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蒲苓盆炎康颗粒和盆腔操二联疗法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予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盆腔操治疗,对照组予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18例,显效30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IL-10、TNF-α指标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盆腔操可能通过下调IL-2、IL-10、TNF-α表达,发挥缓解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帕珠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帕珠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帕珠沙星联合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盆腔炎采用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帕珠沙星治疗,疗效显著。治疗后症状减轻,疼痛缓解,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日照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58)与观察组(n=60),对照组行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行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效果、炎性因子水平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停药后复发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2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Chi2检验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7.59%vs.93.33%,P0.05);治疗后2组TNF-α水平均降低,IL-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停药3、6、12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发挥较好的抗炎、改善组织微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5):124-125
目的:观察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静脉滴注抗生素的同时加服蒲苓盆炎康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两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均降低,IL-2的含量均升高,且治疗组的变化更为明显;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CD3+、D4+细胞亚群、CD4+/CD8+比例均较治疗前提高、CD8+降低,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盆炎方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盆炎方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盆炎方口服;对照组30例,予环丙沙星片及甲硝唑片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4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盆炎方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章庆 《中医药导报》2011,17(6):37-38
目的:观察盆炎净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治疗组予口服盆炎净胶囊和左氧氟沙星胶囊;对照组予口服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胶囊.疗程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3%,对照组为7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治疗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名盆腔炎性后遗症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头孢地尼和复方红藤糖浆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1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2个月后随访生活质量积分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定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蕴结型可增强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内服自拟"盆炎康"及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35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征积分变化:治疗组积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治疗组CRP数值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陈小平  谢波  纪珮 《新中医》2011,(7):79-80
目的:观察中药慢盆颗粒口服配合毛冬青液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以中药内服灌肠治疗,对照组40例以妇科千金胶囊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治疗组为(4.45±1.27)分,对照组为(7.89±3.26)分,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具有下腹痛、腰骶痛、带下多、经量多症状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盆颗粒口服配合毛冬青液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盆消炎颗粒联合盆腔理疗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随机分组法将佛山市中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抗生素治疗,观察组予慢盆消炎颗粒联合盆腔理疗。2周为1个疗程。然后将治疗前后患者的局部体征积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治疗后评估总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8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盆消炎颗粒联合盆腔理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魏绍斌  曾倩 《四川中医》2006,24(4):83-84
目的:观察盆炎康栓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盆炎康栓,每次1枚,每日2次,早晚大便后塞入肛门;对照组予灌肠合剂,每次50ml,每日1次,每晚或排空大便后直肠给药。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非经期用药21天。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65.71%,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显效率62.50%,总有效率90.63%。结论:盆炎康栓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灌肠加灸疗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光明中医》2009,24(4):695-696
目的:观察盆炎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盆炎康灌肠加灸疗神阙穴治疗,治疗1~3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3.33%,痊愈率58.33%.结论:盆炎康灌肠加灸疗神阙穴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化汤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本科室门诊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加替硝唑注射液静脉滴注,1d1次.治疗组8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化汤(红藤、败酱草、蒲公英、黄柏、生薏苡仁、白果、蛇床子、丹参、赤芍、白芍、三棱、莪术、土鳖虫、小茴香)保留灌肠,1d1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显效39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有效率占87.50%;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15例,有效26例,无效20例,有效率占75.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汤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苏雪珍 《新中医》2004,36(5):31-3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消炎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口服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配合消炎汤保留灌肠,对照组55例单用复方杏香免耳风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2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52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内服配合消炎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肠炎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酱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中药灌肠,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红酱盆炎汤。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1周及治疗后的症状、体征积分,评价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对比2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及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2组治疗后均低于本组治疗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酱盆炎汤联合中药灌肠可有效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中成药,治疗组在口服中成药的基础上,予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中,显效18例(60.0%),有效11例(36.7%),无效1例(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30例中,显效8例(26.7%),有效15例(50.0%),无效7例(23.3%),总有效率为76.7%。经秩和检验,Z=-3.873,P0.05,说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口服中成药的基础上予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盆腔炎治疗仪和中药灌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疗效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积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联合盆腔炎治疗仪和中药灌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温胞饮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盆炎净颗粒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胞饮加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炎净颗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胞饮加减能够有效缓解肾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采用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α-酮酸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BUN、SCr、U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PAL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BUN、SCr、U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中医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盆炎灵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应用盆炎灵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与结果:应用自拟中药方盆炎灵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临床治疗愈60例占60%,显效20例占20%,有效17例占17%,无效3例占3%,总有效率97%。对照组用金鸡片治疗30例,临床治愈10例占33.3%,显效7例占23.3%,有效9例占30%,无效4例占13.3%,总有效率86.7%。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盆炎灵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