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南  叶霞君  吕云月 《新中医》2000,32(1):45-45
自 1 997年 1月以来 ,我们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经行腹痛 2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8例中 ,年龄 2 0~ 2 5岁 1 8例 ,2 6~ 3 0岁 5例 ,3 0~ 4 0岁 4例 ,4 1岁以上 1例。其中已婚 1 0例 ,未婚 1 8例 ;病程最短者 1年 ,最长者 1 0年。临床表现为经前或经行下腹胀痛 ,月经量少。气滞为主者胀甚于痛 ,胀甚连及两胁 ,胸闷 ,或乳房胀痛 ,经行不畅 ,善叹息 ,舌暗红 ,脉弦 ;血瘀为主者经前经行腹痛或剧痛 ,经色黯红 ,血块多 ,或经血夹膜样物 ,血块排出后痛减 ,唇色紫暗或唇有黯斑、舌紫黯、边有瘀斑或有瘀点 ,脉…  相似文献   

2.
丁莉 《河南中医》2003,23(7):44-44
1998年 8月~ 2 0 0 2年 10月 ,笔者以自拟止泻汤治疗泄泻 2 39例 ,疗效满意 ,兹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2 39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诊断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中关于泄泻的诊断标准。男 14 1例 ,女 98例 ;其中 <10岁 6 9例 ,11~ 2 0岁 4 5例 ,2 1~ 30岁 33例 ,31~ 4 0岁 5 2例 ,4 1~ 5 0岁 2 7例 ,>5 0岁 13例 ;中医辨证寒湿型 36例 ,湿热型 4 1例 ,食滞型 2 2例 ,肝气乘脾型 18例 ,脾胃虚弱型 6 6例 ,肾阳虚衰型 5 6例。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土炒白术 15g ,茯苓 15g ,陈皮 10g ,砂仁 10g,白扁豆 15g ,白蔻仁 30g …  相似文献   

3.
小儿泄泻是以泄泻为主证的消化不良类疾病 ,临床表现以排便次数增多 ,大便稀薄 ,甚至如水样 ,夹有不消化食物及粘液为特征。本病以 3周岁以下婴幼儿多见 ,多发生在夏秋之季。笔者自 1 997年以来 ,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 1 56例 ,得效较好。1 一般资料本组 1 56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70例 ,女 86例 ;年龄 1~ 6个月 2 1例 ,7~ 1 2个月 43例 ,1~ 2岁 43例 ,3~ 5岁 32例 ,6~ 8岁 1 7例 ;病程 1~ 3天 83例 ,4~ 7天 45例 ,1周以上 2 8例 ;日泄泻次数 :3~ 5次 1 0 6例 ,6~ 1 0次 42例 ,1 0次以上 8例。均符合 1 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  相似文献   

4.
不孕症是妇科的常见病症 ,肾虚宫寒型又最为多见。笔者运用月经期活血化瘀 ,经后期温补肾阳 ,经前期益肾固本三期用药的周期疗法 ,对 96例肾虚宫寒型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 ,收到较满意的效果。一般资料本组 96例为 1 998年~ 2 0 0 1年就诊的门诊病例。年龄 2 2~ 2 5岁者 2 1例 ,2 6~ 3 0岁者 5 6例 ,3 1~ 3 5岁者 1 6例 ,3 6~ 40岁者 3例 ;原发不孕症者72例 ,继发不孕者 2 4例。全部患者均结婚 1年以上 ,夫妻性生活正常 ,已排除男方疾患所致不孕。表现为经行衍后 ,经色紫黑 ,经行腹痛 ,畏寒肢冷 ,性欲淡漠 ,腰膝无力 ,脉沉、细、弱 ,舌苔…  相似文献   

5.
运脾止泻膏外敷治疗小儿泄泻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燕娥  张力  陈秀荣 《河北中医》2001,23(11):823-823
小儿泄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 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四季皆可发生 ,尤以夏秋季多见。 2 0 0 0 - 0 2~ 2 0 0 1- 0 2 ,我们采用运脾止泻膏外敷治疗小儿泄泻 8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8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6 2例 ,女 18例 ;年龄 <2岁 36例 ,2~ 3岁 2 0例 ,3~ 4岁 15例 ,4~ 5岁 9例。1.2 诊断标准 均依据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确定诊断。1.3 临床表现 大便次数每日 3~ 5次 ,甚者 10次以上 ,便质为黄色稀水样或蛋花汤样 ,大便镜检可有脂…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 1 994年 1月至 1 997年 1月 ,用健固汤治疗经行泄泻 3 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 8例中 ,年龄 1 5~ 3 0岁 1 0例 ,3 1~ 45岁 2 0例 ,45~ 5 3岁 8例 ;病程 0 .5 a~2 1 a;脾虚证 1 8例 ,脾肾阳虚证 2 0例 ,兼有肝郁 2 0例。2 治疗方法 基本方 :党参 1 8g,白术 1 2 g,茯苓 1 5 g,苡仁 1 5 g,巴戟天 9g。脾虚明显者 ,加淮山、炒扁豆、砂仁 ;肾阳虚五更泄为主 ,加制附子、补骨脂、吴茱萸、五味子 ;兼肝郁者 ,加白芍、防风、陈皮、香附 ;痛经者 ,合失笑散 ;经量多 ,泻不止者 ,加益母草、赤石脂。每日 1剂 ,水…  相似文献   

