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河南省首次从蚊体中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余福勋,吴振溢,张彦平,李林村,曾贵金,夏占国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蚊媒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病死率高。约1/3患者治愈后存在不同程度后遗症。河南省1989、1990、1991连续三年乙脑发病率在全国...  相似文献   

2.
信阳地区199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分析吴雪桃为了探讨本地区乙脑的流行因素,更好地有效开展乙脑的防治工作,我们对全区1994年乙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年初下发统一方案,由各县(市)卫生防疫站的专业人员,在流行季节对确诊的...  相似文献   

3.
孙宝凤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512-1513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 ,我们对菏泽市2001年乙脑疫情监测工作作一分析,以了解其流行情况和规律,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安全的重大急性虫媒传染病。本文对安岳县近年来乙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期望找寻流行规律,为今后处理类似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乙型脑炎及其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epidemic encephalitis B virus)[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通过蚊媒传播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在亚洲地区流行,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等也相继发现了乙脑病人,表明乙脑已经扩大流行并有继续扩大流行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专家分析,估计亚洲地区乙脑的发病率为1.8/万~2.5/万,病死率为25%,神经运动性和行为性障碍等后遗症为45%。现将乙脑及其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彪 《健康必读》2008,7(1):42-42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病死率及致残率高,现将我科2002年-2005年收治78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8年8-9月,华亭县部分乡镇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为了摸清当地乙脑的传播媒介,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我们对华亭县部分乙脑病例村庄进行了蚊媒调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沂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情况及探讨控制措施。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临沂市1956~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结果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临沂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呈下降趋势,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计划免疫正规实施之后,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大幅下降;发病呈明显夏秋季高峰;10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结论控制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应以预防接种为主,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重视防蚊、灭蚊。在现有情况下,还应加大疾病监测力度,提高疾病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9.
六安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费用分析臧良友(安徽省六安市卫生防疫站237006)张健(安徽省六安地区卫生防疫站237006)疾病经济负担的研究是卫生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对提高卫生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调查分析了六安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似文献   

10.
玉溪市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免疫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玉溪市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免疫状况,从而为科学制定有效的乙脑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PPS)方法,于2010年6月在玉溪市一区八县范围内随机抽取六个县,按预先设计的调查方案进行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接种率调查,并采集被调查对象血清进行乙脑保护性抗体IgG检测。[结果]在调查的2413人中,有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史的占59.93%,而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4.28%,不同年龄细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1,P〉0.05)。[结论]玉溪市人群流行陛乙型脑炎免疫状况较好,能有效控制乙型病毒性脑炎在人群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E virus)引发的虫媒病毒疾病。该病在亚洲是病毒性脑炎中最严重的一种.每年约有5万临床病例.约20%的患者死亡,其中大多是儿童。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因此预防工作极为重要。在我国,根据乙脑发病率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高、中、低流行区及非流行区,黑龙江省属于乙脑低流行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乙脑疫苗的研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乙脑疫苗的研制进展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100024)谢东生(综述)丁志芬(审校)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夏秋季常见的虫媒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严重的后遗症,病死率较高。免疫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流行的一项最有力措施。我国于19...  相似文献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1990-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预防与控制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0-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报告及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为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以9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每年6~7月为本病流行高峰,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做好高危人群的预防工作和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共报告病例362例,平均发病率为1.41/10万;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7~9月份,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5岁组人群为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6.57%。结论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应该加强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21例,用常规治疗加高压氧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对照组19例,只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护理在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中的作用差异。结果:观察组痊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高压氧治疗及相应的护理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乙型脑炎,即日本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经蚊媒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主要分布于亚洲和东南亚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学诊断主要依据血清学试验,在发病后4~7d,几乎在所有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液中都可检出特异性IgM抗体。近年来,广泛的疫苗接种以及防治措施的进步,使发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均有所下降。但在农村及条件相对差的地区,仍有发病。重症病例的病死率可高达38.5%~60%,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气候变化,传染性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进入流行季节,7月~9月更是该病的集中发病时间。为此,告诫市民,应全力做好预防控制乙脑工作。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50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儿童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为了解其流行规律,进一步做好防制工作,作者对湖南省1951~2000年间的该病流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百色市1996 - 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近20年百色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6 - 2015年百色市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618例,死亡3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6/10万,病死率为5.83%,其中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1.98/10万,2013年发病率最低为0.03/10万;发病高峰为每年的6 - 8月,12个县(区)均有发病,年平均发病率居前二位的为乐业县和凌云县;96.76%病例为15岁以下人群,以散居儿童(52.75%)和学生(36.89%)为主。结论 百色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发病高峰和发病年龄没有明显后移。应在维持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人群、高发地区开展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血清、脑脊液中自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普通型、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极期、恢复期的血清及脑脊液IL-8水平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极期血清及脑脊液中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重型高于普通型(P〈0.05),极期高于恢复期(P〈0.01)。结论IL-8参与了乙型脑炎的病理过程,并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