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何德礼  王劲  李曦  李艳 《西南军医》2005,7(5):11-12
目的 研究双异丙酚联合芬太尼,氯胺酮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效果,副反应,寻求最佳静脉药物配伍方法。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人流患者800例,随机分为四组:Ⅰ组200例为对照组;Ⅱ、Ⅲ、Ⅳ组各2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不用镇痛及麻醉药,Ⅱ组静注双异丙酚2mg/kg;Ⅲ组静注双异丙酚2mg/kg+芬太尼1μg/kg;Ⅳ组静注双异丙酚2mg/kg+氯胺酮0.3mg/kg。匀速30~40秒推注。观察三组患者诱导及苏醒时间、镇痛效果、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三组均麻醉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有效率1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副反应中最明显的人流综合症(PAAS)观察组无1例发生。对照组发生率为38.5%,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双异丙酚,双异丙酚+芬太尼,双异丙酚+氯胺酮用于人流均可达无痛的良好效果,且副反应明显减少,可广泛推广应用,但必须严密监测,观察呼吸、循环以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病人踟例(排除颅脑手术或肝。肾功能异常的病人),AsAⅠ或Ⅱ级,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40例。R组:瑞芬太尼0.1μg/(kg·min),异丙酚0.1mg/(kg·min)用于麻醉维持。F组:芬太尼0.03μg/(kg·min),异丙酚0.1mg/(kg·min)用于麻醉维持。两组病人麻醉诱导用药相同。分别记录术前、术中和术后的HR、SBP、DBP、SpO2及麻醉效果、异丙酚总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问以及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患者于苏醒后30min行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HR、SBP、DBP和SpO2及麻醉效果、异丙酚总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后VAS评分R组高于F组(P〈0.01)。结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麻醉维持苏醒时间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近似,而且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  相似文献   

3.
曾焱  李超  彭晓晗 《西南军医》2010,12(4):615-617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硬质支气管镜置入条件评分的可行性。方法就诊于本院的气管异物患儿7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Physical Status Classification System,ASA体格情况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3岁,体重9~16 kg,随机分为两组(n=35):Ⅰ组(不评分组)和Ⅱ组(评分组)。麻醉诱导:分别静脉注射异丙酚2 mg/kg,芬太尼2μg/kg,并静脉输注异丙酚10~12 mg.kg-1.h^-1。Ⅰ组诱导后9 min,Ⅱ组评分达到5分时置镜,两组术中出现体动或呛咳时均追加异丙酚1~2 mg/kg。记录置镜即刻(T0),置镜后5 min(T1)、10 min(T2),退镜即刻(T4)的HR、MAP和SpO2;记录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异丙酚的用量;以及术中和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两组间各时点HR、MAP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T1和T2的HR增加,MA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诱导时间延长,异丙酚用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期和苏醒期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术中去氧饱和(SpO2〈90%超过5s定义为发生1次去氧饱和)、呛咳和体动的发生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支气管镜置入条件评分可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承芬 《西南军医》2007,9(2):58-59
目的 探讨不同的镇痛方法在门诊人流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异丙酚配伍小剂量芬太尼静脉给药者为Ⅰ组,100例安定配伍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封闭阵痛为Ⅱ组,100例常规人流手术者为Ⅲ组,Ⅰ组经静脉缓慢推注芬太尼20ug和异丙酚1.5—2.0mg/kg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后,即开始手术操作;Ⅱ组在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5ml、阿托品0.5mg、安定10mg,注射深度达宫颈内口水平,多点注射(3、6、9、12占各2ml);Ⅲ组不用任何药物行常规人流手术。结果Ⅰ、Ⅱ组受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Ⅰ组术中心率和血压有下降趋势(P〈0.05),Ⅰ组受术者(100%)愿意再次接受无痛人流手术,明显高于Ⅱ、Ⅲ组,所有受术者的SPO2均维持在95%以上;Ⅲ组有17例(17%)由于无法忍受疼痛而改镇痛方式.76例受术者(76%)拒绝再次接受常规人流手术。结论异丙酚配伍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手术具有镇痛效果好、恢复快、受术者满意度高的特点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TCI)麻醉对不同年龄组开胸手术患者血压(BP)和心率(HR)的影响。