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股疝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疝是较少见的一种腹外疝 ,约占腹外疝的 5 % ,易发生嵌顿和绞窄[1] ,特别是老年患者 ,术前往往不易诊断。我院 1984年 1月~ 1999年 1月共收治老年股疝2 1例 ,其中术前误诊 8例 ,误诊率 38%。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例 ,女 6例 ;年龄 60~ 80岁 ,平均 67 5岁。病史 8小时~ 10年 ,平均 2 6个月。1 2 临床表现 无意中发现腹股沟肿块且无明显症状者 4例 ,以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就诊者 4例。左侧 2例 ,右侧 5例 ,双侧 1例 ;并发急性嵌顿 4例 ,疝内容物绞窄 2例。1 3 误诊疾病 误诊为腹股沟斜疝 3例 ,腹股沟直…  相似文献   

2.
我院普外科自 1990~ 2 0 0 0年 10 a来共收治入院前被误诊的嵌顿性股疝 15例 ,入院后经手术治疗确诊。现将误诊特点及原因作一总结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均为女性患者 ,年龄 2 2~ 81岁 ,平均 6 1岁 ,误诊为肠梗阻 9例 ,胃炎 3例 ,脂肪瘤 3例 ,误诊时间 1d~ 1a不等。术后确诊为右侧嵌顿性股疝 11例 ,左侧嵌顿性股疝 4例。误诊为肠梗阻的 9例患者 ,误诊时间 1~ 7d,平均 3d。症状均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痛 ,入院追问病史 ,发病前有诱因的 8例 ,其中活动中发病 5例 ;感冒咳嗽时发病 3例。检查一侧腹股沟明显包块 5例 ,3例未见明显包块 ,但…  相似文献   

3.
我院普外科从2002-09~2006-02采用单丝聚丙烯网片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年人腹股沟疝8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0例,女5例。年龄19~83(平均62)岁。其中原发腹股沟斜疝65例,复发疝15例,直疝5例。包括[1]1型疝15例,型疝35例,型疝20例,型疝15例。皆采用硬膜外麻醉。1.2材料使用由北京鑫紫竹兴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由意大利Herniamesh公司生产的聚丙烯自裁赫美疝平片(6cm×11cm)。1.3手术方法常规疝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腹外斜肌腱膜下间隙,游离精索,显露整个腹股沟管后壁,分离提睾肌纤维(斜疝),或…  相似文献   

4.
股疝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腹外疝总数的2%~4%[1],女性多见,男性患者则较为少见,患病率占2%[2].其中青壮年男性患病更为少见.作者自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86例股疝,包括青壮年男性12例,其中嵌顿8例(66.7%),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例,均为男性;年龄20~51岁,平均(38.3±13.1)岁.部位:左侧2例、右侧6例.病程5h~7d.均以腹股沟肿块来院就诊.伴腹痛、腹胀5例;伴恶心、呕吐7例;伴发热2例.  相似文献   

5.
腹股沟股疝误诊18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1985/2006年腹股沟股疝误诊18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例,女16例,年龄43~82(平均59)岁。误诊为腹股沟(直或斜)疝6例、脂肪瘤5例、腹股沟淋巴结3例、肠梗阻3例、腹股沟脓肿1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2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发病情况 ,我们对 2 2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肝脏 B超检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0 - 0 9~ 2 0 0 1- 0 6门诊 2型糖尿病患者 2 2 4例 (除外原有肝炎等肝脏病变者 ) ,经 B超证实合并脂肪肝者 133例 ,无脂肪肝者 91例。合并脂肪肝组 (FL )平均年龄 5 5岁± 11.4岁 ,病程 5 .99a± 5 .4 a,其中男 73例 ,女 6 0例 ;非脂肪肝组(NFL )平均年龄 5 6 .1岁± 12 .3岁 ,病程 6 .14 a± 5 .4 a,男 4 8例 ,女 4 3例 ,两组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测量每位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股围…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6岁,因左侧腹股沟可复性肿物3年,不能还纳5天入院。体检:左侧腹股沟区可及-5×6cm大小包块,质韧、压痛,不能还纳腹腔,内环口处轻压痛。B超检查:于左侧腹股沟见一葫芦状液性包块,大小约为6.4×2.4cm,颈部宽约1.2cm,将其分为上下两个半圆,包块内可见肠管回声。(见图1)B超提示:斜疝嵌顿。 手术发现:取左斜疝切口长约8.0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剪开外环口处向上剪开腹外斜肌腱膜,显露包块,呈囊性,包块位于子宫圆韧带内前方,囊肿近端于内环口突出的疝囊粘连,完整剥离疝囊约10×4cm大小,同时自内环口处切除子宫圆韧带。  相似文献   

