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超声心动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一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测定、冠脉造影检查,将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常规心电图检测结果与冠脉造影检测结果的符合性进行比较,判断二者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结果:经研究显示。超声心动罔和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心肌梗死的发生部位及范围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与冠脉造影的符合率比较,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心动图发现11例心梗并发症,心电图发现1例心梗并发症,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各有优势,常规心电图方便、快捷,可迅速对患者作出定性诊断,超声心动图能详细显示患者的心脏形态,利于心梗并发症的检出。临床将二者有机结合,对患者的诊疗更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心电图在诊断心肌梗死中的重要作用已众所周知 ,且异常Q波是心肌梗死患者典型的心电图表现之一。但是 ,并非所有心肌梗死均能在心电图上显示异常Q波 ,反之 ,心电图上所显示的异常Q波决非均由心肌梗死所致。为了避免对非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异常Q波作错误解释 ,笔者现介绍几种常见甚易误解的非梗死性Q波。1 肺气肿肺气肿时 ,横膈下降 ,心脏呈垂直位 ,常伴顺钟向转位 ,所以右胸导联上R波可变得很小 ,甚至缺如 ,易误诊为前间壁心梗。但按常规位置低一肋间记录的胸导联中 ,V1,V2 可清楚地显示r波 ,据此可完全排除心梗的诊断。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发病24小时内)的心电图表现,进行比较、分类。结果:心电图正常12例,心电图有异常改变者18例,其中:T波改变18例、ST段改变13例、等位性Q波8例、急性损伤阻滞6例、缺血性J波10例、室早5例、窦速16例、窦缓8例、房室传导阻滞7例、坏死性Q波1例、室内传导阻滞3例。梗死部位:前间壁10例、前壁6例、广泛前壁7例、下壁7例(其中下壁伴右室心梗1例、下壁伴正后壁心梗1例)。结论: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表现与临床特点有密切联系,以往多利用ST 段偏移的导联数目及幅度来评估心梗后左室功能变化及预后.近年来,随着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深入研究发现,急性心梗伴QRS 波终末部变形与最终梗死面积、左室功能不全和后期死亡率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68 例急性心梗患者心电图表现,在积极再灌注治疗后,随访超声心动图结果,探讨QRS 终末变形表现与左心室功能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性分析44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持续性心前区疼痛、心悸、颈静脉怒张、右心功能不全、下肢浮肿和心源性休克等,均合并左心室梗死,血清CK同功酶和肌钙蛋白I水平升高,常规12导联心电图加右室及正后壁心电图见V_3R~V_6R不同程度改变,ST段上抬≥1mm,出现异常Q波或QS波;治疗应重视扩容升血压,积极溶栓,慎用血管扩张剂。临床医师应重视提高右室心梗的诊断水平,掌握右室心梗的临床表现、常见合并症、心电图辅助检查结果,努力做到正确诊断,早期治疗,尽可能降低右室心梗的死亡率,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与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1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梗组)、41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急性肺栓塞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电图诊断,并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在V4~V6导联T波倒置率、V4~V6导联T波倒置并ST段压低率方面,急性心梗组患者分别为58.54%、53.66%明显高于急性肺栓塞组患者的39.02%、36.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V1~V3导联T波倒置率、V1~V3导联ST段压低率方面,急性肺栓塞组患者分别为39.02%、31.71%明显高于急性心梗组患者的19.51%、17.0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鉴别诊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肺动脉栓塞中,心电图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晓雁  王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7):106-106
目的:探讨高敏Tnt、心梗三联(ck-mb、mb、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高敏Tnt、心梗三联的测定。结果:80例急性心梗中高敏Tnt测定阳性率为98.75%,而心梗三联的阳性率仅为76.25%。结论: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高敏Tnt比金标法心梗三联测定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高,敏感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者出现不典型心肌梗死时用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诊治疑似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对其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分别在患者入院的第1天、第2天、第3天进行检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查,将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血清生物标志物检查为诊断标准,心电图检查出12例正后壁心肌梗死,15例前臂心肌梗死,19例下壁心肌梗死,13例出现两处合并心肌梗死。检出率到达98.3%。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在患者入院检查心电图常规时,常表现出心电图不突出的异常改变,容易在诊断中被忽略,但仔细观察QRS向量变化及ST-T的动态变化,也能从中诊断出心肌梗死。对于疑似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心电图检查有其独特的临床价值,但必须做到仔细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诊断新标准对临床应用中诊断典型及不典型心电图表现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00~2012年20例疑似心肌梗死的住院及门诊病人,结合心肌梗死诊断新标准,对其心电图进行分析。结论:心肌梗死诊断新标准对心肌梗死病人准确诊断有较高价值,掌握该方法可有效避免疑诊、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0.
