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怡  吴迪  杨丹  刘秀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3984-3985
随着免疫血液学的发展,特别是血型血清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抗体检测在诊断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1IDN)和临床输血等方面有了更广泛的用处.我站自2000~2007年做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查912例,其中证实为由Rh血型不合引起的HDN15例,除1例到医院就诊较晚死亡之外,其余14例患儿经输血、换血和药物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分型及构成情况,换血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住院的7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25例进行智能随访。结果: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中以RhD溶血病最多,共47例,占61.0%,其次为RhE溶血病13例,占16.0%,经换血治疗26例均存活,占33.8%;未换血51例,存活45例。随访25例,换血组15例中智能正常14例,未换血组10例中智能正常2例,落后8例,伴脑瘫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加强胆红素监测,及时换血治疗是改善本病预防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姚建宏 《健康向导》2011,17(4):24-25
新生儿溶血病是危害新生宝宝健康的一大杀手,是由于孕母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的一种同族免疫性溶血性疾病,母血中抗体进入新生儿的血液循环并进而破坏新生儿的红细胞,导致发生溶血性贫血的一类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黄疸,严重者出生时就有明显的水肿、贫血。我国所见的主要是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也有少数Rh血型和其他少见血型不合溶血病。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77例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溶血病主要由母婴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族血型免疫反应的遗传性疾病.因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临床症状重,进展快,可出现严重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和短时间内进行性黄疸加重甚至发生高胆红素脑病、心力衰竭而死亡.我院新生儿病房1984~1998年,共收治新生儿Rh血型不合而致溶血病77例,现将治疗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母婴ABO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对临床怀疑为新生儿溶血病并且母亲血型为O型RhD阳性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和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达2+以上的患儿,采用不规则抗体筛查细胞与...  相似文献   

7.
王彬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81-382
目的:了解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4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因母婴血型不合的黄疸患儿187例,检测患儿及其父母ABO血型、母亲不规则抗体以及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患儿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患儿游离抗体试验,患儿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结果:通过对187例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血清学检测,证实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109例,发病率为58.29%。109例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中,DAT阳性40例,占36.70%;游离抗体试验阳性70例,占64.22%;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06例,占97.25%。结论:ABO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较高,对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学检查非常有必要,可早期明确诊断,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边凤荣 《中国保健》2010,(2):130-131
女,33岁,因“38“周妊娠G5P2A2L1ROA脐带绕颈”于2008年12月6日入院,入院查体温、脉搏、血压正常,无水肿,心脏听诊无异常,肝脾未及,宫高32cm,腹围102cm,骨盆外测量正常,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入院B超检查BPD8.9cm,最长羊水5.4cm,脐带绕颈,胎儿无异常。入院后完善各项必要的辅助检查,发现ABO血型为“0”型,Rh(D)血型为阴性,其丈夫ABO血型为“O”型,Rh(D)血型为阳性。  相似文献   

9.
陶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085-3087
目的:观察母儿血型不合孕妇产前抗体效价水平并以此指导临床用药预防新生儿溶血病。方法:选择夫妇双方ABO血型不合259例,孕期自16周开始进行抗体效价动态检测,抗体效价≤1∶32者为正常,只动态观察,不做干预治疗;对于抗体效价≥1∶64者,孕期给予药物治疗,同时继续动态监测抗体效价。分娩后追踪观察全部新生儿的黄疸程度及转归。结果:夫妇双方ABO血型不合者259例,初次检测孕妇血清抗体效价滴度=1∶32者195例,占75.29%,≥1∶64者64例,占24.71%,经治疗转为正常者36例,占56.25%。在动态监测过程中新增抗体效价≥1∶64者4例,至妊娠36周以后的最后一次抗体效价滴度作为统计效价,≥1∶64者共有32例,占12.36%,其中1∶64者17例,1∶128者12例,≥1∶256者3例。新生儿发生溶血者8例,发病率3.13%,病理性黄疸者18例。结论: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与抗体效价水平呈正相关,但孕期抗体效价正常者也可发病,且抗体效价≥1∶256者新生儿发病时间也可能延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孕妇孕期管理、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分娩的40例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产妇及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37例(92.5%),母体ABO血型抗体抗-A或B(IgG)不同效价之间,新生儿脐血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改良Coombs试验)阳性反应及新生儿黄疸发生时间有差异(P﹤0.05),母血抗-A或B(IgG)效价1︰128共14例(37.84%),其新生儿脐血改良Coombs试验阳性反应及24h新生儿黄疸发生明显增加;孕妇ABO血型抗体滴度与新生儿外周血间接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母婴Rh血型不合溶血病3例(7.5%),母体Rh血型抗体效价均≥1︰512,最高达1︰1024,新生儿均接受了换血治疗。[结论]夫妇ABO血型不同的O型孕妇,母体ABO血型抗体效价≥1︰128时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夫妇Rh血型不同的Rh(D)阴性孕妇,应加强孕期Rh血型抗体等监护及产前产后胎婴儿观察和处理。建议在对孕妇进行血型鉴定时,同时筛查ABO血型抗体及ABO外抗体。  相似文献   

11.
