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骨折术后肿胀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98例骨折术后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中药外敷治疗,采用计算机抽取患者住院诊号法随机分为干预组(配合护理干预,49例)和常规组(常规护理,49例),比较两组患者肿胀治疗效果、疼痛减轻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肿胀治疗效果显著于常规组[97.96%vs.83.67%,P0.05]。护理前、护理1d,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d、护理7d时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95.92%vs.77.55%,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治疗骨折术后肿胀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协助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应用中药内服外敷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9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通过采取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方法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安全可靠,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踝关节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骨科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护理临床路径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等有重要作用,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骨折疼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郑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金黄散外敷,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3 d、7 d后的疼痛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 d、7 d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4.6%高于对照组78.0%,治疗7 d后的重度肿胀率21.8%小于对照组58.0%,消肿率67.3%高于对照组2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金黄散外敷治疗四肢骨折疼痛患者,能够快速降低疼痛程度,促进消肿,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跟骨骨折踝关节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3例跟骨骨折踝关节肿胀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采用间断冰敷、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及踝与足趾关节功能锻炼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外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皮肤皱褶出现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82.14%(P0.05);观察组皮肤皱褶出现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外敷,能够明显提升跟骨骨折踝关节肿胀患者足踝部肿胀消除的疗效,缩短皱褶出现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冷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后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手法整复术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冷敷及中药外敷治疗,记录患者在治疗后3 d、5 d、7 d的肿胀消退及疼痛减轻情况,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在治疗后3 d、5 d、7 d明显较对照组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冷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早期肿胀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对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2月入住我院并经医生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的108例患者自由组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研究与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单用西医(手术切开复位并用钢板螺钉固定)的方法对桡骨远端骨进行治疗,观察组利用中西医结合(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结合中药外敷)的方法进行治疗。经过7周的研究与治疗后,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X线所发现的骨折情况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X线所观察的桡骨远端骨折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入该院骨科予以手术治疗的实行常规护理60例骨折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进入该院骨科予以手术治疗的实行预防护理干预60例骨折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DVT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DVT发生率为23.33%与观察组5.00%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67%与观察组95.00%相比二者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手术围手术期实行预防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大大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取得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四肢骨折肢体肿胀给予通络消肿止痛汤外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四肢骨折肢体肿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6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通络消肿止痛汤外敷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冰袋外敷),每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伤肢肿胀度(2.66±1.45)%以及VAS评分(1.33±0.3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伤肢肿胀度(4.09±1.87)%以及VAS评分(2.60±0.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肢体肿胀行通络消肿止痛汤外敷治疗可有效消退肿胀。  相似文献   

10.
王华明  张德宏 《新中医》2017,49(4):72-74
目的:观察中药纱布外敷治疗小儿骨折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采用中药纱布外敷治疗的154例骨折肢体肿胀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给予常规西药消肿治疗的150例骨折肢体肿胀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4.81%,对照组7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肿时间(1.5±0.4)天,优于对照组(4.1±1.2)天,2组消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纱布外敷治疗小儿骨折肢体肿胀,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消肿,缓解疼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股骨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抽签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34例)、研究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予以统计比较。结果研究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2.94%、17.65%,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97.06%、79.41%,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股骨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循证护理应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接收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循证护理,对两组临床效果以及肺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观察组肺功能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取循证护理能提高护理效果,同时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应用经验方中药散剂外敷配合静脉泵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5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在常规抗凝治疗及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泵;观察组则在常规抗凝治疗及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泵,并于泵下放置中药外敷散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程度和DVT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院中药外敷散剂配合静脉泵可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伤科黄药对下肢骨折早期肿胀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分析,选取2015—2016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90例下肢骨折早期肿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使用伤科黄药外敷,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措施,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肿胀以及疼痛的情况和伤肢功能恢复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伤科黄药外敷后对伤肢的肿胀以及疼痛、功能恢复的改善很明显,治疗效果(9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结论伤科黄药能够改善下肢骨折肿胀以及疼痛度,功能障碍也得到一定的恢复,同时伤科黄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简便易行,经济方便,安全可靠,同时中药成分具有活血消肿止痛作用,治疗下肢骨折早期肿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盆腔炎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以常规西药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发生不良反应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月的治疗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盆腔炎患者用常规西药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土豆泥外敷法联合气体压力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奇偶数字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下肢骨折术后肿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土豆泥外敷法联合气体压力治疗,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肢肿胀消退时间、肿胀及疼痛缓解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土豆泥外敷法联合气体压力治疗能快速、有效地消除下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方法简便,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药外敷内服配合手法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1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中药外敷内服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配合手法按摩,对2组患者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痊愈率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分别为84. 0%与94. 0%,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痊愈率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分别为60. 0%与82. 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痊愈率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达到98. 0%,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则为80. 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结论在急性乳腺炎治疗中,实施中药外敷内服治疗的同时配合手法按摩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急性乳腺炎临床治愈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可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护患关系改善,具有较好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8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云南白药酊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同一时间段实验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7天后实验组患者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给予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可有效缓解个体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跟骨骨折术后护理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24 h、72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护理满意度为97.5%,与对照组患者的20.0%、7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骨折术后护理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价值更高,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临床借鉴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入该院骨科治疗的102例骨折患者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43%与观察组96.0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5.69%与观察组1.9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后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大大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