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7年12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以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钙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血钙水平,治疗效果显著,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的补肾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患者共7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运用中医补肾通络方联合使用鲑鱼降钙素针剂,1支/d肌注,维D2磷酸氢钙片1片/d口服,连续服用2个月。对照组只运用鲑鱼降钙素针剂,维D2磷酸氢钙片,连续服用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的改善和骨代谢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为69.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患者的钙离子、红细胞沉降率和骨密度统计结果无差异,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别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指标明显下降,钙离子与骨密度指标明显升高,2组治疗后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和关节功能统计结果无差异,2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和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中医补肾通络的治疗方法联合西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或改善骨质流失,调节骨代谢,缓解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住院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补肾通络方,比较2组患者治疗的总体疗效,包括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和骨密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 59%明显高于对照组(75. 93%)(χ2=5. 65,P=0. 02);治疗后,观察者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 05),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 05)。结论补肾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骨质流失,改善患者骨代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寒痹康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6例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寒痹康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53%,对照组为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2.94%,对照组为1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通过寒痹康汤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关节炎症状,减少骨质疏松对患者的影响,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独活寄生汤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3个疗程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治疗组较对照组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西药组、结合组。西药组患者给予美洛昔康分散片,结合组患者在西药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祛湿通络汤,连续治疗3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Mc Gill疼痛评分、生命质量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等方面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模拟评分法视觉疼痛(VAS)评分、生命质量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结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方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的血清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只大鼠为正常组,其余制备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成药组、补肾通络方低剂量组、补肾通络方中剂量组和补肾通络方高剂量组,每组各6只。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均给予10 mL·kg~(-1)蒸馏水灌胃;根据大鼠与人的体表面积比值进行换算后,西药组大鼠给予0.875mg·kg~(-1)的美洛昔康制成的混悬液灌胃,成药组大鼠给予0.612 5 g·kg~(-1)的抗骨增生胶囊制成的混悬液灌胃,补肾通络方低剂量组、补肾通络方中剂量组和补肾通络方高剂量组分别予0.875 g·kg~(-1)、1.75 g·kg~(-1)、3.5 g·kg~(-1)的补肾通络颗粒方制成的混悬液灌胃。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4周。取大鼠腹主动脉血,离心取血清,测定其中PGE-2、NO和iNOS的含量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PGE-2,NO和iNOS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中PGE-2,NO和iNOS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通络方高剂量组PGE-2含量与模型组、西药组、成药组及补肾通络方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通络方高剂量组NO含量与补肾通络方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通络方高剂量组iNOS含量与补肾通络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可以通过降低血清中NO、PGE-2和iNOS的含量水平,以减轻膝骨性关节炎大鼠的膝关节炎症表现,有利于改善膝关节炎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达到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结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方法: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补肾活血通络方及温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结合温针灸治疗KOA可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解毒通络除痹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自拟解毒通络除痹方治疗。记录两组血沉、血小板计数、炎症因子及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4%,高于对照组的80.60%,组间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发现,两组血沉、血小板计数逐渐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血沉、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发现,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逐渐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TNF-α、IL-1β、IL-17、IL-23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发现,两组CRP、CysC、Hcy逐渐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CysC、Hcy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解毒通络除痹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81.5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理化检查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在理化检查改善方面也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补肾活血通络方,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老年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效果良好,患者治疗后细胞凋亡指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通络祛瘀方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4例高血压肾损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治疗同时口服补肾通络祛瘀方,每天1剂,连用8周;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 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微量白蛋白(mALB)变化和血清胱抑素(Cys C)、β_2-MG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两组降压效果相当。治疗后两组患者尿β_2-MG、NAG、mALB及血Cys C、β_2-M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通络祛瘀方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味乌头通痹汤联合补肾祛瘀针刺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补肾祛瘀针刺法+加味乌头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关节肿胀数、压痛数、晨僵时间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VAS、QO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及关节压痛数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乌头通痹汤联合补肾祛瘀针刺法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解毒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联合来氟米特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解毒通络方。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除肿胀关节数、ESR外,其余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除疼痛、健康评分,其余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在西药基础上加用补肾解毒通络方能提高RRA临床疗效,并可明显改善症状、体征及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王光斌  陈道伟 《新中医》2016,48(6):95-96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联合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与中医手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关节功能分级与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功能Ⅰ级的构成比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关节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的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联合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祛瘀通痹方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结合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中西结合组加用补肾祛瘀通痹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为90.00%和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quesne评分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3.46±0.86)分和(4.72±1.0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为(1.94±1.05)分和(3.43±0.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MP-3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为(7.32±1.21)μg/m L和(13.54±1.67)μg/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为(67.48±19.84)pg/m L和(135.45±20.21)pg/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为(10.64±3.75)pg/m L和(21.58±4.18)pg/m 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西结合组和西药组分别为5.0%和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瘀通痹方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热通络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郁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郁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清热通络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络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方治疗骨质疏松症(肾虚兼气血不足型)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21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05例,采用维D钙咀嚼片、骨化三醇胶丸、鲑鱼降钙素及骨肽粉针四联抗骨质疏松西药治疗;治疗组10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补肾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74.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2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补肾方配合抗骨质疏松的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陈薇薇  苏晓  夏嘉 《陕西中医》2011,32(7):824-826
目的:观察补肾通络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补肾通络方(仙灵脾、杜仲、岗稔根、金雀根、威灵仙、南五加皮等)配合西药(益赛普)治疗本病4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55.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ACR 20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55.5%。西药停用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症状,可提高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朱翠红  金军 《北京中医药》2017,36(8):747-748
目的观察补肾方对中老年骨折后骨量减少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下肢骨折后骨量减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2组均给予西药基础治疗+中医特色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肾方。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BMP)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BMP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提高BMP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服补肾方可在西药+中医特色康复护理的基础上提高BMP水平,起到延缓骨质疏松、降低骨折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