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不规则抗体在孕产妇中的分布情况,分析Rh系统不规则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相关性。[方法]检测785例孕妇血清不规则抗体,对Rh不规则抗体阳性者检测夫妇及婴儿血型和母婴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效价,并于分娩时取脐血或婴儿血作HDN检测。[结果]785例孕妇血清中检出特异性不规则抗体7例,占0.89%。Rh系统6例,其中5例孕妇的婴儿红细胞被来自母体的不规则抗体致敏而发生HDN.Rh系统特异性抗体有抗-cE、抗-E、抗-c、抗-D、抗-Ce,抗-E多见,Kidd血型系统的抗-JKb1例。不规则抗体集中在Rh系统,占85.7%。[结论]Rh系统的抗体易导致HDN,检测孕妇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和预防非ABO—HDN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 6岁,因“停经3 9-1 周,不规律宫缩4h”于1994-12 -17入院。孕早期无病毒感染史,无X线及毒物接触史。孕5月起感胎动。血型A型。入院肛查宫口开1cm ,胎心14 0次/min。于17日9:0 0规律宫缩,15 :0 0人工破膜,羊水淡绿,吸氧、宫内复苏,16:2 9宫口开全,16:3 0分娩一男婴,评8分,体重3 10 0g ,全身皮肤散在小出血点,肝脾肋下2cm。于生后2h面色青紫,呼吸急促,持续吸氧,肌注VitK1、抗菌素。生后18h ,病情加重,颜面、口周严重发绀,反应欠佳,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查双肺呼吸音粗,散在罗音。考虑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溶血症?予以抗炎、退黄处…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溶血病患儿Rh血型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红细胞上致敏抗体对Rh血型检测的影响,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准确鉴定新生儿溶血病患儿Rh血型的方法。方法:选用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盐水法、微柱凝胶法(Rh血型测定型)以及抗血清微柱凝胶法(IgG型)对15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红细胞行Rh血型检测,并对溶血病患儿致敏红细胞用45℃红细胞抗体放散后再检测Rh血型。结果:107例直抗试验阴性患儿的Rh血型101例五种方法结果一致,6例结果不一致;49例直抗试验阳性患儿的Rh血型31例结果不一致。37例Rh血型测定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经45℃抗体放散后测定的结果一致。对10例Rh溶血病患儿Rh血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其红细胞放散后测定的Rh血型完全符合临床现象。结论:患儿红细胞上的致敏抗体达到一定数量可影响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盐水法、微柱凝胶法(Rh血型测定型)和抗血清微柱凝胶法(IgG型)对Rh血型的鉴定,45℃抗体放散后再鉴定血型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正确鉴定新生儿溶血病患儿Rh血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 病历摘要患者女,27岁,服务员,住院号:0323783。血型Rh阴性“A”型,丈夫血型Rh阳性“AB”型。病史中16岁输血1次,1992年2月人流1次,1993年2月9日足月分娩一男婴,次日婴儿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4天死亡,诊断为新生儿溶血病。此次妊娠末次月经1994年1月1日,预产期1994年10月8日。孕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母亲免疫球蛋白(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对母婴Rh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Rh-HDN)患儿换血治疗的预测效果。方法选择2019—2021年,于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血型室确诊为Rh-HDN的5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接受换血治疗,将其分别纳入换血组(n=28)与未换血组(n=24)。检测2组患儿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含量、血细胞比容(HCT)、血清总胆红素(TBIL)浓度、ABO血型与其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并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绘制2组患儿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预测Rh-HDN患儿换血治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UC)。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换血组患儿RBC、Hb含量、HCT均显著低于未换血组患儿,而血清TBIL则显著高于未换血组患儿,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4、-7.96、-8.80、14.24,P<0.001)。②换血组患儿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均显著高于未换血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91、t=8.72,P<0.001)。③对患儿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对2组Rh-HDN患儿换血治疗预测结果进行配对χ2检验比较显示,差异统计学意义(P=0.031)。