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告73例知觉性斜视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知觉性斜视知觉障碍年龄与斜视类型的关系、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眼位回退问题,提出对知觉性斜视应早期治疗原发病及斜视,以求恢复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知觉性斜视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分析2012-01/2013-06我科收治的178例知觉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知觉性斜视的类型,斜视眼视力障碍的病因,斜视度数分布,观察术后眼位及复视现象。结果:知觉性斜视178例中知觉性外斜视123例(69.1%),知觉性内斜视55例(30.9%),知觉性斜视中109例为屈光参差性弱视,123例知觉性外斜视的平均斜视度为69.32△,其中78例合并垂直斜视,55例知觉性内斜视的平均斜视度为56.45△,其中26例合并垂直斜视。术毕6例患者出现复视,均于2wk内消失。手术设计按内斜欠矫10△左右,外斜过矫10△左右,术后眼位±10△内为正位,所有患者均行斜视眼手术,超过60△者按超常量一截一退手术设计,术后1a随访,178例斜视患者中138例术后眼位达到正位。结论:知觉性外斜视较知觉性内斜视更为常见,知觉性斜视最常见的病因为屈光参差性弱视,通常斜视度数较大,且常合并垂直斜视,知觉性斜视手术可以较好的改善斜视外观,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视觉训练方式对年龄≥9岁的共同性斜视患者术后的眼位控制及双眼视觉功能重建效果.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进行斜视矫正手术的共同性斜视患者133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66例,年龄9~34岁,平均年龄(15.6±7.8)岁.于术后1周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眼视训练对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效果影响。方法:对90例7岁以上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分两组,一组术后行同视机训练,另一组术后未行同视机训练;观察术后6mo及1a双眼单视功能及眼位情况。结果:训练组术后经同视机训练后具备Ⅰ,Ⅱ,Ⅲ级视功能的患者比术前明显增加;术后6mo及术后1a具备Ⅰ,Ⅱ,Ⅲ级视功能的患者,与非训练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共同性外斜视术后同视机训练组双眼眼位正位率明显增加,过矫或欠矫率明显下降,与非训练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7岁以上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经同视机训练能使部分患者单视功能恢复,而且眼位回退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知觉性斜视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手术设计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知觉性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视觉障碍发病年龄、病因、知觉性斜视类型、屈光状态;83例患者行斜视矫正手术,手术方式首选偏斜眼超常量手术,外斜视分为预期术毕正位组和预期术毕过矫组.观察手术前后眼位情况.结果 32例知觉性内斜视患者视觉障碍全部发生在出生后5岁内,其中29例(90.63%)患者发生在生后6个月内.67例知觉性外斜视患者生后5岁内发生视觉障碍者43例(64.18%),5岁以后发生视觉障碍者24例,内/外斜视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3.24,P =0.000).53例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屈光状态:知觉性内斜视和外斜视的健眼等效球镜分别为(-0.32 ±2.52)DS和(-1.31±2.25)DS,患眼等效球镜分别为(0.63±5.60) DS和(-1.78 ±6.34)DS,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9,P=0.181).术后随访6个月~1.2 a,27例知觉性内斜视患者末次随访时,正位19例、欠矫7例、过矫1例.知觉性外斜视中预期术毕正位组20例,末次随访时正位11例、欠矫9例;预期术毕过矫组36例,正位27例、欠矫7例、过矫2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 知觉性斜视中屈光参差性弱视为主要原因.知觉性斜视类型与视觉障碍发病年龄有关,5岁以内视觉障碍者宜发生内斜视.知觉性内/外斜视手术设计不同,通过合理的手术治疗可以起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治疗知觉性外斜视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随机将58例知党性外斜视患者分为2组,手术前后主要采用三棱镜Krimsky法测定斜度.分别在健眼(30例)或斜视眼(28例)手术施行矫正,比较两组病人的平均手术量及手术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眼手术组平均手术量11.39mm,手术均为1次完成.斜位眼手术组平均手术量19.17mm.手术次数为18例1次,8例2次,1例3次.两种手术方法在平均手术量及手术次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健眼组眼位29例正位,1例欠矫,斜位眼组眼位28例正位.两者比较成功率基本相同.结论治疗知觉性外斜视患者,健眼手术方法损伤小,疗效好,并且认为健眼手术可以巩固健眼在近距离的定位作用,从而加强辐辏作用,矫正外斜视.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变化及双眼单视功能状况。方法观察2002年~2006年在我科手术治疗54例患者的术后眼位变化、视功能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近期眼位正位为79.63%,远期正位为72.22%;术后近期眼位欠矫为5.56%,远期欠矫为29.63%:双眼单视功能建立近期为57.41%,远期为68.52%。结论及时手术治疗是共同性外斜视的最佳选择,矫正眼位至正位是建立双眼单视功能的最佳条件,而双眼单视功能对眼位的稳定影响甚大。术后欠矫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成人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眼位及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将我院2003-2004年手术矫正大龄共同性斜视114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58例,女56例。年龄17~54岁,平均24.5岁。共同性内斜视28例,共同性外斜视86例。屈光不正85例,弱视52例。斜视角〈50^△者27例,≥50^△87例。术后早期进行视功能训练7-10次。术后观察1~16个月。结果 眼位矫正满意,正位98例,占85.94%,欠矫15例,外观满意未行二次手术,过矫者1例,配压贴三棱镜矫正。术后经过训练恢复视功能者14例,占12.28%。结论 成人斜视手术主要是美容矫正,视功能很难恢复。故弱视、斜视应早期治疗。有手术指征者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2.
