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腰丛及其主要分支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100侧我国成年人的腰丛及其主要分支,显示腰丛绝大多数是由脊神经T_(12)和L_(1-4)的前支组成的。唯T_(12)加入腰丛的仅有一个分支,也有不加入腰丛的(约28%)。L_4也有一部分神经纤维与L_5汇合成为腰骶干加入骶丛的。作者以叉神经(N.furcalis)为分型的指标,将腰丛分为六型(见图): Ⅰ型——叉神经起自L_4,分支分别加入腰丛和骶丛。Ⅱ型——叉神经起自L_3+L_4,此型又可分为两个亚型。1亚型为L_3+L_4来的分支再与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闭孔神经或生殖股神经移位修复腰骶丛根性撕脱伤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整尸6具,解剖测量双侧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股神经及骶神经根的长度、横径和纵径,计算横截面积,并在高倍显微镜下计数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结果右侧闭孔神经经椎体前腹膜后移位至左侧,与左侧股神经均能直接吻合,且有2~3 cm的重叠。左侧生殖股神经、闭孔神经切断后均能与同侧S1、S2神经根吻合,且有2~4 cm的重叠。闭孔神经的神经纤维数目(4400~7800根)为股神经纤维数目(13000~20000根)的1/3,生殖股神经的神经纤维数目(3000~4500根)为骶2神经的纤维数目(4500~8500根)的1/2,闭孔神经纤维数目(4400~7800根)与S1神经纤维数目(5000~9000根)基本相当。结论闭孔神经或生殖股神经可作为动力源神经移位修复腰骶丛根性撕脱伤。  相似文献   

3.
L4,5椎间盘前侧血管神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前路L4,5椎间盘手术提供血管神经解剖学依据。方法:40例成人尸体标本,观察并记录L4,5椎间盘前侧的血管、神经及其与L4,5椎间盘的关系。结果:腹主动脉分叉点及髂总静脉汇合点位于L4椎体下1/2至L5椎体上1/2内的标本分别占90%(36)和85%(34);L4节段动、静脉出现率分别为92.5%(37)、97.5%(39);髂腰静脉出现率67.5%(27);骶正中动脉出现率100%(40);腰升静脉出现率47.5%(19);80%(32)的骶正中动脉在L4,5间盘前侧与腰升静脉或髂腰静脉形成动静脉骑跨结构;腰交感神经链在L4,5间盘水平位于腰大肌内侧缘、血管壁支的前侧,L4交感神经节位于L4,5间盘水平占72.5%(29);生殖股神经均在L4,5间盘水平以上穿出腰大肌;闭孔神经在L4,5间盘水平被腰大肌覆盖。结论:L4,5椎间盘是下腰椎前路手术暴露难度最大的节段,手术中应仔细辨别其局部解剖关系.避免血管神经副损伤。  相似文献   

4.
髂内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320侧成人的髂内动脉及其主要分支。髂内动脉的起点多平第五腰椎和腰骶椎间盘的高度(80.94%),在左、右侧之间,多数是右高于左;在男、女性之间,有男高于女的趋势。依髂内动脉发出臀上、臀下和阴部内动脉三大分支的情况,将髂内动脉的分支型式分为五大型共10个分型。各型中,以先发出臀上动脉,后发出臀下阴部干的(Ⅰ型)最多,占55.94%。髂内动脉三大分支与骶丛的主要位置关系是:臀上动脉多数穿过腰骶干与第一骶神经之间(79.06%);臀下动脉以经骶丛前方出盆的较多(51.65%);阴部内动脉绝大多数经骶丛前方出盆(94.69%)。髂腰动脉只有一支的占65.62%,有二支的占30%,有三支的占4.38%。髂腰动脉多数直接起于髂内动脉或臀上动脉。骶外侧动脉的支数为1—6支不等,其以有二支的为最多,占63.74%。骶外侧动脉多数起自臀上动脉。闭孔动脉起于髂内动脉系的占80%,起于髂外动脉系的占17.19%,起于髂内、外动脉系的占2.81%。直肠中动脉以起于阴部内动脉的较多。子宫动脉多数只有一支,有11例标本有两支子宫动脉,这些动脉多发自髂内动脉的脐动脉段。副阴部动脉的出现率颇高,占24.37%,该动脉经耻骨联合下方出盆,分布于阴茎或阴蒂。  相似文献   