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起病急,病死率高.临床发现,病死率与梗塞的范围大小密切相关,而心电图诊断心梗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情况,分析其中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以便提高医生的临床经验,为以后更好的诊断做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具有典型心电图变化68例,占68%,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具有典型心电图变化32例,占32%,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应该在做常规的基础上,再做右室导联和右胸导联,可以提高早期的确诊率,让患者可以尽早治疗,更快的让患者恢复健康,心电图表现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析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择我院2008~2009年32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资料,对临床表现、确诊方法、误诊情况、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别误诊为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支气管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颈椎病等。结论:青年人急性心梗发生率逐年增加,认识不足、症状不典型、心电图和生化检查的局限性可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应用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门诊及住院患者87例,于心前区行左心室长轴切面、左心室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两腔切面等常规切面扫查,记录扫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诊断与心电图诊断符合者81例,符合率93.00%/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而超声心动图无阳性发现2例,心电图不能确诊而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肌梗死并经核素扫描证实者4例。结论: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及患者的长期预后与梗死的范围大小密切相关,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应用诊断心肌梗死,能更准确地定位梗死区,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使患者得到了早期及时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临床1例心电图酷似右室心肌梗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探讨肥厚型心肌病与右室心梗心电图鉴别方法。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主要以ST-T改变最为常见,ST-T改变是心内膜细胞在电学上的非均质型导致。这种情况常易被误诊为"心肌缺血"或者"急性冠脉综合征"。但是肥厚型心肌病短时间内ST-T没有动态演变过程,可予以鉴别。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梗是内科常见危急重症之一,因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等特点,一直是急诊内科医师在工作中特别重视的问题。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典型心梗发作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结合心电图等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非典型胸痛及非典型心电图患者常造成漏诊或误诊。本文试结合急诊室工作中收集的53例病例对急性心梗误诊原因做一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究心电图诊断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 65 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收治的 65 例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心电图检查, 比较两组患者首发症状(无痛、不典型疼痛、典型胸背部+上腹部疼痛),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心电图诊断符合率。 结果:观察组 8 例无痛,占 12.31 %;50 例不典型疼痛,占 76.92 %,其中 29 例剑突下痛、15 例不规则胸闷隐痛、10 例下颌痛、 7 例肩痛、4 例腹部不适、2 例典型胸背部+上腹部疼痛、58 例心电图不典型。对照组 65 例均为典型胸背部+上腹部疼痛、 5 例心电图不典型。两组患者无痛、不典型疼痛、典型胸背部+上腹部疼痛、心电图不典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心电图确诊 63 例,占 96.92 %。经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心电图在诊断不典型心梗中的准确性较高,且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起病急,病死率高。临床发现,病死率与梗塞的范围大小密切相关,而心电图诊断心梗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2006年5月至2009年3月间的180例心梗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性治疗的广泛开展,心电图诊断也有了较大的改观,尤其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更加显露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改变与冠状动脉解剖、心脏功能及再灌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了临床工作者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的认识。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若干进展加以浅述。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绝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 ,一次冠状动脉的突然闭塞可产生大块心肌梗死 ,但也可能会有一处或几处小灶性梗死或严重缺血 ,临床上在出现明显梗死症状之前 ,常有几天或几小时的心绞痛发作史 ,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笔者现就心梗早期如何诊断与鉴别诊断作一分析。1 AMI早期的ECG诊断1 1 ECG典型改变 T波高耸是AMI最早期的ECG改变 ,可发生在ST段抬高之前 ,系指在面向梗死区的导联上T波电压增大。心前导联T波≥ 1 .1mV ,Ⅱ ,Ⅲ ,aVF导联T波≥ 0 .5mV即为T波高耸。国内学者认为 ,高耸T波结…  相似文献   

20.
心塞通口服液对家兔实验性心肌梗死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心塞通口服液治疗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家兔双结扎动脉前降支法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各组ECG,分时段观察心电图ST段变化,并取血观察心肌酶的变化,取心脏,用NBT色法观察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心塞通口服液可明显改善心梗大鼠ST变化,明显降低血清心肌酶,显著缩小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结论:心塞通口服液是治疗心肌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