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磁共振DWI及FLAIR检查,对比分析DWI、FLAIR图像。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在超急性脑梗死期,弥散加权像可显示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早期脑梗死灶,本组超急性梗死灶在DWI显示达100%,高于T2WI。FLAIR序列对大脑半球表面、基底池周围、灰白质交界及脑室旁区的微小病变及脑白质变性或脱髓鞘的显示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 DWI可以尽可能早地显示病灶,早期、准确诊断脑梗死,且优于常规MR,结合FLAIR/T2WI有助于鉴别新旧梗死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T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白质剪切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脑白质剪切伤患者行3.0T磁共振检查,扫描常规T1WI、T2WI、T2FLAIR、DWI序列及SWI序列,分析比较SWI与常规序列在显示病变中的优势与不足。结果:18例患者中常规MRI共检出出血灶31个,SWI共检出病灶69个。结论:SWI在显示脑白质剪切伤中的出血灶、病变范围、边缘及边界都较常规序列清晰,能够提供比常规MRI更加详细的信息,有助于脑白质剪切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4洌急性脑梗死病人行常规MRI检查。再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及TOF 3D脑血管成像检查。结果69例发病时间〈2h的病人,在T1WI和T2WI均为正常,DWI像呈稍高信号影;85例发病时间2h~6h病人,T2WI呈高信号,DWI呈异常高信号。在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中,31例表现为正常;20例表现为主支血管影及其分支缺失;35例表现为脑血管影局限性狭窄、稀疏;68例表现为弥漫性脑血管分支影稀疏、减少。呈枯枝状,且常伴有主血管影粗细不均匀及狭窄。结论DWI比常规T2WI对诊断急性脑梗死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能发现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脑血管成像在与DWI及T2WI像结合观察时,可对病人脑血管基本状态做出初步评价,但不宜单独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CT、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台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28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分析CT及MRI检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8例患者中有23例表现为葫芦样横跨海绵窦,MRI检查T1WI表现为低信号,14例患者可见小条片状稍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9例可见小条状低信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呈偏低信号或等信号,实施增强扫描后可见明显填充式强化;14例患者行CT平扫表现出均匀高密度,CT血管造影术(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显示病灶轻度颈内动脉血管包绕,病灶内无明显血供血管;4例T1WI、T2WI均呈混杂信号,实施CT扫描发现明显钙化,增强扫描后非钙化区域呈现填充式强化。结论:CT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颅内海绵窦血管瘤均有其具体的影像学特征,将疾病具体影像学特征与DWI及血管检查相结合,可对疾病做出更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博罗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磁共振DWI与MRI进行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在磁共振DWI上均表现出局灶性高信号,在回波成像T2加权成像(T21WI)没有显示异常高信号的患者有9例,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却显示出异常高信号,在发病9~11 h检查的患者的有10例,病灶在T21WI图像中均表现为稍高信号,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均表现出异常高信号。在发病12 h以上检查的患者有21例,在回波成像T21WI与磁共振DWI中均表现为异常高信号,其中10例患者在回波成像T21WI中表现为多发脑梗死灶,然而在磁共振DWI中却表现为单一异常高信号。结论:磁共振DWI在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较高,其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高,对急性脑梗死与非急性脑梗死有效的区分开来,同时也可以诊断出磁共振成像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为患者的后期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脑微出血高危患者进行磁共振常规序列、T2~*WI(GRE-T2~*WI)序列、SWI序列检查,以此分析磁共振常规序列、T2~*WI序列、SWI序列的诊断效果及对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98例脑微出血高危患者,时间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均进行常规序列(T1WI、T2WI、FLAIR)、T2~*WI序列、SWI序列扫描检查,根据检查方式分为3个小组分别计算微出血灶个数:常规序列组、T2~*WI组、SWI组,对组间的脑微出血病例阳性检出率、脑微出血灶阳性检出率进行指标对比。结果:SWI组的脑微出血病例阳性检出率及脑微出血灶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序列组及T2~*WI组;T2~*WI组的脑微出血病例阳性检出率及脑微出血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序列组。结论:对脑微出血患者进行SWI序列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最高,比T2~*WI及常规序列诊断微出血有明显优势,可以获得更为显著的诊断效果,能为临床检查脑微出血提供一种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洪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117-118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发病〈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均行T1WI、T2WI、液体抑制反转恢复(T2-FLAIR)及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检查。