7.
不同方法针灸天枢穴对脾虚泄泻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自 2 0 0 1年 1 0月~ 2 0 0 4年 4月 ,采用不同针灸法治疗脾虚泄泻一证 ,观察温针灸天枢穴单穴对患者临床疗效和唾液淀粉酶活性以及D 木糖排泄率的影响 ,并以单纯艾灸和单纯针刺治疗进行对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慢性腹泻患者 1 2 0例 ,随机分为 3组。针刺组 4 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年龄 2 8~ 76岁 ,平均 5 1 8岁 ;病程最短 1月 ,最长 2 6年。艾灸组 4 0例 ,男 1 5例 ,女 2 5例 ;年龄 2 9~ 75岁 ,平均 4 7 5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2 8年。温针灸组 4 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年龄 2 7~ 6 5岁 ,平均5 0…  相似文献   

8.
近 1 0年来 ,笔者采用滋养脾阴敷脐法治疗慢性泄泻 5 0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 0例患者均为慢性泄泻 ,其中男 2 2例 ,女 2 8例 ;年龄 2 5~ 60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1 0年。其中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1 4例 ,过敏性结肠炎 1 3例 ,肠功能紊乱 2 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泄泻每日 3~ 5次 ,腹无胀痛 ,口干少饮 ,四肢困倦。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吴茱萸 5 0 g,沙参 1 5 g,石斛 1 5 g,天麦冬各 1 5 g,生白芍 2 5 g,天花粉 2 0 g,山药 35 g,玉竹 1 5 g,共研细末。每日用时将药粉填入患者脐部高出 1 cm为标准 ,胶布固定 ,热敷 5~ 1 0 min…  相似文献   

9.
时以营 《四川中医》1998,16(4):32-32
慢性泄泻是指泄泻持续半年以上不愈,其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近几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止泻场对刀例慢性泄泻病人进行了治疗观察,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男性问例,女性13例;年龄在18~65岁之间,其中18~25岁者4例,26~万岁者11例,36~领岁者8例,46~55岁者5例,56~65岁者2例。病程0.5~1年者5例,2-5年者18例,6-10年者6例,19年者1例。大便常规检查发现粘液便14例,其中11例曾做纤维结肠镜检查,表现为肠粘膜充血、水肿者5例,充血水肿伴散在溃疡者2例,检查正常者4例。4例做X光…  相似文献   

10.
刘爱敏 《国医论坛》2002,17(5):35-35
婴幼儿泄泻属儿科常见、多发病 ,笔者自 1 996年 5月~ 2 0 0 1年 1 0月 ,运用自拟中药止泻灵口服和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湿热型泄泻 1 5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来自住院及门诊患者 ,共 1 5 0例。其中男1 0 2例 ,女 48例 ;年龄最大者 5岁 ,最小者为出生后8天 ;发病在 7~ 9月份 1 1 5例 ,1 0~元月份 2 1例 ,其他季节 1 4例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3天 ;患儿均有泄泻水样便或蛋花样便 ,重症患儿 ,伴高烧或饮入即吐 ;1 5 0例中发热 83例 ,其中 37.6℃~ 38℃ 39例 ,38.1℃~ 39℃ 32例 ,39℃以上 1 2例 ;合并鼻塞 ,流涕 ,咳…  相似文献   

11.
近 5年来 ,笔者自拟肠动力方治疗肥胖人功能性泄泻 6 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 0例均为形体肥胖者。其中男 5 2例 ,女 8例 ;年龄在 30岁以下者 1例 ,4 0~ 4 9岁者 31例 ,5 0~ 5 9岁者2 2例 ,6 0岁以上者 6例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2 0年。6 0例均表现为肠传化之动力不足。按中医辨证分型 :痰湿浊热蕴肠型 (解出少量碎片状软便 ,日行 3~ 4次 ,每逢进食后及跑步活动后则欲解大便 ,解便时肛门有轻度灼热感 ,形体肥胖 ,苔薄腻微黄 ,脉濡滑而数 ) 4 8例 ;脾土虚寒型 (大便日行 2~ 3次 ,解少量烂便 ,有解不尽感 ,腹部隐痛 ,痛时…  相似文献   

12.
王成翠 《河北中医》2001,23(5):379-379
1996~ 2 0 0 0年 ,笔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慢性泄泻 6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6 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 45例 ,女 2 3例 ;年龄最大 6 0岁 ,最小 2 5岁 ,平均 42岁 ;病程最长 15年 ,最短 1年 ;大便次数 3~ 4次 /d 46例 ,5~ 6次 /d 2 2例 ;经大便常规和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肠炎 15例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5 3例。全部病例均有稀样便或不同程度的脓血便史 ,并且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1 2 中医辨证分型1 2 1 脾虚泄泻型 (2 3例 ) 主症 :大便时溏时泻 ,迁延反复 ,完谷不化 ,饮食减少 ,…  相似文献   

