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高原移居汉族凝血纤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原环境下移居汉族血液凝血纤溶系统的状态。方法 检测 4 8例移居汉族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和纤维蛋白原 (Fbg)含量 ,并与内地健康人进行比较。 结果 与内地健康人比较 ,移居者组t-PA活性降低 (P <0 .0 5 ) ,PAI活性升高 (P <0 .0 5 ) ,Fbg含量升高 (P <0 .0 5 )。 结论 高原环境下移居汉族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4.
高原环境影响人体的主要因素是缺氧,平原人进入高原后,机体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发生一系列的代偿适应性变化以适应高原环境,这个过程称之为习服。线粒体作为机体的能量工厂,是机体能量代谢的中心,是组织、细胞氧利用的关键场所,机体耗能的95%以上来自于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原低氧环境对健康移居人群血清肌钙蛋白I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健康移居人群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海拔 4 70 0m地区 10 0名健康男性 (部队官兵 )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 :10 0名健康男性血清cTnI测定值均 >10 0 0ng/L ,平均为 (1370± 180 )ng/L ,与该方法正常人参考值比较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在高原低氧环境中 ,健康移居人群的心肌细胞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高原移居人群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方法,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相结合的方法,对由高原返回低海拔地区的3011人的一般健康状况、血尿便常规、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神经功能、性激素、尿微量蛋白、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进行检测,并与同一地区、同一海拔高度、相同年龄梯度的健康人群进行比较,找出高原脱适应症的规律和发病特点,并依据此特点制定高原脱适应症的诊断标准。结果高原返回内地人群中有脱适应症状者占84.36%,其中60%为轻度反应,30%为中度反应,重度患者仅占10%。返回地的海拔越低、高原居住时间越长、高原劳动强度越大者的高原脱适应症发病率越高。高原脱适应症患者不仅存在血液学指标异常,也常有左、右心功能的异常,尤以右心室的舒张功能恢复最慢,一般需1~5年。长期高原暴露人群的心脏形态学改变明显,表现为左、右心室增大,尤以右心室增大明显。此外高原脱适应症患者血压测定以低血压和低脉压多见,尿中可见微量蛋白,少数患者粪便潜血阳性。因此诊断高原脱适应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患者近期从高原返回平原,出现头昏、乏力、嗜睡、胸闷、浮肿、记忆力减退等脱适应症状和体征,经短期休整或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同时须排除其他心、肺、脑、肾等器质性病变。结论高原脱适应症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高原世居藏族产妇与移居汉族产妇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和胎盘系数,了解高原环境对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检测和比较生活在海拔3480m高原的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初产妇分娩的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及胎盘系数,并与平原汉族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比较移居高原汉族初产妇和经产妇分娩的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及胎盘系数。结果:移居汉族初产妇新生儿低体重出生率显著高于世居藏族(P<0.01);世居藏族初产妇胎盘重量与移居汉族初产妇无显著差别(P>0.05)、新生儿体重高于汉族,差异有显著性(P<0.01);移居汉族初产妇胎盘系数显著高于世居藏族(P<0.05)。移居汉族初产妇胎盘重量和胎盘系数显著高于移居汉族经产妇(P<0.01),二者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别无显著性(P>0.05);藏族新生儿体重与平原汉族新生儿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移居汉族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在高原分娩的新生儿体重低于世居藏族和平原汉族,胎盘系数显著高于世居藏族,说明高原环境影响移居汉族胎儿宫内的生长发育。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高原环境对移居汉族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以利于加强移居者围产期保健,降低高原缺氧环境对移居者胎儿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其全,等.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2):146~155)平原人群进入高原居住生活一段时间后,机体在功能和结构上会发生一系列改变以适应高原环境,当他们再返回平原时,在高原低氧环境下所获得的适应性改变必须重新进行调整以适应平原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移居高原早期血液中性粒细胞的线粒体形态学变化。方法分别在海拔1400 m某地选取3名拟乘汽车进入海拔4200 m高原的健康男性青年,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0 d),分离白细胞,戊二醛固定,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中性粒细胞中的线粒体形态学变化。跟踪该3人到达4200 m高原,分别在到达高原后7、30 d时再观察上述指标。同时选取职业、年龄相匹配的3名从平原移居4200 m高原1年的健康男性,测定其上述指标。结果移居高原7 d时,线粒体核周间隙增宽,不均匀,线粒体数量较多,较多线粒体出现固缩、水肿等;移居高原30 d时,大量线粒体固缩,核周间隙扩张;移居高原1年时,线粒体数目较多,形态逐渐恢复正常,仅个别线粒体出现水肿。结论移居高原早期线粒体的形态发生改变,但随着时间推移,线粒体的形态逐渐正常。 相似文献
11.
