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套扎辅助黏膜切除治疗Barrett食管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套扎辅助黏膜切除治疗57例Barrett食管患者。单环或多环套扎器预先吸引病灶形成假息肉,后再通电切除。切除前不予黏膜下注射。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结果 57例患者接受套扎辅助黏膜切除,46例为岛型,11例为舌型。舌型组中特殊肠化、异型增生发生率高于岛型组。活检准确率为94.74%。5例术中出血。无狭窄、穿孔发生。结论 套扎辅助黏膜切除用于Barrett食管诊断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方法: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Barrett食管患者118例,在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术后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辅助治疗,于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复查,并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完成治疗,92例首次治疗即全部清除病灶,余26例经2次治疗病灶完全清除。术后1年复查10例复发,复发率8.47%。术后17例(14.4%)出现胸骨后不适症状,9例(7.0%)出现胸骨后疼痛,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后缓解,3~7d症状消失;4例(3.1%)出现食管黏膜下气肿,自行吸收。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内镜下切除食管早癌的护理配合。[方法]对35例食管早癌病人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分次黏膜切除术(EPMR)。[结果]30例病人行EMR整体切除病变,5例采用EPMR分次切除病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4周复查胃镜均愈合良好,半年复查胃镜,无一例复发。[结论]加强内镜下切除食管早癌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早期食管癌患者应用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multi—band mucosectomy,MBM)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早期食管癌患者68例,依据内镜下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行MBM者35例(MBM组)与行内镜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者33例(ESD组),比较2组病灶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MBM组手术时间((31.3±4.0)min)低于ESD组((47.2±4.6)min)(t=-15.195,P=0.000),2组病灶治愈性切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2组均无病灶局部复发。结论早期食管癌患者应用MBM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方法:32例Barrett食管患者行氩离子凝固术,功率为60W,术后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在治疗后2~6个月复查胃镜,若病理提示仍有柱状上皮存在,再次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直至Barrett食管黏膜完全消除。结果:胃镜下27例(84.4%)病灶消失,4例(12.5%)原病灶处可见岛状Barrett食管样改变,再次行氩离子凝固术,1例(3.1%)发现重度异型增生而行手术治疗。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疼痛症状(56.3%),1例出现吞咽痛(0.3%),未见穿孔、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Barrett食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价值。方法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与消化内镜辅助下行手术。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统计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本组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的完全切除率为97.6%。术中出血发生率为7.5%。40例患者均无食管穿孔、食管狭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1.1±5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0.2±3.1)mL,平均住院时间为(4.6±0.5)d。所有患者在术后1个月时均已完全愈合,随访期内无出血、食管狭窄及局部复发。结论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ESTD)治疗食管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疗效及手术时间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食管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1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为A组,53例采用ESTD治疗为B组,比较2组切除效果、手术相关临床指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手术时间的因素。 结果2组整块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手术时间和黏膜下剥离时间均少于A组(P<0.05)、剥离速度大于A组(P<0.05);2组术后出血、术后发热及术后胸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肌层损伤率和术中出血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应用ESTD和病灶面积<9 cm2是手术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ESTD治疗食管黏膜内癌及黏膜下癌可有效缩短总手术时间和黏膜下剥离时间,提高黏膜剥离速度,降低术中肌层损伤率和术中出血发生风险,且总体切除效果与ESD相当;手术时间与手术方式、病灶面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消化道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方法采用内镜下APC治疗120例消化道病变患者,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100例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经APC治疗后3个月复查内镜,黏膜色泽正常,原治疗部位无复发;10例疣状胃炎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镜复查病灶好转或消失,2例Barrett食管患者3个月内镜及病理检查示恢复为鳞状上皮,5例放射性肠炎出血经APC治疗后均无明显出血,3例食管支架植入后再狭窄晚期食管癌患者经APC治疗后实现再通。结论APC在消化道病变内镜介入治疗中效果显著,且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经超声内镜诊断为直径小于2 cm食管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肿瘤73例患者应用EMR治疗,术后内镜随访.结果 73例患者共76个病变,完全切除75个病灶,完全切除率为98.7%(75/76).术中有5例(6.8%)患者渗血,无穿孔及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72例患者完成了1~3个月内镜随访,术后创面均完全愈合(100%),随访期无食管狭窄及局部复发.结论 EMR对直径小于2 cm起源于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能一次性完全切除,并能获取完整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0.
