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 ,2 0岁 ,因全身多处汽油火焰烧伤 ,伤后 1.5h入院。入院时意识清楚 ,体温 36 .5℃ ,心率 80次 min,呼吸 2 1次 min,体重 6 4kg,血压 90 .0 6 7.5mmHg(1mmHg =0.133kPa)。烧伤总面积 74 % ,其中Ⅲ度 17%TBSA,合并轻度吸入性损伤。入院后即行补液扩容、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 ,创面予碘伏保痂处理。伤后第 12天患者全身予以 1∶50 0 0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约 70min。浸浴后 5h患者出现腹胀 ,频繁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后期混有胆汁。查体 :患者体重 5 9kg,腹部膨隆 ,可闻及震水音。急诊腹部透视提示 :胃呈高度扩张 ,其内有大量滞留物 ,未见肠管气体 ,透视下经胃管注入造影剂 ,见造影剂到达十二指肠水平段后受阻。诊断为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1 ] 。予禁食、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 ,静脉滴注高价营养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俯卧位 6次 d,每次 2h。伤后第 17天试餐失败 ,继续上述治疗 ,第 2 0天试餐顺利 ,再行X线透视下胃肠造影检查 ,造影剂通过幽门、十二指肠较顺利。夹闭胃管观察 2...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6 4岁 ,面、双手、双小腿、双足踝火焰烧伤后 30min入院。查体 :意识清楚 ,咽部无充血 ,双肺呼吸音清晰 ,心率 80次 /min,律齐 ,未闻及心杂音 ,胸部透视心肺正常。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 8.6× 10 9/L,中性粒细胞 0 .80 ,淋巴细胞0 .2 0 ,血小板 2 0 9× 10 9/L。诊断 :火焰烧伤 10 % ,其中浅Ⅱ度4 %、深Ⅱ度 4 %、Ⅲ度 2 %TBSA。治疗 :入院后创面行暴露疗法 ,同时静脉滴入头孢噻肟钠 3g,1次 /d。伤后 3d患者感双足行走后创面疼痛 ,嘱患者抬高双下肢 ,卧床休息。伤后 17d,患者面、双手、双小腿创面已愈合 ,仅余双踝 2 %TBSA创面未…  相似文献   

3.
救治电击伤合并气性坏疽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杰 《中华烧伤杂志》2004,20(3):167-167
例1 男,2 3岁。工作时不慎被1kV高压电击伤左大腿外侧,伤后30min送往当地医院救治,患者意识清楚,左下肢活动受限。伤后5h见患肢高度肿胀,皮肤呈苍白色,立即行切开减张术,患者躁动不安,随即意识不清,于伤后2 4h收入笔者单位。诊断:烧伤总面积3%TBSA,Ⅲ度。入院后患者仍意识不清,高热,给予补液及大量抗生素静脉输注,同时输入甲硝唑溶液,先后输入血浆2 2 0 0ml。次日晨患者出现谵语,局部可触及捻发音,并闻及恶臭味,创口肌肉坏死脱落,直接涂片检出产气荚膜杆菌。患者于入院后2d死亡。例2 男,19岁。在抢救森林火灾时,不慎被高压电击伤,伤后2 …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3岁,火焰烧伤全身多处,伤后1h入院。诊断:烧伤总面积82 % ,其中浅Ⅱ度15 %、深Ⅱ度2 4 %、Ⅲ度4 3%TBSA。既往无慢性病史。入院后给予补液复苏及抗感染治疗,同时静脉滴注西米替丁0 .4 g,3次/d,创面外用磺胺嘧啶银。休克期度过平稳,因家属不同意,未行早期切痂植皮术。伤后2 0d创面逐渐溶痂,患者出现呕血、黑便、巩膜黄染、右上腹不适等症状,诊断为烧伤后应激性溃疡。给予抗酸、止血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得以控制。伤后2 5d患者再次出现呕血、全身黄染,右上腹不适症状加重。查体:上腹膨隆,右上腹明显压痛、反跳痛,可触及包块,Murphy征…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1995~2 0 0 2年笔者单位共收治4 6例小煤窑瓦斯爆炸烧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5 2岁,平均38岁。烧伤面积<31% 15例、31%~5 0 % 15例、>5 0 %TBSA 16例。浅Ⅱ度创面平均占2 0 %、深Ⅱ度平均占6 0 %、Ⅲ度平均占2 0 %TBSA,创面污染严重。均伴有吸入性损伤,其中轻度2 5例、中度10例、重度11例,无暴震伤。入院时间:伤后4h内6例,5~8h 10例,9~14h 30例。入院时患者均无尿、口渴,部分患者已处于休克状态。治疗: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分类,迅速建立1~2条静脉通道快速、大量补液,行抗休克治疗[1] 。维持尿量70~90ml/h、收缩压>10 0mmH…  相似文献   

