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缩宫逐汤 [组成] 当归10克、川芎10克、枳壳10克、生蒲黄10克、生五灵脂10克、党参20克、益母草15克。 [功效] 缩宫逐瘀。 [主治] 产后恶露不绝、不全流产及痛经等病。 [服法]冷水浸泡后文火煎煮二次,共300毫升,分二次服用,血虚明显者党参改用50  相似文献   

2.
养血平肝汤 [组成] 旋覆花10克、生赭石10克、生石膏30克、首乌藤30克、当归10克、杭白芍15克、川芎10克、生地10克、杭菊花10克、木瓜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 [功能] 养血平肝、散风止痛。 [主治] 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头痛(包括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疾患)。  相似文献   

3.
赵某某.男,72岁。患咽癌已十多年,常服清利咽喉之品。7天前,因受寒咽癌复发加重,自服草珊瑚含片、六神丸,并用过青霉素、氟哌酸等药无效。前医投以率麦甘桔汤加马勃、山豆根等而咽癌反甚,遂来我院诊治。查:咽喉暗红不鲜,次热汤回痛稍减,恶寒光汗,腰膝酸冷,小便清长,人便略稀,舌谈,苔薄白而润,脉沉弱。此少阴阳虚,风寒外装,投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助阳解表:麻黄6g.细辛5g,制附片(先煎)15g。服药2小时左右,患者咽病突然加剧,约半小时后全身微汗出,咽痛减轻人半。原方减量再服1剂后,咽病除而请证悉减。后以《金匾》肾气…  相似文献   

4.
喉痹是指以咽痛或异物感不适,咽部红肿,或喉底有颗粒状突起为主要特征的咽部疾病.西医学的咽炎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咽部的表现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1].根据其临床表现,喉痹有多种证型,其中,慢性病变一般以阴虚居多,亦有气虚、气阴两虚、痰浊凝结、血瘀、血瘀夹痰,以及阳虚等证.温阳以治喉痹之法,主要适合于慢性咽喉炎症以阳虚为见证者,且疗效独佳.所用药物,以真武汤加减为治,方中必用附片,每为一些同道见畏(古人云,"喉痹皆属于火";现代专科教材有"虚火喉痹"之称[2]),有时尚配伍半夏,亦为药房质疑(乌头反半夏),要求医生签字不敢发药.但其疗效确实颇佳,现举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6.
中医学之喉痹类似现代医学之咽炎,病位在咽部;由咽炎引起的咳嗽临床较多见。笔者以泻肝火为主,配合利咽、疏风、养阴为法治疗咽炎咳嗽,屡获良效,现举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喉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咽炎,安徽中医学院附院老中医胡翘武,对此证的治疗颇有经验,现整理其医案四则如下,供学习参考。 (一)孙旺娣女 42岁 1958年8月3日初诊。近半年来常觉咽喉微疼,干燥不适,吞咽略感障碍,咳吐白痰,畏寒纳少,检视咽中肥厚苍白,舌淡、苔白黄厚滑,脉沉细。足太阴脾经,循咽喉连舌本,此脾经湿热蕴而生痰,结于咽喉为病。处方: 竹沥夏12克、吴萸4.5克、陈皮4.5克、  相似文献   

8.
中医辨治痹病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辨治痹病,早中期以祛邪为主,用四妙白虎三乌活络效灵丹随症加减,中晚期以扶正为主,以独活寄生汤为主随症施治对于使用激素不当引起的副作用也提出相应讨论,痹病的治疗是长期系统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出身于名医世家、早年从师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的名老中医范爱群,行医50年致力于糖尿病治疗。提出消渴病内外相关的致病理论,研制成纯中药“消降丹”,临床摸索出“表里俱重、似散实神”的治疗方法,丰富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内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中国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盟会员范爱群,积50年临床经验,提出糖尿病发于肝郁气滞,发病及病情发展与精神因素有关。从传统医药与现代  相似文献   

