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已造成近7万人员死亡,更有近40万伤员.全国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抗震救灾的伟大工作中,现场急救、一线救治、后送医护、专科治疗、心理治疗、灾区防疫……处处可见白衣战士的身影,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救死扶伤的篇章.现灾区已进入重建时期,而医疗救治工作则进入了最为艰苦的阶段,我们要继续保持旺盛的斗志,加强地震伤员后续医学救援[1].  相似文献   

2.
地震医疗队护理队员应具备的救护能力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地震后,本院在震后6~48h先后组建5批医疗队赶赴灾区抗震救灾.在组建医疗队时,对医疗队员应具备的救护能力、医疗队员职称层次比例配置、震后伤员伤情状况等问题,存在盲目性,给快速、有效救灾带来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5批医疗队员和147例地震伤员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地震救治资料,试图探讨地震医疗队护理队员应具备的救护能力,为今后护理人才培养和建立防灾医疗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南景谷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卫生计生委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云南省第一医院、云南省中医院和西双版纳州等5个市州组建8支共140人的省级医疗队伍赶赴灾区,解放军62医院派出1支32人的医疗队赶赴灾区。10月8日,我委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抽调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4位医疗专家前往灾区指导伤员救治。我委应急办相关负责同志于8日下午参加国家减灾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联合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4.
从地震医疗救援的角度看应急医疗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急救援医疗队参加汶川地震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方法对应急救援医疗队的工作作观察性的研究。结果应急救援医疗队参加了地震重灾区北川的伤员转运、临时救治和临时病房的伤员治疗,积累了经验和教训。结论以医疗机构为单位、分工明确的常备应急救援医疗队,在详细灾难医疗救援预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关系到灾难医疗救援工作的成败;应该在现场对伤员进行分类,危重伤员现场抢救,大多数伤员应该在充分补充液体、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立即疏散至邻近或远离灾区的医院;医疗队可以在灾区附近的医护力量较弱的中小医院组建临时病房,扩大伤员的收治能力。  相似文献   

5.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瞬间导致了巨大人员伤亡和医疗设备损坏。面对震后灾区出现的大批伤员,急需派遣医疗队进行应急医疗救援。如何有效发挥医疗队力量,展开灾区应急医疗救援,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医学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此次汶川地震医疗救援暴露出的问题,探讨了医疗队的组成、科学的物资准备以及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害的应急医疗救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瞬间导致了巨大人员伤亡和医疗设备损坏。面对震后灾区出现的大批伤员,急需派遣医疗队进行应急医疗救援。如何有效发挥医疗队力量,展开灾区应急医疗救援,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医学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此次汶川地震医疗救援暴露出的问题,探讨了医疗队的组成、科学的物资准备以及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特大地震灾害,我院医疗队于5月14日奔赴震中,迅速展开医疗救治工作.到灾区后,迅速组成防疫小组,开展防疫工作.在此次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防疫工作任务重、时间长、要求高,通过积极思维,合理筹划,科学管理,我队较好的完成了抗震救灾期间卫生防疫工作.现就我队在抗震救灾期间防疫工作的几点做法及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4月20日雅安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高度关注灾情及救灾进展,迅速启动重大灾难应急预案,成立以院长李为民、党委书记敬静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部署抗震救灾相关工作,组建第一批由2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于当日10时出发,驰援芦山,之后又派出多支医疗队赶赴灾区.医务人员在院内也积极展开灾区伤员的救冶,截至4月24日8时,华西医院共接诊地震伤员284人,其中雅安地震灾区伤员171人;入院治疗220人,其中雅安地震灾区伤员153人.  相似文献   

9.
5月14日,根据卫生部的指示,北京市卫生局派出第二批医疗队准备赶赴四川阿坝地区进行巡诊转运工作,各单位接到卫生局的指示后,在不到12小时的时间内集结全体人员、车辆及物资,迅速赶赴灾区。这支队伍包括73辆装备齐全的救护车,大量救援物资及设备,由北京市急救中心牵头组织,和全市50家二、三级医院的近300名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10.
唐棠  孙静  罗春梅  李晓琴  朱倩  彭静 《重庆医学》2008,37(17):1935-1935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5月14日本院医疗队徒步进入地震中心带的汶川县映秀镇,展开了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伤员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火车转运汶川地震伤员的运前准备与途中救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其中数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当地和外援的医疗机构力量远远不能在现场完成如此短时间出现的批量伤员救治任务,因此,在医疗需求极度超负荷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外界力量,有效分流转运过度密集的伤员,提高救治成功率是急救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和新的课题.作为重庆市火车专列转运医疗队成员和专家组组长,笔者连续3次(共3 d)参加火车专列转运地震灾区伤员(共计764人)工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浅谈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美莉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6):1147-1148
急救护理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急诊、急救的各项医疗工作中都离不开护理人员的参与,急救护理水平和急救护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急救的质量和抢救成功率。急救工作具有患者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流动性大、随机性强、病情复杂、救治环境条件差、时间紧迫、体力强度大等特点,从客观上要求急救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急救护理技术、较强的自控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为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急诊救治水平,减轻伤残程度,必须训练技术过硬的急救护理队伍,培养具有一定急救医护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应急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在这场惊心动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笔者作为一名中国应急救灾医疗队员奔赴灾区,参加了地震灾区伤员的救治过程.  相似文献   

