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61002利洛司酮对人早孕绒毛蜕膜分泌功能的影响/刘芳…∥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6,14(3).—154~156为观察利洛司酮对离体培养人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其抗早孕机制。用放免法测定人绒毛组织细胞培养液中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浓度。结果:系列浓度的利洛司酮作用48h后,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培养液中的hCG、P、E2比未作用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利洛司酮的浓度呈负相关,PGF2α比未作用前明显增高(P<0.01)。结论:利洛司酮可直接作用于人早孕绒毛蜕膜,抑制绒毛蜕膜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进一步探讨米非司酮抗生育的作用机理。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早孕大鼠蜕膜、黄体组织培养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酮子(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含量,观察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蜕膜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加入米非司菌培养24h后,蜕膜和黄体组织培养液中的tP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米非司酮对早孕大鼠蜕膜形态学的影响表现为蜕膜组织退化,间质水肿,血管扩张及组织间血细胞渗出。结论 提示米非司酮还可能通过激活黄体和蜕膜的纤溶过程,引起黄体溶解及蜕膜细胞外基质退化、蜕膜剥脱,从而达到抗生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三苯氧胺对体外培养的人早孕绒毛、蜕膜组织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培养 ,放射免疫测定等。结果  (1)在绒毛组织中 ,三苯氧胺可降低HCG、P、E2 及 6 -Keto -PGF1α水平 (P <0 0 5 ) ,升高TXB2 水平 (P <0 0 1) ,6 -Keto -PGF1α/TXB2 比值降低 (P <0 0 1)。 (2 )在蜕膜组织中 ,三苯氧胺显著降低E2 、 6 -Keto-PGF1α水平 (P <0 0 5 ) ,显著升高TNF -а水平 (P <0 0 1)。结论 三苯氧胺显著改变绒毛、蜕膜组织细胞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促进早孕绒毛及蜕膜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绒毛及蜕膜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变化与药物终止早孕的关系.方法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16例(米非司酮组)、负压吸引终止早孕16例(对照组)的绒毛与蜕膜,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DNA和细胞周期动力学分析.结果米非司酮组和对照组绒毛凋亡水平分别为(8.52±4.12)%、(4.24±3.93)%(P<0.05),蜕膜凋亡水平分别为(14.83±8.70)%、(6.27±5.80)%(P<0.01).米非司酮组绒毛滋养层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P<0.01),G2、M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细胞增生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米非司酮通过诱导绒毛和蜕膜细胞凋亡终止早孕,可能机制为阻止滋养层细胞从G0、G1期向S期转化,从而使其增生与凋亡失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 (米索 )中止早孕后对再次妊娠早孕蜕膜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影响。方法 :取停经 4 9d内、无口服米非司酮史妇女早孕蜕膜绒毛 2 0例 ,分为两组 (Ⅰ、Ⅱ组 )。另取有使用米非司酮抗早孕史再孕妇女蜕膜绒毛 2 0例 ,分为两组 (Ⅲ、Ⅳ组 )。其中Ⅰ、Ⅲ组行人工流产 ,Ⅱ、Ⅳ组行药物流产。绒毛组织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 ,蜕膜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观察ER、PR的变化。结果 :①Ⅰ、Ⅲ组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无水肿变性 ,间充质无异常染色。Ⅱ、Ⅳ组绒毛水肿变性明显。②早孕蜕膜ER、PR均位于大部分间质细胞及少数腺上皮细胞的胞核内。 4组受体水平积分Ⅰ、Ⅱ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Ⅲ、Ⅳ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Ⅰ、Ⅲ组间及Ⅱ、Ⅳ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①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可引起早孕绒毛水肿变性坏死 ;②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可使早孕蜕膜ER、PR水平下降 ,但月经恢复后ER、PR水平已回复至正常 ,再次妊娠后蜕膜ER、PR与未服用米非司酮及米索者早孕蜕膜ER、PR无差异。前次药物流产效果正常者 ,再次行药物流产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6.
