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观察扶正化淤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肝肝硬化患者152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治疗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LT、ALB、TBIL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采取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对照组56例,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并均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支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肝纤维化指标及B超检查,并进行Child-Pugh评分.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改善,Child-Pugh评分下降,HBV DNA载量下降,肝纤维化指标下降,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Child-Pugh评分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抗肝纤维化及改善肝功能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抗病毒药阿德福韦酯,而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余红军  罗方  张福生 《海峡药学》2010,22(5):133-134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活动性肝硬化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85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坦接受阿德福韦酯片10mg·d^-1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扶正化瘀胶囊1日3次,1次3粒,疗程24周。检测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血清HA、LN、PCⅢ、Ⅳ-C)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和HBVDNA阴转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肝功能恢复较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肝纤维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病人肝纤维化恢复更为明显;两组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与HBVDNA阴转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对活动性肝硬化有显著的疗效,是治疗活动性肝硬化肝纤维化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HBV-DNA阴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方法 80例失代偿期HBV-DNA阴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外,治疗组另给予恩替卡韦0.5 mg,1次/d口服,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24、48周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情况及Child-Pugh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HBV-DNA阴性乙肝肝硬化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崔爱玲 《中国药业》2012,21(2):74-75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所致活动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4例仅口服拉米夫定片100 mg/d;治疗组加服扶正化瘀胶囊5粒/:g、每日3次.总疗程均为24个月.观察临床表现以及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治疗组为(228.6±114.4)μg/L,对照组为(331.5±98.2)μg/L,P<0.05;透明质酸(HA)水平治疗组为(138.3±120.42)μg/L,对照组为(278.2±100.1)μg/L,P<0.05;肝功能改善治疗组显著好于对照组;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活动性肝硬化,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和肝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片)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60例,根据就医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片)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水平、肝纤维化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肝功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肝纤维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相比,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片)治疗肝硬化,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肝功能,纠正肝纤维化程度,同时还能有效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12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Ⅰ组38例,给予传统治疗;对照Ⅱ组42例,给予传统治疗+抗病毒治疗;治疗组46例,给予传统治疗+抗病毒治疗+扶正化瘀胶囊,扶正化瘀胶囊治疗24周;3组患者治疗观察48周. 结果 对照Ⅰ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好转、Child-Pugh评分下降和血清透明质酸(HA)、房粘连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对照Ⅱ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好转,Child-Pugh评分下降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治疗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和Child-Pugh评分下降均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1或P<0.05). 但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改善与对照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清蛋白上升与对照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可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同时应用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治疗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肝纤维化和提高患者的血清清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阿德福韦酯胶囊(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治疗组服用阿德福韦酯胶囊及扶正化瘀胶囊;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24,48周时的肝生化指标、HBVDNA载量、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影像学等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肝生化指标、HBV DNA载量、肝纤维化指标、肝脏影像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组ALT、AST的下降与ALB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51.7%,明显高于对照组(41.3%).结论 阿德福韦酯胶囊和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治疗乙肝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药物治疗疗效分析.方法:选取82例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41)与治疗组(常规治疗+替比夫定治疗,n=41),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显著要高(P<0.05);治疗前,两组Child-Pugh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治疗组出现3例(7.3%)不良反应,包括2例皮疹、1例头痛,对照组中,出现1例(2.4%)乏力,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采用替比夫定治疗,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以及规范管理。方法选取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恩替卡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内血清HBV-DNA阴转率、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V-DNA阴转率优于对照组;治疗6、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Child-Pugh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显著,且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研究柔肝颗粒辅助治疗肝硬化的疗效,以扶正化瘀胶囊为对照,分析两者优势及特点,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21年3月 ~ 2023年6月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肝硬化患者的病案,分为研究组(柔肝颗粒,105例)及对照组(扶正化瘀胶囊,10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肝功能与肾功能的变化,及免疫细胞、肝纤维化、肝硬度及门静脉血流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柔肝颗粒与扶正化瘀胶囊治疗3个月均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P < 0.05),降低肝纤维化生化指标(P < 0.05);此外,柔肝颗粒还能显著降低肝硬度值(P < 0.05),提高门静脉流速(P < 0.05),改善肾功能(P < 0.05),改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 < 0.01);而扶正化瘀胶囊能够显著改善免疫功能(P < 0.05)。结论:柔肝颗粒治疗肝硬化预后良好,对并发肝肾综合征的肝硬化患者更推荐使用柔肝颗粒。  相似文献   

12.