结果:DWI、T2-FLAIR、T2WI、TlWI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79.41%、66.18%、54.41%,有极显著差异。结论:DWI更易于发现病灶,对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术前MR常规平扫、增强和DWI资料。结果1:3例T1WI呈低信号,2例T1WI呈混杂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增强多无强化。结论:在颅内表皮样囊肿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中DWI均有特异性,应该在颅内占位性病变中作为常规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结合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和18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双侧臂丛神经成像,采用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横轴位、重T2W1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成像序列冠状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横轴位及斜冠状位、弥散加权背景抑制成像序列周围扫描。结果:通过对比观察,DWIBS序列对臂丛神经根及神经节的显示率要明显高于STIR/long TE序列,两种序列影像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常规扫描序列扫描,诊断臂丛神经肌肉损伤具有良好的影像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内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进行常规MRI扫描(包括T1WI、T2WI序列)及SWI扫描,将SWI图像与常规MR序列对比分析。结果 17例海绵状血管瘤,单发13例,多发4例,SWI检出35个病灶,常规扫描(T1WI、T2WI序列中任何一个序列可以检出病灶即判断为检出病灶)检出22个,SWI发现病灶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常规扫描(χ2=11.08,P〈0.05),且SWI所显示的瘤体比常规图像轮廓更清楚、范围更大。7例静脉畸形在常规MRI序列及SWI序列上均见显示,但SWI序列能清晰显示引流静脉及更多细小的髓静脉。6例动静脉畸形常规MRI序列与SWI显示情况基本一致。结论 SWI较常规MRI序列能够更好地显示颅内血管畸形,特别是对小的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高原地区磁共振对脑囊虫病诊断的应用价值及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56例经临床诊断及临床驱虫治疗的脑囊虫病MRI成像技术及影像表现,通过MR多种成像技术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信号特征及增强方式。结果:56例病例中,22例做了CT和MRI平扫,40例做了MRI平扫加增强,病灶多为多发,分布广泛,最大直径约15mm,最小2~3mm,MRI表现为囊内长T1、长T2信号,部分病灶囊内可见头节,病灶周边可伴有轻度水肿,占位效应较轻。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T2加权像囊虫囊液被抑制,灶边水肿未被抑制。增强扫描囊壁呈环形强化或不强化,囊内头节呈轻度强化。MRI显示病灶及病灶周围不明显的水肿带较CT清晰,特别是FLAIR序列对水肿特别敏感。结论:MRI以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优势显示脑囊虫病具有一定特异性,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是该病流行地区脑囊虫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对膝关节损伤患者采取1.5 T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的效果。方法:将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期间许昌市立医院接诊的6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分别采用CT与MRI对患者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膝关节损伤的检出率,观查膝关节受损病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与CT检查的检出率相比,MRI检查的检出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影像学分析,半月板受损呈低信号内放射状、线状高信号为主,区域不规则;韧带损伤中T1加权成像(T1WI)以高低信号、低信号为主,T2加权成像(T2WI)呈高信号、扁平条带状低信号阴影为主,边缘不规则,界限线模糊;骨质损伤中病界限模糊,T2WI加权信号呈等–高信号状,T1WI加权信号表现为低信号;关节腔积液影像呈波浪状,部分有分层,T2WI加权信号以高信号为主,而T1WI加权信号以低信号为主。结论:应用1.5 T 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效果较CT更突出,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 3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 T1WI、T2WI、FLAIR、DWI、MRI 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将 MRA 结合 DWI 诊断结果与 MRI 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比 较不同方法对病变的检出率。结果:与 MRI 的检出率 43.33 %(13/30)相比较,MRA 结合 DWI 检出率 100.00 %(30/30) 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 诊断结果中有 6 例 FLAIR 序列局部血管呈现为低信号,而 MRA 结合 DWI 诊断结果中,DWI 所显示的病灶解剖定位与 MRA 成像上所显示的血管异常解剖定位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结论:对急 性脑梗死患者实施 MRA 结合 DWI 诊断,能够对病灶的位置、血管情况等尽早的确认,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指 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行磁共振成像(T1WI—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比3种成像方法的异常率。