方法75例择期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ASAⅡ-Ⅲ级,按年龄分为3组,Ⅰ组(40~59岁),Ⅱ组(60~74岁),Ⅲ组(≥75岁),每组25例。硬膜外穿刺成功,阻滞平面满意后,硬膜外均给予0.375%罗哌卡因6ml。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异丙酚以血浆靶浓度3μg/ml行TCI,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6mg/kg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调整异丙酚靶浓度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50~55,每60min硬膜外追加0.375%罗哌卡因6ml。记录异丙酚用量,麻醉前(T0)、手术及麻醉不同时间点(T1~T6)的平均动脉压(MAP)、HR及麻黄碱使用情况。结果与同组T0比较,Ⅰ组T1~T6各时点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T1~T6各时点MAP降低(P<0.05),HR升高(P<0.05);与Ⅰ组比较,Ⅱ、Ⅲ组T1~T6各时点的MAP降低(P<0.05),而HR升高(P<0.05);Ⅱ组和Ⅲ组T1~T6各时点MAP和HR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和Ⅲ组麻黄碱使用率高于Ⅰ组,尤以Ⅲ组显著(P<0.05)。结论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TCI麻醉对开胸手术中的老年患者BP、HR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影响颇大,临床应用应慎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胃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行无痛纤维胃镜检查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Ⅰ组(舒芬太尼+丙泊酚)和Ⅱ组(单用丙泊酚)每组25例。Ⅰ组静脉滴注舒芬太尼5μg,2 min后静脉注射1.5 mg/kg丙泊酚;Ⅱ组单独静脉注射2.5 mg/kg丙泊酚;两组患者必要时每次追加丙泊酚0.2~0.3 mg/kg;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与安全性;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 T0)、给药后2 min( T1)、过咽喉部( T2)和苏醒时( T3) HR、RR、SBP、SpO2的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Ⅰ组麻醉效果优于Ⅱ组(P<0.05)T1时两组HR慢于、SBP及SpO2均明显低于T0时( P<0.05)。 T1、T2、T3时Ⅱ组HR慢于、SBP低于Ⅰ组( P<0.05)。Ⅱ组过咽喉部时呛咳明显高于Ⅰ组( P<0.05)。Ⅱ组起效、苏醒、离院时间均长于Ⅰ组(P<0.05)。Ⅱ组丙泊酚用量明显高于Ⅰ组(P<0.05)。术中舌后坠、呼吸抑制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Ⅱ组苏醒时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与单用丙泊酚相比,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以更加安全舒适的用于无痛纤维胃镜检查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双频谱指数(BIS)作为判断小儿镇静程度的标准,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诱导插管小儿的镇静程度,以探讨异丙酚在小儿诱导插管中的最适宜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儿40例(年龄6~12岁)。术前30 min常规肌肉注射哌替啶1 mg/kg和东莨菪碱6μg/kg。将患儿随机分为4组,麻醉诱导分别经静脉缓慢注射异丙酚2.0、2.5、3.0、3.5mg/kg,然后注射芬太尼2μg/kg、咪唑安定0.1 mg/kg、维库溴胺0.2 mg/kg,注射完毕2 min后行气管内插管,术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分别纪录各组在麻醉前、插管前1 min和插管即刻时的BIS、MAP、HR、SpO2。结果:(1)血流动力学变化:与麻醉前相比,插管前1min各组患儿MA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其中以3.5 mg/kg组患儿为最显著(P<0.01);插管即刻2.0mg/kg MAP升高(P<0.05),3.5 mg/kg组轻度降低(P<0.05),2.5 mg/kg和3.0 mg/kg组无显著变化。与插管前1 min相比,插管即刻2.0 mg/kg和2.5 mg/kg组MAP、HR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3.0 mg/kg和3.5 mg/kg组无显著变化。(2)意识水平:插管前1 min各组的BIS值分别为68.2±5.3、60.3±4.8、52.1±4.2、41.2±2.8,均较麻醉前显著降低(P<0.01);与插管前1 min比较,插管即刻时2.0 mg/kg和2.5 mg/kg组BIS值均显著升高(P<0.05),3.0 mg/kg和3.5 mg/kg组无显著变化。结论:患儿采用3.0mg/kg异丙酚配合芬太尼2μg/kg、咪唑安定0.1 mg/kg和维库溴胺0.2 mg/kg诱导插管时,患儿意识处于比较适当的麻醉水平,且血流动力学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无肌松药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常规肌松药组(Ⅰ组)及无肌松药插管维持组(Ⅱ组)各60例。Ⅰ组予维库溴铵0.08~0.1 mg/kg诱导,在患者有体动时,或每40 min静脉注射0.05 mg/kg维持肌松;Ⅱ组在复合气道充分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术中无肌松药维持。