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与外周血Th1/Th2平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51例(包括湿重于热22例,热重于湿9例,湿热并重20例),另设健康志愿者10名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安速Hp血清快速检测法判定Hp感染率,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清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组患者Hp感染率(41.18%,21/5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0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重于热、热重于湿和湿热并重各亚型组Hp感染率分别为45.45%(10/22)、22.22%(2/9)和45.00%(9/20),其中湿重于热、湿热并重亚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外周血IFN-γ、IL-12、IL-4及IL-10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脾胃湿热证IFN-γ和IL-12表达呈增高的趋势,而IL-4表达则呈下降的趋势。脾胃湿热证各亚型组比较,均呈现湿热并重组IFN-γ、IL-12、IL-4表达以及IFN-γ/IL-4、IL-12/IL-4比值较湿重于热组、热重于湿组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发生可能与Th1/Th2平衡改变相关,"湿"和"热"邪可能是介导Th1型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的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7,(2):156-158
目的:观察乌梅丸联合中药敷贴在寒热错杂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治疗中的疗效,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80例寒热错杂型IBS-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以接受西药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乌梅丸联合中药敷贴治疗者为治疗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检测并分析患者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4周治疗后,治疗组GS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入组时对照组、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FN-γ、IL-2均升高,而IL-4、IL-10均降低,Th1/Th2左偏,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4周治疗后,治疗组IFN-γ及IL-2明显下降,IL-4及IL-10明显回升,与对照组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治疗组Th1/Th2失衡状态明显向Th2方向转化,有恢复平衡趋势。结论:寒热错杂型IBS-D患者Th1/Th2左偏,乌梅丸联合中药敷贴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Th细胞亚群(Th1/Th2)在不同证型中的变化规律,为微观辨证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临床选取DVT患者66例,分为湿热下注型组、血瘀湿重型组,并设30例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血清中Th1/Th2相关因子TNF-α、IFN-γ、IL-4、IL-10水平。结果:DVT不同证型的Thl/Th2细胞因子水平有不同的变化特点。湿热下注型组、血瘀湿重型组的TNF-α、IFN-γ、IL-4、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湿热下注型组的Thl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水平明显高于血瘀湿重型,说明该型患者Thl细胞因子占优势,Th细胞向Th1分化;血瘀湿重型的Th2细胞因子IL-10、IL-4水平明显高于湿热下注型,说明此型患者Th2细胞因子占优势,Th细胞向Th2分化。结论:Th1/Th2细胞因子在DVT不同证型中存在不同变化规律,为DVT证型客观化及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银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消银汤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予NB-UVB照射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IFN-γ、IL-2、IL-4、IL-10及对照组IFN-γ、IL-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银汤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确切,可能与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湿热下注型DVT中的变化规律,为该型的微观辨证及治疗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临床选取湿热下注型DVT患者37例,并设30例正常对照组,观察血清中Th1/Th2相关因子TNF-α、IFN-γ、IL-4、IL-10水平。结果:湿热下注型DVT中的TNF-α、IFN-γ、IL-4、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IFN-γ/IL-4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该型患者Thl细胞占优势,Th细胞向Th1分化明显。结论:Th1/Th2细胞因子可以做为DVT中医证型客观化和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气分证外周血Th1/Th2漂移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气分证和正常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并比较Th1/Th2、IFN-γ/IL-4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气分证组Th1、Th2、IFN-γ、IL-4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Th2、IFN-γ/IL-4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气分证与Th1/Th2漂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Th1/Th2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mRNA表达的相关性,为CA的客观化、微观化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CA患者随机分为Ⅰ型-湿热蕴结型(24例)和Ⅱ型-正虚邪恋型(18例),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2、IFN-γ、IL-4、IL-10mRNA表达水平,并与20例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结果湿热蕴结型患者Th1型细胞因子IFN-γmRNA表达增强,正虚邪恋型患者Th2型细胞因子IL-4mRNA表达增强(P<0.05)。结论CA患者存在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现象。正虚邪恋型患者存在Th2漂移现象。根据CA患者机体的Th细胞亚群漂移状况,结合辨证分型论治,也许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外周血Th1/Th2漂移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对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卫分证和正常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并比较IFN-γ/IL-4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卫分证组Th1、IFN-γ、Th1/Th2、IFN-γ/IL-4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卫分证与Th1/Th2漂移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Th1/Th2漂移的相关性。方法 4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证组和痰浊遏阻证组,每组20例。检测血清γ干扰素(INF-γ)、白介素4(IL-4)、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5(IL-5)含量。结果 Th1(INF-γ、IL-2),痰浊遏阻证组大于气阴两虚证组(P0.05);Th2(IL-4、IL-5),气阴两虚证组大于痰浊阻遏证组(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证型与Th1/Th2存在一定相关性,痰浊遏阻证组患者偏向细胞免疫,Th1/Th2左偏;气阴两虚证组患者则偏向体液免疫,Th1/Th2右偏。  相似文献   

10.