应用显微技术手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1):12-14
目的探讨治疗共同性外斜视适用且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共同性外斜视36例应用显微技术施行斜视矫正术。对术后疼痛反应、结膜恢复情况及眼位情况进行观察,随诊1~3个月。结果术后第1天能自由睁开双眼,随意活动。全部36例结膜均复位良好,无明显切口痕迹、术后1个月结膜恢复正常;眼位满意。结论在显微技术下,注意无创操作,高质量缝合,能有效降低疼痛,防止肌肉粘连,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眼部的美观。 相似文献
13.
黄勇志孙涛林旭初王红李丽 《眼科新进展》2015,(12):1159-1162
目的 观察单眼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手术的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50△ )患者45例,根据手术量不同分两组,单眼超常量(内直肌缩短≥6mm、外直肌后退≥8mm)手术组(A组,23例),常量(内直肌缩短<6mm、外直肌后退<8mm)手术组(B组,22例),观察术前及术后斜视度、手术量、眼球活动度,手术并发症。眼位≤ ±10△为治疗成功。结果 两组术前斜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A组82.61%、B组90.91%,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眼手术率A组100.00%、B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所有患者在眼前位眼球活动自如,向外侧极限眼位注视均存在外展不足现象。B组眼前位和极限眼位均无眼球活动障碍。结论 对于视力极差的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患者可考虑进行单眼内外直肌超常量手术,治疗安全有效,缺点是术后眼球外展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行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患儿120例,所有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A组(4~7岁)40例,B组(8~10岁)48例,C组(11~14岁)32例.观察比较各组术后的双眼视觉及眼位情况.结果 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A组为100...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单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拮抗肌截短术治疗大角度知觉性外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行斜视矫正术符合条件且资料齐全的知觉性外斜视患者12例(12眼),男7例,女5例,手术年龄17~45岁,平均29.3岁;术前平均偏斜度-87.5Δ(-75Δ ~-110Δ)。行主斜眼或视力差眼外直肌后退9~10mm,剩余偏斜度行同眼内直肌截短5~8mm,三棱镜检查患者的斜视度,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眼位和单眼眼球运动情况,随访时间2~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3个月。结果 12例患者在术后末次随访时9例眼位正位,正位率为75.0%;3例外斜视术前偏斜度为-90Δ、-90Δ、-110Δ,末次随访时残余外斜度为-25Δ、-35Δ、-35Δ,术后眼位外观改善明显,无过矫现象。12例患者术前内转均正常,外转均亢进,为+1~+3。术后末次随访内转均到位,9例外转不足-1,1例外转不足-2,2例患者的眼球运动在术后6周恢复正常。12例患者单眼眼球运动末次随访与术后6周时情况一致,说明术后6周眼球运动已稳定。结论 单眼外直肌超常量后徙联合拮抗肌截短术可有效地矫正75Δ及以上知觉性外斜视;但可引起部分患者外转轻度受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的变化情况、手术疗效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42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并对其手术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42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1周发现正位122人,正位率85.92%,术后1年随访正位110人,正位率77.46%。结论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效果与手术设计、患者年龄、屈光状态、斜视的类型、斜视病程、双眼视功能等诸多因素有关。应尽早手术矫正眼位,才能有利于患者建立和恢复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和评价非共同性斜视手术的方式和效果。方法非共同性斜视106例根据术前诊断分别采取斜肌断腱、后徙、并联合水平肌肉手术、上直肌下直肌后徙(缩短)联合水平肌肉手术、水平肌肉移位联合水平肌肉手术等手术方式。结果106例术后均达到治愈标准,异常头位消失。58例恢复了立体视。结论对于非共同性斜视要诊断准确,正确选择手术术式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了494例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术后随访近期(1周)正位率(±5°)为81.78%;远期(≥6周)为81.14%。双眼视功能恢复率是近期45.48%,远期39.63%。以术后正位的404例计算手术量,平均每毫米矫正2.01°。讨论了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手术量、评价标准和远期的界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量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年龄、斜视类型、融合功能、有无同视机训练分组进行研究并观察疗效。结果 86例随防时间为术后1周、8周和1年,正位68例(79.07%),轻度欠矫或过矫14例(16.28%),明显欠矫或过矫4例(4.65%),眼位正位率与年龄、斜视类型无相关性(P〉0.05),而与术前融合功能有关(P〈0.05),手术后进行了同视机训练,对患者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有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早期手术及术后同视机训练,可获得双眼单视功能,术前融合功能对术后眼位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