6.
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烧伤大鼠肠粘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 2 (GLP 2 )对烧伤大鼠肠粘膜细胞增殖及肠粘膜结构的影响。 方法  5 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组、GLP 2组 (烧伤后经GLP 2处理 ,2 0 0 μg/kg ,2次 /d腹腔注射 )与正常对照组。前两组动物于 30 %TBSAⅢ度烧伤后 6、12h及 1、3、5d分别处死 ,另处死正常对照组大鼠。检测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的表达情况以及血浆二胺氧化酶 (DAO)的活性 ,并行肠粘膜组织学观察。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烧伤组伤后 6、12hPCNA表达稍有增强 ,伤后 1d减弱 ,3d时最低 ,5d时仍低于正常 ;GLP 2组PCNA表达的变化在伤后早期与烧伤组基本一致 ,但伤后 3、5d时强于烧伤组。烧伤组大鼠肠粘膜CyclinD蛋白在伤后 6、12h略有升高 ,但 1d时迅速下降至伤前的 4 0 % ,而GLP 2组CyclinD蛋白表达在伤后 1、3、5d高于烧伤组。大鼠烧伤后血浆DAO活性明显升高 ,经GLP 2治疗 5d后该指标明显降低 (P <0 .0 1)。组织学观察见GLP 2组肠绒毛排列较为规则 ,长短较一致 ,未见明显的上皮脱落。 结论 大鼠烧伤后腹腔给予外源性GLP 2能减轻肠粘膜损伤 ,其机制可能与GLP 2使PCNA、ClyclinD表达增加、促进受损肠粘膜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穿刺体位和头偏左转各角度对患者右颈内静脉B超影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Ⅲ级,男62例,女38例,年龄21~79岁。患者依次取去枕垫肩平卧位(肩下垫6cm薄枕)、平卧位、Trendelenburg体位(15°~30°头低足高位),分别将患者头偏左转0°、30°、45°和60°。超声探头置于患者右侧胸锁乳突肌三角的顶点,通过二维B超测量上述不同穿刺体位和头偏左转各角度时患者右颈内静脉的横径和横截面积等指标。计算右颈内静脉和颈总动脉重叠率和安全穿刺范围。结果与Trendelenburg位比较,头偏左转不同角度去枕垫肩平卧位和平卧位患者右颈内静脉横截面积明显减小(P<0.05),且去枕垫肩平卧位明显小于平卧位(P<0.05)。与头偏左转0°比较,头偏左转30°、45°和60°时三种体位右颈内静脉横截面积明显增加(P<0.05)。与Trendelenburg位比较,头偏左转不同角度去枕垫肩平卧位和平卧位患者安全穿刺范围明显减小(P<0.05)。头偏左转30°、45°和60°角度三种体位的安全穿刺范围依次减小(P<0.05)。与Trendelenburg比较,头偏左转不同角度去枕垫肩平卧位和平卧位患者动-静脉重叠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去枕垫肩平卧位明显小于平卧位(P<0.05)。头偏左转30°、45°和60°时三种体位患者动-静脉重叠程度评分依次升高(P<0.05)。结论患者取Trendelenburg位是经右侧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时理想的穿刺体位。头偏左转有利于右颈内静脉的充盈,但为了减少误穿动脉的风险,头偏左转角度以不超过30°为宜。  相似文献   

