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培养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技能方法,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以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及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满足临床任职需要.方法 以2004届护理本科生为对象,实验组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基础上加强规范化培训护理技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对照组学生按传统临床带教方法进行带教.结果 实验组学生护理技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护理本科生加强规范化培训护理技术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满足临床任职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模式,以培养能胜任带教护理本科生的高素质临床护理教师队伍。方法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将全日制高校护理本科毕业、临床工作2~3年的本科学历护士作为培训对象,采取护理专业理论、护理技能、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护理程序方法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考核选拔助教。经过临床带教实践、多种带教方法传授,择优聘任高素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结果本科学历护士经过2年规范化培训后,在专业知识水平、临床护理技能、护理程序的实施及病历书写方面明显提高(P〈0.01);护生、教学组长或护士长、护理部对这批本科学历护士带教能力的评价结果也优于其他学历带教老师。结论对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本科学历护士进行规范化带教培训,是培养高素质临床护理师资的捷径,是促进临床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柳彦  马玉萍  王倩 《全科护理》2013,(18):1696-1697
[目的]改革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方法]以2009级护理本科生248人为对象,采用情景案例和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方法考核学生护理技能操作的综合能力。[结果]向30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和参与考核护生的教师发放问卷调查,一致认为改革后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式达到了预期目的。[结论]通过改革,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端模拟系统在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燕  赵立民 《护理研究》2008,22(1):79-80
[目的]探讨及评价高端模拟系统在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64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学习内容和学时相同,实验组使用高端仿真模拟培训技术进行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培训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操作成绩及综合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中应用高端模拟系统可提高护理本科生急救操作水平和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5.
应用护理程序提高护生的抢救能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为提高护生临床应急抢救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方法 选择护生60位,随机分为实验组:将护理程序工作方法应用于临床教学中;对照组:传统带教方法。均按“一带一”的带教方式,并统一进行抢救能力的考核,包括抢救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统一。结果 实验组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大多数护生和带教老师都赞成采取按护理程序进行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结论 按护理程序进行临床护理带教方法优于传统带教方法,提高了护生临床应急抢救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本科生实习带教中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我科实习的50名本科生实习生随机平分为2组,实验组25名学生采用临床路径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照组25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1个月临床实习结束后进行考试及带教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可以提高在耳鼻咽喉科实习的本科生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提高实习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学习曲线在教学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以气管插管操作为例,选取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学研究生40名,分为2组,对照组临床教学中采用本科期间气管插管常规理论及实训教学法,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直接操作;实验组在常规临床教学中进行PPT教学、模拟人实训和带教老师操作指导干预;两组学生进入临床规范化培训医院麻醉科,收集掌握操作所需要的最少时间,建立学习曲线。[结果]通过绘制分析学习曲线,实验组掌握气管插管技能需平均进行18次操作,而对照组需23次。[结论]在临床气管插管规范化培训操作教学中,应用学习曲线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可显著体现对常规临床操作教学进行干预的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本科生护理技能竞赛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方法 总结分析竞赛培训组织、选手选拔、师资遴选及培训方案实施经验,通过竞赛前后培训教师及参赛学生的知识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质量的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竞赛成效。结果 形成竞赛专用技术操作流程及案例题库,建立了竞赛培训师资库,针对难点问题积极应对。竞赛培训后教师的理论技能、护理查房、教学质量以及参赛学生的理论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均较培训前明显提升(P<0.05)。结论 技能竞赛培训将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深度融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将竞赛成功经验纳入日常教学管理规范,使教者更专业,学者更主动,全面提升护理教学质量,促进护生临床思维和专业核心能力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规范化岗前培训对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4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带教;实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于进入临床实习前对护生实施规范化岗前培训。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效果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实习36周后实验组的专业资格成绩、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除护理操作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规范化培训能全方面提高临床实习护生的实习效果,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人才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技术操作带教,规范临床护士技术操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培训带教老师,成立考核小组,加强对临床护士操作培训。结果:通过3 a反复培训,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选拔好带教老师,在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琴 《护理管理杂志》2007,7(2):31-31,33
