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颖  刘苹  李云华 《黑龙江医学》2009,33(4):293-294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在脑室内出血治疗中的相关问题。方法对38例脑室内出血病人行双侧脑室引流,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进行纤溶治疗。结果38例中,恢复良好者12例,生活能自理者9例,需人照顾者8例,植物生存者2例,死亡7例。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双侧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重度脑室出血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引流及尿激酶灌注对重度脑室出血的作用。方法:应用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对12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动态CT观察脑室出血全部消失时间为9-12d,平均10.6d,痊愈8例,2例遗留一侧肢体偏瘫,2例死亡,死亡率16.7%,7例随访年以上,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尿激酶脑室内灌注冲洗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期采用一侧或双侧侧脑室交替或同时引流,尿激酶灌注冲洗及早期使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综合治疗。结果救治28例重度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GCS评分≥9分),存活率89.3%(25/28);死亡率10.7%(3/28)。结论早期应用尿激酶脑室内灌注冲洗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内出血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及腰穿置换脑脊液对重症脑室出血的作用。方法应用双侧脑室置管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腰穿置换脑脊液,对32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好转27例,死亡5例,死亡率15.6%,21例随访3个月以上,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恢复日常生活(ADL1)8例,日常生活能自理(ADL2))6例,生活需要帮助(ADL3)3例,卧床但保持意识(ADL4)4例。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腰穿置换腰脊液能明显降低重症脑室出血病人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侧(单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注入及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 脑室额角穿刺后尿激酶注入及腰穿脑脊液置换。结果: 5例治愈,7例好转,5例死亡,病死率29%。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注入治疗重症脑室内出血,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举军  刘海涛  李从进 《吉林医学》2010,31(23):3890-3891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额角钻孔引流数小时后行脑室内尿激酶灌注。结果:生存31例,死亡11例,占26.2%。结论:侧脑室引流术及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时的脑室外引流,能迅速疏通脑脊液通路,降低颅内压;尿激酶脑室内灌注可促进血肿排除,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有效提高重症脑室出血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发性重型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自发性重型脑室内出血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双侧脑室穿刺引流并尿激酶灌洗,1周后行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脑脊液置换;对病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全组治愈10例,轻残8例,重残5例,植物状态生存3例,死亡4例;治愈率33.3%,病死率13.3%。结论对于自发性重型脑室出血病例,早期行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洗,1周后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脑脊液置换,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风险。方法 34例脑室内出血患者,GCS〈8分者9例,GCS 8~10分者15例,GCS 11~15分者10例,均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引流、溶解脑室内血凝块,辅以扩张脑血管、营养脑细胞等综合治疗。结果 存活26例(76.47%);再出血3例(8.8%)。死亡6例(17.6%),放弃治疗2例。存活的26例患者中4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 脑室内出血的治疗重点在于尽早清除脑室内血肿、疏通脑室梗阻,脑室外引流和尿激酶灌注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有效措施,但存在再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脑室铸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自发性脑室铸型患者进行双侧脑室引流,术后灌注尿激酶,并腰穿置换血性脑脊液或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以及其它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按GCS评价预后,良好13例,中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脑室穿刺引流术、脑室内尿激酶灌注引流、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结合其他综合治疗措施,是治疗脑室内出血,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脑室系统铸型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35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及脑室内灌注尿激酶和腰穿置管外引流治疗,并测定脑脊液蛋白含量。结果:28例存活,其中良好20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7例。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及腰穿置管治疗方法简便,可减少脑积水的发生,尤其适合于脑室铸型出血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脑出血全脑室铸型28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全脑室铸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8例自发性脑出血全脑室铸型患者进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手术。结果 按GOS评价预后 ;良好 12例 ,中残 9例 ,重残 3例 ,植物生存 1例 ,死亡 3例。结论 双侧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洗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是治疗脑室内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早期采用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改善脑血循环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本组存活24例,其中恢复良好19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存活率80%。死亡6例,3例术后短时内因脑干功能衰竭死亡,3例死于再出血,死亡率20%。结论: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明显缩短脑室积血清除时间,减少脑干刺激,疏通脑脊液循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贺广明  胡超  茆康成  王庆忠 《吉林医学》2013,(32):6781-6782
目的:探讨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21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及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结果:18例存活,其中恢复良好3例,轻残6例,重残6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3例。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是一种治疗全脑室铸型出血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脑室出血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脑室低位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治疗成人原发性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脑室低位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治疗是否能提高成人原发性脑室出血的预后。方法:对我科1993年3月~2001年12月收治的42例成人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脑室低位引流并尿激酶灌注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尿激酶治疗的可能性及有效性,脑室低位引流的机理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良好26例,轻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8例,死亡率19.1%。结论:笔者认为脑室低位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治疗成人原发性脑室出血是可行的,通过这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可提高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合并三、四脑室积血的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例采取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联合腰椎穿刺灌洗治疗,对比23例仅采取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病例评价疗效。结论:积极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联合腰椎穿刺灌洗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是一种更积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全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18例原发性全脑室内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痊愈 13例 ,中残 3例 ,死亡 2例。结论 双侧侧脑室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方法治疗原发性全脑室内出血 ,能加速脑室内特别是第三、第四脑室和导水管内积血的清除 ,促使脑室系统及早恢复通畅 ,解除梗阻性脑积水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脑室外引流结合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临床32例脑室内出血病例,行脑室外引流术后,连续4d每天二次脑室内注入尿激酶2万单位,夹管2h后放开,引流血性脑脊液每12小时重复一次.定期复查头颅CT,术后一周,脑室内积血基本清除后拔管.结果 本组32例患者中,31例患者均引流通畅,29例患者术后4周意识恢复清醒,2例患者持续昏迷,1例患者因术后再出血死亡.结论 该方法综合治疗脑室内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重症脑室出血4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侧脑室额角穿刺引流数小时后行脑室内尿激酶灌注。结果生存35例,占76.1%;其中ADL级18例;ADL级13例;ADL级4例;ADL级1例;死亡11例,占23.9%。结论及时正确的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治疗重症脑室出血,能迅速引流脑室内积血,畅通脑脊液循环通路,降低颅内压,减轻积血对脑组织的压迫,有效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伍海青 《海南医学》2009,20(6):59-60
目的总结脑室尿激酶灌注辅以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治疗组)重型脑室出血患者行单侧或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次日行腰大池外引流,与单纯脑室外引流常规治疗20例(对照组)相比较,比较两组病人脑室内血肿消除时间、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28例随访12个月,应用GOS评估预后,良好13例(46.4%),中残8例(28.6%),重残4例(14.3%),植物生存0例,死亡3例(10.7%),脑室内血肿消除时间(5.32±2.16)d,脑积水2例(7.1%);对照组20例,良好4例(20%),中残4例(20%),重残2例(10%),植物生存1例(5%),死亡9例(45%),脑室内血肿消除时间(10.12±2.34)d,脑积水5例(25%)。结论早期脑室尿激酶灌注辅以腰大池外引流能明显缩短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此法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结合各阶段辨证使用中药治疗全脑室铸型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全脑室铸型患者行双侧侧脑室置管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冲洗,重症期静滴醒脑静注射液及康复期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2~15月随访,ADL1:12例,ADL2:8例,ADL3:2例,ADL4:2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与中医方法相结合是救治全脑室铸型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