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小肠系膜裂孔引起绞窄性肠梗阻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瑛  孟尔旺 《江苏医药》1995,21(1):65-65
  相似文献   

2.
孔凡立  杨伟明 《贵州医药》2002,26(9):826-827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处理棘手 ,如何预防术后肠粘连、肠梗阻 ,减少复发 ,是腹部外科医生研究的重要课题。我科自 1 994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对 2 4例粘连较重、屡次复发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人采用小肠系膜缝合排列法治疗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患者 ,男 1 5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者 2 2岁 ,最大者 6 8岁 ,平均 4 8 8岁。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 ,其中阑尾切除术 1 4例 ,肠破裂5例 ,脾切除术 3例 ,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术 2例。先后曾因粘连性肠梗阻而行松解术 1次者 5例…  相似文献   

3.
1病历摘要患者男,56岁,干部,藏族。因间断腹痛1年,加重伴黑便6d,呕血1d于2010年10月23日消化道出血待查收住院。既往有4年高血压病及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3年前诊断为脑梗塞。入院后查体:T 36·2℃,P 70次/分,R 28次/分,BP 160/100mmHg。一般情况尚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腹肌无紧张,上腹剑下有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6~8次/分。WBC9·45×109/L,RBC 6·59×1012/L,Hb 195g/L,PLT120×109/L,大小便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4.
5.
患者,男,68岁,1997年10月20日因“持续性腹部隐痛20d,进行性加重3d”而入院。该患者20d前无明民诱因出现腹部隐痛,口服胃必治未见明员好转,3d前腹痛突然加重,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缓解,发病以来无发热、寒战,便呈界色。该患者曾患胃、十二指肠溃疡。查体:生命指证”稳,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肿大,腹部略膨隆,全腹压痛阳性;轻度反跳痛,以卜腹部明环,移动性法音存在,肠鸣音减弱。被葬可抽出血性液体,血常现提示:血细胞20OX10’/L,其它皿液成分均有轻度增高、皿、冰淀粉酶值均正常;…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15岁,运动后出现右下腹绞痛4小时,诊断急性阑尾炎住院。入院时,T37.8℃,P102次/分。Hb12.5g/L,WBC15×109/L,N88%,L12%。腹透:肠管胀气。查体:右下腹明显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入院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麦氏切口,入腹后发现切口下方有小段肠管坏死,取纵向延长切口,充分暴露手术区探查发现:距回盲部约50cm处,小肠系膜先天性缺损,缺损长约3cm,纵性排列,系膜缺损边缘光滑,浆膜完整,无裂痕。附近小肠从其中穿过并发生嵌顿,嵌顿的小肠已呈黑褐色。立即将嵌顿部位小肠系膜切开松解,复位扭转的肠管,因肠管呈黑褐色,无蠕动,行…  相似文献   

7.
8.
洪进  隋玉军  鲁斌 《中国基层医药》2014,(18):2800-2802
目的 探讨采用球囊导尿管固定小肠系膜行肠排列术应用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体会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5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3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行传统肠梗阻手术,观察组行球囊导尿管固定小肠系膜行肠排列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1周者所占比率、平均住院时间≤2周者所占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3.003、32.412,均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瘘所占比率及间断性腹胀、再次肠梗阻所占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x2=-15.602、-5.236、-5.219、-10.113、-7.836,均P<0.05).结论 用球囊导尿管固定小肠系膜行肠排列术应用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是罕见的腹内疝。现将我院的一例引起绞窄性肠梗阻,经手术治愈报告如下。患者,男,35岁。于1984—01—06中午主诉脐周痛转右下腹剧痛29h入院。患者于昨晨6h许无明显诱因觉脐周隐痛,恶心呕吐4次,吐物为胃内容,吐后腹痛无减轻,解少量干便后腹痛加剧,来门诊。经服茛菪片,注阿托品无效,旦腹痛阵发性加剧,呃逆频发,留住观察室。在观察中其腹痛转至右下腹阵发性剧痛而入院。既往无腹部外伤史及类似腹痛史。检查:表情痛苦,呈蜷曲位不能半卧,体温37.1℃,脉搏100次/min,  相似文献   