患儿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对预测Rh-HDN患儿换血治疗的AUC分别0.921(95%CI:0.853~0.990,P<0.001)与0.958(95%CI:0.910~1.000,P<0.001),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P=0.036)。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患儿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对预测患儿换血治疗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80、57.5分,并且预测2组患儿换血治疗的敏感度分别为71.4%与92.9%,特异度均为87.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7.0%与89.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4%与91.3%。结论Rh-HDN患儿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及其效价积分,对预测患儿换血治疗,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而且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积分的预测效能,优于母亲IgG不规则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16.
晁爽 《健康世界》2010,(11):92-93
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常发生于。型血产妇所生的A型或B型血的婴儿,因此,O型血妈妈比别的血型的妈妈多了一层烦恼。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和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和防治的有效途径,对1 494 例夫妻血型不合者进行IgG抗A(B)效价测定,对在孕期诊断母婴血型不合可能产生新生儿溶血而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妇女进行系统的治疗,服用作者研制的有益于降解免疫性抗体的中药来防治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取得良好效果。分析了免疫性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关系,阐述了孕期监测与中西结合治疗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新生儿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性溶血[1]。在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次为Rh血型不合,MN(少见血型)血型不合较罕见。1病因和发病机制新生儿溶血病为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由于母亲体内不存在胎儿的某些由父亲遗传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当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或母体通过其他途径(如输血、接种疫苗等)接触这些抗原后,刺激母体产生相应抗体。当此抗体(IgG)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后,即与胎儿红细胞表面的相应抗原结合(致敏红细胞),继之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引起溶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及其母亲血样的检测,探讨新生儿溶血病发病与母亲体内免疫性抗-A(B)抗体效价的关系。方法选取252例新生儿黄疸或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母亲血样,常规鉴定ABO及Rh血型;母婴血型不合,检查患儿血型血清学三项试验,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结果明确ABO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77例,其中O-A型41例、O-B型36例;发病患儿母亲血清IgG抗-A(B)抗体效价1:16共31例(40.3%),1:32-64的共32例(41.5%),1:128-512的共14例(18.2%);HDN血型血清学试验检出一项阳性20例(25.5%),两项阳性32例(42.1%),三项阳性25例(32.4%)。结论湖南地区母婴血型不合HDN,其母婴血型O-A与O-B发病率接近;母亲的免疫性抗-A(B)抗体效价引起HDN临界值应在1:16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种母子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脐血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及临床型HDN发生率。方法:按检验操作规程对1199例母子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脐血做血型血清学检验,在出生7天内分组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①母/子血型O/A(B)组合的新生儿抗体释放试验、DAT、IAT阳性率、临床型HDN发生率均极显著高于母/子血型A/B、A/AB、B/A、B/AB组合的新生儿(P<0.01)。②新生儿脐血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与临床型HDN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③患儿血液中存在的IgG抗-A+B对临床型HDN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1)。结论:ABO血型系统发生的临床型HDN以母/子血型O/A(B)组合的患儿为主(89.19%),母/子血型A/B、A/AB、B/A、B/AB组合的患儿较少(10.81%)。抗体释放试验阳性患儿血液中存在的游离抗体对判断患儿疾病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