栾兆芳 《中国医药》2009,4(9):681-682
目的观察同仁堂化瘀丸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脑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口服同仁堂化瘀丸(5g/次,2Ot/a)、丁苯酞软胶囊(200mg/次,4次/d);对照组口服维脑路通片和静脉滴注川芎嗪注射液(80mg/d),2组各用药1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比较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韶刍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62.14±8.35)分],[观察组(69.53±7.84)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梗死面积[(8.95±2.96)cm^2]明显小于对照组[(11.87±3.46)cm^2](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U=2.74、2.58,P〈0.01)。结论同仁堂化瘀丸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联合扶正化瘀方对顺铂诱导的氧化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顺铂5 mg/kg·bw的方法制备氧化性肝损伤动物体内模型,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DEX组、扶正化瘀方组和联合组(DEX和扶正化瘀方联合用药组);分别腹腔注射处理10 d,眼眶采...  相似文献   

14.
中药的炮制可以改变中药的作用机理,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中药炮制的时间、方法、辅料等都与临床疗效有密切关系,因此临床药师要充分利用中药加工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改善炮制工艺,提高疗效。本研究就对二者的关系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转化生长因子p(TGF-β)1信号转导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抗氯化汞中毒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SD雄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正化瘀方组(FZHY组)与维生素E组(Vit.E组),以8mg/kg氯化汞水溶液灌胃9周制备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从造模开始扶正化瘀方组以扶正化瘀方4.6g/kg大鼠体重灌胃,Vit.E组以100mg,kg大鼠体重VitE水溶液灌胃,1次/天,共9周。免疫荧光法观察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E-cadherin、TGF-β1表达,Western blot观察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E-cadherin、TGF-β1、TβR-1、Smad2、P-Smad2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扶正化瘀方干预后其表达明显升高;模型组α-SMA、TGF-β1、TBR—1、P—Smad2表达明显升高,扶正化瘀方干预能降低其表达。各组大鼠Smad2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扶正化瘀方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从而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与抑制纤维化肾脏TGF-β及其Ⅰ型受体的表达、下调Smad2活性,抑制TGF—β/Smads病理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16.
Jiang M  Yang J  Zhang C  Liu B  Chan K  Cao H  Lu A 《Planta medica》2010,76(17):2048-2064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s currently considered a complementary or alternative medical system in most Western countries and has been increasingly accepted worldwide. More and more clinical trials on TCM have been conducted internationally, and scientists worldwide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the evalu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CM based on clinical trial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situation of clinical trials on TCM in the past decade, including systematic reviews about clinical trials either focusing o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with TCM approaches or focusing on one herbal product, conduction of clinical trials on TCM either with randomization and controlled methods or general observation. Some general issues on the conduct of clinical trials on TCM, such as randomization, control, quality of life (QOL),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PROs) and biomarkers, quality control, safety evaluation and case studies, are discussed, and according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选择86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治疗;对照组单行西药治疗,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生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的心绞痛发生频率以及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为65.1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肝炎后肝硬变合并消化性溃疡9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肝炎后肝硬变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探讨小剂量普萘洛尔对肝硬变合并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 肝炎后肝硬变合并消化性溃疡 9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A组 ) 4 6例 ,口服普萘洛尔加西咪替丁 ;对照 1组 (B组 ) 4 4例 ,口服维生素B6加西咪替丁。另外选单纯性消化性溃疡 4 4例作为对照2组 (C组 ) ,治疗方法与B组相同。结果 肝硬变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位年龄较单纯性消化性溃疡晚 12年 ,溃疡部位以胃溃疡居多 ,合并出血率高 ,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普萘洛尔可明显提高其溃疡的愈合率 ,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肝硬变合并消化性溃疡难以治愈 ,且易合并出血 ,门静脉高压因素可能从中发挥了作用 ,小剂量普萘洛尔有助于肝硬变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3种不同中医治未病方案治疗5岁及以下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3组,3组都给予天灸的同时,一组加中药内服,二组加穴位注射,三组加中药内服和穴位注射,根据病情进行分级治疗,比较3组间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治疗一组与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三组与治疗一、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3个治疗组根据病情分级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均有确切疗效,其中治疗三组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