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首发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认知功能及临床特征,探索吸烟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调查70例首发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吸烟状况和临床资料,Fagerstrom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评定吸烟患者尼古丁依赖程度,词汇流畅、视觉再生、数字广度、连线试验A和B、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5项神经心理测验评测认知功能,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SE水平.结果 ①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率为57.14%(40/70),75%(30/40)吸烟患者在起病前已吸烟,吸烟患者的发病年龄(24.87±6.45)岁低于非吸烟患者(30.86±7.39)岁(t=3.54,P<0.01);②吸烟与非吸烟患者各认知功能比较无差异;③吸烟患者的血清NSE水平(17.57±8.70)ng/ml高于非吸烟患者(12.68±4.21)ng/ml(t=2.83,P<0.01),并与FTND分呈正相关(r=0.39,P=0.011).结论 吸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环境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吸烟是否可以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缓解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方法 共纳入376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各188例,使用Fagerstrom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检查尼古丁依赖严重程度.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锥体外系副作用量表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 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PANSS的阴性症状分和帕金森症状分比不吸烟患者显著减少(P=0.008;P=0.02),而吸烟和非吸烟者在PANSS的阳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和总分以及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P>0.05).结论 吸烟能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并减轻药物所致的锥体外系副作用,结果支持吸烟是精神分裂症"自我治疗假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戒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5例门诊精神分裂症合并烟草依赖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28例)和伪rTMS组(27例),分别接受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rTMS刺激(10Hz,100%运动阈值)和伪刺激,疗程4周。入组时和治疗第1、2、4、8周末进行临床评估,以日均吸烟量、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评分、呼气末CO值及戒烟率评定疗效,以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评定安全性。结果:日均吸烟量、FTND评分和呼气末CO值具有组别主效应(F=65.33,F=25.86,F=38.19)和时间主效应(F=24.66;F=29.92;F=18.92)(P0.05或P0.01);日均吸烟量具有交互作用(F=5.11,P0.05);治疗第4周末rTMS组戒烟率(32.1%)高于伪rTMS组(7.4%,P0.05);治疗前后两组PANSS评分及头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MS能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均吸烟量和尼古丁依赖程度、提高戒烟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吸烟行为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长期住院治疗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5例,根据患者是否吸烟,将这95例患者分为吸烟组(n=65)和非吸烟组(n=30)。使用住院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价患者的精神状况和日常状况,采用连续作业测验(CPT)对患者进行测试,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 NOSIE量表结果显示,吸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总积极因子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组患者的精神病因子、迟缓因子、总消极因子显著低于非吸烟组患者(P0.05),根据尼古丁依赖系数,进一步将吸烟组患者分为重度尼古丁依赖组和轻度尼古丁依赖组,CPT测验结果表明,重度尼古丁依赖组患者的CPT正确反应数显著高于轻度尼古丁依赖组和非吸烟组(P0.05),而轻度尼古丁依赖组和非吸烟组患者的CPT正确反应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患者的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显著低于非吸烟组患者(P0.05)。吸烟组患者绝望情绪得分低于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是一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多种危害的行为,但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分裂症状可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住院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吸烟行为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2年4月在惠州二院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男性患者397例,其中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15例(吸烟组245例,非吸烟组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吸烟者28例,非吸烟者54例),所有受试者都接受吸烟状况调查:尼古丁依赖量表(FIND),根据FTND分值,把吸烟组分为重度依赖组和轻度依赖组;并接受认知功能检查:连续作业测验(CP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结果在31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吸烟组245例(77.8%),非吸烟组70例(22.2%);在8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吸烟者28例(34.1%),非吸烟者54例(65.9%)。①慢性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在CPT、SWCT、RBANS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依赖组CPT的正确反应数大于轻度依赖组和非吸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依赖组和非吸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组和非吸烟组在CPT、SWCT、RBANS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吸烟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持续注意可能有一定的正性作用,吸烟与认知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存在自由基代谢异常及氧化应激损伤。