8.
对股疝误诊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40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 a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心肺未见异常,站立位右侧腹股沟区上方可见一大小约3 cm×3 cm包块,质软,无触压痛,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平躺包块可用手还纳腹腔。择期手术,在手术治疗时,排除腹股沟疝,探查发现包块均在腹股沟韧带下卵圆窝处,呈半球形,确诊为股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股环修补术,术后痊愈出院。例2:女,34岁。因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7 a入院。查体:体温正常,心肺未见异常,站立位右侧腹股沟区均可见一大小约5 cm×3 cm包块,质软,无触压痛,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还纳…  相似文献   

9.
股疝误诊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我们所遇股疝误诊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56岁。因右大腿根部包块红肿、疼痛5 d就诊。入院时查:右大腿根部有约5 cm×4 cm红肿包块,压痛,有波动感,行包块穿刺抽出淡白色脓性液。诊断右大腿根部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后36 h换药时发现伤口内有蛔虫钻出,有较多脓性液;右下腹中度压痛。考虑肠破裂。完善相关检查后急诊硬膜外麻醉下剖腹探查。术中证实为右侧股疝,距回盲部20 cm回肠大部分嵌入,有约2 cm裂口,周围水肿,附有脓苔。行肠修补、缝合股环、冲洗引流,住院15 d痊愈出院。例2:男,52岁。因左腹股沟包块术后腹痛1 d就诊。1 d前以…  相似文献   

10.
冯勇 《临床医学》2006,26(11):63-64
我院自1997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腹股沟疝590例,术中发生意外损伤4例(占0.1%),以及外院转入1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3—65(平均38.5)岁;其中肠管损伤2例,膀胱损伤2例,股静脉损伤1例(外院转入)。发生于嵌顿疝1例,滑疝1例,直疝2例,股疝1例。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膈疝延误诊断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创伤性膈疝延误诊断率高达 5 0 % [1 ] ,临床诊治不及时或处理不当 ,常可导致严重后果 [2 ]。自 1990 - 0 1~ 2 0 0 1- 12我们共收治延误诊断的创伤性膈疝 6 7例 ,占同期创伤性膈疝的 4 8.2 %(6 7/ 139) ,与文献报道 [1 ] 相似 ,现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男 6 1例 ,女 6例 ,年龄 4~ 6 8岁 ,其中 30岁以下者 4 1例 ,占 6 1.2 %。车祸伤 39例 ,坠落伤 15例 ,锐器伤 7例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 3例 ,枪弹伤 2例 ,否认外伤史 1例。左侧膈疝2 5例 ,右侧膈疝 4 0例 ,双侧膈疝 2例 ,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 32例。伤后 4 8h内入院者 5例 ,2 4~ 72…  相似文献   

