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清华 《中国卫生产业》2012,(11):157+159-157,159
目的 探讨异体骨一期植骨术在四肢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需要植骨的112例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异体骨一期植骨,对照组采用自体髂骨一期植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异体骨一期植骨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能获得与自体骨一期植骨的同样疗效,为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植骨内固定手术提供了一个更多的取材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底肿瘤患者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行鼻内镜颅内手术的颅底肿瘤患者943例;对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对发生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943例患者中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患者47例,感染率4.98%;47例感染患者分离培养病原菌6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1株占59.42%,革兰阴性菌28株占40.5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利福平耐药率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颅底重建、脑脊液鼻漏、颅底手术史、术前应用抗菌药物为术后颅内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底肿瘤患者鼻内镜颅底手术术后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较多。应按照病原学类型采取针对性预防感染措施,且有效监测存在的感染因素,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兰明 《中国保健》2010,(3):119-120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对1999年1月到2004年1月通过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42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全部随访,功能满意35例(83.3%),可6例(14.3%),不满意1例(2.4%)。结论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通过手术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螺旋CT影像重建指导下骨性颅底重建及显微镜下硬膜漏口多层修补术治疗前颅窝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外科12例经临床诊断为前颅窝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先经双排或64排螺旋CT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进行三维重建,显示前颅窝骨折和漏口位置、形态;在三维联动图像上显示漏口与副鼻窦之间的关系,对漏口的大小及窦腔的容积进行了测量;依据CT影像资料进行手术治疗,所有病人均行前额部硬膜外入路,三明治式骨性颅底重建,显微镜下寻找漏口,自身腱膜或人工脑膜无创修补,明胶海绵及耳脑胶加固。结果12例脑脊液鼻漏患者三维CT联动重建发现单纯额窦破口7例,单纯筛窦破口5例,额窦及筛窦双破口2例,破口大小0.5-2.5cm,平均1.75cm;颅内积气9例,无颅内积气5例。12例患者均一次修补成功,随访5—18个月未见复发,未发生颅内感染,1例出现嗅觉缺失。结论三维螺旋CT薄层扫描及颅底重建对前颅窝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以明确前颅底破损的位置、数量、形态及破口与副鼻窦的关系,为指导手术提供影像学依据。“三明治”式前颅底骨性重建及显微镜下寻找并多层修补漏口(“双层三明治”)可临床治愈脑脊液鼻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和手术治疗,使用改良McBride评分标准,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手法复位治疗组优良率42.83%,手术治疗组优良率8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手法复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稳定系统(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2月~2006年8月应用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1例,术前行骨牵引,术中切开复位股骨远端关节面,肌肉下隧道置入LISS钢板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0.5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4.5周,膝关节平均伸屈活动度110°,优良率90.9%.结论 运用微创技术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减少软组织损伤,保护骨折周围的软组织血运,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韩亚力 《工企医刊》2013,26(2):119-120
目的探讨患有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共70例,对这些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并加以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1月一2010年1月患有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依照AO分类,有28例患者为A型,有24例患者为B型,有18例患者为C型。有22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剩余的48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这些患者使用钢板固定治疗的方法。结果本组70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后,通过为期1—3年的随访,所有的患者均骨性愈合,依照Mazur制定的评分系统,有48例患者疗效为优,有12例患者疗效为良,有8例患者疗效为较差,有2例患者疗效为差。其优良率为85.7%。这里有关关节面的B、C型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其疗效优良率为76.2%。结论通过本文的探讨研究得出,使用钢板固定的方法来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其疗效良好,非常有利于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以及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额窦骨折并脑脊液漏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额窦骨折并脑脊液漏的临床资料,总结额窦骨折并脑脊液漏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和措施。结果 13例均一次修补成功,术后完全恢复,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6~48个月,鼻内镜复查额窦及额隐窝上皮化良好,引流通畅。亦无鼻塞、流涕、头痛等影响鼻腔、鼻窦功能的症状,无再发生脑脊液漏。额部切口隐藏在眉弓,额窦前壁无塌陷,不影响容貌。结论经鼻内镜联合额窦前壁开窗双径路手术治疗额窦骨折并脑脊液漏围手术期加强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病情观察和护理,以及恢复期指导,可能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姬广国  王志锋 《现代保健》2010,(13):159-160
目的总结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措施,探讨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修复体会。方法收集2007年4月~2010年4月期间住院治疗的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共51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术后X线片示骨折均解剖复位,咬合关系均恢复,按标准判定:效果优44例,良5例,差1例,不正常1例。优良率96.1%。结论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的复位固定及恢复咬合关系均有一定难度,坚固内固定技术在粉碎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中起了较大的作用,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垂体瘤术后行腰大池外持续引流的护理。方法对55例垂体瘤术后脑脊液鼻漏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积极配合垂体瘤术后脑脊液鼻漏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进行针对性护理,通过严密观察病情,维持有效的密闭引流,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预防并发症。术后5例出现脑脊液鼻漏均行腰大池置管引流,其效果满意,有1例发生颅内感染,最终治愈。结论腰大池引流术后颅内感染发生不容忽视,应给于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1.
