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新丽 《陕西中医》2011,32(5):583-585
目的:介绍张振中主任医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方法:将张老运用中医治疗本病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分为六型:肝胃不和型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胃湿热型治以柴平饮加减;脾胃虚弱型治以香砂六君子加减;胃阴亏虚型治以一贯煎合益胃汤加减;瘀血阻络型治以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寒热错杂型治以半夏泻心汤加减。结论:以中医辨证施治为先,西药辅助,尤其对难治性、复发性、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更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葛惠男教授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基本病机脾胃气虚为本,胃络瘀阻为标,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兼以调肝理气为治疗大法,自创益气活血通络方随症加减治疗该病,疗效显著。本文将葛教授应用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刘珍福 《山西中医》2012,28(6):9-10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62例,采用辨证分型施治。脾胃虚寒证治以温中散寒为主,肝胃不和证治以疏肝和胃兼以理气,胃阴不足证治以养阴益胃,并随证加减,疗程48天。结果:痊愈23例,好转3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95%CI=85.9%~99.8%)。结论:辨证分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1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华 《天津中医药》2008,25(4):291-291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多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采用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消化性溃疡收到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平胃失笑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80例经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用平胃失笑散加减治疗,10天为1疗程,治疗1~3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平胃失笑散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郑生教授是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国家级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尤其擅长治疗脾胃病。消化性溃疡属于消化内科难治病。李师提出:消化性溃疡的病机关键是脾虚为本,血瘀为标,虚实夹杂,脾虚肝郁胃滞、痰瘀互结。李师治疗消化性溃疡以健脾疏肝和胃、化瘀止痛为主要治则,辨证论治,对证用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四逆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四逆散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0天。结果:治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复发率等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四逆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以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痛为特点。属中医“胃院痛”、“痞满”范畴,笔者自拟胃复康方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从肝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根据木与土的关系 ,以治肝为主 ,调理肝胃气机为法 ,观察肝胃逍遥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0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0 8例 ,口服肝胃逍遥汤 ;对照组 92例 ,口服法莫替丁、乙酰螺旋霉素。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 2 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8 0 4 % ,两组比较有较大差异性 (P <0 0 5 )。结论 :中药肝胃逍遥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复发率低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裴林  李杰坤 《河北中医》2005,27(12):886-886
李佃贵教授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院长,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擅长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李教授临床以中医辨证为主,结合辨病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明显疗效。现将其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介绍王伟明教授运用胃疼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经验。王教授认为,消化性溃疡多因饮食不节,嗜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及情志不调等导致脾胃升降失司所致,自拟疏肝健肝、和胃止痛的胃疼方加减治疗,配合清淡饮食,调畅情志,疗效较好。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李郑生教授是国医大师李振华的学术继承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类疾病。慢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李郑生主任医师根据数年临证经验,总结出慢性便秘的病机是久病脾虚为本,提出便秘的总病机为脾虚肝郁胃滞,将临床常见便秘分为脾虚肝郁证和肝胃郁热证2类。治疗上以健脾疏肝和胃为总治则,脾虚肝郁证以健脾疏肝、润肠通便为治则,给予逍遥散加减;肝胃郁热证以疏肝和胃、泻热通腑为治则,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合左金丸加减,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3.
单兆伟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镔 《北京中医》2003,22(2):16-17
单兆伟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任医师。单老师擅长脾胃病诊治 ,多年来致力于消化性溃疡抗复发的临证治疗与研究 ,疗效满意。现将单老师治疗复发性消化性溃疡的经验介绍如下。1 虚实夹杂为标 ,脾气虚弱为本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 ,有时类似“吐酸”、“嗳气”等证 ,现统称“胃疡” ,临床多按胃脘痛进行辨证治疗。单老师认为 ,其病因主要有情志所伤、饮食劳倦等 ,病亦在胃 ,与肝脾密切相关。忧思恼怒 ,七情刺激 ,肝失疏泄 ,横逆犯胃 ;或脾气郁结 ,纳化失常 :或饮食不节 ,或饮食偏…  相似文献   

14.
张玉霞  汪娟娟  申艳慧 《光明中医》2023,(16):3119-3121
消化性溃疡是宁夏地区主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Hp感染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结合当地的社会因素、饮食习惯、地理及气候特点,在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诸多证型中,肝胃郁热是本地居民常见的临床证候,其表现主要有胃脘灼热疼痛、两胁胀满、反酸烧心、口干口苦、烦躁易怒等。申艳慧主任对于该病主张辨证为主,辨病为辅,标本兼顾,重在治本,以疏肝清热、和胃消疡为治疗大法,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辅以西药治疗胃中积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选取胃中积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75例,据是否服用中药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在西药基础上给予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两组均服药2周,在此期间详细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中医症候改善情况、平均止血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止血天数为(2.21±1.33)d,而对照组为(4.02±1.97)d,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胃脘痞满、胃脘灼热、口苦咽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症候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78%、93.33%,高于对照组30.00%、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胃中积热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采用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辅以西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单纯治疗,尤其是在症候疗效方面效果卓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胃脘痛、胃痞等病症范畴,以辨证治疗为主,已取得显著疗效。通过对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与相关性因素研究进行统计分析,以指导,临床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7.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郭保全 《光明中医》2004,19(5):F003-F003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情缠绵 ,病程较长 ,治疗较为棘手。近几年 ,笔者以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 5 0例 ,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5 0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3 1例 ,女 19例 ;年龄最大 62岁 ,最小 2 1岁 ,平均年龄 3 8岁 ;病程最长 11年 ,最短 8个月 ,平均病程 3 .7年 ;按溃疡发病部位分类 :胃溃疡 2 3例 ,十二指肠溃疡 17例 ,复合性溃疡 (指胃和十二指肠均发生溃疡 ) 5例 ,特殊类型溃疡 5例 (其中幽门管溃疡 2例 ,球后溃疡 3例 )。全部病例均有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经…  相似文献   

18.
莪术为主治疗消化性溃疡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脾胃科以莪术为主 ,结合辨证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6 2例 ,疗效显著。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共治疗观察 6 2例 ,其中男 33例 ,女 2 9例 ;年龄最小者17岁 ,年龄最大者 76岁 ;病程最短者 3天 ,最长者 11年。其中胃溃疡 16例 ,十二指肠溃疡 34例 ,复合溃疡 12例。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参照 2 0 0 1年版《内科学》。中医临床辨证分为五型 :脾胃虚寒型、气滞血瘀型、肝气犯胃型、饮食停滞型、湿热中阻型。2 治疗方法以莪术为主药 ,用量 15~ 30g ,辨证加减 :胃寒者加良姜、香附、仁、砂仁等 ;气滞血瘀者加丹参、三七粉、川芎、当归等 ;饮食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40例临床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以2008年2月~2009年12月本院救治的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见的有消化性溃疡、消化性肿瘤、肝硬化引起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等,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科治疗38例,治疗有效率为95%;2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5%。结论:消化道出血原因一般以消化性溃疡为主,病情变化快,处理必须及时、果断,在治疗上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法配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62例消化性溃疡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2例以疏肝和胃法组方内服中药,配合西药奥美拉唑等口服;对照组60例纯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04%,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以疏肝和胃法组方配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