王学群  陈海昕  陈斌  崔毅 《新医学》2010,41(8):501-502,560,F0003
目的:探讨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适应证、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取经普通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的病例,均拟诊为上消化道间质瘤或平滑肌瘤,病灶≤1.2cm,呈内向型生长。所有病变均采用橡皮圈套扎术治疗,术后常规口服PPI并于术后2周复查胃镜。结果:共46例患者,肿瘤均为单发,直径0.5~1.2cm,平均(0.9±0.2)cm。病变位于食管19例(41%)、胃20例(44%)、十二指肠7例(15%);位于固有肌层24例(52%)、黏膜肌层22例(48%)。45例完成套扎,1例因不能耐受手术中途放弃套扎。术后2周复查胃镜显示43例病变完全脱落,1例部分脱落,病变变小,1例胃底穿孔未复查胃镜。1例术后5d内出现一过性少量黑便,1例术后第1天出现胃底穿孔。治愈率为94%(43/46),并发症发生率为4%(2/46)。结论:内镜橡皮圈套扎术治疗符合适应证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通过隧道技术治疗24例食管中下段隆起性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4例患者中,男7例,女17例,年龄40~69岁,平均(51.75±9.19)岁。常规给予超声内镜检查,使用常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与材料,在距离食管隆起性病变近端5.0 cm处开口,建立隧道直达病灶,对病灶进行剥离,记录切口方向、病变位置、病变起源、剥离的时间、肿物的大小、病理类型及并发症情况。术后放置胃肠减压管,分别于术后1、3、6及12个月复查胃镜。结果超声内镜显示有6例起源于黏膜下层,1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24例患者病灶直径为0.6~3.5 cm,平均大小(1.34±0.64)cm,切除时间为30~100 min,平均52.42 min,病灶均完整切除,术后有3例出现纵膈、腹腔、皮下气肿,1周后自行吸收,未见明显穿孔,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1、3、6及12个月复查胃镜,均未见复发。结论隧道技术治疗食管中下段隆起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下切除盲肠近阑尾口病变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盲肠近阑尾口病变患者10例,术前均行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灶位置及病灶大小,行内镜下圈套器切除术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切除标本行组织病理检查。观察内镜下病变组织切除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12个月,复查结肠镜,观察阑尾口狭窄及残余病变情况;随访3~51个月,观察患者胃肠道不适发生情况。结果 10例患者术前超声内镜检查显示病变均起源于黏膜下层或固有肌层,病灶直径为7.7~27.6 mm。8例行内镜下圈套器切除术,2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中均未发生出血、穿孔并发症,术后均未出现发热、穿孔、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潴留性囊肿8例,单纯性黏液囊肿1例,脂肪瘤1例。术后6~12个月,8例患者复查结肠镜,均未发现阑尾口狭窄及残余病变;中位随访时间42个月,10例患者均未出现腹痛等胃肠道不适症状。结论 内镜下切除盲肠近阑尾口病变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在食管平滑肌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电子胃镜结合超声胃镜诊断食管平滑肌瘤,对于起源于黏膜肌层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结果160例患者经内镜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有52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食管平滑肌瘤47例,治疗后随访患者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半年复查食管均未见异常。结论电子胃镜结合超声胃镜对诊断食管平滑肌瘤有很大帮助,超声胃镜可显示病变所在层次,为选择下一步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内镜下治疗食管平滑肌瘤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为较小平滑肌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胃镜和肠镜发现的消化道直径大于2 cm的隆起病变行ESD治疗:在病灶周围标记、黏膜下注射、切开病灶周围黏膜、剥离病灶、处理创面.结果 28例患者,8例病灶位于食管内,11例位于胃内,9例位于结直肠内,病灶直径20~35 mm(平均24 mm),病灶均位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食管内病灶,平滑肌瘤(起源于黏膜肌层)4例,食管囊肿2例,食管早期鳞癌2例.胃内病灶位于胃窦5例,胃底2例,胃体4例.其中增生性息肉4例,异位胰腺1例,管状腺瘤伴轻一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早期胃癌侵犯黏膜肌层1例,间质瘤1例.结肠内病灶位于直肠4例,乙状结肠5例,其中绒毛状腺瘤2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3例,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度不典型增生1例,绒毛状腺瘤伴局部癌变1例,类癌1例,平滑肌瘤1例.ESD时间50~120 rain,病灶整块切除26例,分块切除2例.食管及胃内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3.5 d.结直肠病灶ESD术后平均住院4.6 d.所有患者术中有少量出血,给予电凝或氩气止血,有1例胃窦管状腺瘤ESD术后出血,电凝、氩气止血无效,给予2枚钛夹止血.有1例直肠病灶ESD术后出现小穿孔,保守治疗16 d后康复出院.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和肠镜,创面愈合良好,有1例胃窦增生性息肉有少量残留,给予圈套切除,余未出现复发.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巨大隆起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结构,可使该类患者免于剖腹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15.
