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状疱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皮肤病,近年来,笔者用自拟解毒散瘀汤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解毒散瘀汤组成:土茯苓30g,板蓝根15g,马齿苋30g,连翘10g,野菊花15g,黄柏10g,栀子10g,苦参30g,丹参15g,桃仁10g,甘草6g。随症加减:发于胸背部加柴胡10g,香附12g,龙胆草10g;发于腰骶部加杜仲10g,牛膝10g;发于颈肩部加葛根6g,羌活6g;发于头面部加升麻6g,白芷10g。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5剂为一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及其他刺激性食品。共观察病人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9~76岁;病程3~20天。治疗结果:痊愈37例(疼痛消…  相似文献   

2.
带状疱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 ,笔者用自拟方解毒散瘀汤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42例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1 9~ 76岁 ;病程 3~ 2 0天。治疗方法解毒散瘀汤 :土茯苓 30 g,板蓝根 1 5g,马齿苋30 g,连翘 1 0 g,野菊花 1 5g,黄柏 1 0 g,栀子 1 0 g,苦参 30 g,丹参 1 5g,桃仁 1 0 g,甘草 6g。发于胸背部者加柴胡 1 0 g,香附 1 2 g,龙胆草 1 0 g;发于腰骶部者加杜仲 1 0 g,牛膝 1 0 g;发于颈肩部者加葛根 1 2 g,薄荷 6g,羌活 6g;发于额颞部者加升麻 6g,白芷1 0 g。上方每日 1剂水煎服 ,5剂为…  相似文献   

3.
<正> 自1988年1月~1995年5月笔者自拟升脉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9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短6月,最长6年。原发病:冠心病12例,心肌炎5例,心肌病2例,病因不详者1例。心率最快者52次/min,最慢者36次/min,伴窦性停搏2例,窦房传导阻滞4例,快慢综合征2例。短暂昏厥3例,黑朦4例。诊断参照《临床疾病诊断疗效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19)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①西药治疗:氨茶碱片0.1,维生素C片200mg,每日3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②中药治疗:自拟升脉汤药物组成:党参15g,黄芪20g,麦冬18g,灸甘草15g,忍冬藤15g,蒲公英20g,川芎10g,三七粉5g(冲服)。阳虚甚者加桂枝10g,附片6g;阴虚甚者加沙参15g,玉竹12g,痰浊明星者加陈皮10g,清半夏10g,瓜萎15g;气滞血瘀加扁豆10g,内金12g;便秘者加火麻仁10g,生大黄10g(后下)。上述中药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症状改善后改为隔日1剂,30剂为1疗程。1个疗程后停药15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几年来运用自拟祛风止嗽汤治疗过敏性咳嗽200例,屡获良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89例,女性111例;年龄5~65岁;病程2周~3个月。全部病例均以喉痒、咳嗽、气促为主症,胸透排除肺部器质性病变。治疗方法祛风止嗽汤:防风10g、荆芥10g、蝉衣10g、土牛膝15g、桔梗10g、北杏15g、蒌皮15g、浙贝15g。咳嗽无痰加龙利叶6g、沙参20g;咳痰清稀加陈皮6g、法夏10g;咳痰黄稠加黄芩12g、桑白皮30g;咯血痰加仙鹤草15g、藕节15g。儿童按年龄大小酌减量。每日1剂水煎服,3剂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滋补之品。治疗效果用药3~…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调肝活血汤治疗经期头痛疗效甚佳,现将资料完整的24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7~47岁;经前头痛者13例,经后头痛者6例,经行期间头痛者5例;伴见症状:兼眩晕者17例,头眩昏沉者2例,恶心呕吐者14例,胁胀、胸闷、乳房胀痛者20例,睡眠不宁、梦多者16例。 2 治疗方法调肝活血汤:柴胡10g,白芍12~15g,川芎6~30g,当归10g,生地15g,桃仁10g,天麻10g,白芷10g,丹参12g,香附10g,地龙10g,全蝎10g,龙骨15~30g,牡蛎15~30g。水煎服,每日1剂。经前5天开始服用,一般服药5~10剂为1个疗程。加减:经前头痛者,重用川芎30g,加益母草15g、怀牛膝15g;经后头痛者,加熟地15g、黄芪15g、党参15g;经期头痛者,加红花10g、益母草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92岁,平均7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9年,平均16个月。均为经中西药治疗而未能痊愈者。2 治疗方法 治用自拟养血祛风汤。药物组成:何首乌30g,阿胶15g(烊化),防风10g,甘草10g,黑芝麻30g,大枣6枚。加减:大便秘结者加当归30g,失眠者加炒枣仁30g,心中烦躁者加栀子6g。每日1剂,水煎服,5剂为1个疗程,3个疗程无效者停服。3 治疗结果 60例经治后痊愈(经治2个疗程皮肤瘙痒消失,1年内无复发)41例,占68.33%;显效(经治3个疗程皮肤瘙痒消失,1年内偶有复发,以本法仍可治愈)15例,…  相似文献   