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2 min(T1)、气管插管后2 min(T2)、手术开始后2 min(T3)、手术开始后20 min(T4)、拔管后5 min(T5)各时点的血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比较两组术中体动次数、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术中追加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的用药量。结果两组T1时点MAP、HR较T0均有下降(P〈0.05),T2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T3时点MAP较T0上升,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术后命令反应时间[(9.0±2.4)min vs(2.1±1.2)min]、拔管时间[(15.1±3.6)min vs(3.5±1.6)min]、离室时间[(25.5±8.2)min vs(5.6±2.7)min]比较,Ⅰ组长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肌松药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鼻内镜手术麻醉效果可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芬太尼复合艾司洛尔或利多卡因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40~65岁,体重48~78kg,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20):芬太尼3μg/kg组(I组)、芬太尼3μg/kg+艾司洛尔1mg/kg组(Ⅱ组)和芬太尼3μg/kg+利多卡因1mg/kg组(Ⅲ组)。3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mg/kg和罗库溴铵0.8mg/kg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1min(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气管插管后1min(T3)、3min(T4)及10min(T5)记录心率(HR)、收缩压(SP)、舒张压(DP),并于T0、T1、T3时采集桡动脉血7ml,测定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的浓度。结果与T0比较,Ⅰ组在T2、T3时的HR、SP、DP明显升高(P<0.05);而Ⅱ组、Ⅲ组在T2、T3时的HR、SP、DP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的HR、SP、DP在T1~T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T3时血浆Ad和NA的浓度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Ⅱ、Ⅲ组血浆中Ad、NA浓度低于Ⅰ组(P<0.05)。结论芬太尼3μg/kg复合艾司洛尔1mg/kg或利多卡因1mg/kg均可减轻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芬太尼滴鼻用于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40岁,体重40~65kg,随机均分为两组,芬太尼稀释至2mL:观察组(A组)经鼻滴入芬太尼1μg/kg;对照组(B组)静注芬太尼1μg/kg。患者用药2min后均静注丙泊酚1.5~2mg/kg,患者意识消失即开始手术,酌情追加丙泊酚0.5~1mg/kg。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2min(T1)、静注丙泊酚后1min(T1)、2min(T3)及清醒时(L)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用量、诊疗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情况。结果MAP两组在T1~T4时均低于L时(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SpO2在T2、B时A组低于B组(P〈0.05),B组T1~T3时低于T0时(P〈0.05);丙泊酚用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μg/kg芬太尼滴鼻复合丙泊酚静注用于人工流产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军人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现役军人患者60例,年龄18~44岁,ASA分级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麻醉诱导前15 min内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8μg/kg,随后以0.4μg/(kg·h)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前30 min;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负荷量输注完毕后5 min,两组均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2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术中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间断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维持BIS值40~60。两组于术前1 d和术后1 d,分别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定认知功能,采用Z计分法判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对照组为20%(6/30),实验组为3%(1/30);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青年军人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陆忠辉  周逸刚  许君 《武警医学》2014,(10):1018-1020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分别联合丙泊酚用于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疗法( percutau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PMCT)治疗肝癌的麻醉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预行PMCT治疗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成芬太尼组( F组,n=2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开放静脉后,F组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 /kg,D组静脉微量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 /kg(注射时间为10 min),继以0.5μg/(kg· h)静脉维持至PMCT结束前5 min左右。