目的探讨利用临床带教老师集中培训护生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效果。方法2001级实习护生27名为对照组,2002级实习护生25名为实验组,对照组护生按照传统带教方法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实验组护生除传统的带教方法外,还利用临床带教老师进行集中培训、考核,比较两组护生在同一实习阶段基础护理操作考试的合格率。结果利用临床带教老师集中培训后,护生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明显上升(P<0.01)。结论通过集中培训、考核,提高了护生的操作能力和临床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弥补了各科室间师资力量不平衡的缺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中专生《护理学基础》操作课授课效果。[方法]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训条件;将录制好的护理教师操作视频引入课堂;根据实际操作课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融入护理人文关怀理念;严格操作考核流程;实习前加强技能集中培训。[结果]通过对在校学生的单项操作抽查、综合技能考核情况、临床带教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评价及学生自己临床实习后反馈效果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增强。[结论]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才能促进护理实践教育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实习护生护理临床操作实践的影响。方法通过样本计算,以2013年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30名为对照组,以2014年实习的护理本科生3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临床带教,观察组采用支架式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实践带教,在实习结束前对两组护生的操作技能成绩、理论成绩、软技能水平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习结束后,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及操作考核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软技能水平中,人际关系、自我管理、认知技能和组织管理高于对照组。结论支架式教学能较好地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护生职业素养、人际沟通、自我管理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方法,评价改进措施效果。方法:将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加强护理隐性知识的带教方法,并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专科带教工作中应用护理隐性知识,护生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礼仪沟通、综合素质及患者满意率都明显提高,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开发并应用临床护理技能培训教学软件(以下简称“软件”),以探索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新方法。 方法 基于游戏化教学理论,融合临床护理技能操作知识,研发适配于各系列操作系统的移动教学软件,包含2个端口、6个模块,纳入13项临床护理技能操作。选取2020年5月—7月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A、B 2个院区的全部护理专业本科实习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为研究对象,A院区共276名学生为试验组,B院区共293名学生为对照组,试验组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应用软件开展临床技能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比较两组岗前、实习2个月后的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同时调查应用软件2个月后试验组学生及带教教师对软件的满意度。 结果 实习2个月后试验组13项临床技能操作考核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P<0.001),且高于其岗前成绩(P<0.001)。94.81%的学生对软件评价处于高满意度水平,91.33%的带教教师对软件评价处于高满意度水平。 结论 应用该软件能有效提高学生临床技能培训效果,丰富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方法,学生及带教教师对该软件总体及各维度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从临床教学实习看教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临床教学实习情况,以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方法 选择2003级护理专业本科基础护理集中临床教学实习2w的学生与相关带教老师,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课堂教学、临床教学、学生学习情况。结果护生学习热情、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沟通和合作能力较好,专业满意度较低,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观察和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尚待提高;临床带教老师个人素质总体较好,教学技能有待提高。结论 教育者应重视教授学生认知策略和心智技能,重视临床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建设临床师资队伍,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应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教学实践技能培训在临床中的应用,以便提高护士教学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转正后第3年(毕业后第5年)的护士共68名,按配对设计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护士36名,对照组护士32名。实验组培训形式采取护理部、病区、自我培训相结合,以举办带教技能学习班、规范教案书写、带教技能观摩、小组练习等方法进行培训;对照组培训形式采取病区平时培训及自我培训,以病区护士长指导的方法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考核总成绩、参加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护士或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士对培训满意度得分、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考核总成绩、参加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的护士或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性临床护理教学实践技能培训能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可提高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及护士教学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参加护理查房及操作示范护士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和临床护理骨干的带教模式,旨在提高护理人员观察病情能力和抢救患者的意识.方法 将18名护理本科生和36名临床护理骨干平均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7名.对照组采取带教老师带教,跟随老师值班的指导带教方法,实验组采取布置专题、专项训练、模拟演练、集中考核的方法.整个研究周期为半年,每组学生3个月.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综合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结论 专项化教学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进护理本科生社区临床实习的最佳方法.方法将到社区实习的护理本科生64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人,按照传统的临床实习方法带教;实验组32人,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应用于社区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中,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培养学生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改进后的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93%(P<0.01)、学生综合能力优良率98%(P<0.05)、<护理研究>理论考试优良率93%(P<0.01).结论PBL优于传统临床带教模式,而且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师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高等护理学生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实践中的综合能力,成为适应全新护理模式下的综合能力型护理人才。方法采用“5M1E”分析法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与对照组在实践操作考核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综合评价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带教老师对实验组学生综合能力评价较好。结论采用该方法使手术室培训更程序化,规范化。对培养综合能力型护理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