5.
髋关节内侧入路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斌  于光生  苗华  周建生  刘泉 《解剖与临床》2006,11(3):147-148,151
目的:为髋关节内侧手术入路及如何避免易损伤结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0侧成尸下肢标本,参照髋关节内侧入路的层次对相关结构和神经血管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耻骨肌由股神经支配占97.2%,由闭孔神经支配占2.8%;长收肌由闭孔神经前支支配,入肌点与同侧耻骨结节之间的距离为(71.4±23.2)mm(50~95mm);股薄肌由闭孔神经前支支配,入肌点与同侧耻骨结节之间的距离为(138.8±35.1)mm(105~175mm);短收肌和大收肌的前部纤维由闭孔神经后支支配,进入大收肌的神经入肌点与同侧耻骨结节之间距离为(122.2±18.4)mm(102~145mm)。结论:1、髂腰肌与耻骨肌间隙为腰丛分支与股神经的神经界面,耻骨肌与短收肌、大收肌的间隙为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坐骨神经神经界面。2、手术入路中长收肌是手术的重要标志性结构,从该肌外侧缘深入经缝匠肌与长收肌之间再经髂腰肌与耻骨肌间隙(神经界面)到达病变部位路径;从其内侧缘深入即为从长收肌与股薄肌间隙经短收肌、大收肌与耻骨肌间隙(神经界面)到手术部位路径。  相似文献   

6.
骨盆后环骨折神经损伤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了解骨盆后环骨折易损神经的相对解剖位置及其与骨折的关系。方法:解剖20具骨盆标本,神经外膜下置管造影CT扫描5例,测量腰区各神经的走行特点、与骨盆壁和骶髂关节的距离。结果:腰4腰骶干支、腰5神经和腰骶干与骶骨翼的距离不超过1cm,距离骶髂关节不超过2.5cm。闭孔神经、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与骨壁的距离依次渐远。CT测量结果和人工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腰4腰骶干支、腰5神经和腰骶干是与骨盆壁和骶髂关节的关系最为紧密的神经,它们在骨盆后环骨折及其治疗时最易受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腰椎左侧神经血管的解剖学参数,为腰椎腹腔镜左侧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6例经甲醛固定的成人防腐固定腰椎标本和2具新鲜标本进行观测.观察左侧生殖股神经的穿出方式、位置,并测量其相关数据;显露腰大肌内走行的生殖股神经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生殖股神经全部从腰大肌内穿出,以共干穿出者占68.75%(11/16),以两个单支穿出者占31.25%(5/16),其位置平均位于腰3上段.穿出点到腰大肌外侧缘、髂前上棘平面的距离分别为(18.20±6.24)mm、(109.24±20.53)mm;生殖股神经在腰2~3椎间盘水平有17侧经过,其到腰大肌前缘的距离为(19.25±6.69)mm、外侧缘的距离为(14.07±6.21)mm;在腰3~4椎间盘水平有3侧经过,其到腰大肌前缘的距离为( 7.95±3.88)mm、外侧缘的距离为(17.80±9.18)mm.结论:为避免损伤生殖股神经,内镜下腰椎侧方经腰大肌至椎间盘入路的选择依次为腰4~5、腰2~3、腰3~4.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腹股沟神经卡压征的防治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在50侧(25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上对腹股沟区皮神经行解剖学观测。结果:髂腹下神经皮支6%(3侧),髂腹股沟神经皮支90%(45侧),生殖股神经生殖支的皮支42%(21侧),髂腹股沟神经与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形成的吻合支12%(6侧),生殖股神经股支的皮支8%(4侧)。结论:腹股沟区皮神经行程变异很大,解剖变异是导致神经卡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闭孔动脉的起源及股环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320侧中国成年人闭孔动脉的起源和股环与邻近血管的比邻关系。每侧有一支闭孔动脉的共309例,其中起源于髂内动脉系的254例,起源于髂外动脉系的55例。每侧有两支闭孔动脉的共11例,两动脉均起源于髂内动脉系的二例,两动脉分别起源于髂内动脉系和髂外动脉系的九例。闭孔动脉在髂内动脉系的起源点比较分散,与髂内动脉的分支类型没有什么关系。起源于髂外动脉系的异常闭孔动脉,按侧别计,其出现率为20%;按尸体计,其出现率为33.13%。中国人的异常闭孔动脉的出现率与日本人接近,而低于欧美人。异常闭孔动脉的出现率在左、右侧之间和男、女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分析了异常闭孔动脉的行程及其与股环的位置关系,其中具有临床意义的是闭孔动脉行经股环的内侧、紧贴陷窝韧带的后方下行,出现率占总数的5%,较其他作者所报导的出现率高,值得重视。此外,在42.5%的标本中,有较大的静脉行经股环内侧汇入髂外静脉。  相似文献   