常力  朱振刚 《天津中医药》2018,35(4):267-270
[目的]观察银翘散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性哮喘(RVA)的临床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8例RV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银翘散治疗。2组均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哮喘控制评分(ACT),肺功能[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一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中医证候疗效及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 Ig A)、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IFN-γ/IL-4]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肺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71.87%(23/32)。治疗后,治疗组s Ig 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FN-γ及IFN-γ/IL-4低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两组之间未见差异(P0.05)。[结论]银翘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RVA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可能与银翘散可调节患者Th1/Th2细胞因子,逆转因子间的失衡,进而减少气道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清养透解合剂联合泼尼松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阴虚证患者Th1/Th2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LE的主要作用环节。方法选择42例2009年8月—2011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SL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另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职工和学生体检健康者1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健康组)。两组均采用口服泼尼松片治疗,剂量根据SLE活动性指数评分及病情调整:重度活动期用40~60mg/d;中度活动期用20~40mg/d,轻度活动期用15~20mg/d;稳定期用小剂量(<15mg/d)治疗;病情稳定1~2周后严格按激素减量法渐次减量。病情复发或合并狼疮肾炎、狼疮脑炎用口服激素难以控制病情时,加用标准环磷酰胺注射液冲击疗法(0.5~1.0g/m2体表面积,每4周1次)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清养透解合剂治疗,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每天1剂,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健康组不予任何治疗措施。治疗前后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12)、Th2类细胞因子(IL-10、IL-4)。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L-12、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10、IL-4)升高,Th1/Th2细胞因子比值(IFN-γ/IL-4、IL-12/IL-10)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h1类细胞因子(IL-12、IFN-γ)降低、Th2类细胞因子(IL-10、IL-4)降低(P<0.05),Th1/Th2细胞因子比值(IFN-γ/IL-4、IL-12/IL-10)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IL-4降低,IFN-γ/IL-4升高(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养透解合剂联合泼尼松片能改善Th1/Th2细胞群失衡,能减轻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联合利福昔明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效果及对外周血Thl/Th2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脾肾阳虚IB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利福昔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温肾健脾方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12(IL-12)、IL-4、IL-10水平和Th1/Th2(IFN-γ/IL-4)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INF-γ、IL-12水平和Th1/Th2均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升高和降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结论温肾健脾方联合利福昔明治疗脾肾阳虚IBS-D疗效显著,同时能明显调节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3.
痤疮严重度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新民  钟建能 《新中医》2014,46(10):115-116
目的:探讨痤疮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20例痤疮患者分为Ⅰ度(轻)、Ⅱ度(中等)、Ⅲ度(重度)、Ⅳ度(重度~集簇性)各30例。另取正常人30例为对照组。检测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以IFN-γ/IL-4比值作为反映Th1/Th2分化失衡状况的数据,最后分析其与痤疮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Ⅲ度、Ⅳ度痤疮患者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Ⅲ度、Ⅳ度痤疮患者IL-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等级相关分析:痤疮严重度与IFN-γ水平成负相关(rs=-0.314,P=0.000),与IL-4水平成正相关(rs=0.357,P=0.000),与IFN-γ/IL-4比值成负相关(rs=-0.263,P=0.000)。结论:痤疮患者存在Th1/Th2特征性细胞因子失衡,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特征性细胞因子分化失常越严重,痤疮严重度越增加。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文杰  王济 《山西中医》2004,20(1):49-50
目的 :研究小柴胡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 Th1/ 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以卡介苗 (BCG)加脂多糖 (L PS)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模型小鼠给小柴胡汤水煎剂灌胃 ,以联苯双酯片 (BDD)作阳性对照药 ,并设空白对照。 10天后处死小鼠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 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 Th2型细胞因子白介素 - 4 (IL - 4 )的血清浓度。结果 :模型组 Th1型细胞因子 IFN-γ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Th2型细胞因子 IL - 4的血清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Th1/ Th2平衡向 Th2方向飘移 ;小柴胡汤治疗组 IFN-γ浓度显著高于肝损伤模型组 (P <0 .0 1) ,IL - 4浓度显著低于肝损伤模型组 (P <0 .0 5 ) ,Th1/ Th2平衡飘移得到纠正。结论 :小柴胡汤可使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清 IFN-γ含量升高 ,IL- 4含量下降 ,从而使 Th1/ Th2免疫平衡失调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Th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Th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河北省中医院肿瘤二科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Ⅲ~Ⅳ期胃癌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5例作为正常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2组外周血清Th1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观察组Th1相关细胞因子中I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FN-γ、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6、IL-10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Pearson分析表明,IL-4与IFN-γ(r=0.66,P=0.00)、TNF-α(r=0.51,P=0.00)具有正相关性。