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有机磷中毒(AOPP)小鼠肝脏、脾脏中SOCS-1、SOCS-3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SOCS-1、SOCS-3在AOPP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中的发病机制,从而为MODS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方法 健康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敌敌畏中毒组24只,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正常对照组6只,中毒组于染毒后2、6、12、24 h取肝脾, 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SOCS-1、SOCS-3表达水平, 用SPSS统计软件测定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 AOPP小鼠肝脾SOCS-1、SOCS-3水平均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分析显示, 肝脏中SOCS-1和SOCS-3 mRNA明显正相关(r=0.922,P<0.01) ,脾脏中SOCS-1和SOCS-3 mRNA明显正相关(r=0.957,P<0.01).结论 AOPP可诱导SOCS-1、SOCS-3在肝脾中表达,不同时间点AOPP中毒小鼠肝脏、脾脏中SOCS-1、SOCS-3 mRNA表达升高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脾切除大鼠受内毒素攻击后,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探索脾切除对内毒素诱生TNF-α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无脾组(n=36)和有脾组(n=36),动物静脉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0.1 mg/kg制作内毒素血症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肝组织TNF-α含量,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PCR)技术检测组织TNF-α mRNA表达改变.结果:内毒素注射后0.5小时肝、肺组织TNF-α水平开始升高,1.5小时无脾组显著高于有脾组(P<0.01 和P<0.05).肝、肺组织的TNF-α mRNA表达与TNF-α的水平呈正相关,无脾动物肺组织TNF-α mRNA明显高于有脾动物(P<0.05).结论:脾切除动物受内毒素攻击时,其TNF-α的合成与释放明显高于有脾动物.  相似文献   

3.
了解L7212白血病小鼠及其受体鼠——近交系615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性及TNF-αmRNA的表达,以及清热解毒中药清毒饮对TNF-α活性及TNF-αmRNA表达的影响。用WEHI-164细胞株及细胞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了由伴刀豆凝集素A(Con A)诱导的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活性及脾细胞TNF-αmRNA表达。由ConA诱导的L7212白血病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活性明显低于615小鼠,P<0.01;其脾细胞中TNF-α mRNA表达也明显低于615小鼠,P<0.01。清毒饮能显著提高Con A诱导的L7212白血病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TNF-α活性,P<0.001,并能显著提高其mRNA表达水平,P<0.001。实验结果提示清毒饮可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用于白血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达TF及TFPI的影响.方法:设不同时间组,TNF-α 10 ng/mL分别培养0 h、1 h、3 h、6 h、12 h、24 h,另设不同溶度组,TNF-α 0 ng/mL、1 ng/mL、10 ng/mL、20ng/mL、50 ng/mL、100 ng/mL分别培养6 h;ELISA法测定TF及,TFPI抗原的表达;RT-PCR检测TF及TFPI基因的表达.结果:各浓度的TNF-α对HUVECs的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TNF-α促进TF抗原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在TNF-α 10 ng/mL作用6 h时最明显(P<0.01);TNF-α促进TF mRNA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在3 h时达到高峰(P<0.01);TNF-α对HUVECs表达TFPI抗原及TFPI mRNA无明显影响.结论:TNF-α可以诱导HUVECs细胞表达TF:TNF-α对HUVECs细胞TFPI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损伤(SCI)后亚低温对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mRNA表达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常温组(n=24)和亚低温组(n=24),每组再分为六个亚组,每亚组4只,参照改良Allen法建立大鼠脊髓(T9)中度损伤模型,亚低温组给予亚低温治疗5 h,而对照组不做亚低温处理.分别于损伤后6 h、12 h、24 h、72 h、1周和4周,利用 Tarlov评分检测亚低温对大鼠SCI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然后将大鼠处死,利用半定量 RT-PCR方法观察损伤段脊髓组织中TNF-α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亚低温组TNF-α mRNA表达SCI后6~72 h明显少于常温组(P<0.05),而运动功能评分每个时间点都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结论 亚低温可明显抑制SCI后TNF-α的表达,具有良好的恢复运动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在脓毒症小鼠肝脏和脾脏中的变化情况,探讨SOCS在体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小鼠模型.提取肝脏和脾脏组织的总RNA及蛋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组织中SOCS1 mRNA的相对含量;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组织中SOCS1相对蛋白含量;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上述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 脓毒症小鼠术后6 h肝组织SOCS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迅速升高,基因表达至24 h达到高峰(P<0.05),蛋白表达一直保持高位;在脾脏中仅检测到SOCS1基因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并一直保持高位;肝脏中SOCS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间呈明显正相关(y=0.110±5.765×10-3x,r=0.837,F=93.309,P<0.01).