10.
孔杨  周建生 《解剖与临床》2009,14(6):420-422,428
目的:为髂腹股沟入路如何避免易损伤结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20侧成尸骨盆标本,按照手术进路的层次对相关结构和神经血管进行解剖观测。结果:(1)髂外血管与闭孔血管的吻合支直径为(2.56±0.72)mm,与耻骨联合的距离为(52.41±8.12)mm。(2)股神经由腰大肌和髂肌间穿出处至腹股沟韧带间的距离为(32.58±3.97)mm,在穿腹股沟韧带处与腹股沟韧带的垂直距离为(14.33±3.00)mm。(3)坐骨神经出骨盆时,与坐骨大切迹的距离为(15.53±3.6)mm。结论:在手术先后显露耻骨上支、髂窝及坐骨大切迹时,注意不要损伤髂外血管与闭孔血管的吻合支、股神经和坐骨神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揭示股神经阻滞操作区域股神经前方筋膜的层次结构,为临床超声下股神经阻滞定位提供准确的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取3具成人盆部标本,制作横断面连续薄层塑化切片观察并分析;临床收集36例股神经阻滞操作超声影像,结合薄层塑化图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薄层塑化结果显示,在股神经阻滞操作对应层面,髂筋膜紧密覆盖于股神经与髂腰肌表面,在内侧延续为股鞘后外侧壁,未见髂筋膜形成包绕股神经的筋膜鞘样结构。阔筋膜自缝匠肌表面向内走行至股鞘前方,覆盖髂筋膜、股神经、髂腰肌、股鞘等结构;3例(6侧)标本中,4侧显示阔筋膜在缝匠肌内侧缘未融合而分为两层,2侧显示在缝匠肌前缘融合为单层。超声图像显示股神经前方筋膜均可视,髂筋膜为白色条索状高回声影,位于股神经前方且与股神经紧密相邻;阔筋膜覆盖股神经、髂筋膜、股鞘,与股神经相距较远;36例超声影像中,30例显示阔筋膜为两层,6例显示为1层。 结论 髂筋膜与股神经关系紧密,可作为超声引导的股神经阻滞的定位标志,分层的阔筋膜易被误认为髂筋膜,应根据其移行特点进行准确地辨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骶髂关节周围重要结构的位置关系进行测量及描述,探讨入路的安全性及安全操作空间。 方法 选取新鲜成人完整尸体标本,对每具骨盆标本经双侧腹直肌入路逐层解剖,观察腹膜、髂外血管、髂腰肌、闭孔神经等重要组织结构的位置关系,重点观测L4、L5、S1神经与闭孔神经位置,测量分析神经至骶髂关节的距离。 结果 腹直肌外侧入路可清楚显露骶髂关节、腰骶干、S1神经根、骶骨翼等结构。 L5神经前支出椎间孔处与骶髂关节距离左侧为(23.56±4.30)mm,右侧为(23.69±3.41)mm,L4神经前支与骶髂关节在L5神经前支出椎间孔处的距离左侧为(17.97±1.58)mm,右侧为(17.49±1.49)mm,腰骶干外缘在其形成汇合点平面与骶髂关节的水平距离左侧为(14.34±2.51)mm,右侧为(13.81±2.21)mm,平骶岬处腰骶干外缘与骶髂关节的水平距离左侧为(12.19±1.98)mm,右侧为(12.22±1.55)mm。 结论 腹直肌外侧入路可用于复位固定骶髂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具有安全的操作空间,且经该入路的操作为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引起的神经损伤提供了探查松解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正在解剖1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股神经自内向外由3个根在腹股沟韧带稍上方汇合而成,此种变异罕见,现报道如下。在腰大肌深面,距髂嵴上方垂直距离为3.0 cm处,由第1腰神经前支和第2腰神经前支汇合后形成的神经干向下与第3腰神经前支汇合形成一神经干,该干下行,在距髂嵴上方垂直距离为1.0 cm处,该干先发出股外侧皮神经和股神经外侧根两个分支,其中外侧根起始处横径为2.78 mm,在距腹股沟韧带上方垂直距离为6.4 cm处穿出腰大肌外侧缘,沿髂肌表面斜行向外下方;后该干继续下行至第5腰椎上缘水平,与第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在行一成年男性盆腔解剖时,发现其左侧闭孔动脉与腹壁下动脉共干起源于髂外动脉,且闭孔动脉还发出膀胱下动脉和前列腺动脉。闭孔动脉直接或与腹壁下动脉合干发自髂外动脉属于异常闭孔动脉,国人的出现率为17.95%±1.21%。而异常闭孔动脉发出膀胱下动脉和前列腺动脉情况少见,为积累国人资料和为临床提供参考,现将该变异报道如下。左侧髂外动脉于骶髂关节处由髂总动脉分出后,沿腰大肌表面下行,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由髂外动脉前壁内侧发出一短干,该干即为  相似文献   

15.
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的观察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40具尸体的400个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的位置、组成和形态;测量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的长度、管的出口纵径、横径。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的出口,按形状分为近椭圆形、近圆形、近三角形及近扁圆形四种。观察L_(1~4)的320条横突间韧带的形成,并测量其内侧缘的厚度。对组成L_5神经后支骨纤维管壁的髂腰韧带厚度,也作了测量。根据腰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的解剖形态特点,论述了骨科临床上腰痛的解剖因素。  相似文献   

