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胃舒颗粒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呕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温胃舒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3.3%,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及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8.3%,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胃舒颗粒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胃舒颗粒联合艾灸对胃溃疡患者(脾胃虚寒型)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温胃舒颗粒,并选足三里、中脘进行艾灸。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血清NO、NOS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比较,治疗组胃脘疼痛、大便溏、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NO和NO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O和NO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75.9%(P0.05)。结论:温胃舒颗粒联合艾灸可提高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血清NO和NOS的表达水平,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吴茱萸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吴茱萸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莫沙必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复发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方面: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各分项症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四肢不温、大便稀溏等证候积分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RDQ/GERD量表积分: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和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停药4周后观察组复发率为8%,对照组复发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8周后观察组复发率为17.4%,对照组复发2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汤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胃散寒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温胃散寒汤,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温胃舒颗粒。两组均治疗12周,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最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症状积分、胃镜疗效、病理疗效、病理积分、抗Hp情况和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症状积分、胃镜疗效、胃黏膜病理疗效、病理积分、慢性炎症和萎缩改善、抗Hp方面皆优于对照组(P 0.05),而肠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优于对照组中成药温胃舒颗粒,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不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还能够改善胃镜及病理表现,初步证明该方在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安全性及可靠性均可信赖,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阳春砂提取液治疗脾胃虚寒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脾胃虚寒证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治疗组予阳春砂提取液口服,对照组予莫沙必利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过程中2组各脱落2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20%,对照组为88.3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中医单项症状胃脘隐痛、胃脘痞满、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呆、手足不温、大便溏薄、四肢怠倦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在喜温喜按、纳呆、手足不温、大便溏薄、四肢怠倦症状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为6.98%,对照组为11.6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春砂提取液治疗脾胃虚寒证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肯定,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针灸法辅助治疗复发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英德市英红镇卫生院诊治的82例复发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温针灸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12%,与对照组的80.4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4.88%,对照组为1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发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温针灸法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给予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患者8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西医治疗)、试验组(中医治疗)各43例。观察临床疗效,评估证候积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40例(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例(76.7%);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胃复春联合艾箱灸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证候积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芽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给予温胃舒颗粒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芽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 5%,优于对照组86. 7%(P0. 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 05)。结论:黄芽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胃止痛方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温胃止痛方汤剂。对照组采取西药抗溃疡、三联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镜下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清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胃止痛方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可以促进溃疡愈合,清除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揭阳市中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0例脾胃虚寒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22%,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Hp感染慢性胃炎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金氏隔药饼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金氏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氏隔药饼灸是一种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恒温温经姜疗联合经络拔罐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林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116例,其中57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为对照组,另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恒温温经姜疗联合经络拔罐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92 %高于对照组的80.7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1例(1.69 %)低于对照组的8例(14.0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恒温温经姜疗联合经络拔罐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效果确切,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周晓霞 《河南中医》2020,40(6):905-908
目的:观察宣肺益肾汤联合体针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门诊接诊的肾气不足型遗尿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体针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宣肺益肾汤联合体针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功能性膀胱容量及膀胱残余尿量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功能性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90.48%,观察组有效率为97.62%,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复发率为4.76%,观察组复发率为2.38%,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益肾汤联合体针治疗肾气不足型小儿遗尿可改善患儿中医证候,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江西省兴国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试验组接受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复发率、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升,且试验组的降低与提升程度更加显著,并且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29/30)、Hp转阴率96.67%(29/30)明显较高,复发率3.33%(1/3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67%(2/30)明显较低,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半四左方加味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0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气滞、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等五个证型(每一证型60例,随机分为中药观察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别采用半四左方加味汤剂治疗与西沙必利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主要症状积分、体征变化、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改善症状的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改善症状的有效率为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积分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不同证型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四左方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肯定,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证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晓  林文博 《新中医》2018,50(7):141-143
目的:观察基于中医辨证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辨证推拿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5天后比较临床疗效,评定小儿便秘实证型、虚证型中医证候积分和便秘症状积分,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随访3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实证型、虚证型中医证候积分和便秘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各项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4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组复发率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中医辨证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可改善中医症状,缓解小儿便秘,不良反应和复发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疡复方为主治疗脾胃虚寒夹瘀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胃虚寒夹瘀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疡复方及针灸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者综合疗效、胃镜疗效、Hp根除率、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复发率。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Hp根除率治疗组分别为86.7%、85.0%,对照组分别为78.3%、78.3%,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复发率治疗组为19.0%,低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疡复方结合针灸、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箱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脾胃虚寒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配合艾箱灸治疗,28天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随访1年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艾箱灸治疗脾胃虚寒型FD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香砂养胃汤联合温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予香砂养胃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针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胃黏膜病变等级分布情况及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4.85%,对照组为71.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病变等级分布情况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4.55%,对照组为13.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砂养胃汤联合温针治疗脾胃虚寒型CSG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病变情况,同时还可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随访后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为87.5%,观察组复发率为15.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