10.
中医辨治痹病 ,早中期以祛邪为主 ,用四妙白虎三乌活络效灵丹随症加减 ,中晚期以扶正为主 ,以独活寄生汤为主随症施治 ;对于使用激素不当引起的副作用也提出相应讨论 ,痹病的治疗是长期系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薛己(约1488-1558),字新甫,号立斋,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医学家,对内、外、儿、五官、针灸诸科均有较高造诣.薛氏受张元素、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影响,重脏腑经络辨证,擅长运用砭灸药结合治疗儿科、五官科等疾病.在此结合薛氏医案,探讨其治疗喉痹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13.
明清时期,中医学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等方面有了创新发展,该时期诸多医家对中医痹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阐述和发挥,提出了痹有淤血及久病入络新理论;对痹病的证候分类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创新与发展,整理并创制了一系列治疗痹病的有效方剂,尤其总结了诸多行之有效的痹病外治疗法,按理、法、方、药四位一体的方式重构并完善了痹病的证治体系,为中医临床诊治痹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养心定志汤 [组成] 太子参15克、茯神(茯苓)10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丹参10克、桂枝8克、炙甘草5克麦门冬10克、川芎10克、五味子6克、延胡索10克、龙骨15克。 [功用] 益心气、补心阳、养心阴、定心志。 [主治] 冠心痛。  相似文献   

15.
先秦两汉时期,在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天人合一整体观的指导下,结合早期的解剖知识及日渐积累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从而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就痹病而言,在基础理论方面,对痹病病因病机有了创新性认识,强调外因责之于风寒湿三气杂至,内因责之于营卫失调。在痹病脉象理论的阐述方面,提出五脏之痹脉象各异,以人迎寸口脉诊详辨痛痹,以太谿脉诊决阴痹生死,并且确立了营卫气血在痹病发生中的地位。尤其在痹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方药等方面发挥甚多,创新了痹病的的外治方法,初步形成了理法方药四位一体的中医痹病诊疗体系,对后世诊治痹症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医古籍论喉喑的辨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风寒、风热火、阴虚、气( 阳) 虚、痰瘀等方面对历代中医古籍论喉喑的辨治作一疏理。指出古人对喉喑的辨治方法对当今中医嗓音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指出中医古籍对喉喑辨治的局限性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柴胡解毒汤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茵陈18克、土茯苓15克、凤尾草15克、草河车15克。 [功能] 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利尿渗湿。 [主治] 胁肋(肝区)疼痛、厌油喜素、多呕;体疲少力、小便短赤、舌苦厚腻。肝功化验则以单项转氨酶增高为特征。 [用法]水煎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华医典》中吹喉方治疗喉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搜集第五版《中华医典》中吹喉方治疗喉痹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SPSS、Gephi软件进行中药频次、功效、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复杂网络、聚类等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481首吹喉方,涉及中药259味,其中频次≥40的药物有21味,以冰片、硼砂、白矾、青黛为多,清热药使用最多,药性多寒凉,药味以辛、苦、咸为主,多归肺、肝、心、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2个关联方,以僵蚕+冰片-硼砂置信度最高,硼砂-冰片支持度最高,二者为481首方中最核心药物;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方。结论 吹药多具消炎抗菌、镇痛等药理作用,喉痹的发生多因火热、痰邪,以清热利咽、涤痰消肿为吹喉方外治关键,在治疗上外治喉痹亦遵循审病求因、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9.
五体痹是指皮痹、肌痹、脉痹、筋痹和骨痹。五体痹的五种痹证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联系,如SLE合并的皮疹、关节肌肉疼痛、雷诺氏症、抽搐、股骨头坏死等都与相应的五种痹证相似。SLE合并五体痹标志着病情的加重,关系到疾病的预后,且五体痹的病机复杂。本文分别从SLE合并皮痹、SLE合并肌痹、SLE合并脉痹、SLE合并筋痹和SLE合并骨痹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医治则及方药进行分析,论述了治疗SLE应分清疾病受累部位,重视辨病选药。探析中医辨治SLE合并五体痹,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20.
何开英 《健康问答》2005,(12):57-57
初冬,沐浴着暖暖的晚露,笔者乘车穿过繁华的古城西安东郊韩森寨什字,在万寿中路60号一间宽敞整洁的诊断室里,采访了全国著名中医疑难病专家,西安国医药研究所所长兼国医门诊部主任郭金铭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