12.
对我科收治的双侧股疝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48岁。因发现双侧腹股沟肿物4个月入院。两侧肿物无明显诱因几乎同时出现,伴有明显疼痛不适症状,但不影响日常活动,未行任何治疗。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疼,肠鸣音良好。双侧腹股沟可触及一3cm×3.5cm大小肿物,质韧,有轻压疼,边界清楚,表面光滑,不论站立还是平卧位嘱患者咳嗽,此肿物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05—09/2008—09开展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16例,现将临床应用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15例,女1例,年龄27~88(平均66.5)岁。原发性腹股沟疝192例,其中斜疝150例,直疝42例;复发性腹股沟斜24例,其中嵌顿性腹股沟疝16例。发病病程为2个月~30a。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股疝的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腹股沟斜疝的儿童股疝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患儿因左侧腹股沟区发现可复性包块6年入院,经B超检查诊断为腹股沟斜疝,手术探查确诊为股疝.术中回纳疝囊、修复股管.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 对儿童股疝认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诊断思维局限是导致儿童股疝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男性股疝1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股疝约占腹外疝的5%,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男性股疝临床少见,不足腹外疝总数的1%。故此方面诊治经验相对较少,特别是年轻医生,不熟悉股疝的解剖结构,只拘泥于临床表现,盲从医技检查结果,容易误诊或漏诊。我院1989年6月~2009年6月共收治男性股疝67例,其中术前误诊11例,误诊率16.4%。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绞窄性股疝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疝绞窄是导致急性肠梗阻的常见病因,临床上以腹股沟疝为多见,股疝则相对少见。本院自1993年1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绞窄性股疝25例,现对此作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院同期共收治腹部外疝116例,其中股疝25例,占21.55%。本组患者男性3例,女性22例,年龄自21~78岁,平均55.3岁,45岁以上者占80.1%。二、部位和发作史本组股疝位于右侧14例,左侧10例,双侧1例,初发者2例,有腹股沟间歇性肿块1~36年者23例,病程长短不一,平均5.5年,此次发病24小时内就诊患者有11例,超过24小时后…  相似文献   

17.
补片法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0—12~2005—12采用补片法治疗巨大切口疝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17例,年龄46~82(平均62)岁。疝环最大距离10~23cm,平均16.3cm。中线切口疝10例,侧腹壁切口疝18例。初次切口疝23例,复发疝5例。发病原因为切口感染14例,糖尿病4例,长期应用激素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4例,肝硬化轻微腹水1例,便秘2例。发病时间为术后6~36个月。修补材料为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Composix补片(即双层聚丙烯和单层膨胀聚四氟乙烯双面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2002-07~2005-06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致肠梗阻13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38~65岁。均经AFP、腹部CT、B超、实验室检查及部分肝细胞活检病理证实。肿瘤直径≤5cm 3例,6~10cm 8例,〉10cm 2例。结节型11例(单发结节7例,多发结节4例),弥漫浸润型2例。门静脉内有癌栓2例。  相似文献   

19.
任何腹部外科创口中均可能发生切口疝,约占各种疝的1.5%[1].2000-01-2010-01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共收治腹壁切口疝50例患者行前入路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后每0.5a随访1次,无复发患者.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52~80(平均65.6)岁.合并有高血压10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根据疝环缺损大小分类,其中小切口疝6例,中切口疝19例,大切口疝17例,巨大切口疝8例.  相似文献   

20.
提高股疝手术成功率的临床策略(附9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股疝诊断要点和手术方法。方法 对我院经治的97例股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本组均经查体触及腹股沟韧带下方肿块及影像学检查确诊,除1例急诊死亡,其余均行手术治疗。经腹股沟上入路手术87例,经腹股沟下入路1例,经下腹部探查切口8例。68例(70.83%)行McVay疝修补术;13例(13.54%)行单纯高位结扎;14例(14.58%)行无张力疝修补术;1例(1.04%)采用经腹股沟下股疝修补术。所有患者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结果本组96例手术者中,94例痊愈,2例因术后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3.09%。94例随访6个月~5年,1年后复发1例,余病例未见异常。结论股疝嵌顿绞窄发生率较高,仔细查体和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是治疗股疝的有效手段,以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