结论 CLP导致的脓毒症可诱导SOCS1在肝脏和脾脏中进一步表达,提示SOCS1在脓毒症出现后的免疫变化中有重要作用,可利用它们对脓毒症进行干预,以改善脓毒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TNF-α在创伤性休克大鼠多脏器中的表达变化,探讨TNF-α在创伤性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取健康成年SD大鼠56 只,体质量200~300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复苏组和休克1、2、4、8、24 h组,每组8只,观察各组的死亡率,分别采用RT-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肝、脑组织的TNF-α mRNA和肝、脑、肺、肾组织的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复苏组大鼠均无死亡,休克1 h组死亡率为1/8,2 h和4 h组死亡率为2/8,8 h组死亡率为4/8,24 h组死亡率为5/8;TNF-α mRNA表达在休克后2 h明显升高,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水平高于脑组织(P<0.05);肺、肝、肾组织的TNF-α蛋白表达在休克1 h后即开始升高(P<0.05),脑组织TNF-α蛋白表达水平较低,趋势不明显,但复苏组的肝、脑组织的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 创伤性休克早期以低血容量表现为主,主要不是由TNF-α介导的;而后期则与TNF-α水平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靶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104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血必净组于CLP后2、12、24、36、48、60 h经阴茎背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4 ml/kg,其余各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CLP后6、12、24、72 h分别活杀大鼠取肝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HIF-1α和iNOS的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IF-1α和iNOS的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LP后6 h HIF-1α和iNOS蛋白表达均迅速升高,其中HIF-1α蛋白表达24 h升高幅度最明显,iNOS蛋白表达12 h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至72 h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必净治疗组HIF-1α、iNOS 蛋白表达受到明显抑制,CLP后12、24、72 h HIF-1α、iNOS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模型组CLP后6 h HIF-1α、iNOS mRNA表达开始升高,12 h均达高峰,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至72 h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抑制肝组织HIF-1α、iNOS mRNA表达升高,CLP后6、12、24、72 h肝组织HIF-1α、iNOS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脓毒症大鼠HIF-1α及其靶基因iN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靶向核转录因子(NF)-κB P65 小干扰RNA(siRNA)对脓毒症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7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健康对照组、脓毒症组、特异干扰组和乱序对照组,后三组每组均设置术后6、12 h两个时间点,每组每个时间点10只小鼠;术前1 h特异干扰组尾静脉注射NF-κB P65 siRNA逆转录病毒,乱序对照组注射Scrambled siRNA逆转录病毒,健康对照组及脓毒症组分别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除健康对照组小鼠均行盲肠结扎穿孔(CLP)法构建脓毒症急性肝损伤模型;于术后6、12 h留取肝组织标本,检测组织病理学改变,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TNF-α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脓毒症组和乱序对照组比较,特异干扰组术后6、12 h肝内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均降低,肝脏病理损害均减轻;特异干扰组术后6 h肝内TNF-α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靶向NF-κB P65 siRNA抑制NF-κB的表达后,能够抑制脓毒症所致过度炎症反应,减轻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期细胞凋亡因子Bax和bcl-2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I、R、NR、N和C组.采用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大鼠肝脏缺血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Ⅰ组)、雷米芬太尼(R组和NR组)和纳络酮(NR组和N组).测定肝脏缺血再灌注1h和12h时的血浆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活性、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再灌注12h时肝脏组织Bax和bcl-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再灌注1h后R组的ALT活性和TNF-α水平以及再灌注12h后R组的Bax和bcl-2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比值均明显低于Ⅰ组和NR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可减少肝脏缺血再灌注后期阶段细胞凋亡因子Bax和bcl-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比值.纳络酮仅能阻断部分雷米芬太尼的肝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 (SOCS-1)的含量在脓毒症小鼠肝脏中的变化情况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并穿刺术(CLP)制作脓毒症模型,将成年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包括健康对照组(N),假手术组,术后2,6,12,24,48 h处死组.提取各组肝脏组织的RNA及蛋白质,采用RT-PCR测定组织中SOCS-1 mRNA的相对含量,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相对蛋白含量,用SPSS统计软件测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观察脓毒症时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OCS1在肝脏的表达.结果 CLP术后SOCS-1在肝脏内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都在第6h迅速升高,基因表达至24h到顶峰(P<0.05),蛋白表达一直保持高位,脓毒症时肝组织可见脂肪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可见SOCS-1的表达.结论 由CLP导致的脓毒症可诱导SOCS-1在肝脏中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大鼠心肺复苏后不同时间点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mRNA水平表达中的变化规律,探讨Ngb在心脏骤停后脑缺血缺氧损伤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其诱导表达途径.方法 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五组(n=8):假手术组及复苏后1 h、6 h、12 h、24 h组.