10.
在胚胎的第6周中肠发育迅速并突入脐孔形成脐疝,从第10周开始,肠道开始绕肠系膜上动脉逆时针旋转270度并退回腹腔。到12周时,肠道已在腹腔内定位固定。当这种正常的旋转不能顺利进行,就发生肠旋转不良,形成肠道位置变异、异常索带压迫或小肠系膜根部缩短而引起到肠梗阻或肠扭转,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肠系膜血管CT血管成像(CTA)在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肠梗阻患者共6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肠系膜血管CTA表现,主要包括肠壁强化程度降低、肠系膜浑浊、腹水以及肠系膜血管形态异常4种情形.结果 非手术组肠壁强化程度降低率为17.9%,肠系膜浑浊率为14.3%,腹水率为42.9%,肠系膜血管异常率为28.6%,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缺血组肠系膜浑浊率为45.4%,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肠系膜血管CTA表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系膜血管CTA表现异常说明小肠梗阻患者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其中,肠系膜浑浊征象提示可能需切除梗死小肠.  相似文献   

12.
李志贵  邱钧  吴鹏飞 《安徽医药》2017,38(12):1537-1540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乙状结肠癌切除手术的65例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等资料。根据外科术式,6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乙状结肠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安全性指标、切除标本的测量指标及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输白蛋白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除肠管长度长于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总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肿瘤浸润肠管环周宽度、肿瘤浸润肠管长度及清扫肠旁组阳性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患者累计生存率和累计无瘤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乙状结肠癌切除术相比,乙状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实施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手术时间长,但手术安全性良好,能有效地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脐周围显著1年余,呈进行性加重来院就诊。外院B超提示:卵巢囊肿蒂扭转。查体于脐部左侧扪及一圆形包块,范围18cm×14cm,具有囊性感,轻度压痛。临床诊断:腹部囊性包块(卵巢囊肿)。采用SSA—270A彩超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75MHz,扫查见:前位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53岁。因反复腹胀8年,加重20 d,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8 d入院。入院后出现无明显诱因黑便1次。入院查体:慢肝面容不典型,轻度肝掌,巩膜轻度黄染,腹部膨隆,全腹广泛压痛,以左下腹最明显,反跳痛不明显,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5 cm可触及,质韧,有压痛,腹部叩诊鼓音明显,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亢进,双下肢轻度水肿。血常规:WBC 29.35×109/L,RBC 3.18×1012/L,HGB 96 g/L,PLT  相似文献   

15.
患李某,女性,60岁,因腹痛伴恶心,呕吐2周,浮肿,少尿3天于2004年3月15日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15岁。因持续性下腹部疼痛20小时于2007年10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下腹部疼痛,初始位于右下腹部,呈持续性钝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无呕血,伴腹胀,无腹泻,无畏寒发热。曾在当地诊所予以对症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病情无好转。且于2小时前疼痛蔓延至全腹部,呈剧痛,故转至我院就诊。患者发病以来,未进食,大小便正常。  相似文献   

17.
杨晨曦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59-3260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腹腔镜技术探查和治疗小肠梗阻11例,分别予以切断粘连带,肠管复位,缝合关闭裂孔口.结果:本组全部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及其它并发症发生.随访1~30个月,无梗阻症状复发.结论:腹腔镜在小肠梗阻中的诊治具有快速诊断并可同时治疗,且手术时问短、病人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患儿 ,男 ,10岁。主因全腹疼痛、腹胀、呕吐 ,无排便排气1d于 2 0 0 2年 10月 8日急症入院。体格检查 :T :37.4℃ ,P :92次 /分 ,R :2 2次 /分。患儿急性病容 ,腹部膨隆 ,可见肠型 ,腹肌紧张 ,全腹压痛、反跳痛 (± ) ,尤以右上腹为甚 ,腹部叩诊鼓音 ,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 :WBC :10× 10 9/L ,N :0 .6 4 ,L :0 .36 ,Hb :12 5g/L。腹部X线片 :上腹部肠腔扩张 ,有 2个~ 3个液平。诊断为肠梗阻、肠扭转。即刻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 :回盲部呈游离状态 ,并位于右上腹偏中腹部 ,下为十二指肠 ,除降结肠被腹膜固定外 ,升结肠、结…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是疝内容物疝入先天系膜缺损的裂孔导致的急腹症,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短时间内可发生肠绞窄、肠坏死、休克,甚至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收治的1例儿童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伴肠坏死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临床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吴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3):359+361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既无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也无确诊性的辅助检查手段,临床医生应重视患者的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以达到早期正确诊断的目的。现将1例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致乙状结肠扭转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因脐周下腹部疼痛10 h伴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入院。入院时查体:神清,急性痛苦面容,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