局部麻醉下超声引导定位后,F组和D组分别以丙泊酚1~2 mg/kg和0.5 mg/kg(注药速度4 ml/10 s)静脉注射诱导,分别以丙泊酚6~8 mg/(kg· h)和3~4 mg/(kg· h)静脉输注维持至PMCT结束;术中出现呻吟不适或身体扭动者追加丙泊酚20~30 mg/次。观察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术中BP、HR和SpO2的变化,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结束后30 min进行VRS疼痛评分并调查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丙泊酚用量D组显著低于F组(P<0.01),苏醒时间D组明显长于F组(P<0.01)。 F组SBP、DBP和HR在PMCT治疗前后波动大于D组(P<0.05)。 F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暂停和注射痛发生率分别为30%、20%、30%及90%,D组患者未有以上情况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痛P<0.01,余P<0.05)。治疗结束后30 min ,VRS疼痛评分F组明显高于D组(P<0.01),患者满意率D组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PMCT治疗肝癌的需要,但右美托咪定除苏醒时间延长外,能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且不良反应少,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更小,患者满意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体格情况、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及Mallampati分级的关系,为OSAHS患者临床麻醉气道困难预测及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120例经睡眠呼吸监测中心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重度OSAHS的男性成年患者,ASAⅡ~Ⅲ级,根据术前Mallampati分级分成4组(Ⅱ组即MallampatiⅡ级组,Ⅱ组即Mal—lampatiⅡ级组,Ⅲ组即MallampatiⅢ级组,Ⅳ组即MallampatiⅣ级组)。记录年龄、身高、体重(bodyweight,BW)、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术前最低血氧饱和度(thepreoperative 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T-PREOP)、术前血红蛋白含量(hemoglobin,Hb)、AHI指数,并分析各指标与Mallampati分级的关系以及各指标与AHI指数的关系。结果Ⅰ组分别与Ⅱ、Ⅲ、Ⅳ组,以及Ⅱ与Ⅳ组组间进行比较:BW、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分别与Ⅲ、Ⅳ组,以及Ⅲ与Ⅳ组组间进行比较:LSAT-PREOP、AH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BW、BMI、LSAT-PREOP、Hb、AHI指数与Mallampati分级有相关性(t=0.371、0.346、-0.472、0.470、0.719)。患者BW、BMI、LSAT-PREOP与AHI指数具有相关性(r=0.411、0.423、-0.551)。结论OSAHS患者的BW、BMI、LSAT—PREOP、AHI指数与术前Mallampati分级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评估困难气道情况提供参考。Mallampati分级、BW、BMI、LSAT—PREOP对于预测OSAHS严重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光  曾宪阳  刘纪泽  张玉杰 《武警医学》2008,19(12):1065-1067
目的研究5%碳酸氢钠(NaCO3)注射液对OLV患者血液酸碱平衡和肺内分流(Qs/Qt)的影响。方法择期ASAⅠ或Ⅱ级20~60岁行开胸手术60例,随机等分3组。实验l组:空白对照;实验Ⅱ组:5%NanC03注射液30ml;实验Ⅲ组:5%NanC03注射液60ml。三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诱导:静脉注射芬太尼3to/ks、丙t自酚1.5~2mg/ks、琥珀胆碱1.5mg/kg,维持:吸入1~2%异氟烷、连续输注瑞芬太尼0.1~0.25旭/(ks·min)、间断应用维库溴铵0.02~0.03ms/ks。连续监测BP、HR、S002和PETC02。在麻醉前基础值(T0)、麻醉诱导后双肺通气时(T1)、单肺通气30min时(T2)、手术完毕前双肺通气时(T3)采外周动脉血1ml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Qs/Qt。结果三组患者的BP、HR、SpO2、PETC02和PaC02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H值、PaO2、BE值、Qs/Qt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5%NaHCO3注射液能使OLV下开胸手术患者血液pH值下降减小,使氧离曲线右移减少。手术中患者pH值接近中性或手术前状态,有利于肺血管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HPV(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降低Qs/Qt,而不会影响CO2排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张海兵  李玉华  周柱玉  李君   《放射学实践》2011,26(4):372-375