16.
股外侧皮神经在股部的血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本文对23侧股外侧皮神经的主干、前支、中间支和后支在股部进入的52支营养动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一)各神经干营养动脉的出现率从高到低是:中间支、前支、后支、主干。 (二)来源于旋髂浅动脉的营养动脉最多,来源于股直肌肌皮动脉的居次,其余的来源于旋髂深动脉、股外侧肌肌皮动脉、旋髂深动脉与旋髂浅动脉的吻合支及缝匠肌肌皮动脉。 (三)营养动脉的口径:主干的最大;前支的最小,为0.46毫米。各来源动脉的口径,49支比它发出的营养动脉口径大,仅3支与菅养动脉口径相同。其口径之差,平均为0.2毫米左右。 (四)神经干的营养动脉的长度较短,以10—15毫米的为多。 (五)营养动脉在1区进入神经干的占绝大多数,其余的均在2区进入。 (六)营养动脉进入神经干各型中,以降支型和升降支型为多,升支型甚少。前支中以降支型最多,后支中以升降支型为主。二、本文认为:从神经千的血供考虑,带血管蒂的神经移植体,在股外侧皮神经,可首选前支。三、本文认为:带血管蒂的股外皮神经移植术,供区切口宜选在股部1区。本文还讨论了截取神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临床输尿管手术中避免损伤生殖股神经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在21具42侧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上,对生殖股神经腰大肌穿出点的位置关系、在髂嵴最高点平面和髂总血管分叉平面生殖股神经与输尿管的位置关系、生殖股神经与输尿管交叉点的位置关系等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①生殖股神经腰大肌穿出点距髂嵴最高点平面上方的垂直距离,左侧(2.93±0.14)cm、右侧(3.61±0.19)cm;距腰大肌外侧缘的水平距离,左侧(2.14±0.83)cm、右侧(1.87±0.85)cm;生殖股神经穿出点位于输尿管内侧占80.95%。②在髂嵴最高点平面,生殖股神经位于输尿管外侧占71.43%,其平均距离在左侧为(1.09±0.71)cm、右侧(1.36±0.62)cm。③在髂总血管分叉水平面,生殖股神经全部行于输尿管的外侧。④生殖股神经与输尿管80.95%发生交叉,交叉点距髂嵴最高点平面上方的垂直距离在左侧为(0.73±0.21)cm、右侧(0.56±0.16)cm;交叉点距腰大肌外侧缘的水平距离在左侧为(1.66±0.42cm)、右侧(1.65±0.38cm)。结论:在输尿管起始段手术应从其后外侧分离较安全;在输尿管第2狭窄附近的手术应从后内侧分离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带血管的肋间神经与髂腰肌支吻接重建屈髋功能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成人标本上对支配髂肌、腰大肌的神经进行解剖和观察。结果:支配腰大肌的神经纤维主要来源于L2,其次是L3肌支纤维在L2神经干的外上部走行,部位较恒定。髂肌肌支则在股神经合于起始处发出,神经纤维主要来源于L4,其次为L3及L2。结论:将肋间神经转位从背侧手术入路与L2神经根前支外上部端侧吻接,或经腹手术入路于股神经起始部与髂肌肌支吻接术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L4、5神经前支和腰骶干与骶髂关节毗邻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为单纯或合并临近神经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2 0具防腐成年尸体标本依次选取不同平面用分规和克氏针测量L4、5神经前支、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的水平距离。结果 :L5神经前支在其出椎间孔处、L4神经前支在L5椎间孔处、腰骶干在其汇合点处、腰骶干在平骶岬处、腰骶干在骨盆环处与骶髂关节间的距离分别为 :(2 3 .4± 4.0 )mm、(17.8± 4.8)mm、(13 .3± 2 .8)mm、(11.8± 3 .2 )mm、(9.6± 3 .6)mm ,其中在骨盆环处腰骶干与骶髂关节间距离最短 ;在分离神经时可见L4、5前支和腰骶干与骶骨之间有结缔组织相连 ;有 3具标本L4、5神经前支在进入小骨盆前未汇合成腰骶干。结论 :在单纯或者合并L4、5前支和腰骶干损伤的骨盆后环骨折手术中 ,由于骨盆环处腰骶干外缘与骶髂关节间距离最近 ,因此一定要小心辨认 ,勿损伤该神经。  相似文献   

20.
产科麻痹的局部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具成人女性尸体上观察并测量了在小骨盆腔内神经最易受压的部位是骶干1~3闭孔神经和腰骶干。通过临床观察2560例产妇,产时出现产科麻痹症状者有49例,占1.9%,产后出现产科麻痹3例,占0.12%。同时分析了产生产科麻痹症状的原因和误诊的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剖腹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