窒息法致大鼠心脏骤停后予以心肺复苏,复苏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RT-PCR法观察脑组织Ngb mRNA、HIF-1α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复苏组脑组织Ngb 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并于损伤后12 h达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复苏组脑组织HIF-1α mRNA表达增加(P<0.05),且于复苏后1 h、6 h、12 h、24 h呈持续上升趋势.结论 大鼠心脏骤停后早期脑组织Ngb mRNA、HIF-1α mRNA表达增加,且呈时相性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高糖诱导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学改变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1/3)在肾上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体外培养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HKCs),并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组、Janus激酶2抑制剂AG490组.空白对照组以无血清培养基(5.5 mmol/L葡萄糖)培养细胞8 h;高糖组在含1%胎牛血清培养基中加高糖(300.0 mmol/L葡萄糖)培养;AG490组在高糖组基础上加10 μmol/L AG490培养.后两组再按培养时间分为2、4、6、12、24、48 h 6个亚组,每组6孔.倒置显微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OCS-1/3蛋白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OCS-1/3 mRNA表达.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组12 h后细胞呈梭形改变,有不规则突起,随时间延长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内颗粒增多;电镜下细胞表面微绒毛及细胞内线粒体明显减少,粗面内质网明显增加.AG490组细胞变化不明显.免疫细胞化学显示,SOCS-1/3蛋白表达以胞质为主,散在胞核表达.SOCS-1/3在正常HKC中有基础表达(0.218±0.023,0.337±0.009);高糖组4~24 h SOCS-1/3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中SOCS-1以4 h表达最高(1.022±0.072),SOCS-3以6 h表达最高(1.256±0.105,均P<0.01);AG490组SOCS-1/3蛋白表达较高糖组明显下降(4 h SOCS-1:0.589±0.167,6 h SOCS-3:0.656±0.075,均P<0.05).高糖组2~12 h SOCS-1/3 mRNA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中SOCS-1以4 h表达最高(1.716±0.098比0.475±0.045,P<0.05),SOCS-3以6 h表达最高(2.848±0.116比0.749±0.086,P<0.01);AG490组则低于高糖组(4 h SOCS-1:0.865±0.075,6 h SOCS-3:0.923±0.116,均P<0.05). 结论 高糖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改变,在早期即有SOCS-1/3表达上调,可能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SOCS信号转导通路的负反馈调节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对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目的:探讨葛根素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ulsinelli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大鼠全脑缺血10 min后再灌注2、6、12、24和48 h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和抑制蛋白-κB(IκB)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TNF-α mRNA)的表达,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存活神经元数目.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的活性和TNF-α mRNA的表达在2 h即明显升高,分别在6 h和12 h达到高峰,48 h仍高于假手术组(P均<0.01);IκB的表达在2 h有明显下降,6 h降至最低点,以后逐渐升至2 h水平,存活神经元数目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较少(P均<0.01).在各对应时间点,葛根素可明显降低NF-κB的活性(P均<0.05), 增加IκB的表达和存活神经元数目(P<0.05或 P<0.01);在6~48 h时降低TNF -α mRNA的表达(P<0.05).结论:全脑缺血-再灌注时,葛根素可通过抑制IκB的降解及NF-κB的活性,下调TNF-α mRNA的表达,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细胞因子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正常Wistar大鼠脾脏DC后置于96孔培养板(1×105/孔),给予重组HMGB1刺激,研究HMGB1刺激与TNF-α,IL-12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的时间-效应关系,24孔细胞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24 h组(4孔/组)、正常对照48 h组(4孔/组)、正常对照72 h组(4孔/组)、HMGB1 24 h组(4孔/组)、HMGB1 48 h组(4孔/组)和HMGB1 72 h组(4孔/组),后3组分别以1 μg/mLHMGB1 刺激.刺激相应时间检测TNF-α,IL-12 mRNA的表达和蛋白水平.研究HMGB1刺激与TNF-α,IL-12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的剂量-效应关系,16孔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4孔/组)、0.1μg/mL组(4孔/组)、1 μg/mL组(4孔/组)和10 μg/mL组(4孔/组),分别以相应剂量HMGB1刺激.刺激后48 h后检测TNF-α、IL-12 mRNA的表达和蛋白水平.应用Promega公司mRNA提取试剂盒裂解收集的DC,提取细胞mRNA.采用SYBR Green real-time(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NF-α mRNA,IL-12mRNA表达水平.以三磷酸甘油脱氢酶(GAPDH)作为内参对照.扩增产物经Fast 7500 real-time PCR仪处理,作相对定量(RQ)分析.以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上清中IL-12,TNF-α蛋白水平.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 μg/mL HMGB1 刺激后,脾脏DC IL-12,TNF-α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均分别于24~72 h明显上调(P<0.05或P<0.01),其中以作用48 h后其表达上调尤为显著(P<0.01);0.1/.μg/mL,1 tcVmL,10μg/mL HMGB1刺激48 h均可诱导DC IL-12、TNF-α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增强(P<0.01),其中HMGB1浓度在1 μg/mL时,DC IL-12和TNF-α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表达最明显(P<0.01).结论 HMGB1诱导DC成熟分化过程中能促进DC合成、释放IL-12和TNF-α,从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NF-κB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过程中对TNF-α基因的转录调节作用,以便有助于从基因转录调节的水平寻找AP治疗的新靶点.