7.
王冬 《广西中医药》2017,40(5):50-51
目的:观察加服益气行血络通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络通汤,中药处方:生黄芪30 g,当归15 g,川芎10 g,三七粉2 g(冲服)、鸡血藤15 g,僵蚕10 g,地龙10 g,路路通20 g,赤芍12 g,生地黄12 g,炒白术12 g,炙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温服,每日2次。两组3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基本治愈3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0%。结论:加服益气行血络通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通天止痛汤治疗偏头痛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通天止痛汤治疗偏头痛35例,效果甚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患者,均符合第10版《实用内科学》中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出版)。其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0岁,平均34岁;病程最短0.5a,最长30a。2 治疗方法:通天止痛汤组成:川芎、川牛膝、白芍各30g,当归、延胡索、钩藤、僵蚕各15g,半夏、南星、白附子、全蝎各10g。气虚者加黄芪30g;热盛者加黄芩15g;不寐者加炒枣仁30g;易怒者加柴胡15g;便秘者加大黄6g。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口服。1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3 治疗结…  相似文献   

9.
叶昌琼 《吉林中医药》2004,24(10):13-13
笔者自 2 0 0 1年以来采用自拟治淋汤治疗急性膀胱炎 10 2例 ,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0 2例 ,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5 0例 ,女性 5 2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2 1岁 ,平均 32岁 ;病程最短 5d ,最长 10d。2 治疗方法治淋汤 (自拟方 )组成 :木通 12g ,车前子 12g,白茅根 30g ,淡竹叶 15g ,金银花 15g ,金钱草 30g,生地 12g。加减 :尿赤热者加栀子 10g ,口干渴者加天花粉 15g。水煎服 ,1日 1剂 ,早中晚3次分服。 10d为 1疗程 ,连服 2个疗程无效者停药。3 治疗结果痊愈 :临床症状消失 ,随访 1周无复发 ,82例 ,占 84 4…  相似文献   

10.
笔者于2003年8月至2004年12月期间,自拟壮骨柔筋汤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30例,临床效果较佳,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40岁;病程最长3a,最短1个月。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熟地30g,牛膝12g,淫羊藿15g,白芍30g,当归10g,枸杞子15g,桂枝10g,羌活10g,独活12g,姜黄10g,黄芪30g,白术10g,甘草10g,附子6g,干姜6g,炙山甲5g,鹿角片10g,三仙30g,鸡内金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750ml,分3次口服,饭后0.5h服药。1个月为1疗程。忌食辛辣,并配合口服钙制剂。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结果。加减法:关节肿胀明显者加坤草30g…  相似文献   

