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悸,指心神恍惚,跳动不能自主的病候。张仲景在他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分悸为心悸、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其中惊与悸不同。《金匮》:“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①惊由外有所触而致心动,“惊则气乱”,故脉动不宁;而悸乃外无所触而内惕,“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临床多以此为辨。  相似文献   

2.
“惊”是人类正常的一种情绪反应,过惊则是中医情志致病的一种重要病因。如《素问.举痛论篇》曰:“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悸”为一种心动的自觉症状,《金匮要略释义》记载:“《资生》说:有所触而动曰惊,无所触而动曰悸;惊之症发于外,悸之症在于内。”  相似文献   

3.
心悸是以患者自觉心跳心慌,不能自主,或脉见心律失常脉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说文解字》释“悸”心动也。《内经》尚无心悸病名,以与悸类同之惊、惕、惊骇等名之,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心中澹澹大动”,《灵枢·神篇》讲“心怵惕”。至仲景《伤寒杂病论》首称心悸。与心悸相关最早的病症名是惊悸。它首先出现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该篇论述了惊悸的脉象和治疗方药。  相似文献   

4.
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临床病证.早在<内经>中,便有心悸的相关描述,如<素问·举痛论>的"惊则心无所椅,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相似文献   

5.
"心动悸、脉结代"临证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记载:“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汤沿用至今,是治疗心悸的重要方剂之一。炙甘草汤证包括了现代医学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心房颤动与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力衰竭、心肌炎、心包炎等症。清代俞嘉言曾这样评价:“此仲景伤寒门,治邪少虚多,脉结代之圣方也”。1病因病机本证不因汗下而动悸,是以病者气血两虚,心阳心阴俱不足,故心脏动悸,并影响脉息的规律性。因心主血,以资百体,心血能正常循行,则脉至不紊。设结代脉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第64条云:"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后世医家释义为:发汗过多损伤心阳,心阳虚,其人常以双手按其心胸以安心悸,故用桂枝甘草汤补益心阳.按此释义,文中既已言明发汗过多损伤心阳,致其人双手按捺心胸,为何后文又言"欲得按者"?笔者细研文理,认为"欲得按者"是对"心下悸"而言,意为其人同时自感心下悸动,欲按之.可见文中"心下悸"非心阳不足所致心悸之心慌心跳,同时桂枝甘草汤非仅仅补益心阳.在此笔者略谈浅见.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中的心悸证多集中在太阳篇内。主要有心下悸、心中悸、心动悸三种证型。王肯堂说:“有汗吐下后正气内虚而悸者,有邪气交击而悸者,有荣卫涸流脉结代者则又甚焉。”发病原因不同,证以本虚为主,其虚损程度有明显差异。仲师力求平脉辨证,依证立法,制方遣药,丝丝入扣,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伤寒论》之心悸证治剖析于下,以利古为今用。一、心下悸心下悸有两种情况:一是病邪在表,发汗过多,损伤心阳;二是胃阳不足,水饮内停,阳气被遏。 1.心阳虚心下悸:“发汗过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心悸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中医学最早研究心病的文献之一,作者对论中所提及“心悸”的有关条文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心阳不足之悸证,心阴心阳两虚、脉结代、心动悸证,中阳不足,心脾两虚之心悸证,肾阳亏虚,水气上逆凌心之心悸证,胃虚饮停、上逆犯心之心悸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和目前临证运用。并认为,对有关条文的理解不能拘泥于外感、病中及误治所为,对心悸辨治也不可局限于上述条文。强调全面理解原文精神,临证应以辨证为要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因病机快速心律失常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可影响血液循环,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甚者可致死亡。临床常见症状有心脏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伴有气短乏力、胸闷胸痛、汗出烦躁、头晕目眩,脉象促、结、代、数、疾等,是内科疾病中的急危病症,属祖国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古代文献对于其症状、病因病机、脉象等描述较多。《素问·举痛论篇》载:“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金匮要略》载:“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济生方》载“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诸病源候论》提出“风邪搏于心”可致惊…  相似文献   

10.
试论《伤寒论》中心系疾病的用药原则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藏神,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其功能正常,则人体精神思维活动正常。脉为血之府,乃血液运行之通道,心主血脉,是心脏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足见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作用重大。病理状态下,则心不能主血脉,出现一系列诸如心动悸,脉结代,心烦等心系病证。《伤寒论》对这一类病症的治疗用药颇有独到之处。现对其作如下探讨,以期对现今之临床用药有所裨益。1 复心阳,治悸动,巧用辛甘心下悸者,心下悸动,筑筑然跳动不宁是也。若心阳不足,不能振奋心胸,出现心下悸等症状者,治当温通心阳。在温通心阳过程中,仲景巧用辛甘配伍…  相似文献   