方法 以10 mg/L脂多糖刺激AR42J细胞构建急性胰腺炎的体外模型,设2 h、6 h、12 h、18 h和24 h共5个时间点,每时间点设3个复孔.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p65亚单位mRNA表达的变化;ELISA法检测TNF-α在细胞上清中质量浓度的变化;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ABC)检测p65蛋白在AR42J细胞中的表达.人工碘比色法观察培养液上清中淀粉酶的活性改变.结果 脂多糖刺激后,AR42J细胞以时间依赖方式上调TNF-α和p65 mRNA的表达,并伴随TNF-α蛋白的表达增加;TNF-α与p65表达具有直线相关性(P<0.01).p65蛋白亦呈时间依赖方式表达增强,24 h表达最强.各组间淀粉酶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在脂多糖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AR42J炎性效应中,NF-κB表达且活性增强,调控着致炎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2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和TNF-α拮抗剂-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组(rhTNFR:Fc组).Sham组开胸后不结扎冠状动脉;AMI组开胸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rhTNFR:Fc组结扎前24 h腹腔注射rhTNFR:Fc 10 mg/kg.于结扎前10 min和结扎后10 min,20 min,30 min,60 min,3 h,6 h,12 h,记录心电图,观测各组自发和程序电刺激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通过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结扎前后各时间点心肌TNF-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数据处理采用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MI组和rhTNFR:Fc组LAD结扎10 min后心肌TNF-α的蛋白及mRNA表达开始增多,20~30 min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室性心律失常发牛的时间窗与TNF-α表达的时间窗基本一致.与AMI组相比,rhTNFR:Fc组心肌TNF-α蛋白表达及窜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低(P<0.05),但TNF-α mRNA无明显差异.Sham组整个实验过程中无明显变化.结论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表达的TNF-α能促进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过氧化氢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生成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加入0.2 mmol/L过氧化氢;B,C,D组分别给予1,10,100μmol/L普罗布考预处理6 h后,再分别加入0.2 mmol/L过氧化氢继续孵育6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心肌细胞TNF-α mRNA、Bcl-2 mRNA及Bax 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Bax mRNA表达下降,Bcl-2 mRNA表达升高,心肌细胞TNF-αmRNA表达及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与培养液中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74,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凋亡率与培养液中TNF-α水平独立相关(β=0.122,P<0.01)。结论普罗布考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与Toll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表达的关系;同时探讨谷氨酰胺(Gln)在脓毒症心肌损伤治疗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内毒素脂多糖(LPS)腹腔注射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及Gln组,再分为术后0、6、12、24 h亚组,每组6只.于相应时间点取心肌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LR4、TNF-α及IL-6的mRNA表达,并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LPS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程度增高.LPS组、Gln组各时间点心肌细胞TLR4、TNF-α及IL-6的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而Gln组心肌细胞凋亡程度较LPS组轻,各时间点TLR4 mRNA表达均较LPS组升高幅度明显降低,且于12 h、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α mRNA表达亦降低,于6 h、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 mRNA表达较LPS组升高幅度降低,且于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LR4信号转导基因及其调控细胞因子TNF-α、IL-6基因表达在脓毒症心肌细胞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Gln通过影响相关基因表达干预脓毒症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脓毒症大鼠脂联素表达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脂联素的表达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采用经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方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48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24)和脓毒血症组(LPS组,n=24)。分别于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4h和24h,采用心脏放血法处死各组大鼠。留取附睾周围脂肪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附睾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及TNF-α mRNA的表达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脂联素及TNF-α水平。结果脂联素mRNA和TNF-α mRNA在正常对照组大鼠脂肪组织中有轻度表达。注射LPS后4h,血浆TNF-α水平及TNF-α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直到24h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而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的表达于4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24h时,表达显著降低(P<0.05)。血浆脂联素水平于注射LPS后4h开始下降(P<0.05),直至24h时(P<0.05)。结论脓毒症大鼠血浆脂联素水平和附睾脂肪组织中脂联素的表达显著降低,并与TNF-α表达水平的升高有关。脂联素参与了失控性炎症反应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