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茶叶中微量元素Cr、Cu、Fe、Mn、Ni、Zn的溶出率及化合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高舸  陶锐 《卫生研究》2000,29(4):231-233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市售茶叶中Cr、Cu、Fe、Mn、Ni、Z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各元素沸水溶出率,平均溶出率分别为Cr39.8%、Cu42.5%、Fe8.6%、Mn45.5%、Ni87.1%、Zn71.0%。溶出率随浸泡次数增加而降低,总溶出量中80%的Cr、Cu、Mn、Ni、Zn及60%的Fe在第一次浸泡中溶出。另外测定了6种元素在茶水中的化学形态,其中有机态  相似文献   

2.
贵州茶矿质元素含量分析与茶叶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贵州茶叶中Ca、Mg、Zn、Mn、Cu、Fe6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其中以Mg含量最高(1855.23μg/g),Cu含量最低(19.56μg/g)。这些元素的含量排序为Mg>Ca>Mn>Fe>Zn>Cu。同时还测定了茶叶用沸水浸泡后,上述6种元素的溶出量和溶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牛蒡茶及浸泡液6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比较不同实验条件溶出率的差异。方法:采用不同浸泡水温和浸泡时间、不同浸泡次数及牛蒡茶清洗前后和浸泡液消化与否处理,用原子吸收法测定牛蒡茶及待测液的6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溶出率的差异元素存在化学形态的关系。结果:牛蒡茶微量元素含量高,溶出率的顺序钙>锶>锰>锌>铜>铁,并且与浸泡时间和次数密切相关,溶出率高低与存在形态也相关。结论:结合微量元素含量和溶出率,牛蒡茶是一种很好的健康的微量元素补充食品,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微量元素浸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茶叶作为一种传统饮料一直受到消费者喜好。茶叶不仅含有纤维素、茶多酚、维生素 ,尚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1 ] ,这些微量元素能否被人体吸收 ,这与浸出率的关系很大 ,但有关茶叶中有益元素如铁、铜、锌、锰、钙以及有害元素镉及铅在浸泡过程中的浸出率的报道较少 [2 ] ,因此研究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浸出率 ,既可正确掌握茶叶中有益微量元素的生物利用率 ,又为研究茶叶中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 ,制定相关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本研究测定了绿茶试样中 Fe、Mn、Cu、Zn、Ca、Cd、Pb的含量及不同浸泡方式 ,浸泡时间的浸出率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  相似文献   

5.
日照绿茶中6种微量元素溶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日照绿茶中微量元素含量及溶出率。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消化和浸泡两种不同处理下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以消化法测出的结果为基准,求茶叶浸泡液中各种微量元素的溶出率。结果:平均溶出率分别为Mg 21.9%、Cu 20.8%、Fe 2.45%、Zn 22.5%、Mn17.6%、Sr 20.3%。溶出率随浸泡次数增加而降低,总溶出量中80%的Mg、Cu、Zn、Sr、及10%左右的Fe和70%Mn在第1次浸泡中被溶出。结论:实验所得数据用于评估饮茶对6种微量元素的实际摄入量,指出茶叶不是这些元素的良好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6.
海南苦丁茶和绿茶叶子中微量元素溶出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_MS)同时测定海南苦丁茶和绿茶叶及不同条件水浸泡泣中9种微量元素(Mn、Fe、Co、Ni、Cu、Zn、Mo、Cd、Pb)的含量,并计算出茶叶水浸泡液中各微量元素的溶出率.结果表明,海南苦丁茶和绿茶茶叶中元素的溶出率受浸泡条件的影响,同条件下,茶叶中不同元素的溶出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Zn、Ni、C0元素的溶出率较高,在30%~70%之间,Fe元素溶出率较低,为3%~5%之间.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人们认清海南苦丁茶与绿茶的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测定不同产地12种茶叶及茶汤中的Pb、Cr、Cd、As、Al、Mn、Fe、Co、Ni、Cu、Zn、Se等金属元素含量。方法采用微波消解ICP-MS测定茶叶中元素含量,通过茶叶标准物质分析结果的验证。用沸水浸泡茶叶测定茶汤中元素含量及分析各元素溶出率。结果 12种茶叶中Pb、Cr、Cd、As 4种有毒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Al、Mn、Fe元素含量较高,不同品种茶叶中元素含量不同且差别较大。茶叶中As、Ni、Co元素溶出率较高,一浸、二浸平均溶出率之和分别为62.3%、50.9%、45.4%;Cr、Fe、Pb元素溶出率较低,一浸、二浸平均溶出率之和低于10%;Al、Mn 2种元素溶出率相对不高,但在茶叶中含量较高,茶汤中的含量也较高。结论本文研究结果对茶叶质量控制及茶饮品的合理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健康安全饮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海南苦丁茶和绿茶叶及不同条件水浸泡液中9种微量元素(Mn、Fe、Co、Ni、Cu、Zn、Mo、Cd、Pb)的含量,并计算出茶叶水浸泡液中各微量元素的溶出率。结果表明,海南苦丁茶和绿茶茶叶中元素的溶出率受浸泡条件的影响,同条件下,茶叶中不同元素的溶出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Zn、Ni、Co元素的溶出率较高,在30%~70%之间,Fe元素溶出率较低,为3%~5%之间。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人们认清海南苦丁茶与绿茶的实际功效。  相似文献   

