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学历来重视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并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为比喻,来阐明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的历史文化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岚 《四川中医》2008,26(9):124-125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疾病防治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养生、既病防变、瘥后调摄等方面内容.<内经>在总结前人养生防病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古代哲学和预防思想,初步奠定了"治未病"学说的理论基础.<难经>则从已病防变角度阐述了"治未痛"理论.此后,历代医家对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不断发挥,使其成为中医养生保健的主导思想和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而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等预防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念、自然观念、道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都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形成的历史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3.
从<理虚元鉴>摘取部分观点,分析认识医家汪绮石在虚证的预防和治疗中的"治未病"观念和遵从<内经>"上工治未病"的思想,赞扬其治学作风.  相似文献   

4.
中医眼科之“治未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未病"在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被提出,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述其源流,蓝毓营[1]认为中医治未病说奠基于战国时期<内经>、<难经>, 发展于东汉<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清代<温热论>.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难经·七十七难>谓:"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土不受邪,即勿补之".<温热论>曰:"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可见"治未病"在历史上各时期的典籍中都有体现,且不断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试析《伤寒论》重视脾胃辨证的"治未病"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是中医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秉承了<内经>、<难经>中的"治未病"思想,在临床实践中充分重视脾胃辨证对预防疾病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顾护脾胃,未病先防;助胃祛邪,既病早治;扶脾益胃,已病防传;温中助阳,重病防变;调养脾胃,病瘥防复.  相似文献   

6.
王海燕 《新中医》2008,40(4):104-10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念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治未病"理论起源于<内经>,笔者拟就治未病理论进行探讨,并简述其在亚健康状态干预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亚健康新思维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之契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亚健康"新思维与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不谋而合."防患未然"是中医干预亚健康之要旨,对亚健康思维与中医"治未病"预防医学思想的契合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开篇第一条即:"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本条以肝病为例,说明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后面篇章中提出的病愈防复,概括了张仲景的治未病思想,这一思想正是<内经>之"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思想在临床中的具体印证.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一词首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防"即预防,一是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当疾病已发生,如何控制处理不使之严重,而护理工作可以把这些工作细化并发扬光大[1],"治未病"理论对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渗透到护理实践各个领域,护理人员应用"治未病"理论指导护理工作的开展,在临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思想在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起源<黄帝内经>,其含义一是未病先防,一是既病防变."治未病"也体现了现代医学研究的指导思想从"还原论"向"系统论"的转变,对那些"亚疾病"状态进行调节,在当前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前的治疗手段,对"亚疾病"态进行干预,防患于未然.中医"治未痛"的学术思想对于肿瘤的临床治疗、预防复发转移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即:癌症未发病前预防其发病;癌症已发早期诊治,综合治疗预防其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1.
“治未病”在恶性肿瘤预防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立群 《北京中医药》2008,27(6):410-412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中医"治未病"思想这一超前理念在疾病预防医学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随着人类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中医药在预防癌症发生、转移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彭勃治"暗瘀"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闫永彬  刘学伟 《中医杂志》2005,46(12):901-901
彭勃老师临床20余年,师古而不泥古,尤其对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及杂病的诊治方面见解独到.我们有幸跟随彭老师,受益匪浅,特别对彭老师之治"暗瘀"说,我们认为不仅甚合<内经>"治未病"思想,而且是"审因论治"在临床方面的实际应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这一超前的理念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无症状疾病(如恶性肿瘤、无症状中风等)的增加,死亡率明显上升,对人类生命与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在无症状疾病诊治中贯穿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延缓和减少其发生,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阳气的重要性和主要生理病理表现等方面论述了<内经>重阳气理论所体现的治未病思想,探讨了<内经>阳气学说与治未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浅谈“治未病”与疾病的预防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尔菊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7):3286-3286,3289
"治未病"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最高原则."治未病"一词首现于<皇帝内经>,也称<内经>.此书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它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医学由单纯的积累经验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是经过许多医学家多次修订的医学巨著,在我国医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有成就的医学家无不重视此书.日本、朝鲜等国曾把<内经>列为医学生必读课本.其部分内容早已相继被译成英、德、法、日等国文字加以研究,由此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针灸临床如何贯彻中医"治未病"思想,突显其特色与优势,加强针灸在"治未病"中的实际应用,从治神合道、规避邪气、起居调摄、辨别体质以及临床治疗的不同层次,阐述了针灸"治未病"的内涵.认为针灸"治未病",既要重视针灸技术在无病预防、欲病防起、才病即治、治未盛之病等不同层次的灵活应用,也不能忽视中医学通行的养生法则.对全面发挥针灸的临床价值,使中医"治未病"理念在针灸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滑胎预防干预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建立辨证论治的临床医疗理论,而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预防医学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则.早在二千多年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而<难经·七十七难>亦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文中分析了<内经>"治未病"理论的内涵,认为"治未病"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治未病"是指治疗疾病的早期状态.广义"治未病"主要包括治其未生.防患未然;治其未成,防微杜渐;治其未传,防护于先;治其未发,把握时机;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用药精当,勿使过用."亚健康"同狭义"未病"相类似.就"治未病"理论对亚健康防治的指导作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中医针灸"治未病"思想体现了中医治疗与预防学的精髓。文章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运用创新型健康服务管理模式,建立以针灸为主要特色的"治未病"医疗服务主要管理体系,提出了"治未病"管理的"五基本"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吴晓晴  崔永佳  卢雯平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558-1561
"治未病"的思想理论最早见于《内经》,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粹,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乳腺癌的各阶段诊疗中皆有所体现,与现代预防医学所提倡的"三级预防"有共通之处.本文从乳腺癌高危人群、巩固治疗的无瘤患者和生命体征稳定的带瘤患者,这三个阶段、三种人群,阐述中医"治未病"的主要特点,结合患者常见临床症状,浅析了治疗的思想和用药原则,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