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Wnt/β-catenin 通路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 3β)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情况,以确定GSK3β在病理性瘢痕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GSK 3β在30例瘢痕疙瘩(A组),30例增生性瘢痕(B组)及20例正常皮肤(C组)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SK 3β在A、B组中的表达与C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A、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SK 3β是病理性瘢痕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瘢痕疙瘩(K组)、增生性瘢痕(H组)和正常皮肤组织(N组)各3例,进行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用不同浓度的TGF-β1处理细胞,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β-catenin在各组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β-catenin在各组中的表达水平随TGF-β1浓度变化,呈先递增后递减趋势,三者β-catenin表达变化幅度为K组<H组<N组,K组成纤维细胞与H组成纤维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组成纤维细胞与K组、H组成纤维细胞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F-β/Smad信号转导通路与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联合作用,导致病理性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β-catenin和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半定量检测β-catenin在30例增生性瘢痕(H组)、30例瘢痕疙瘩(K组)与30例正常皮肤(N组)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β-catenin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之间比较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β-catenin的过度表达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有关,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TGF-β1和CTGF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9例瘢痕疙瘩患者(为A组)、32例增生性瘢痕患者(为B组)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为C组)中,TGF-β1和CTGF两种因子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A、B组中TGF-β1和CTGF均呈高表达,与C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和CTGF对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苯甲酸雌二醇对去卵巢大鼠皮肤中TGFβ1/Smad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5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n =5);B组,假手术组(n =10);C组,去卵巢组(即手术组,n =10);D组,去卵巢苯甲酸雌二醇治疗组(即治疗组,n =10).各组按要求制备动物模型.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皮肤组织中TGFβ1、Smad3的变化,用平均光密度值表示,半定量分析结果.结果 与A组相比,D组大鼠皮肤组织中的TGFβ1及Smad3表达明显升高(P <0.05);B组TGFβ1及Smad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 >0.05);C组TGFβ1及Smad3的表达明显降低(P <0.05).结论 苯甲酸雌二醇通过上调皮肤组织中TGFβ1、Smad3分子表达,增强TGFβ1/Smad3信号通路功能而发挥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TGF-β1/Smad7信号通路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转移的关系。方法:留取67例乳腺癌患者肿瘤及癌旁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TGF-β1和Smad7基因表达,培养人乳腺癌Luminal A型细胞株MCF-7,根据转染处理不同分为TGF-β1 si RNA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MTT法检测不同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细胞侵袭、迁移实验检测不同转染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转染组细胞中TGF-β1、Smad7和EMT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GF-β1 m 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而Smad7 m RNA相对表达量则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TGF-β1 si RNA转染组细胞48、72和96 h时吸光度值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TGF-β1 si RNA转染组每高倍视野细胞数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TGF-β1 si RNA转染组每高倍视野细胞数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TGF-β1 si RNA转染组细胞中TGF-β1 m RNA、Vimentin m RNA、Snail-2 m RNA和MMP-9 m 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而Smad7m RNA和E-cadherin m 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发生与TGF-β1/Smad7信号通路激活有关,特异性抑制TGF-β1可促进Smad7表达而抑制乳腺癌细胞EMT发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山茱萸颗粒对TGF-β1/Smad7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DN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山茱萸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缬沙坦组),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24 h尿蛋白量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TGF-β1、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山茱萸颗粒高、中剂量组及缬沙坦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血Scr、BUN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高剂量组疗效与与缬沙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治疗组TGF-β1在肾脏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下调(P〈0.05或P〈0.01),其中山茱萸颗粒高剂量组与缬沙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山茱萸颗粒高、中剂量组和缬沙坦组Smad7在肾脏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且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在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茱萸颗粒可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机制可能与其能抑制DN大鼠肾脏中TGF-β1/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C-3细胞中Wnt与TGF-β信号通路之间的交互作用。