11.
验方集锦     
偏头痛方药:川芎15~30g,钩藤、白芷、地龙、天麻、白蒺藜各15g,珍珠母、石决明各20g。加减:瘀血头痛加当归、丹参;血虚头痛加当归、白芍、熟地黄;肝阳上亢头痛加生龙骨、生牡蛎;肝郁头痛加柴胡、香附;痰浊头痛加半夏、白术。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15剂为1个疗程。一般用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疗效:治疗40例,治愈20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来源:徐辉(邢台学院校医院054001河北邢台).川芎定痛汤治疗偏头痛40例.陕西中医,2006,27(12):1513.前列腺增生方药:牛膝15g,杜仲15g,黄芪40g,丹参20g赤芍药20g,当归15g,白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与解毒消痈方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硫氮磺吡啶,2.0g/次,3次/d,口服;蒙脱石散,3g/次,3次/d,口服;解毒消痈方(红藤20g,败酱草30g,鱼腥草20g,马齿苋30g,白芷、丹参各15g,地丁草20g,益母草15g;脾胃虚弱加党参20g,白术、茯苓各15g;湿热蕴脾加黄芩、苦参各20g,黄柏15g;肾阳虚衰加附子、肉桂、巴戟天各15g),1剂/d,加水1000mL浓煎成250mL,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治疗组30例1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2g,山药、白扁豆各15g,砂仁、陈皮各10g,桔梗9g,薏米仁15g,大枣5枚;腹痛明显加白芍15g,小茴香10g);2湿热蕴脾,葛根芩连汤(葛根20g,黄芩12g,黄连、甘草各10g,金银花15g,茯苓、泽泻、枳壳各10g,桔梗6g;湿邪偏重加厚朴12g,陈皮、白术各10g;热邪偏重加苦参、黄柏、车前子各10g);3肾阳虚衰,四神丸(补骨脂15g,吴茱萸10g,肉豆蔻20g,五味子、附子、干姜各15g;气虚加党参20g,白术15g,黄芪20g;血瘀加当归10g,川芎12g,赤芍15g);上方均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西药及解毒消痈方灌肠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56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随访6个月,观测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13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分型与解毒消痈方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笔者应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痤疮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中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15~ 2 5岁 ,平均2 0岁 ;病程 1~ 8年 ,平均 4年 ;皮损分布以颜面为主 ,可累及前胸及后背。2 治疗方法30例均采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味 ,药用 :地丁2 0 g ,天葵 10g ,金银花、蒲公英各 15 g ,菊花、黄连各 6g ,黄芩12g ,黄柏、栀子、皂角刺、赤芍各 10 g。胃热加大黄 6 g ,茵陈12g ;痰热瘀结加半夏 10 g ,陈皮 12g ,夏枯草、丹参各 15 g。水煎早晚分服 ,每日 1剂 ,再将药渣加清水煮沸后熏洗患处 ,10天为 1…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 治疗27例,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15~60岁,平均30岁;病程1~5d;伴有慢性胃炎10例,胃下垂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6例。本组患者皆有大量进食山楂史,均经X线钡餐透视确诊。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大黄10g,枳实10g,郁金12g,鸡内金10g,木香10g,三棱9g,莪术9g,槟榔9g,白术10g。加减:恶心呕吐者加紫苏梗10g、半夏10g;疼痛较剧者加延胡索10g、川楝子10g;中气下陷者加黄芪30g、升麻9g、柴胡9g;邪郁化热者加蒲公英20g、黄芩10g。水煎早晚分服,日1剂。15剂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上消化道钡透复查。治疗结果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上消化道钡餐透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解毒除湿汤联合艾洛松治疗湿疹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艾洛松,1次/d,涂抹患处。治疗组30例解毒除湿汤(白鲜皮6g,苦参9g,金银花15g,蛇床子6g,桑皮9g,滑石12g,甘草、花粉、杏仁各6g,栀子花15g,生地黄12g),1剂/d,水煎200m L,3次/d,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瘙痒、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12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除湿汤联合艾洛松治疗湿疹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消渴心悸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将50例门诊患者炙甘草汤(炙甘草12g,生姜9g,人参6g,生地黄50g,桂枝9g,阿胶6g,麦冬、麻仁、大枣各10g,三七12g,丹参15g,全瓜蒌30g;气虚加黄芪15g;阴虚甚加五味子15g;血瘀加水蛭12g);制为颗粒,1剂/d,早中晚冲服。达美康,80mg/次,2次/d。连续治疗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悸病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15d),判定疗效。[结果]显效4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结论]炙甘草汤联合西药治疗消渴心悸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散瘀汤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入选研究顺序单双数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3次/d。治疗组50例益气散瘀汤(党参、黄芪各28g,没药制、山甲各8g,丹参12g,元胡、赤芍各10g,香附12g,川芎8g,当归12g),肛门下坠加升麻5g,枳壳12g;两胁满闷、乳房胀痛加柴胡8g,广郁金12g;腰部酸痛加菟丝子、杜仲~盐、川断~炒各8g;白带量多且颜色发黄加黄柏8g,白花蛇舌草25g;小腹冷痛加小茴香10g,吴茱萸5g;经期结束前3d内药物治疗,1剂/d,水煎取汁200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2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下焦瘀血积分、气虚积分、疼痛积分、总积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6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下焦瘀血积分、气虚积分、疼痛积分、总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散瘀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性皮肤病。近几年来笔者用清血夺命汤治疗本病 31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31例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17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3~ 5 6岁 ;病程 1个月~ 12年。皮损面积 <30 %者 3例 ,30 %~ 6 0 %者 12例 ,>6 0 %者 16例。大部分患者曾反复接受过多种疗法治疗。治疗方法清血夺命汤方药 :生地 30 g、玄参 15 g、丹皮 9g、赤芍15 g、当归 15 g、蝉蜕 15 g、白鲜皮 15 g、土茯苓 30 g、金银花 15~ 30 g、紫草 9g、地骨皮 9g、首乌 12 g、苦参 9g。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连服 15剂为 1个疗程。偏湿热…  相似文献   

19.
桂枝二麻黄一汤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3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4例,女11例,年龄皆在58岁以上。反复发作3年以上18例,2年5例,半年7例,15~30d5例。临床表现为皮肤奇痒,搔抓不解,影响睡眠,检查全部有抓痕及血痂,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局部湿疹样变等继发性损害。舌脉无异常。治疗方法 桂枝二麻黄一汤组成:桂枝12g,白芍12g,杏仁10g,甘草6g,炙麻黄6g,生姜3片,大枣5枚。风热者去麻黄,加金银花15g、黄连4g;血虚者加鸡血藤20g、当归12g;气虚者加黄芪15g;瘙痒甚者加蝉蜕6g、全蝎4g。日1剂,10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治疗结果 痊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云南妇科名中医张良英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经验。方法:观察导师张良英教授临床用经验方养颜祛斑汤治疗50例黄褐斑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养颜祛斑汤:柴胡6g,当归20g,白芍15g,女贞子15g,山药12g,熟地黄12g,枣皮12g,茯苓12g,丹皮12g,党参15g,川芎10g,白芷10g,桃仁10g,红花6g,玉竹12g,甘草6g,并辨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皮损面积、皮损颜色和症状的变化。结果:治愈30例(占60%),显效9例(占18%),有效6例(占12%),无效5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养颜祛斑汤对黄褐斑疗效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