9.
茶叶中微量元素溶出率及保健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茶叶中微量元素的组成,茶水中微量元素的溶出率与茶叶不同浸泡方式、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浸泡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茶叶中微量元素与其保健作用的关系。茶叶中微量元素的保健作用不但决定于茶叶本身微量元素的组成,还与微量元素的溶出率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崂山茶微量元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崂山茶叶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测定了其品质成分与矿质元素的含量,并讨论了矿质元素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与其它品种茶叶相比,崂山茶叶中大部分品质成分和矿质元素含量处在较高水平,且第2次冲泡时溶出率仍比其他茶叶较高,大部分矿质元素在80~90℃水温下冲泡30 min溶出率可达最高。实验证实了崂山茶叶品质佳、矿质营养丰富,具有滋味鲜浓、爽口、耐冲泡等优点,为崂山茶质量控制及茶饮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溶出效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茶叶中微量元素的溶出效率张克荣李崇福赵士权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都610041)茶是我国最普遍的一种饮料,已有研究表明饮茶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1]。茶叶除含儿茶素、维生素、蛋白质等有机物外,还含较丰富的微量元素。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已有报道[2...  相似文献   

12.
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铅铜砷含量及其溶出特性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3种茶叶金坛**、茅山**、炒青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冲泡次数铅铜砷的溶出特性。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这3种茶叶中铅铜砷的含量。并用茶叶标准物质(GBW07605)对测定方法的准确度进行了验证。结果: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介于90%~110%之间,结果准确可靠。结论:茶叶中不同元素在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浸泡次数时其溶出特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芦荟茶及其茶水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芦荟茶和其茶水中钾、钠、钙、镁、铜、锌、铁、锰、锶、硒的含量 ,结果显示芦荟茶及其茶水中含有较丰富的多种矿物元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无论是茶叶还是茶水中均含有较高的锰元素 ,且在热水中的总溶出率达 5 0 %以上 ,高锰是该系列保健茶的显著特点。本实验结果为探讨芦荟保健茶中微量元素与保健功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4.
核桃楸果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测定核桃楸果中的11种微量元素。结果Cd、Co元素未检出,Zn、Cu、Mn、Se等人体必需元素较丰富。酒提取液中Zn、Cu、Fe、Mn、Se的溶出率在4%~24%之间,Pb未检出  相似文献   

15.
高良姜不同部位无机元素含量及其溶出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对高良姜根、茎、叶及其水煎液无机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在根、茎、叶中共有的17种元素中,大多数元素的含量分布是根<茎<叶,各元素在水煎液中的溶出率相差较大。Zn和Mn两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及建立茶叶中镉的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方法及其浸出规律研究。方法: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简化前处理方法,镉元素浸出率随着浸泡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结论:方法准确度、精密度良好、灵敏度高,是实用的测定茶叶中镉的方法,其浸出规律可为今后制定茶标准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茶叶深受人们喜爱,我国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和饮茶习惯。茶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它们的生物学功能与茶叶的保健功能和质量安全密切相关,如铜、锌、铬、钒、钴、镍等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微量元素;锶、镓等是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非必需微量元素;镉、铅、锑、汞、铝等微量元素对机体有害。研究证实许多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双重作用,在一定的摄入量范围内,能够促进机体健康;超过一定摄入量,则可能产生毒性危害。因此,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已成为茶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茶叶不是直接食用,而是通过冲泡饮用,因此研究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和茶汤中元素溶出情况,对于阐明茶叶与人体健康关系,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茶叶中铝的卫生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高舸  陶锐 《中国公共卫生》2001,17(3):221-223
目的:了解茶叶铝含量。方法: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市售10种不同品种中国茶叶中的铝含量。结果:其范围在339-1745mg/kg之间,测定各种茶叶9沸水浸出注中铝的溶出率,总溶出量的80-90%在第1次浸泡中被溶出,实验证实茶水中铝主要以无机形态存在,茶水中无机氟浓度与铝浓度的摩尔比(F/Al)在0.7-1.2之间,按化学 平衡方程计算,95-99%的铝是以低毒的AlF^2 络合态存在。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每日饮茶1次铝的摄入量,其值分别为FAO/WHO提出的每周允许摄入量(PTWI)7mg/kg的1/140-1/17,为献建议的我国成人铝每日允许摄入量40mg/日的1/184-1/11。结论:茶叶中铝含量虽然为各类天然食物中铝含量最高,但由于溶出率较低,60-80%为不可利用铝。  相似文献   

19.
茶氟浸出量相关因素的探讨徐琰李存川近年来,茶氟浸出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笔者在济宁市某商店茶叶专柜一次性采集来自浙江、安徽、广西、福建、江苏不同种类的茶叶14种,探讨了茶叶产地、种类、浸泡水温及时间对茶氟浸出量的影响。用氟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茶叶中的稀土浸出率。方法采用直接定量法系统考察茶叶在不同浸提条件下稀土元素的浸出率。结果普洱茶(粉末状)、大红袍(卷曲形)、铁观音(卷曲形)3种茶叶中稀土氧化物均能不同程度地溶入茶汤中,总浸出率11.0%~20.8%;茶样前3泡的浸出率占总浸出率的50%以上;随浸提时间延长、温度升高,稀土氧化物浸出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最大浸出率低于12.0%。结论稀土氧化物在茶汤中的浸出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