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78例,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其精神症状;检测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S100B的含量。另选87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患者组T-SOD活性、Cu-ZnSOD活性、S100B蛋白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t=3.12,P0.05;t=5.62,P0.05;Z=-2.43,P0.05)。进一步分层分析,男性患者组T-SOD、Cu-ZnSOD高于男性对照组(P0.05),女性患者组T-SOD、S100B高于女性对照组(P0.05)。在对照组中男性组Cu-ZnSOD低于女性组(P0.05)。精神病家族史阳性患者组T-SOD高于阴性组(P0.05)。患者组中男性吸烟组的T-SOD、Cu-ZnSOD低于男性非吸烟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的住院次数与S100B呈正相关(r=0.36,P0.05);PANSS的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总分分别与Cu-ZnSOD负相关(r为-0.28、-0.27、-0.31,P均小于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自由基代谢异常且与精神症状相关,低剂量尼古丁可能可抑制自由基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预测因子。方法:将1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得分分为伴攻击行为(研究组)64例和不伴攻击行为(对照组)68例,分别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气质性格问卷(TCI)的测定。结果:一般人口学资料中既往攻击行为史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ANSS分量表中阳性症状分、思维障碍、激活性及偏执条目分值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6.90,t=-3.41,t=-4.43,t=-4.40;P均≤0.001)。TCI各维度中寻求新奇得分(t=-6.74)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合作性、自我定向得分低于对照组(t=3.42,t=5.96;P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寻求新奇、阳性症状和合作性对攻击行为的发生有预测意义(P0.05或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思维障碍、激活性及偏执是引起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寻求新奇和低合作性可较好地预测患者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衰退期与非衰退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究性眼球轨迹运动及认知功能的特点。方法:应用上海迪康DEM-2000型眼动检测系统对1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衰退期63例(衰退组)和非衰退期50例(非衰退组)]进行眼动测定,用凝视点(NEF)、反应性探索分(RSS)、判别分析式(discriminant analysis,D分值),分析两组检测结果并进行比较,同时采用华文认知能力量表(CCA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1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判别分析式(D分值)有112例获正分,1例获负分。NEF、RSS、D分值衰退组与非衰退组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t=-6.21,t=7.45;P均0.01)。衰退组CCAS的各种指标明显低于非衰退组(t=3.25~5.32,P均0.01)。结论:衰退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损程度较非衰退期患者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未治疗精神病期(duration of unmediacted psychsis,DUP)和家庭功能等因素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内复发的影响.方法 调查经临床治愈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DUP及其家庭功能,同时随访患者在接受治疗1年间的复发时间及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使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APGAR)评定患者的家庭功能情况,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表(BPRS)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根据患者1年内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进行比较.结果 (1)共入组95例患者,其中87例完成1年随访,有34例在1年中复发.复发组的DUP明显长于未复发组(4.59±3.79)月 vs (3.12±1.78)月,t=2.121,P=0.04;(2)复发组患者随访1年末PANSS阴性量表分与DUP有相关性(r=0.483,P=0.004);(3)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比较,APGAR总分、适应度、亲密度分均有显著差异(APGAR总分:(5.91±1.62) vs (7.13±1.47),t=-3.631,P=0.000;适应度:(1.53± 0.51) vs (1.71±0.34),t=-2.752,P=0.008;亲密度:(1.09±0.29) vs (1.25±0.43),t=-2.028,P=0.046.结论 长DUP和低家庭功能水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内的复发可能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吸烟与非吸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与BDNF的相关性。方法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81例,其中吸烟27例,非吸烟54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WCST)、重复性神经心理测查系统(RBANS)评估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结果吸烟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均高于非吸烟组(t=2.5,2.0,2.0,P均0.05),吸烟组的正确应答数显著高于非吸烟组,吸烟组错误应答数显著低于非吸烟组(t=2.02,-2.26,P均0.05)。吸烟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为(8.8±4.6)μg/L,非吸烟组为(9.2±4.3)μg/L,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t=0.38,υ=83,P0.05);吸烟患者BDNF与患者总病程、PANSS总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66,0.54,0.54,P均0.05);与RBANS词汇回忆、故事回忆、图形回忆、编码测验分值、延时记忆因子呈显著负相关(r=-0.48,-0.45,-0.45,-0.53,P均≤0.05);非吸烟患者BDNF与PANSS中阳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27,P0.05)。结论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水平与精神症状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