正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目前食管早癌及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但食管病变ESD术后主要并发症为食管狭窄,尤其是大于3/4管周的病变,内镜切除术后狭窄发生率为70~90%~([1])。  相似文献   

16.
内镜套扎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贲门早期浅表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内镜套扎黏膜切除术和单独内镜套扎术治疗食管、贲门早期浅表癌的疗效。方法在食管癌高发区人群普查确诊的14例食管、贲门早期浅表癌中,7例采用内镜圈套结扎后行黏膜切除术,另外7例接受了单独内镜圈套结扎治疗。根据切除标本和治疗1个月后内镜复查活检标本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评价其疗效。结果癌灶完全切除者13例(92.86%)。部分切除者1例(7.14%)。无创面出血和穿孔并发症。完全切除的13例病人随访1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内镜套扎黏膜切除术和单独内镜套扎术均是治疗食管、贲门早期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后者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胃镜及活检确诊的Barrett患者12例,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2次/d;治疗组(B组)口服埃索美拉唑40mg,2次/d,多潘立酮10mg,3次/d,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及内镜下表现。结果1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Barrett食管黏膜均见明显缩小。结论抑酸药和消化道动力药联用可以消除Barrett食管症状,可部分逆转Barrett食管上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自体荧光(AFI)联合窄带成像(NBI)技术对 Barrett食管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患者自体荧光内镜诊断Barrett的74个可疑上皮内瘤变的病灶,进一步行窄带成像检查,观察黏膜微血管及小凹的改变,并于相应病变区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在AFI诊断74例可疑病灶中共有44例病灶病理确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30例病灶为假阳性。NBI对这44例病灶HGIN的诊断:确诊39例,可疑5例;在30例HGIN假阳性的病灶中,NBI假阳性为7例。两者的假阳性率由40.5%减少至14.9%。自体荧光内镜对Barrett食管HGIN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59.5%(44/74),AFI联合NBI技术后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84.8%(39/46)。结论自体荧光联合NBI技术可提高Barrett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面积(剥离范围超过1/2周)食管早期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在该院治疗的55例病灶范围超过1/2周的食管早期癌患者资料。根据剥离面积不同,分为A组(1/2<术后黏膜缺损<3/4周组)42例,B组(3/4≤术后黏膜缺损≤全周组)13例。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随访周期3~48个月,A组狭窄率7.1%(3/42),B组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100.0%)。两组在性别构成和病理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狭窄发生率和狭窄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大面积食管早期癌,但术后需规律随访。ESD术后黏膜缺损范围在1/2~3/4者术后狭窄发生率较低,术后梗阻程度与病变位置有关,食管上段的狭窄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病灶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例患者,其中消化道黏膜病变8例,黏膜下肿瘤16例,进行ESD治疗。结果 ESD手术时间为30~150 min,平均55 min。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率为95.8%(23/24);术中少量出血经内镜下电凝等处理出血停止,1例因术中出血较多,难以止血,转外科手术。2例术中出现穿孔,术后予钛夹夹闭裂孔,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再次内镜下止血术后出血停止。未出现消化道迟发性穿孔。所有病例随访,术后3个月复查胃肠镜创面愈合率达100%,半年后复查局部无残留或复发。结论 ESD为消化道病灶提供了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能实现较大病变的完整剥离,局部的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但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