异常妊娠     
061482 米非司酮和利洛司酮对人早孕绒毛、蜕膜分泌功能的影响;061483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3介导孕激素在人孕早期的作用;061484 脂源性细胞因子与子痫前期关系的研究;061485 子痫前期患者血脂代谢调节的探讨;061486子 痫前期患者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宫血净对米非司酮药流大鼠的作用,探索宫血净减轻药流副作用的机理。方法:复制早孕药流大鼠出血量增加模型,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药流大鼠子宫蜕膜残留、子宫内膜损伤、子宫平滑肌弹力纤维数量;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大鼠性激素水平和TXB2、PGF1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宫血净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减少药流大鼠阴道出血量(P<0.05;P<0.01),并有一定剂量依赖趋势;与模型组和阳性组相比,宫血净高、中剂量组能明显升高药流大鼠外周血中FSH、LH水平(P<0.05;P<0.01),高剂量组明显降低P水平(P<0.05);与模型组相比,宫血净高剂量组明显降低TXB2/PGF1α值(P<0.05),阳性组升高TXB2/PGF1α值;与模型组相比,宫血净各剂量组有减少药流大鼠子宫蜕膜残留、促进子宫内膜损伤修复和增加子宫平滑肌弹力纤维数量作用趋势,其中宫血净高剂量组能明显减少药流大鼠子宫蜕膜残留(P<0.05)。结论:宫血净能改善早孕大鼠米非司酮药流后阴道出血量增加等副作用,其机理与阳性对照药不尽相同,可能与它增加子宫平滑肌弹力纤维数量,降低P、PRL水平,升高E2、FSH、LH水平从而促进子宫收缩和蜕膜组织排出,促使流产完全;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及降低TXB2/PGF1α值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蜕膜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_Ⅱ (IGF_Ⅱ )mRNA表达的影响及IGF Ⅱ与早期妊娠及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 ,对 2 0例人工流产妇女 (对照组 ) ,2 0例服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 (药物组 )绒毛、蜕膜组织中IGF_Ⅱ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苏木精 伊红染色 ,PAS染色分别观测其绒毛及蜕膜组织中组织形态学改变及其糖原储存量变化。结果 :药物组绒毛、蜕膜组织中IGF_Ⅱ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 <0 0 5 ,P <0 0 1)。对照组绒毛、蜕膜组织中糖原含量丰富 ,药物组均较低 (P <0 0 5 ,P <0 .0 1)。结论 :米非司酮可能通过下调绒毛、蜕膜组织中IGF_ⅡmRNA的表达 ,影响胎盘功能 ,阻碍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终止早孕后,绒毛和蜕膜内纤维粘连蛋白(FN)的表达情况.方法 宫内早孕要求终止妊娠且孕龄<49 d的妇女,分为药物完全流产组(n=15)、药物不全流产组(n=15)和对照组(手术流产组,n=15).两药物流产组取服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第3天排出的绒毛和蜕膜组织,对照组取负压吸引出的绒毛和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绒毛和蜕膜组织中FN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绒毛和蜕膜F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两药物流产组(P<0.017);其中,不完全流产组绒毛和蜕膜组织中F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完全流产组(P<0.017).结论 米非司酮可通过降低早孕妇女绒毛和蜕膜中FN的表达,改变胚胎宫内发育的内环境,在细胞外基质水平发挥抗早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前列腺素E2在尿结石形成中的作用以及α-亚麻酸对草酸钙结石鼠前列腺素E2、肾草酸钙结晶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60只雄性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喂饲苏子油、葵花籽油4周后,使用诱石剂1%乙二醇(EG)加1%氯化氨喂饮大鼠,同时继续以苏子油和葵花籽油灌胃,3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24h血尿生化指标,肾草酸钙结晶情况及各组大鼠尿前列腺素E2水平。结果苏子油组肾组织水肿较轻,肾内草酸钙结晶数及肾钙含量明显低于成石组(P<0·01),24h尿钙排泄,血尿素氮,肌酐浓度显著低于成石组(P<0·05),尿肌酐排泄增加(P<0·05)。葵花籽油组仅血尿肌酐较成石组明显改善(P<0·05),其他指标与成石组无显著差异(P>0·05)。24h尿前腺素E2水平苏子油组、对照组显著低于成石组(P<0·01、P<0·05)。葵花籽油组与成石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石组、苏子油组、葵花籽油组前列腺素E2水平与尿总钙含量成正相关性。结论前列腺素E2可能参与并促进了尿结石的形成,α-亚麻酸可能通过抑制肾前列腺素E2的产生而抑制尿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生理意义,采用ELISA方法分别定量测定40例肝硬化患者与10例对照组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酮-PGF1α)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无上消化道出血组血浆TXB2水平、TXB2/6酮-PGF1α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较出血组显著增高(P<0.05或0.01);而血浆6-酮-PGF1α与vW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或0.01),较出血组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血浆TXB2下降、6-酮-PGF1α升高及其比例衡有密切关系,vWF水平升高能反映肝硬化血管内皮损伤及上消化道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2.
