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腹部按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虚寒型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腹部按摩治疗,观察组加用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分生活质量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腹部按摩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候,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FD伴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以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选用莫沙必利或奥美拉唑同时联合黛力新进行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PSQI量表、HAMA、HAMD、SF-36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PSQI、HAMA和HAMD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和情感职能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睡眠障碍患者,可明显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睡眠障碍情况,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8例,A组香砂六君子汤加味配合穴位贴敷治疗,B组纯服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C组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4周后,A组的总有效率为92.1%,B组的总有效率为76.3%,C组的总有效率为63.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优于B组和C组。结论:香砂六君子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子午流注学说指导下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腹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子午流注时辰表将行气止痛中药药膏择时贴敷于中脘、神阙穴,同时配合促胃动力药和中药汤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促胃动力药加中药汤剂的基础上,每日随机将行气止痛中药药膏穴位贴敷于中脘、神阙两穴位。结果:治疗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腹胀治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腹胀治愈率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 0.05)。结论:运用子午流注学说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的疗效优于随机穴位贴敷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健脾理气法内服中药汤剂配合外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餐后不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口服吗丁啉治疗)41例、中药组(口服中药汤剂治疗)40例、中药联合穴贴组(口服中药汤剂联合外用穴位贴敷治疗)40例,治疗28 d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1)3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积分中药联合穴贴组明显低于中药组以及西药组(P0.05);2)中药联合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2.5%,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2.5%,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0.5%。经组间两两比较发现,中药联合穴贴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理气法内服中药汤剂配合外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能较好的缓解临床症状,且疗效优于西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TDP疗法辅助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诊疗及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护理穴位贴敷配合TDP疗法措施,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TDP疗法对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能较迅速缓解主要临床症状,护理工作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梅丸加味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匹维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内服乌梅丸加味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痛、腹泻频率、腹胀、失眠、烦躁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大便性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乌梅丸加味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穴位贴敷对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54例满足纳入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穴位贴敷治疗,两周后对两组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症状量表评分。结果:两周后:(1)观察组Cleveland功能性便秘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观察组愈显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辨证穴位贴敷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黛力新口服联合曼吉磁贴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E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EPS患者采取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予黛力新联合曼吉磁贴敷贴、按压中脘及双侧内关、足三里穴;对照组68例予奥美拉唑胶囊及伊托必利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患者腹痛、饱胀单项症状积分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精神状态方面,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2项表格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口服联合曼吉磁贴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疼痛综合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住院的16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给予艾灸、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脘痛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痛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应用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可明显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梅花灸联合穴位贴敷对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梅花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评定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食少纳呆腹胀、脘腹痞满隐痛、大便溏软、恶心呕吐、嗳气不爽和神疲乏力6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近期支持、健康和精神5个条目以及生活质量总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上腹痛、上腹部不适、上腹部烧灼感、餐后胀满或消化缓慢、上腹部胀气5个主要临床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两组,穴位敷贴治疗组60例,安慰剂贴敷对照组30例,分别在中脘穴给予贴敷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两周后、治疗结束4周后的上腹痛、上腹部不适、上腹部烧灼感、餐后胀满或消化缓慢、上腹部胀气5项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提示敷贴疗法可以改善FD的主要症状,且具有远期疗效。对照组上腹部不适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他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非药物敷贴可以改善上腹部不适症状。结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述5个主要临床症状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中医证候临床疗效,以及胃镜检查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胃镜检查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7.50%,均高于对照组77.50%、6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9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1.11%,且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穴位贴敷与黄芪建中汤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莱菔子等中药贴敷中脘穴,对照组采用淀粉加赋型剂组成的安慰剂贴敷中脘穴,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尼平消化不良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P0.01),治疗前后及治疗前随访时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SF-36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药汤剂口服联合健脾益气穴位贴敷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汤剂联合健脾益气穴位贴敷观察组和中药汤剂对照组各40例,治疗28天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穴位贴敷治疗在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症状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对小儿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艾灸联合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1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6例采用艾灸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4.85%,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艾灸联合推拿可明显改善小儿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李凤鸣 《陕西中医》2013,34(4):449-450
目的:探索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84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毒副作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虚寒型胃痛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陈春妃 《国医论坛》2019,34(1):31-33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胃镜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情况及Hp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36%(53/55)、98.18%(54/55),高于对照组的85.45%(47/55)、81.82%(45/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胃脘痛、饥不欲食等症状积分及Hp阳性率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胃镜疗效,改善患者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胃脘痛、饥不欲食等症状,提高抗Hp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型咳嗽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型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43例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8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及视觉模拟评分均有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积分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可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湿型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