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行气的中药联合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易善复,治疗组给予口服清热利湿、活血行气的中药联合易善复进行治疗。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B超评分,肝功能酶(ALT、AST、GGT),血脂(TC、TG、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瘦素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B超评分、ALT、AST、GGT、TC、TG、瘦素显著降低,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显著升高,而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的更显著;治疗组患者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清热利湿、活血行气的中药联合易善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酒精性肝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调肝汤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调肝汤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分析渗湿降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6年0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所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均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为46例。其中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渗湿降浊方进行治疗。待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脂、肝功能各项临床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改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83%VS78.26%),P0.05;血脂、肝功能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所降低并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腹胀、乏力、纳差及胁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渗湿降浊方治疗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可提升患者肝功能,并降低血脂。为此,更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中药复方;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00%。结论: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6):204-206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化痰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按照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同时服用疏肝健脾化痰汤,水煎服,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疗效、生化指标(血脂、肝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医症状疗效分别为95.0%(57/60)和76/6%(46/6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观察组和对照组ALT、AST、TC、T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和对照组FBG、FINs、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疏肝健脾化痰汤可有效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患者血脂水平,调节胰岛素抵抗情况,对肝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扶肝健脾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7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及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扶肝健脾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2.31%(P0.05);两组治疗后肝脏CT数值、血脂、肝功能数值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肝健脾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肝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护肝化浊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TC、TG、LDL-C、ALT、AST、GGT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HDL-C均有所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肝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医院收治的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选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按照双盲法等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常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常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0.00%;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0%,对照组为67.50%。表明不论是常规临床疗效还是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脂平颗粒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肝脂平颗粒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照组口服水飞蓟宾胶囊。疗程24周。结果 2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脂平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针对其肝郁脾虚、湿痰瘀互结之病机,健脾利湿化瘀,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益气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NAFL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和加用疏肝益气消脂汤治疗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均接受治疗8周后评定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检测血ALT、GGT、TC、TG变化并采用Fibrotouch检测肝脂肪受控衰减...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938-194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其中对照组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消脂方。两组治疗12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体重质量指数、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改善血脂、体重质量指数方面,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肝功能、血脂指标以及体重质量指数,其疗效优于单用水飞蓟宾胶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理,探讨辛伐他汀对该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剂量对其的影响。方法:将14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根据应用辛伐他汀的剂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行ALT复常率、血脂、B超等检查后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1%和77.4%,比较无明显差异;副作用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例与2例,也无明显差异;在降血脂方面观察组效果更佳。结论: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副作用小,且疗效显著,在降血脂方面,使用高剂量后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祛湿疗肝法联合刺络泻血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均给予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健康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刺络泻血疗法治疗(取足三里、阴陵泉,委阳、阳陵泉,丰隆、曲泉3组穴位,每次取双侧1组穴位治疗,每3周1次),观察组给予刺络泻血疗法及疏肝清热祛湿中药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脂肪肝B超分度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脂肪肝B超分度均明显改善(P均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临床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湿疗肝法联合刺络泻血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患者中医证候及血脂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刺络泻血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肝三清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相关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健肝三清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B超情况、肝功能中的AIJT、AST值及血脂中的TC、TG值。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B超的情况以及在降低AIJT、AST、TC、TG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健肝三清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消脂方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消脂方(泽兰10 g,荷叶30 g,赤芍15 g,白术20 g,郁金15 g,竹叶15 g,茯苓18 g)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79.3%(P0.05);两组治疗后TC、TG水平均有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幅更为显著(P0.05)。结论:消脂方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改善患者血脂状况,临床疗效满意且具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扶肝健脾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肝功能及血脂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脂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利湿行水方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及对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2月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依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进行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47例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利湿行水方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脾CT比值及肝脏B超病变程度分级,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ALT、AST、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HDL-C、肝/脾CT比值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肝脏B超病变严重程度分级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8%(38/47)和95.7%(45/47),观察组客观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利湿行水方合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有效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减轻肝功能损伤,调节血脂指标,并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穴位埋线加普伐他汀钠片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普伐他汀钠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脂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穴位埋线加普伐他汀钠片组升高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5%。结论穴位埋线加普伐他汀钠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血脂有较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服用二甲双胍片的同时应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对照组单纯服用二甲双胍片,3个月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血酯及影像学等指标变化,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ALT、AST、TC、TG、LDL-C、HDL-C、HOMA-I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ALT、AST、TC、TG、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药物组,且安全性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中药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多烯磷脂酞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药祛湿化瘀方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谷丙转氨(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脂改善情况(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总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AST、ALT、TC以及TG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为62.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药祛湿化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时,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具有护肝降酶、改善血脂代谢功能,不失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