股骨下段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稳定骨折可以闭合复位,不稳定骨折却需要通过手术达到解剖复位,才不会影响肢体的功能[1].股骨在行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的治疗和护理也显得十分关键.骨折术后的护理在疾病的恢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对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取后路经鹰嘴截骨切口,开放解剖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28例患者获得9~31个月的随访,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优10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78.57%(22/28)。结论经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不失为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经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8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取后路经鹰嘴截骨切口,开放解剖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8例患者获得9~31个月的随访,用改良Can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优10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78.57%(22/28).结论 经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不失为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经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8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取后路经鹰嘴截骨切口,开放解剖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8例患者获得9~31个月的随访,用改良Cansebaum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优10例,良1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78.57%(22/28).结论 经鹰嘴截骨双钢板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不失为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肘后人路并应用AO肱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distalhumerusplate,DHP)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应用尺骨鹰嘴截骨A0.DHP锁定系统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12例。结果本组12例解剖复位12例,随访10.5~24.5(18.23±3.34)个月,术后骨折均骨性愈合。疗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优8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3.33%。结论采用AO-DHP锁定系统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可使关节面骨折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可操作性强,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建钛板桥接式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对67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钛板桥接式固定治疗,并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 随访8~29(14.0±2.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9~15(12.0±4.3)周,无血管神经损伤,骨折愈合情况良好.67例患者术后疗效,优51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为98.5%(66/67).结论 重建钛板桥接式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具有手术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减少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对四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一期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88例四肢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修复,研究组(44例)实施一期皮瓣修复,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从临床疗效来看,研究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8.64%),P<0.05;从住院时...  相似文献   

18.
郭小明 《现代保健》2010,(35):66-67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自2003年8月-2007年8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0例。按AO/ASIF分型:C2型14型,C3型6例。结果本组20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测量掌倾角0°~18°(平均13.5°),尺偏角为18°~30°(平均26。)桡骨茎突高于尺骨茎突10~14mm(平均12.5mm),复位质量按沈忆新评分标准:优14例,良5例,可1例,无针道感染。疗效按Dienst标准,优8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达85%。结论有限切开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关节面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改善远期关节功能。降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概率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镍钛聚髌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分别接受镍钛聚髌器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康复进程和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所有骨折均获临床愈合,两组均无内固定松动、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膝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下床行走时间、正常步态时间和屈膝90°时间分别为(9.6±1.2)、(21.5±2.3)、(25.3±2.5)d,均显著早于对照组的(17.5±2.4)、(43.2±2.0)、(29.0±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2.3%(36/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镍钛聚髌器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四肢骨干创伤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2019年4月—2020年7月随机选择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创伤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可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通过外固定支架术式展开治疗,观察组通过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式展开治疗,最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