13.
运脾利湿汤治疗小儿泄泻3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泄泻为儿科常见病 ,笔者自 1 998年 6月~ 2 0 0 1年 6月运用自拟运脾利湿汤治疗本病 31 1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1 1例中男性 1 5 7例 ,女性 1 5 4例 ;年龄 1 9天~ 1 3岁 ;病程 3h~ 2个月。其中轻度腹泻 1 83例 ,中度腹泻 1 1 3例 ,重度腹泻 1 5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泄泻又称婴幼儿消化不良 ,为 2岁以下小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 ,若治疗不当 ,迁延日久 ,可影响小儿营养及生长发育。笔者用理中汤加味治疗小儿泄泻 5 0例 ,收到很好的疗效 ,并与小儿利宝治疗的 30例作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组 80例患儿均为我院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30例。治疗组 5 0例中 ,女 34例 ,男2 6例 ;年龄 6个月~ 1岁者 2 1例 ,1岁半~ 2岁 2 5例 ,2岁以上者 4例。对照组 30例中 ,女 2 1例 ,男 9例 ;年龄 8个月~ 1岁者 9例 ,1岁半~ 2岁半 16例 ,2岁半以上 5例。1.2 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 笔者自1985年以来,应用中药外敷腹部,治疗婴幼儿泄泻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在1岁以内者5人,1~2岁9人,2~3岁5人,8~4岁2人;病程8~5天4人,6~10天6人,11~15天7人,16~20天2人,21天以上2人。二、方药及用法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本组 4 5例 ,男 32例 ,女 1 2例 ;年龄 60~ 65岁2 8例 ,66~ 70岁 1 2例 ,70岁以上 5例 ;病程最长 7a,最短0 .5a。 38例门诊治疗 ,7例住院治疗。本组病例中 ,每日泄泻 3次者 1 5例 ,4次者 2 0例 ,5~ 7次者 7例 ,矢气出便或每次小便时排大便者 3例。全部病例病史、临床表现均符合慢性泄泻诊断标准 :不同程度大便下泄不成形 ,口淡不渴 ,腹部隐痛 ,喜按喜温 ,食后欲便 ,嗜睡 ,泄泻不消化物或澄澈清冷、泡沫粘冻 ,或鸡鸣泄泻 ,或矢气出便 ,或遇劳泄泻次数增多 ,神疲乏力 ,食欲不振 ,惧食冷物 ,面或萎黄 ,进油腻大便频多 ,舌质淡…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82年以来单用针灸疗法,门诊治疗泄泻82例,效果颇为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82例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60岁,其中5岁以下58人,6岁~15岁6人,16岁以上18人;急性泄泻59人,慢性泄泻123人,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7年。治疗方法 5岁以下小儿取长强、四缝、足三里、阴陵泉,毫针刺法不留针,慢性泄泻者温灸足三里2分钟。6岁以上的患者取长强、天枢、足三里,阴陵泉,毫针刺法,留针30分钟。急性泄泻用泻法。慢性泄泻用补法;加神阙穴隔盐灸5~7壮(红枣大小之壮),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相似文献   

18.
自拟活血舒筋洗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0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 1999- 2 0 0 2年自拟活血舒筋洗剂 ,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5 0例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5 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例 ,男 6 4例 ,女 86例 ;年龄 4 0~ 78岁 ,平均年龄 5 8岁 ,其中 4 0岁~ 36人 ,5 1岁~ 4 1人 ,6 1岁~ 5 7人 ,71岁以上 16  相似文献   

19.
痛经是未婚女子的常见病。笔者近年来采用一指禅推拿手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 3 0例 ,取效较为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3 0例中 ,均系未婚女性 ,年龄 :1 5~2 0岁 1 8例 ,2 1~ 2 5岁 1 2例 ;病程 :6个月~1年 1 5例 ,1~ 2年 8例 ,2~ 3年 4例 ,3年以上 3例。月经周期 2 2~ 3 0天 2 2例 ,3 0~ 3 7天8例 ,均属正常月经周期。实验室检查 :白带常规正常。 B超检查 :子宫、输卵管正常 ,并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全部患者临床表现为经前 1周内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 ,或伴有胸胁乳房胀痛 ,或经量少 ,或经行不畅 ,经色紫黯有块 ,舌紫…  相似文献   

20.
经行吐衄主要表现为每逢经行期间即出现有规律的吐血或鼻出血 ,常伴月经量少或闭经。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 1例 ,现介绍如下。典型病例患者 2 0岁 ,未婚 ,因经期鼻出血 1年来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 ,初潮 1 5岁 ,周期 30日 ,经期 4~5日 ,量中等 ,经色红 ,无经期腹痛。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