14.
姜洁  李明旭 《西部医学》2008,20(6):1331-133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距离震中最近的国家级医院,在抗震救灾的工作中,承担起复杂危重伤员的救治中心、灾区医院的支援中心和省外医疗队的后勤保障中心的任务,充分发挥出区域性国家级医院的战略支撑作用。本文总结了华西医院抗震救灾的工作特点和抗震救灾精神,以供同行批评指正和借鉴参考,并希望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推动医院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5.
陈思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7):51-51,53
目的 了解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民众对医疗救援速度措施及效果满意程度,为制定医疗急救速度及措施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自行设计汶川地震灾后医疗救援措施及防疫防病调查问卷,采用被调查者自己匿名填写,对300名特重灾区、重灾区受灾民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300位受灾民众,77%的民众在主震后24h内看到了医疗队救治伤员,救治速度满意程度为68%;78%的民众对当地医疗救助措施表示满意,救治效果满意率为80%.结论 受灾民众对地震后医疗救援速度措施和救治效果满意率较高,但急救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到位、医疗救援设备落后,因此,应加强急救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医疗救援设备应未雨绸缪,只有这样灾情发生后才能积极有效地采取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地震应急救援中医治疗救护护理管理组织的做法,为今后应急救援累计实战经验。方法快速启动医学救援应急预案,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落实工作制度,做好灾区的消毒隔离及卫生防疫工作。结果地震救护所共救治伤员263人,开展手术4台,巡诊423人次,开展消毒隔离及卫生防疫工作的面积210平方米,确保了灾区无疫情发生,手术病人无一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护理缺陷、差错事故发生。结论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严格落实工作制度,抓好消毒防疫工作是应急救援救护所完成地震应急救援任务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护理工作流程,解决岗位之闻、医护之间、医患之间的隶属管理关系,以达到高质量的资源整合,提高工作效率.方法 根据灾害事故发生的危害性、紧迫性,结合有限的护理人员、场地、设施、设备等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流程管理步骤和程序,对由于地震灾害所造成不同程度伤害的500多名伤病员,采取积极有序、有效的救治、转移等措施.结果 在2008年抗震救灾中,我院通过制定和应用"应急状态下护理流程管理",确保了地震伤员救治的及时性、安全性和收集相关信息的准确性.结论 应急状态下制定科学、安全、有效的护理流程管理,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医疗救治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张黄莉  田华耀 《西部医学》2008,20(4):I0004-I0004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德阳市的什邡、绵竹成为重灾区!德阳市人民医院是距离重灾区最近的三甲医院,也是在第一时间收治伤员与危重病人最多的医院。灾后半小时,医院就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赵鲁平博士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医疗救治指挥中心”,设立了医疗救治组、后勤物资保障组、治安安全保卫组等,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紧急预案,保证了医疗救治工作的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19.
王玲  姚蓉  张志  廖中华  蒋臻  王一平  曹钰  李明凤 《重庆医学》2008,37(24):2769-2771
目的 探讨转运地震伤员过程中在急救医疗物资准备方面应注意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12日14∶28起截至6月2日14∶28分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2 338例地震伤员的病种构成、不同转运方式及不同伤情的急救物资准备.结果 在此期间,本院共转运伤员2 956例次,其中省内救护车转运172例,院内科间转运1 982例,跨省空中转运802例,不同转运方式以及不同伤情所需配备的急救药品及物资不同.结论 转运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并根据不同的转运方式和不同伤情调整急救医疗物资配备的类别和数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求护理应急预案在成批伤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有效应用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急诊科于2009—2012年共收治166人次的批量伤员的救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规范救护程序,及时采取急救护理对策,加强护士业务培训等护理管理措施。结果通过我们的积极抢救,166例伤员中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165例伤员得到妥善的救治,治愈出院,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批量伤员急救采取有效的护理,使抢救成功率达到99.4%,降低了致残率和病死率。结论有效地组织是接诊成批伤患者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不断完善急救护理管理,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现代急救护理,保障了绿色通道的畅通,促进了大批量伤员的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