用;③先参考临床其它检查数据,再确定摄影模式,是在保障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受检者辐射剂量的有效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X射线摄影使用影像板采集X射线影像信息,影像板性能的好坏以及是否能正确的使用,直接影响到图像的质量,所以,要得到高质量的影像,既要选择适宜的曝光量,又要正确、合理地使用影像板,定期对影像板进行日常的维护。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直接数字化X线(DR)系统的曝光控制过程较繁琐的问题提出改造方案.通过PC机的RS-232串行口与高压发生器进行数据交换.用软件实现了DR系统中高压发生器曝光参数的控制.为DR系统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操作平台。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案数据传输可靠.能满足曝光需要.可取代DR产品上原有的曝光控制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DDR摄影与屏-片系统摄影曝光条件及对患者的X射线辐射剂量,评价DDR摄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取本院DDR照片和常规X射线摄影照片各5000份。由3位主管技师和2位副主任技师对照片按部位分组进行分析,统计出甲、乙、丙及废片率:并对乙、丙及废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照片质量:DDR摄影照片甲级片率92.8%,乙级片率7.2%,丙级片率O%,废片率0%;屏-片系统摄影照片甲级片率40.8%,乙级片率41.7%,丙级片率15.5%,废片率2%;摄影条件的比较:DDR摄影比屏-系统摄影电压需提高3~24kV,曝光量高25%左右。结论:DDR摄影照片质量明显高于屏一片系统摄影,但曝光条件比屏-片系统高,相对增加了患者的X射线辐射荆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