方法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研究2个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对另一信号通路是否具有激活或抑制作用,RT-PCR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Wnt信号通路可以诱发TGF-β信号通路报告基因CAGA-luciferase的活性,β-catenin(WT),TCF4(WT),GSK3β(KM)可以激活CAGA,TCF4(DN)可以抑制CAGA;β-catenin(WT)与TCF-4(WT)、GSK3β(KM)与TCF-4(WT)可以协同激活CAGA。TGF-β信号通路也可以激活Wnt信号通路LEF-1荧光素酶活性。Smad7可以单独激活LEF-1荧光素酶活性,Smad3与Smad4可以协同激活LEF-1荧光素酶活性。β-catenin(WT)与TCF-4(WT)可以协同激活cy-clinD1启动子活性,Smad3抑制cyclinD1启动子活性。TGF-β可以上调PC-3细胞VEGF的表达,氯化锂可以增强TGF-β上调VEGF表达的作用。结论前列腺癌PC-3细胞中Wnt信号通路与TGF-β信号相互激活,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γ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亚族化学趋化因子(I-TAC)和巨噬细胞起源的趋化因子(MDC)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病理性瘢痕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TAC和MDC两种趋化因子在24例瘢痕疙瘩患者(A组)、33例增生性瘢痕患者(B组)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C组)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TAC和MDC在A、B组中呈高表达,与C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B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AC和MDC可能通过趋化T淋巴细胞定向迁移,引发一系列免疫炎性反应,从而促进病理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肾纤康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探讨肾纤康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肾纤康组、苯那普利组,采用左侧输尿管梗阻方法造模,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作肾间质TGF-β1、Smad2、Smad3、Smad7检测,并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和各治疗组肾间质TGF-β1、Smad2、Smad3面积比增加,Smad7面积比减少,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治疗组肾间质TGF-β1、Smad2、Smad3面积比减少,Smad7面积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纤康组与苯那普利组肾间质TGF-β1、Smad2、Smad3、Smad7面积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纤康通过下调TGF-β1、Smad2、Smad3在肾间质的表达及增加Smad7的表达而抑制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与肾纤康可调节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有关,其作用与苯那普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熊果酸(XGS)对去卵巢大鼠骨量流失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 通过双侧去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以及熊果酸组(XGS),每组10只;其中XGS组大鼠接受熊果酸(100 mg/kg)治疗12周;待治疗检测股骨骨量、骨密度(BMD)、骨矿物质含量(BMC)、骨代谢指标以及BMP-2、Smad4、Wnt 1和 β-catenin表达。结果 治疗12周后,与OVX组相比,Micro-CT和双能X线结果显示XGS组的大鼠骨小梁微观参数、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得到明显改善。XGS组大鼠BMD、BMC、TV/BV、Tb.N、Tb.Th和Tb.Sp较OVX组明显改善(P<0.05)。血清检测结果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显示XGS组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均高于OVX组(P<0.05);XGS组大鼠血清ALP、OPD和OCN水平较OVX组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检测显示,和OVX组比较,XGS组BMP-2、Smad4、Wnt1和β-catenin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果酸可以通过BMP-2/Smad4/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对去卵巢大鼠骨量流失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胚胎发育信号通路Sonic hedgehog(SHH)和WNT/β-cateni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HH和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SHH mRNA和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6%和79.6%,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1.4%,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β-catenin mRNA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H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肿瘤部位等病理因素均无关(P>0.05),而在不同淋巴结转移状况和TNM分期的病例组中,二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对资料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HH表达与β-catenin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352,P<0.05).结论 SHH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胰腺癌组织中呈活化状态,二者之间的交叉对话对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1,25(OH)_2D_3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株Wnt信号通路及MG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骨质疏松发病中可能的新机制。方法分别使用10-8mol/L 1,25(OH)_2D_3、200 ng/ml Wnt信号通路阻断剂DKK-1、10-8mol/L 1,25(OH)_2D_3+200 ng/ml DKK-1干预人骨肉瘤细胞MG63细胞株48 h,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技术测定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β-catenin、Runx2、LRP5及MGP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10-8mol/L 1,25(OH)_2D_3上调MG63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β-catenin、Runx2、LRP5及MGP的基因表达及蛋白的表达,其中上调基因分别是对照组的2.73倍、3.72倍、1.53倍、2.3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调蛋白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1.13倍、1.17倍、1.14倍、1.2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KK1下调β-catenin、LRP5、Runx2、MGP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其中下调基因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0.34倍、0.52倍、0.42倍、0.7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调蛋白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0.93倍、0.92倍、0.87倍、0.86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OH)_2D_3有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MG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近年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与创伤后瘢痕形成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有关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及与创伤后瘢痕形成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TGF-β1是纤维化疾病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转导产生其生物学效应。