8.
烧伤后早期应用中/长链甘油三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烧伤后早期肠内喂养中链甘油三酯 (MCT) /长链甘油三酯 (LCT)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选取 30例烧伤面积 >30 %TBSA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5例 )。F组 ,饲以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Fresubin 75 0MCT ;N组 ,饲以只含LCT的肠内营养制剂Nutrison。于伤后 2 4h内进行完全肠内营养支持 ,共持续 10d。于伤后 1、4、7、10d检测两组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IL) 2、IL 4、前列腺素 (PG)E2 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改变。 结果 伤后各时相点F组患者血浆IL 2水平与N组相比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伤后 4dF组PGE2 水平较N组明显降低 (P <0 .0 1) ;伤后 4、7、10dF组IL 4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明显高于N组 (P <0 .0 5~ 0 .0 1)。 结论 在改善烧伤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 ,含MCT/LCT的肠内营养制剂较单纯LCT制剂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 ,7岁。不慎被热水烫伤 ,伤后在当地医院外涂湿润烧伤膏及中草药等处理。伤后 5d开始排黑便及红色水样便 ,每天 1~ 3次。伤后 9d入院时已意识不清、呼吸微弱 ,随后即出现呼吸、心跳骤停 ,经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抢救成功。查体 :体温 35 .2℃ ,呼吸 36次 /min ,脉搏 136次 /min ,血压测不出 ,危重病容。烫伤面积 2 6 %TBSA ,表面有一层药痂 ,痂下积脓 ,创缘红肿 ,血红蛋白 2 1g/L。诊断 :( 1) 2 6 %TBSAⅡ度烫伤 ,其中深Ⅱ度 2 0 %TBSA ;( 2 )应激性溃疡大出血 ;( 3)创面脓毒症 ;( 4)肺部感染 ;( 5 )多器官功能不全。入院后经…  相似文献   

10.
休克早期微创性磨擦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新手术方法。 方法 将 5 5例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为微创性磨擦组 (30例 ) ,B组为削痂组 (2 5例 )。A组首次手术时间为伤后 (12 .3± 10 .7)h ,B组为 (4 7.2± 11.5 )h。以患者的尿量、心率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作为主要监测指标。结果 A组患者一次性磨擦面积为 (6 5 .5± 19.4 ) %TBSA ,B组一次性削痂面积为(6 4 .8± 18.7) %TBSA。术中、术后各项监测指标均较平稳 ,与条件相似的B组比较 ,A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 2 0d ,较B组缩短 10d左右 ;内脏并发症及菌血症发生率低 (A组 2 6 .7% ,B组 72 0 % ) ;平均住院费用下降 ,愈合后创面瘢痕明显减轻。 结论 休克早期 ,采用微创性磨擦的方法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 ,具有操作简便、损伤轻、感染率低、并发症少、创面愈合快等特点 ,是一种较好的早期处理创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25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3年入院。体检:见患者消瘦明显,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墨非氏征阴性。B型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多发性结石,慢性胆囊炎。诊断:结石性胆囊炎。3天后行胆囊切除术。术后8天伤口愈合拆线。术后10天,患者出现频繁呕吐,上腹胀满,呃逆,腹部见胃型及胃区震水音。禁食及俯卧位时症状减轻,平卧位时症状加重。行持续胃肠减压,每日引流胃液约4000ml。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提示:胃体增大,十二指肠近端扩张,明显十二指肠逆蠕动,钡剂到达十二指肠升部时,突然停止。考虑为高位肠梗阻。继续胃肠减压及静脉高营养治疗3天…  相似文献   