利洛司酮与米非司酮均为孕酮受体拮抗剂,它们能在受体水平阻断孕酮作用而发挥催经止孕作用。本文将国产利洛司酮与米非司酮的实验药效学进行了比较性研究,结果表明:利洛司酮与米非司酮经口给药终止小鼠早孕的半数有效量即ED_50(95%可信限)分别为0.38mg/kg(0.27~0.55mg/kg)及0.67mg/kg(0.43~1.06mg/kg),两者药效有显著性差异(P<O.05);其终止大鼠早孕的ED_50(95%可信限)为1.06mg/kg(0.68~1.64mg/kg),及2.46mg/kg(1.72~3.51mg/kg),两者药效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此外,利洛司酮经口给药与塞普酮肌内注射给药联合应用时,终止小鼠早孕的效果呈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宫止血合剂对大鼠药物流产后血浆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给早孕大鼠灌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流产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新生化组及清宫止血合剂高、中、低剂量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TXB2和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清宫止血合剂可使大鼠血浆6-Keto-PGF1α含量显著降低、TXB2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清宫止血合剂能调节大鼠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水平,这可能是其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人工流产     
以阅754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及蜕膜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月霞平…//中华妇产科杂志一11洲关〕,34(5),一278一280 为探讨米1卜司酮对早孕绒仑及蜕膜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23例正常早孕和24例口服米非司酮后吸官流产物的绒毛及蜕膜组织,进行细胞周期动力学分析结果发现服用米1卜司酮后,绒毛滋养层细饱C。、G.期细胞明显增加(P<0.0一),q、、一期明显降低(P< 0.0一).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降低(P<001);蜕膜细胞除q、M期细胞卜升(p<0.05、外,其余各期无变化〕因而认为米非司酮可阻断滋养层G。、G;期细胞同S期的转化,从而抑制细…  相似文献   

15.
070021复方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赵维英…∥生殖与避孕·—2006,26(11)·—703~封3停经≤49d确诊为正常宫内妊娠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口服复方米非司酮(每片含双炔失碳酯5mg,米非司酮30mg)配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终止早孕的临床观察。结果:复方米非司酮在降低米非司酮的剂量同时并未降低完全流产率,孕囊排出时间却明显缩短(P<0·05),同时还发现可缩短阴道流血时间,且刮宫标本病理提示子宫内膜多呈增生期改变。两组绒毛坏死程度及蜕膜蜕变坏死程度无显著差异。观察组除服用米索前列醇前的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血栓素B2 (TXB2 )、6 酮 前列腺素F1α( 6 Keto PGF1α)和前列腺素E2 (PGE2 )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 88例CHD患者和 3 0例非冠心病患者的血清TXB2 、6 Keto PGF1α和PGE2 水平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HD组血清TXB2 和PGE2 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 .0 1) ,6 keto PGF1α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 .0 1)。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血清TXB2 和PGE2 水平高于无合并组 (P <0 .0 1) ,6 keto PGF1α水平低于无合并组 (P >0 .0 1)。出现心力衰竭 (CHF)组血清TxB2 水平高于无CHF组 (P <0 .0 1) ,6 keto PGF1α水平低于无CHF组 (P <0 .0 1) ,PGE2 与无CHF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住院死亡组血清TxB2 水平高于好转出院组 (P <0 .0 1) ,6 keto PGF1α水平低于好转出院组 (P <0 .0 1) ,PGE2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测定血清TXB2 、6 keto PGF1α和PGE2 的变化 ,有助于研究CHD患者的病理机制、病情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17.