该途径受多种因子调控并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与其他信号通路串话。该途径参与创伤后早期炎性反应、创面愈合及后期病理性瘢痕的形成。在分子水平干预转导途径的各个环节,可以影响纤维化及细胞外基质沉着的进程。结论 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途径是影响创伤后瘢痕形成及细胞外基质沉着的重要途径。对该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可为临床促进创面的愈合及病理性瘢痕的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6只,7~8周龄,260 ~ 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n=8)、LPS组(B组,n=12)、异丙酚不同时点给药组(C组~E组,n=12).A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B组静脉注射脂多糖8 mg/kg,C组、D组和E组分别于给予LPS前1h、给予LPS后即刻和给予LPS后1h时静脉注射异丙酚5 mg/kg,随后以10 mg· kg-1·h-1速率输注至给予LPS后5h.分别于给予LPS前即刻、给予LPS后1、3、5h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pH值和PaO2,随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计算湿/干重比(W/D),测定肺组织TGF-β1 mRNA和Smad2表达.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E组pH值和PaO2降低,肺组织W/D升高,TGF-β1 mRNA和Smad2表达上调(P<0.05);与B组比较,C组和D组pH值和PaO2升高,肺组织W/D降低,TGF-β1 mRNA和Smad2表达下调,E组PaO2升高(P<0.05).结论 异丙酚减轻内毒素所致ALI的机制与抑制TGF-β1/Smad2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7.
TGF-βRⅠ、Smad2、Smad 3及Smad7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比较瘢痕疙瘩、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型受体(TGFβRⅠ)、Smad2、3、7的表达情况,探讨以上信号传导分子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上述4种蛋白在3种不同组织44例标本中的表达,寻找其规律。结果 与正常瘢痕及正常皮肤相比,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7表达减弱(P〈0.05),Smad2及Smad3表达增强不显著,但在核内积聚较为明显。结论 瘢痕疙瘩中TGF-βRⅠ表达增强,Smad2、3核内持久积聚及抑制性因子Smad7表达减少,可能是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uman keloid fibroblasts,HKF)生物学行为和TGF-β/Smad信号通路和ER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在HKF培养过程中加入A型肉毒毒素进行干扰,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Smad通路和ERK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及细胞增殖、侵袭、凋亡情况。结果:A型肉毒毒素可以抑制HKF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凋亡,并且明显抑制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α-SMA和CTGF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IFN-γ、TGF-β3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Smad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下调VEGF基因表达,明显抑制p-Smad2和p-Smad3蛋白表达水平,并且抑制P-ERK1/2蛋白表达。以上生物学变化均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抑制HKF的增殖、侵袭、血管生成和胶原积累,这些效应与TGF-β/Smad和ERK1/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s,KFb)转染Smad7过表达载体后,对细胞内Smad7、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因、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Smad7蛋白对瘢痕疙瘩生长有无抑制作用。方法收集10例20~25岁男性瘢痕疙瘩患者(排除其他疾病)手术切下的瘢痕疙瘩组织,体外无菌条件下培养KFb后分为3组,A组为未转染组;B组为空载体pc DNA3.1(-)转染细胞组;C组为Smad7基因过表达载体pc DNA3.1(-)-smad7转染细胞组。转染48 h后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Smad7、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转染24 h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C组Smad7m 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A、B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 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 RNA相对表达量高于A组(P0.01),Smad7、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A组(P0.01)。MTT检测示,培养各时间点C组细胞增殖能力均小于A、B组(P0.05),A、B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染Smad7基因过表达载体能抑制KFb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通路中各因子在良性狭窄胆管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信号转导通路在良性胆管狭窄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TGF-β1,TGF-β受体I(TβR Ⅰ),TGF-β受体Ⅱ(TβRⅡ),Smad4,Smad7,CTGF蛋白以及CTGF mRNA在23例良性胆管狭窄组织及6例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分别计算阳性表达率,并分析TGF-β1,Smad4及CTGF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TGF-β1、TβR Ⅰ、TβRⅡ、Smad4、CTGF蛋白和CTGFmRNA在23例胆管良性狭窄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82.6%、87.O%、78.3%、82.6%、65.2%,高于其在6例正常胆管中的表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ad7在胆管良性狭窄患者中的阳性表达为70.0%,与正常胆管比较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Smad4及CTGF在良性狭窄胆管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TGF-β1/Smad/CTGF信号转导通路高表达是导致良性胆管狭窄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