12.
继缺血性心脏病、中风之后 ,静脉血栓已位居心血管常见疾病的第 3位 ,被称为潜在的无形“杀手”[1 ] 。近几年笔者在临床上遇到 7例烧伤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7例 ,男 3例 ,女 4例。年龄 17~ 36岁 ,烧伤面积 5 %~ 36 %TBSA,均为Ⅱ~Ⅲ度。其中 5例次做过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查 ,5例次做过肢体彩超。治疗时间7~ 19d,7例全部治愈。无肺栓塞发生。典型病例 :患者男 ,2 7岁 ,汽油火焰烧伤全身多处 ,总面积 36 % ,其中深Ⅱ度 16 % ,Ⅲ度 2 0 %TBSA。入院后常规抗休克、抗感染 ,2周内先后行切痂植皮手术 4次 ,手术顺利 ,总共输血 80 0ml,术前检查 :出凝血时间正常 ,血液流变学指标正常。伤后 35d,患者右下肢稍有肿胀 ,左下肢肿胀明显 ,有压痛 ,肢体彩超检查 :右下肢深静脉不全栓塞 ,左股静脉完全栓塞。治疗 :10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 复方丹参注射液 2 0ml,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 2 5 0ml,静脉滴注 ,1次 /d。双下肢抬高位 ,以利静脉回流 ,下肢不做剧烈活动 ,防止血栓脱落。经治疗 ,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行肾血管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和肾静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20例患者中行肠系膜上动脉移位术3例,行左肾静脉移位术2例,行左肾静脉支架植入术15例(16次)。结果(1)术后肾血管超声检查左肾静脉近端平卧位流速明显增快,站立15 min增快更明显,流速(131±54)cm/s;平卧位左肾静脉最宽和最窄处内径比为4.4±1.6,站立15 min后为8.1±1.7,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本组患者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平均夹角为(30±5)度,对照组为(64±16)度;左肾静脉造影示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平均压差为(14±5) mmHg,支架植入后压差为(2.9±1.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0例患者手术和介入治疗顺利,2例因腹膜后血肿和支架移位而再次手术和植入支架。20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6年, 18例患者术后尿检查均阴性。2例患者术后肉眼血尿消失,但活动后仍有镜下血尿。结论超声、MRA和左肾静脉造影可确诊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经股静脉左肾静脉支架植入术创伤小,是今后的治疗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肠系膜纤维瘤的唯一治疗是手术切除 ,肠系膜血管在系膜根部常被纤维瘤包绕 ,整块切除常需牺牲大段小肠而致短肠综合征的发生。作者报道一例巨大肠系膜纤维瘤 ,经部分腹腔内脏去除、体外切除纤维瘤和自体原位小肠移植治愈。患者系一 5岁男孩 ,2岁时曾切除一肠系膜纤维瘤 ,术后 2年内无症状 ,随后出现部分胃出口梗阻 ,两次剖腹均未能切除肿瘤 ,以胃肠外营养维持 ,转入 Mi-ami大学外科准备多器官移植。CT和血管造影显示肠系膜根部一巨大而轮廓不清的腹部肿块 ,其肠系膜静脉已被完全阻塞 ,小肠静脉回流依靠流入肠系膜下静脉的侧支循环。剖腹探…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4~ 8月 ,笔者对 114例烧伤住院患者进行了问卷式心理调查 ,结果表明 ,烧伤患者的心理变化是多样的 ,且有一定的规律、特点和社会属性 ,现报告如下。资 料 与 方 法本组患者 114例 ,年龄 10~ 90岁。烧伤面积 0 .3%~4 5 .0 %TBSA ,Ⅲ度面积最大 15 .0 %TBSA(成人 )。烧伤部位涉及全身各处 ,其中头、面、双手多见。患者伤前身体健康 ,没有精神病史和癫痫史 ,无自杀记录 ,伤后无明显的精神症状。问卷设计有 7个问题 :(1)一般情况 ;(2 )烧伤类型及经过 ;(3)烧伤前后情感的变化 ;(4)伤后最希望医务人员为自己做什么 ?(5 )伤后…  相似文献   

16.
笔者单位 1999年 4月 2 0 0 2年 4月共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 37例 ,其中 4例发生窒息引发呼吸、心跳骤停 ,发生率为10 .8%。患者首次翻身时发生窒息 2例 ,手术中 1例 ,术后 1例 ,经积极抢救均脱离危险。例 1 男 ,4 2岁。面颈部、背部、四肢被火焰烧伤后 1d急诊入院。烧伤总面积 70 % ,其中深Ⅱ度 30 %、Ⅲ度 2 0 %TBSA,无明显吸入性损伤症状。伤后第 4天给患者使用翻身床 ,首次翻身俯卧约 15min时 ,患者突然四肢颤动、呼之不应。迅速将其翻身至仰卧位 ,见呼吸骤停、心跳减慢 ,立即给予气管插管 ,但未成功 ,实施气管切开、胸外心脏按压 ,3mi…  相似文献   