自然流产时蜕膜、绒毛组织中TNF-α和IL-10的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早期流产者蜕膜、绒毛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 -α及白细胞介素 - 10的水平 ,探讨自然流产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将 5 0例停经 6~ 12周的早孕妇女分为两组 ,自然流产组 30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 ,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技术 ,对自然流产组及正常早孕组的蜕膜、绒毛组织中的 TNF-α及 IL - 10进行测定。结果 :早期自然流产组蜕膜 ,绒毛组织中 INF- α水平较正常早孕组明显升高 (P<0 .0 5 ) ;正常早孕组蜕膜绒毛组织中 IL- 10较早期流产组显著升高 (P<0 .0 5 )。结论 :自然流产与母胎界面细胞因子(TH1/TH2 型 )微环境的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药物流产阴道出血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阴道出血原因。方法:对30例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米非司酮组)及30例正常早孕吸宫流产(正常对照组)的早孕绒毛及蜕膜组织应用流式细胞定性定量分析技术进行DNA分析,应用光镜对组织细胞形态学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6例米非司酮药物流产及2例人工吸宫流产的绒毛及蜕膜组织应用透射电镜进行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米非司酮组绒毛蜕膜细胞形态学显示凋亡改变,且绒毛形态学上的改变重于蜕膜。DNA直方图上均有亚二倍体峰(凋亡峰)出现,米非司酮组和对照组绒毛凋亡水平分别为9.38±1.84%、4.64±0.86%(P<0.01),蜕膜凋亡水平分别为7.64±1.81%、4.06±1.49%(P<0.01)。绒毛滋养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30.84±7.19%、31.02±5.82%(P>0.05),蜕膜增殖指数分别为23.87±2.50%、21.02±2.57%(P>0.05)。米非司酮组绒毛凋亡水平高于蜕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可诱导和促使早孕绒毛蜕膜组织发生细胞凋亡,且米非司酮对绒毛细胞凋亡的影响大于蜕膜,而蜕膜凋亡的低水平且不彻底性正是米非司酮药物流产不全及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长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早孕不同时期绒毛与蜕膜组织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米非司酮抗早孕作用机制。方法:妊娠≤39天妇女40例,随机分2组即对照组1组和服药1组,妊娠≥40天并≤49天的妇女20例作为服药2组,对照组阴道给予米索前列醇400g,2小时后行常规负压吸引术终止妊娠;服药1、2组给予顿服米非司酮150mg,48小时后阴道给予米索前列醇400g,2小时后行负压吸引术。收集3组所得的蜕膜、绒毛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1)在各组早孕蜕膜、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Ang-1在蜕膜、绒毛组织中的表达用药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2个用药组之间无差别(P0.05)。结论:米非司酮作用48小时后VEGF、Ang-1在人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受到抑制,阻碍胚胎血管正常生成,使妊娠难以维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 TNF- α)与反复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ISΑ方法检测 30例正常早孕妇女及 5 1例原因不明反复流产妇女的血清、蜕膜和绒毛组织中 TNF-α水平。结果 :流产妇女及正常早孕妇女蜕膜组织中 TNF-α水平明显高于绒毛组织 ( P<0 .0 5 ) ;流产妇女血清、蜕膜组织中 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早孕妇女 ( P<0 .0 1 ) ,流产 3次以上者高于流产 3次者( P<0 .0 5 ) ;绒毛组织中 TNF- 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血清和蜕膜组织中 TNF- α水平升高可能与反复流产有关 ,血清中 TNF- α水平可作为预测流产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