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对口腔酸碱度的影响.方法 40例HIV/AIDS患者使用消糜颗粒治疗并与制霉菌素片作对照,观察对口腔酸碱度的影响.结果 消糜颗粒与制霉菌素片均可改善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患者的口腔酸碱度,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可改善患者口腔酸碱度.  相似文献   

2.
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继忠 《光明中医》2009,24(4):633-636
目的:运用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并与制霉菌素片进行对比,研究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方法。治疗组34例使用消糜颗粒,对照组34例使用制霉菌素片,疗程为1周,使用2个疗程。停药后随访两周。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体征,口腔pH值,同时进行口腔念珠菌培养。结果:病例入选与试验完成情况较好。临床有效性分析,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率高。临床安全性分析,治疗期间,个别病人出现消化道症状,继续服药后消失。结论: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有效率可达94.0%,优于制霉菌素片。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复发率低(15.0%),优于制霉菌素片,远期疗效较好。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患者口腔念珠菌病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 40例HIV/AIDS患者使用消糜颗粒治疗并与制霉菌素片治疗作对照,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口腔念珠菌涂片镜检、培养结果,并观察服药安全性,停药后2周随访,比较复发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口黏腻、口干、乏力、腹胀、纳呆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口黏腻、口干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90.0%(36/40)和11.1%(4/36),对照组为72.5%(29/40)和31.0%(9/29),消糜颗粒对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优于制霉菌素片。结论 消糜颗粒治疗HIV/AIDS口腔念珠菌病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制霉菌素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开封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口腔念珠菌病患者10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制霉菌素联合六味地黄丸,n=54)与对照组(单纯制霉菌素,n=54)。比较两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对照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15%(53/54)、85.19%(46/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就诊时,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口干口黏、食欲不振、口腔黏膜灼痛、溃疡等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口腔念珠菌病采用制霉菌素与六味地黄丸联合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药氟康唑对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A组选用新药氟康唑治疗,B组选用抗真茵传统药物制霉菌素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45例,近期有效率为97.7%;B组45例,近期有效率为100%。当病损及症状消失,白色念珠菌检查转为阴性后停药半年以上复查时,伴有全身疾病及其它口腔粘膜病的继发性口腔念球菌病者氟康唑组复发率为46.1%%,制霉菌素组复发率为50%,而仅有口腔感染的原发性口腔念球菌病者,无论氟康唑组或制霉茵素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当口腔有真菌及细菌或病毒混合感染时,应用氟康唑和制霉菌素均有比较好的疗效,复发率亦相差不大,可根据各自习惯进行选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制霉菌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老年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广东省韶关市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口腔念珠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制霉菌素片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食欲不振症状评分为(0.58±0.40)分,心烦症状评分为(1.05±0.51)分,口干(1.02±0.49)分,口腔黏膜灼痛(0.74±0.4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20例,显效13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高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六味地黄丸联合常规制霉菌素片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达克宁栓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80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患者采用达克宁栓联合制霉菌素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阴道念珠菌改善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愈6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85.o0%,总有效率96.25%,无效率3.7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达克宁栓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安全有效,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7,(12):1652-1654
目的:观察冰乌散涂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继发心脾积热型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AECOPD继发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随机分入两组。观察组30例:运用长棉签将冰乌散涂擦口腔黏膜患处;对照组20例:运用制霉菌素片溶于灭菌用水后局部涂擦。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及口腔咽拭子真菌培养转阴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4.43±4.98)分较对照组(8.45±6.12)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口腔咽拭子真菌培养转阴率高于对照组(60%与20%)(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制霉菌素水混悬液联合冰乌散涂擦治疗AECOPD患者继发心脾积热型口腔念珠菌感染均有效,且后者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毒(HIV)感染后,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进一步使其它病原体侵入,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尤其是HIV感染的中、晚期(ARC及AIDS期)并发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颇多。据不完全估计,我们在坦桑尼亚达市莫西比利医疗中心艾滋病专科门诊,1996年4月~12月建立门诊病历的158份HIV感染者的病历中,有40例为ARC期,35例为AIDS期,其中不同程度的口腔真菌感染为46例,占中晚期HIV感染者的61%以上。其中运用鹤草芽粉治疗12例,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关临床治疗观察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口腔较常见粘膜病,具有传染性,多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滥用以及分娩产妇阴道感染等所致.本病发病率有增无减,尤其以基层农村多见,我科自1992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口腔念珠菌病364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扶正抗艾颗粒对HIV/AIDS患者RANTES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扶正抗艾颗粒对HIV/AIDS患者趋化因子RANTES及其受体CCR5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观察扶正抗艾颗粒对HIV/AIDS患者治疗前后趋化因子及受体等多项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HIV/AIDS患者治疗后趋化因子RANTES及趋化因子受体CCR5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或P〈0.01);治疗结束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扶正抗艾颗粒能够对趋化因子RANTES及其受体CCR5产生影响,推测本方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活性或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仙漱口液联合伊曲康唑治疗顽固性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确诊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片100 mg,日1次,口服,14 d为1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仙漱口液含漱,20-30 mL/次,4-6次/d,连用14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并随访3月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0.5%,明显低于对照组(42.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仙漱口液联合伊曲康唑治疗顽固性口腔念珠菌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虞幼军  黄庆生  孙珊 《光明中医》2009,24(8):1500-1501
探讨中医药对口腔含珠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的加味益胃汤为基础方,辅以芩连漱口液含漱治疗.结果:81例病例中,总有效率93.83%.结论:采用加味益胃汤治疗口腔念珠菌病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治霉菌粉治疗外阴、阴道真菌感染性阴道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500例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采用自制散剂治霉菌粉(制霉菌素片、黄连素片、葡萄糖粉等)阴道用药治疗。结果用药7 d后治愈率为49.2%,总有效率为98.0%;治疗30 d后治愈率为84.6%,总有效率为99.2%。结论治霉菌粉外用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疗效确切、安全,可迅速杀灭真菌、消肿止痛止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阴道分泌物。  相似文献   

15.
寒黛散治疗口腔念珠菌病25例张文笔者采用寒黛散治疗口腔念珠菌病25例,经临床观察,治疗满意。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个月~12个月3例,1~3岁22例。治疗方法寒黛散《方剂》黄连15g、青黛15g、寒水石10g、乳香15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结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HIV/AIDS患者的治疗方案,以达到重建HIV感染者、患者的免疫功能,抑制HIV病毒复制,减少并发症及HARRT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方法 29例HIV/AIDS患者依据国家标准分组,将3例无症状HIV感染者列入...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治疗能够有效抑制HIV复制,降低HIV/AIDS患者病死率,同时中医药在改善HIV/AIDS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明显。维吾尔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具自身特色,从体液学说、疾病学说等特色医药理论体系出发,积极探索HIV/AIDS的干预及治疗方法,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周萌  梁羽萍 《河南中医》2010,30(6):567-568
目的:统计分析HIV/AIDS患者的皮肤表现,了解其临床特点,为临床最大限度的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防止漏诊、误诊提供线索。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就诊的39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9例患者中,有37例(94.8%)出现不同的皮肤表现,其中口腔粘膜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结论:皮肤损害是HIV/AIDS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9.
忽中乾 《国医论坛》2008,23(1):46-48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2004年10月~2005年12月,我们通过参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 对151例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临床表现症候特点进行观察,以探求HIV/AIDS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中医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AIDS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在我国也进入快速增长期[1]。由于AIDS呈现全身免疫功能低下,大多数病人在发病过程中,可出现各类口腔损害,主要有口腔念珠菌病、口腔毛状白斑、口腔卡波西肉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