藏成药对进藏新兵运动后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从已经调查的5种藏成药和中成药中选出最为有效的两种进一步实验,以明确其抗运动性缺氧的实际效能.方法:研究对象为96名进藏新兵,随机分3组.实验组用药分别为洛布桑胶囊和地奥心血康胶囊(简称洛组、地组),对照组用医用淀粉胶囊.单盲法给药,在进入高原前后,各连续服药5 d,2粒/次,3次/d,于受试者进入高原后的第5 d,分别测定踏阶前后的运动血氧饱和度(SaO2)值,并行相应统计分析.结果:与踏阶前相比,洛组在运动后即刻和1min的SaO2值均降低非常显著(P<0.01),地组在运动后即刻和1min 的SaO2值亦降低显著(P<0.01,P<0.05),对照组在运动后即刻的SaO2值亦降低非常显著(P<0.01),而在运动后的2 min,3 min,5 min的SaO2值则增高非常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洛组在踏阶前的SaO2值增高非常显著(P<0.01),地组在踏阶前和运动后即刻和1min 的SaO2值均增高显著(P<0.01,P<0.05).结论:所实验的2种药物,对进藏新兵的SaO2值下降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地奥心血康胶囊在纠正因运动紧急缺氧而导致的SaO2值变化方面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氧烛对高原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及SaO_2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高原利用氧烛建立富氧室对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及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方法8名受试者在海拔3 700 m和5 200 m夜间睡眠,监测常氧和富氧(氧浓度为24%~25%)条件下的呼吸、脉率、SaO2和呼吸暂停次数及暂停时间。结果在海拔3 700 m和5 200 m富氧较常氧下睡眠SaO2增高,脉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01),呼吸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700 m和5 200 m常氧下睡眠各有6人出现呼吸暂停,暂停次数依次为3、6、2、10、3、17和2、5、3、7、44、6(次/30 min);呼吸暂停时间,最短分别为6和9 s,最长为15和14.8 s,而富氧条件下未出现呼吸暂停现象。结论高原富氧下睡眠可显著改善周期性呼吸及呼吸暂停,使SaO2显著增高。氧烛在高原供氧有着广泛的社会效益和军事用途。 相似文献
13.
14.
高原地区室内空气弥散给氧对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空气弥散给氧对SaO2和心率的影响。方法:在海拔4300m地区建立富氧室,第一次实验为不进入富氧室,第二次实验为进入富氧室第1天、2天、3天后,两次实验均做踏阶梯运动。首先检测富氧前及富氧后静息状态下的SaO2和心率,然后进行负荷运动实验,时间为5min,运动终止后,记录Sa02和心率(HRM),接着连续记录第3min及第5min的恢复心率(HRR),算得心率变化值(HRD)=HRM—HRR。结果:负荷运动终止后,第1天、2天、3天的SaO2富氧后比富氧前均有明显升高(P〈0.01);心率富氧后比富氧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3min及5min恢复心率速度富氧后比富氧前明显加快(P〈0.05)。结论:在高海拔地区建立富氧室可改善机体缺氧状况,提高劳动能力,促进高原习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富氧室在高原军事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海拔3700m高原室内充氧,使氧浓度提高到24.0%-25.0%。10名受试者在富氧室睡眠12h,检测富氧前,富氧2h、11h及富氧后2h静息状态下和运动中的脉搏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结果:入富氧室2h和11h SaO2增高,心率降低(P<0.01)。脱离富氧后2h,SaO2已接近富氧前水平。富氧后踏车运动中平均SaO2较富氧前增高,平均心率降低(P>0.05)。结论:富氧环境下12h对改善高原缺氧和机体能量储备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原低氧与C型利钠肽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驻高原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居住时间健康青年血浆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CNP)和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的变化。方法:对从平原进驻海拔3700m和5380m高原第7d及6个月的40名边防某部官兵,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浆CNP、ANP含量,并与20名平原健康青年作对照。结果:进驻海拔3700m和5380m的第7天及5380m6个月较平原CNP、ANP均增高显著(P<0.05或P<0.01),3700m居住6个月时较平原ANP增高显著(P<0.01),CN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高(P<0.05或P<0.01),初入高原时明显高于在高原居住6个月者(P<0.01)。