11.
关于“惊”在情志中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惊,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举痛论篇》云:“晾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至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记载“神静则宁,情动则乱,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不同”,使“七情理论”日臻完善,其中也包括“惊”。但七情之中的喜、怒、忧、思、悲、恐,皆可归属于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只有“惊”不归属于五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认为“晾伤胆,其气乱”,将惊归属于胆腑。笔者现就“惊”与七情中其他情志异同以及与脏腑之间的联系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惊,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举痛论篇》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至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叙论》记载"神静则宁,情动则乱,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者不同",使"七情理论"日臻完善,其中也包括"惊"。但七情之中的喜、怒、忧、思、悲、恐,  相似文献   

13.
一、益心气、养心阴是治疗心脏病的根本大法《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府也。”《灵枢·经水篇》说:“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又《六节藏象论》说:“心者,其充在血脉。”说明心与血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血液运行,把各种养料送到各个部门去,以营养各个组织,所以《本神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心得血而养,血  相似文献   

14.
惊(驚),<说文>:"马骇也",<玉篇>:"骇也",有"动也"之义,见<文选杨雄赋>"军惊师骇";亦有"乱貌"之谓,<吕览慎大>日:"其生如惊"即此义.<素问·举痛论>日:日:"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谢观编<中国医学大词典>释,"惊,触而心动也……此证因卒闻巨声,或目击异物,或遇险临危,致心惕惕然而惊."故惊者是因偶遇异物或乍响,有所骇而心中跳动不宁,难以自已.  相似文献   

15.
支开叶 《山西中医》2007,23(4):65-65
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养阴、复脉止悸的功用.原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系由阴血不足,阳气虚弱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阳气不足,无力鼓动血脉,则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心动悸.笔者运用炙甘草汤治疗阳气不足、阴血亏虚证候之多种病症,效果颇佳,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承艳 《中医杂志》2003,44(12):948-948
总结历代医家关于疼痛的论述和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疼痛总的属性不外乎实痛和虚痛,基本病理可归纳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疼痛在人体各个部位均可发生,但其涉及的主要病变脏器重在心、肝、脑。兹就其主要病变脏器阐述如下,以期对疼痛治疗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重在心者:由于心主血脉,《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心和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血液在心和脉中运行不息,环周不休,流布全身,全赖心气、心阳之鼓动。若心气不足,行血无力,或心血不足,均使气血不充,脉道因之而虚涩,脏腑组织器官失于濡养,而致疼痛。即《素问·举痛论》所说:“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临证指南医案·诸痛》亦云:“营气日虚,脉络枯涩”、“络虚则痛”。胸为清阳之府,心体阴而用阳,为“阳中之太阳”(《素问·六节脏象论》),故心之血脉又最易被寒邪所伤发为疼痛。临床实际中,不论是寒邪外侵,抑或七情之内伤,及痰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中医情志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血管疾病属中医心悸、胸痹、真心痛、眩晕等范畴。古人认为 ,心为神之居 ,血之主 ,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 ,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 ,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灵枢·口问》说 :“心者 ,五脏六腑之主也 ,……故悲衰愁忧则心动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指出了各种情志刺激都与心脏有关 ,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 ,心神受损亦可涉及其他脏腑。《内经》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可见 ,中医之七情过度皆能影响人体气血 ,导致阴阳失调 ,气血不和 ,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或加重病…  相似文献   

18.
汤益明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窦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教授善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简称病窦 )。该方出自《伤寒论》,主治太 (阳 )少(阴 )两感 ,病偏少阴 (心肾里虚寒证 )者。而因窦房结及周围组织发生器质性改变所致的病窦 ,中医辨证多属心肾阳虚、寒滞经脉证 ,其对脉沉迟或结代而缓 ,面色白光白或萎黄 ,胸闷心悸 ,头昏乏力 ,四肢欠温 ,舌淡紫、苔白腻者 ,常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通络 ,振奋心 (肾 )阳 ,往往能获良好疗效。兹结合病案介绍如下。1 通阳祛寒 增脉复律病窦好发于素体阳虚、心气不足的中老年人 ,可因窦房结及周围组织退行性变所致。汤教授认为病窦属中医学心悸…  相似文献   

19.
温阳活血调神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缓慢性心律失常大致包括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等,临床颇为常见,属祖国医学“迟脉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其病机主要为心阳不足,无力鼓动血脉而致脉行迟缓。由于心主血脉、心藏神,所以心阳不足必然会造成血行涩滞和心神不安。临床可见脉迟者常兼胸闷、憋气、烦躁不安、四肢欠温、口唇紫暗、舌质瘀点。因此,治疗本证应从温通阳气、活血通脉、安神宁心入手。下面拟分述之。  相似文献   

20.
古人认为,血液的循行“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流动不已,以通为顺。然而诸多因素皆可影响其运行而产生血瘀证。1 阴寒凝滞 《素问·调经论》所曰“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说明寒邪或阴寒内盛是形成血瘀证的机理之一。血遇温则行、遇寒则凝,寒主收引,脉络收缩则营血运行不畅。《素问·痹论篇》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故证见心痹心悸、遇寒加重或遇冷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