结果:三种成像方法中DWI异常率明显高于T1WI有统计学意义(X^2=4.44P〈0.05),而DWI和T2WI的异常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1.20P〉0.05)。23例病后1周内均行三种成像方法检查,其中T1WI和2例T2WI正常者8例而DWI均显示异常,T2WI与DWI检查4例发现的病灶部位数相同,有8例DWI发现的病灶部位数多于T1WI和T2WI。12例于发病1周后三种成像方法检查,三者异常率相同,发现的病变部位也基本相同。结论: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发现早期病毒性脑炎的病灶较T1WI或T2WI敏感,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及SWI扫描,将SWI图像与常规MRI序列对比分析。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MRI常规序列图像及SWI图像进行独立诊断及计数,比较不同序列计数的差异性,并分析两名医师组间的一致性。结果 20例海绵状血管瘤,单发14例,多发6例,SWI检出38个病灶,常规扫描检出25个,SWI发现病灶的敏感性优于常规MRI扫描(P〈0.01),且SWI能清晰显示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的静脉畸形。结论 SWI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常规MRI序列,特别是对于小病灶的显示优于常规MRI序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患者接受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患者100例,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给予磁共振成像检查,对照组给予X线进行检查,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骨挫伤诊断准确率(98.25%)明显高于对照组(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X线进行检查,无患者存在骨质结构异常的情况,其中27例患者的关节囊存在肿胀;观察组患者接受磁共振成像检查,共计发现病灶56处,46例为单侧膝关节骨挫伤,4例为双侧膝关节骨挫伤。患者的膝关节病灶磁共振成像特点:絮状、小点片状、斑片状异常信号,主要为弥散性不规则或地图形,边界均不清晰;在T1加权成像(T1WI)则表现为稍低信号或低信号,在T2加权成像(T2WI)则表现为稍高信号或高信号,在脂肪抑制序列(STIR)则表现为高信号。结论:膝关节骨挫伤患者接受磁共振成像,可以较好对其疾病情况进行评价,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均行MRI扫描,包括自旋回波T1WI、自旋回波或快速自旋回波T2WI及Gd—DTPA增强T1WI。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的MRI扫描影像可表现为基底池渗出、脑结核瘤、脑积水、脑梗塞等,还能明确显示基底池早期渗出及脑实质异常信号。增强扫描见蛛网膜间隙异常强化,聚集成簇,额顶叶区脑膜呈不规则强化。结论:磁共振平扫和增强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的MSCT和MRI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MSCT、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MSCT检查均行常规扫描及增强后动脉期、静脉期扫描,层厚为3.75 mm及0.625 mm。MRI检查采用超导型1.5 T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磁共振T1WI、T2WI、STRR、FIEST序列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 MSCT对病变的定位准确性为100%,而MRI为95%,定性的准确性MSCT及MRI分别为82%和93%。结论肾上腺肿瘤有其自身的影像学特征,但诊断需结合临床信息。MSCT、MR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相似,两者可以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经临床诊断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常规MRI检查及DWI检查,评价D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DWI表现为正常者6例。19例DWI显示皮质及皮质下高信号,T1WI仅可见9例,T2FLAIR仅有轻度信号增高;11例DWI表现为双侧脑室周围高信号,T2WI及T2FLAIR表现为稍高信号;5例DWI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及丘脑区对称高信号;9例DWI表现为大脑半球白质弥漫高信号,T2WI、T2FLAIR稍高信号;8例DWI表现为分水岭区高信号,其中7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合并脑室内出血,4例脑内出血,2例硬膜下出血,T1WI呈高信号。结论 DWI较常规MRI能够更早更及时地发现新生儿由于缺氧缺血造成脑实质的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水肿,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显示较T1WI及T2FLAIR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手术及术后病理确诊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患者9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平扫,64例患者加行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矢状、冠状位T2WI/TSE或T2WI/SPAIR序列,横轴位T1WI/TSE、T2WI/TSE或T2WI/SPAIR序列,增强横轴位、矢状、冠状位T1WI/TSE或T1WI/SPIR序列。将术前MRI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7例患者术前MRI显示肛周脓肿31例48处,肛瘘66例,瘘管71个,74个内口,81个外口。结论:磁共振检查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诊断及术前明确病变部位、数目,累及范围、瘘管走行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