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内侧襞覆盖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内侧襞覆盖疝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65例,在腹腔镜监视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的同时,疝穿刺针穿过脐内侧襞下方,使其覆盖内环口处。结果:65例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40min,平均18min,术后无腹痛、阴囊血肿等并发症。住院1~2天,术后随访3~15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及脐内侧襞覆盖疝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行,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手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间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治疗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17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加脐内侧襞覆盖内环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4天,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无复发.结论 该手术方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并可同时发现及处理对侧隐性疝,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内环口缩窄方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内环口缩窄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65例.结果 26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40 min,平均17 min.无睾丸肿胀、无血肿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 48个月,除2例出现线结反应、1例出现鞘膜积液外,无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内环口缩窄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在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时对内环口进行缩窄,加强了腹股沟管,降低了术后复发的可能,手术创伤小、愈合快,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等优点,术中同时可以检查、发现和治疗对侧存在的隐匿性疝. 相似文献
4.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既往采用手术治疗。目前由于小儿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该病完全可以应用腹腔镜治疗,既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又可以达到美容效果,和传统的小儿斜疝高位缝扎术相比有较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新方法。方法采用双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0例,其中右侧30例,左侧10例,双侧5例。单侧斜疝中有5例存在对外侧隐性疝,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荷包缝合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疝平均15分钟,双侧疝28分钟。术后平均3天出院,皮肤切口无须拆线,无并发症。病人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双孔法腹腔镜下斜疝疝囊斜疝高位结扎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无瘢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器戒,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60例,都给予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儿完成手术后痊愈处理,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对症处理好明显好转。术后随访3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为3.3%。结论: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在临床上的应用简单有效,仍然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31例,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124例。结果用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组)87例,传统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手术组)185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阴囊血清肿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25.00±13.66 min,下床活动时间5.14±3.73 d,分别少于传统手术组的33.29±29.97min和18.52±7.8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费用4 554.39±1 048.67元,高于传统手术组的3 422.45±1 634.6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VAS疼痛评分2.82±1.49分,低于传统手术组的4.73 ±1.7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无阴囊血清肿发生,而传统手术组有13例(7.03%)发生阴囊血清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相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发现对侧隐匿疝,具有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一孔法腹腔镜下高位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疗效及优点.方法 用一孔法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5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其中左侧32例,双侧3例.所有例斜疝均在腹腔镜下行一孔法内环高位结扎术.结果 手术时间最短5 min,最长35 min,术后住院1~2 d,平均1.5 d,无手术并发症,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一孔法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创伤极小、恢复快的超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3.
腹股沟斜疝是儿童的常见疾病,疝囊高位结扎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约有1%左右的复发率,需再次手术治疗。为降低手术复发率,我科从2003年2月起,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作了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婴幼儿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幼儿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治疗体会于振华(锦州市妇婴医院儿外科)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之一,多属先天性,且一旦发生很少自愈。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操作并不复杂,因其是小手术往往不被重视,因此可能在手术操作中某些环节出现失误,导致术手复发。现将我院1996... 相似文献
16.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既往采用手术治疗.随着微创概念的普及,一些传统经典手术走向微创化,腹腔镜技术也被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1,2].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同期脐内侧皱襞修补对腹股沟巨大疝患儿精索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许昌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9例腹股沟巨大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内侧皱襞修补术治疗)和对照组44例(采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围术期指标、精索血流情况、炎症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与复发率分别为(3.47±1.28) d、2.22%,均低于对照组患儿的(4.41±1.34) d、13.64%(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精索血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儿的精索血流情况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炎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儿的炎症指标情况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内侧皱襞修补术能够降低患儿的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脐缘双通道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5月脐缘双通道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2例临床资料。其中术前诊断右侧腹股沟斜疝81例,左侧23例,双侧8例。经脐左右缘皮肤皱褶处双通道行腹腔内缝合疝囊高位结扎术,探查并处理对侧,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操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术中探查见右侧患病对侧鞘状突未闭31例,左侧患病对侧鞘状突未闭11例。手术时间:右侧平均22.7 min,左侧平均30.4 min,双侧平均43.2 min。术后恢复顺利,第2日即可下床活动,无明显疼痛感。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病例,无脐疝发生,无睾丸萎缩,瘢痕几乎不可见。结论脐缘双通道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确切,瘢痕更隐蔽,对脐环及腹股沟管结构创伤小,恢复快,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病例资料。分别对106例腹腔镜手术组和105例传统手术组的患儿,就单侧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疝复发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侧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疝复发、住院时间等,腹腔镜手术组少于传统手术组。腹腔镜手术组术后疝复发1例,再次腹腔镜手术修补成功;传统手术组术后疝复发6例,2例经腹腔镜、4例经开腹手术治愈。结论腹腔镜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具有明显优越性,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减少或避免腹股沟斜疝医源性术后复发。方法对1996~2006年收治的96例腹股沟斜疝的患者于疝囊颈上方高位结扎疝囊或缝合腹膜。结果全部患者于术后6~10d愈合出院,无1例切口感染,术后随访2~9年,随访率94.0%,均无复发。结论改进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满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