结论:CNP和ANP对急、慢性高原缺氧环境下的心血管系统功能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海拔4100m低氧条件下药物对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条件下药物对人体劳动能力的改善作用,为提高抗低氧药物筛选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服用三普红景天组(A)、乙酰唑胺组(B)、NO吸入组(C)和对照组(D),每组10人,于服药前运动前、服药后运动后重复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HR),进行组间及服药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A组与B组SaO2服药后较服药前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P<0.001),C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P<0.001),B组差异显著(P<0.05),C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服药后运动后较服药后运动前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P<0.001),B组差异显著(P<0.05),C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心率服药后较服药前差异显著(P<0.05),B组、C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级相比,A组差异显著(P<0.05),B组和C组无显著差异(P>0.05);服药后运动后较服药前运动后HR,A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5),C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A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或P<0.001),B组差异显著(P<0.05),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红景天和乙酰唑胺组均能有效地提高和改善低氧条件下人体劳动能力的客观指标,其作用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8.
富氧室在高原对人体PWC170时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在高原建立富氧室对人体PWC1 70时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为提高高原作功效率探讨有效途径 ;方法 :1 0名受试者在进入富氧室前、后分别坐于踏车功量机上 ,以 60rpm连续蹬车 ,0W为静息时对照值 ,从 2 5W开始 ,每 3分钟递增 2 5W ,蹬车至力竭时停止 ,用心电图机及掌式血氧仪记录每个负荷末期 5秒的心率 (HR)及血氧饱和度(SaO2 ) ;结果 :HR的富氧室后较富氧前 3分钟及 5分钟恢复速度明显加快 ,差别有显著性(P <0 .0 5) ;血氧饱和度的 0W至 1 2 5W升高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血氧饱和度在1 75W至 2 2 5W时明显升高 ,差别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 ;结论 :高原富氧室能增强心脏功能和肺功能及提高动脉SaO2 ,是一种有效的高原供氧途径 相似文献
19.
海拔3680m人体体力活动时氧耗量及血氧饱和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海拔3680m人体体力活动时氧耗量([AKV*O2)和氧脉搏(O2/HR)及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方法受试者坐于踏车功率计上,以60rpm连续蹬车,每3min递增25W,蹬车至极量点时停止,记录每个量极负荷最后5s的心率(HR),测定每个量极负荷最后半分钟的O2和CO2含量及SaO2,计算O2和O2/HR.结果HR在100~170*min-1时,O2随HR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106.4208-0.1928x,γ=0.9936,P<0.01);HR为100~130*min-1时,O2/HR也随HR的增加而增加;HR增加到140~170*min-1时,O2/HR不但不增加反而减少,SaO2亦随HR的增加而减少.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增加了人体生理负荷,致使人体在高原的劳动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小鼠高原低氧环境暴露下脑内脂质过氧化损伤与高原脑水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不同海拔梯度下脑内脂质过氧化物的变化,探讨高原脑水肿的发生机理。方法 取三个不同海拔样度下小鼠脑组织匀浆化学法测定脑内SOD、MDA、GSH-PX 和GSH的含量。结果 小鼠急性进高海拔区后,随着海拔升高,脑内SOD和GSH含量逐渐升高,MDA始终不变,但GSH-PX进入中海拔区后增高,进入高海拔区后明显降低,差异均非常显著。在高海拔区随着时间延长SOD和GSH呈增高趋势,GXH-PX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