IFN-γ、TNF-α具有正相关性(r=0.62,P=0.00)。结论胃癌患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失衡,IL-4与IFN-γ、TNF-α具有正相关性,外周血清中IFN-γ表达增高可能是胃癌患者应激性保护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雪梨止咳糖浆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治疗组再予雪梨止咳糖浆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IL-4、IFN-γ)、肺功能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均升高(P0.05),IL-4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FN-γ水平、IFN-γ/IL-4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FEF25%、FEF50%)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FEF25%、FEF50%)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喘息、咳嗽、咳痰、胸膈满闷、哮鸣音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为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雪梨止咳糖浆能有效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平衡及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瘿气灵对Graves病(GD)血清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收集初发未治的确诊为GD的患者147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组按中医辨证符合虚证(心肝气阴两虚)、实证(肝胃火旺)及虚实夹杂证。治疗组各组用瘿气灵5粒,tid;西药对照组用他巴唑5mg,tid。各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超敏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FN-γ(γ-干扰素)和IL-4(白细胞介素4)值,计算二者比值,治疗前后各一次。结果:各治疗组治疗前IFN-γ、IL-4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IL-4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治疗组治疗后IFN-γ、IL-4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IL-4值各治疗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瘿气灵通过调节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来调整Th1/Th2平衡,改善GD患者的免疫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金银花、连翘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金银花组和连翘组,每组再分为正常组、中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4个亚组进行处理,观察小鼠的临床状态,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金银花(0.01 kg/L)、连翘(0.01 kg/L)水煎液对小鼠大肠杆菌的感染有保护作用。与正常组及中药组比较,模型组与治疗组小鼠血清IFN-γ、IL-4表达及IFN-γ/IL-4、IFN-γ/IL-10比值均显著升高(P均<0.01);金银花治疗组较模型组IL-10表达显著升高(P<0.05),IFN-γ表达与IFN-γ/IL-4比值有升高趋势,IL-4表达和IFN-γ/IL-10比值有下降趋势;连翘治疗组较模型组IFN-γ和IL-4表达以及IFN-γ/IL-10比值有下降趋势,IL-10表达和IFN-γ/IL-4比值有升高趋势,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感染模型小鼠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2型(Th1/Th2)细胞因子分泌亢进,Th1/Th2平衡有向Th1型漂移的特点。金银花、连翘水煎液均能有效保护感染模型小鼠,其调节小鼠的免疫功能可能与调节Th1/Th2平衡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Th1/Th2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探讨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招募慢性HBV携带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基线时和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进行组内和组间的一般资料、病毒载量、转氨酶水平、以及Th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的比较。结果基线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 05);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滴度、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亦无显著差异(P 0. 05)。扶正祛毒方干预12周后,治疗组血清HBV-DNA和HBe Ag滴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显著(P 0. 05),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表达较对照组上升,差异显著(P 0. 05);同时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显著(P 0. 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较基线时血清HBV-DNA和HBe Ag复制水平下降,差异显著(P 0. 05),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及IL-2表达较前上升(P 0. 05),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下降(P 0. 05);对照组12周后与基线时比较,血清HBV-DNA和HBe Ag水平、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2以及Th2类细胞因子IL-4及IL-10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 (1)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P 0. 05);(2)扶正祛毒方抑制病毒复制同时对肝脏炎症反应无激活(P 0. 05),疗效安全;(3)扶正祛毒方对Th1/Th2类细胞因子具有调节作用(P 0. 05),这可能是其抑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的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方对新疆地区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手足口病方治疗组和利巴韦林对照组,另选择同期经过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小儿20例血清作为正常组,评价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疱疹消退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检测治疗前后患儿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疱疹消退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患儿治疗前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2、IL-6、IL-10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两组治疗后Th1/Th2细胞因子IFN-γ、IL-2、IL-6、IL-10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恢复更快,治疗组接近正常组,对照组仍高于正常组。结论:手足口病方治疗新疆地区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