17.
肠系膜动脉可在未见有闭塞的情况下发生急性肠梗塞、肠坏死 ,称非闭塞性肠系膜梗塞[1] ,临床少见。而烧伤并发非闭塞性肠系膜梗塞 ,国内更鲜有报道。患者男 ,6 1岁。四肢火焰烧伤 ,深Ⅱ度 45 %TBSA ,于伤后 3h入院。既往有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史 2年 ,间断服药治疗。入院前未补液 ,入院后 3h静脉补液 2 5 0 0ml,尿量70ml/h ,患者诉脐周部疼痛伴恶心 ,无呕吐。查体 :脐周部深压痛 ,肠鸣音 7次 /min ,余无异常发现。应用山莨菪碱及杜冷丁疗效差。伤后 13h ,患者腹痛加剧 ,呕吐胃内容物 30ml,查体 :全腹膨隆 ,压痛及反跳痛明…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2005年9月-2007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严重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ic artery com-pression syndrome,SMAS)患者3例,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14~25岁.均为热力烧伤,总面积65%~90%,其中Ⅲ度50%~60%TBSA.3例患者伤前消瘦、体质差.其中2例伤后7~10 d并发脓毒症,伤后13~14 d 3例均并发SMAS.临床表现:上腹饱胀、呃逆,进食不久发生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或混有胆汁的胃液,量为1500~2770 mL/24 h.  相似文献   

19.
目的归纳按“李氏三联征”概念指导诊断和治疗慢性便秘继发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的经验。方法“李氏三联征”的概念包括:(1)临床症状:便秘、营养不良、上消化道梗阻(呕吐、进食困难)三联症状;(2)解剖学表现:具有横结肠下垂、脾曲升高和肠系膜上动脉压迫三联解剖异常;(3)治疗: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菌群移植三联治疗。根据“李氏三联征”概念,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前瞻性纳入2014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和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便秘继发SMAS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营养指标、胃肠生活质量指数和Wexner排粪评分,按上述“李氏三联征”的标准进行评估和治疗,对临床症状和解剖学特征指标进行随访,记录治疗后1、3、6和12个月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均有“李氏三联征”特征,均存在严重便秘、营养不良及上消化道梗阻的临床表现,均具有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征象和明显的脾曲升高的解剖学表现。经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及菌群移植三联治疗后,69例(88.5%)症状明显改善,9例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69例非手术患者经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进食,1个月后便秘相关指标改善,至12个月后时,每周自主排粪次数从治疗前(1.0±0.8)次增加至(5.0±1.6)次,胃肠生活质量指数由治疗前(52.7±8.5)分增加至(93.2±7.5)分,Wexner排粪评分由治疗前(19.1±2.5)分下降至(6.2±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随访1个月后营养指标改善,至12个月后时,体质指数从治疗前(17.9±1.8)kg/m2增加至(21.0±1.3)kg/m2,总蛋白由(65.2±5.7)g/L增加至(68.3±4.2)g/L,白蛋白从(32.1±5.1)g/L增加至(40.4±3.0)g/L,纤维蛋白原从(1.9±0.5)g/L增加至(2.4±0.5)g/L,前白蛋白从(163.2±5.3)mg/L增加至(259.1±45.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上消化道造影及肠系膜上动脉成像均显示十二指肠受压征象解除,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从治疗前(17.4±3.8)°增加至(37.8±5.8)°(t=-22.26,P<0.001)。结论慢性便秘继发SMAS患者具有“李氏三联征”的异常三联临床症状和解剖学表现时,应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胸膝位及菌群移植三联治疗。  相似文献   

20.
张应天 《腹部外科》2005,18(3):138-139
此综合征又名Wilkie综合征、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主动脉肠系膜动脉压迫综合征和慢性十二指肠淤滞症。这是少见的一种十二指肠水平部和/或上升部位梗阻。1927年Wilkie收集报告75例慢性十二指肠梗阻,指出其是具有特征的综合征,表现为进食后上腹痛、嗳气、饱胀,常伴有大量的呕吐物。症状为间隙性发作,持续1~2d,此后可以缓解数周。慢性病程常使病人体重明显下降和消瘦,有半数病人在发作时如果病人取左卧位或俯卧胸膝位可使症状得到部分缓解。故文献中称Wilkie综合征[1]。一、病因肠系膜上动脉从腹主动脉腹侧发出走向尾侧方向,它与腹主动脉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