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胃通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因胃食管反流病进行治疗的患者共计74例,按治疗先后顺序分组。一组为对照组,36例,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另一组为研究组,38例,采取和胃通降汤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Gerd Q评分下降幅度大,胸骨后灼烧、疼痛、反酸和烧心持续时间较短,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复发率较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采用和胃通降汤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症状改善显著,且不易复发,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和胃通降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肝气犯胃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自拟和胃通降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性问卷(Gerd Q)评估结果,判断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与复发率。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患者Gerd Q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3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复发率为15.63%;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63%,无不良反应,复发率为3.13%,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制酸止痛、和胃通降为治法的和胃通降汤,可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通降化痰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将112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口服自拟通降化痰汤(药物组成见正文).对照组56例,服用吗丁啉、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结景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为7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降化痰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结合现代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行中医精准辨证用药,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主要在于脾虚胃逆,中焦气机升降失调,而其中胃逆的本质实为肝木疏泄失司,乘犯胃腑。治疗当以恢复中焦气机升降为要,配合疏肝和胃、清胆和胃、健脾和胃、益肺和胃等法,达到肝胃同治,脾胃同调,标本兼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和胃通降汤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临床价值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所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64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抽签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32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实施和胃通降汤治疗方案,在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6.2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不具有明显差异(P 0.05)。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在用药后,其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和胃通降汤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且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不良反应,能够改善患者身体机能,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降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和降饮,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降饮治疗GERD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健脾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兴富  黄利华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092-1093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健脾和胃汤,对照组予雷尼替丁及吗丁啉。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柴胡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服用小柴胡降逆汤治疗,对照组服用法莫替丁片和多潘立酮片治疗,8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食管炎症积分,并随访复发率。结果小柴胡降逆汤能有效改善GER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形态学改变,疗效与对照组相当(P〉0.05),且治疗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降逆汤对GERD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有复发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经验方通降舒膈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肝胃不和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的病人采取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通降舒膈汤治疗,对照组予以通降舒膈汤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及莫沙必利片治疗。1个疗程为28d。分别进行治疗14d、28d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单项主症疗效比较,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的比较。结果:治疗28d时,治疗组痊愈率0.0%,显效率16.7%,有效率80.O%,无效率3.3%;对照组痊愈率0.0%,显效率26.7%,有效率70.0%,无效率3.3%,两组治疗疗效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1.000,P〉0.05)。在单项主症的疗效比较中,治疗14d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反流的痊愈率分别为14.3%/52.6%,对照组治疗反流的痊愈率高于中药组(P=0.03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治疗反酸的显效率分别为20.7%/50.0%,中西药组治疗反酸的显效率高于中药组(P=0.027,P〈0.05)。在单项主症的疗效比较中,治疗28d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无统计学差别。停药14d时,中药组与中西药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6.7%/43.3%,中西药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药组(P=0.047,P〈0.05);停药28d时,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复发率分别为19.2%/51.9%,中西药组复发率明显高于中药组(P=0.021,P〈0.05)。结论:通降舒膈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配合西药治疗,早期可在短时间内(14d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胃食管反流病反流、反酸症状,但长时间应用(28d左右)对反流及反酸症状疗效无进一步提高,且停药后部分患者症状反复,复发率较高。中药组早期(14d左右)针对反流、反酸起效稍慢,但长时间应用时(28d左右),疗效逐渐增加,且疗效稳定,停药后复发率较低。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在控制烧心及非心源性胸痛症状方面疗效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通降舒膈汤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通降舒膈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通降舒膈汤+莫沙必利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治疗28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5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4天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9.68%)显著低于对照组(2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2.90%)显著低于对照组(32.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对反酸、反流症状起效稍慢,但长时期使用疗效较好,停药后复发率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短时间内可控制反流、反酸症状,但长时间使用对反流、反酸症状无明显改善,且停药后复发率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症状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调胃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22例,治疗组予以调胃降逆汤,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调胃降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时昭红教授认为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脾胃之通降功能失调所致,治宜通脾气降肝火,通气机降胃热,化血瘀降痰热,恢复脾胃升降协调,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清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1∶1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胃降逆汤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症状积分及胃镜检查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糜烂性食管炎患者胃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胃降逆汤联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4.
孟淼  李珊珊  佟喆 《陕西中医》2022,(7):884-886,913
目的:探讨降逆益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疗效及对患者胃肠激素、血清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降逆益中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胃肠激素、炎症因子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各症状积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MTL、GAS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研究组患者MTL、G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NO、hs-CRP及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NO水平均上升,hs-CRP、IL-18水平下降,且研究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降逆益中汤治疗GERD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夜间呛咳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夜间呛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患者采用通降和胃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胃镜下食管炎症改善情况,并随访复发率。结果①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呛咳类呼吸道症状积分、胃食管反流症状积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②临床症状改善总显效率为86.84%,呛咳类呼吸道症状改善显效率为86.84%,胃食管反流症状改善显效率为78.95%,三类症状改善显效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治疗后胃镜下食管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73.68%;④停药2个月后呼吸道症状复发率为24.32%,胃食管反流症状复发率为37.83%。结论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夜间呛咳,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食管黏膜炎症,且具有复发率较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张越  谢胜  韦丽萍  曾真 《新中医》2011,(2):41-43
目的:观察封潜汤治疗阳虚阴逆证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封潜汤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兰索拉唑肠溶片及枸椽酸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总疗程为2周。结果:2组治疗后各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2组治疗后烧心、胸骨后闷痛感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治疗组总积分较对照组略高(P〈0.05),治疗组的症状表现略重。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疗效指数较对照组亦高(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86.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封潜汤治疗阳虚阴逆证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解郁通降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 GERD)伴轻、中度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确诊的72例r GERD伴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用解郁通降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疗程4周。观察患者反流症状GERD-Q量表积分变化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2%,对照组为87.42%,2组疗程结束后患者反流症状及抑郁状态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临床疗效、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但12周随访2组临床疗效、抑郁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通降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伴轻、中度抑郁状态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复发,并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疏肝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自拟疏肝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6 2例 ,并与用雷尼替丁、吗丁啉、庆大霉素片治疗的 6 1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对并发症食管炎胃镜复查情况与对照组比较 ,P<0 .0 5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衣弘  张莉 《陕西中医》2004,25(9):787-788
目的 :观察和胃降逆止呕类中药治疗胃 -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将 5 5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 ,和胃汤 (旋覆花、代赭石、陈皮、半夏、枳壳、厚朴等 )治疗 35例 ,西药常规治疗 2 0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2 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5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1 )。提示和胃汤具有疏肝和胃 ,降逆止呕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金不换正气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用金不换正气汤为基础方随证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3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5.9%。结论:中药金不换正气散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