目的:探讨磁共振DWI在判断小儿颅内肿瘤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小儿颅内肿瘤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及ADC图像,包括WHOⅠ级19例,Ⅱ级17,Ⅲ级14例,Ⅳ级10例。测量肿瘤实质部分及正常脑白质的ADC值,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肿瘤实质ADC及实质/白质值(rADC)测量,Ⅰ-Ⅳ级肿瘤的ADC值分别为(1.30±0.35)×10^-3(、1.06±0.23)×10-3、(0.91±0.15)×10^-3和(0.63±0.11)×10^-3mm^2/s,rADC分别为1.69±0.49、1.32±0.28、1.20±0.29和0.79±0.19,除Ⅱ、Ⅲ级肿瘤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Ⅰ-Ⅱ和Ⅲ-Ⅳ级组肿瘤ADC值分别为(1.24±0.34)和(0.87±0.28)×10^-3mm^2/s,rADC分别为1.60±0.45和1.17±0.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级组高于Ⅲ-Ⅳ级组。结论:DWI对于小儿颅内肿瘤级别的判断有一定的帮助,而ADC或rADC值,特别是后者能较为可靠地鉴别小儿常见颅内肿瘤的级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脂、血浆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采用生化法、荧光免疫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65例CHF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脂和血浆NT-ProBNP、CTnⅠ和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 165例CHF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60名正常对照者明显降低(TC:tⅡ=2.214,P<0.05; tⅢ=2.873,P<0.01; tⅣ=3.146; P<0.01; TG:tⅡ=2.167,P<0.05; tⅢ=2.863,P<0.01; tⅣ=3.063,P<0.01; LDL-C:tⅡ=2.147,P<0.05; tⅢ=2.056,P<0.05; tⅣ=2.184,P<0.05; HDL-C:tⅡ=2.137,P<0.05; tⅢ=2.256,P<0.05; tⅣ=3.148,P<0.01).在生物标志物的测定中,165例CHF患者的血浆NT-ProBNP、CTnⅠ和hs-CRP水平与正常对照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T-proBNP:tⅡ=2.096,P>0.05; tⅢ=2.813,P<0.01; tⅣ=4.135,P<0.001;CTnⅠ:tⅡ=2.736,P<0.01; tⅢ=2.962,P<0.01; tⅣ=3.816,P<0.001; hs-CRP:tⅡ=2.103,P<0.05; tⅢ=2.956,P<0.01;tⅣ=4.452,P<0.001),而且随左心室射血功能(LVEF)的降低而逐步升高.结论 CHF患者血脂水平(TC、TG、LDL-C和HDL-C)随LVEF的降低而降低,具有血脂代谢紊乱的现象;血浆生物标志物水平(NT-ProBNP、CTnⅠ和hs-CRP)随LVEF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镇静方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病人心脏功能的早期影响。方法对我院59例ARDS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改良冬眠合剂行持续镇静镇痛治疗21例(Ⅰ组)、力月西及芬太尼持续镇静镇痛治疗19例(Ⅱ组)、力月西和芬太尼或吗啡等间断镇痛镇静19例(Ⅲ组),监测各组血液动力学和心肌酶学改变,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组入ICU时体重、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Ⅱ)、氧合指数(O I)、血液动力学、心肌酶谱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24 h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Ⅰ、Ⅱ组改善幅度相似(P〉0.05),且均较Ⅲ组更明显(P〈0.05)。心肌损伤的相关酶学均有不同程度变化,Ⅰ、Ⅱ组LDH、Mb均有下降(P〈0.05),而CK-MB和Tn-T仅略有上升(P〉0.05),Ⅲ组Mb、Tn-T、CK-MB及ASL仍然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镇静镇痛有利于保护ARDS病人心功能,持续镇静镇痛可能是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施以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Ⅲ级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患者70例,随机双盲分为2组,于颈丛麻醉后手术切皮前5min,Ⅰ组(40例)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h)、静脉注射氯胺酮0.8mg/kg;Ⅱ组(30例)静脉注射氟哌利多0.06mg/kg+芬太尼1.2μg/kg。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中镇静镇痛效果。结果: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手术范围等无统计学差异;术中生命体征监测数据Ⅰ组较Ⅱ组平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镇痛评分(NRS)Ⅰ组低于Ⅱ组(P〈0.05),Ⅰ组镇痛效果较好;镇静评分(RSS)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镇静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颈丛麻醉下的甲状腺手术,其辅助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