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史明杰 《中外医疗》2009,28(29):94-9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46例患儿随即分为2组。IVIG(2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白蛋白、菌栀黄静点,光疗,肝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的基础上给予IVIG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续3d,观察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的动态变化,以及黄疸消退时间,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红细胞的变化。结果3d后IVIG组在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及皮肤黄疸消退时间方面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组的光疗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末梢血RBC、HB、和HCT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IVIG组此3项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VIG对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有显著疗效,可有效防止或减轻溶血和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ABO溶血病(ABO HDN)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故早期诊断与治疗尤为重要.现将本院2005年1月-2007年9月收治的ABO HDN 113例分为二组进行对比,观察入院日龄与黄疸峰值、光疗时间、黄疸减轻或消退天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预防新生儿ABO溶血病并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64例确诊为母婴血型不合ABO溶血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在出现黄疸但未达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时,予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在血清胆红素超过220.6~256μmol/L时予光疗;比较两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黄疸程度与换血率、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住院期间总胆红素峰值等.结果 干预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5例,中重度黄疸2例,未用换血疗法,未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平均峰值198.5±48.6μmol/L;而对照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17例,中重度黄疸14例,6例用换血疗法,未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平均峰值389.6±86.3μmol/L,早期综合干预预防作用显著(P<0.05).结论 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可有效控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溶血过程,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避免换血治疗.  相似文献   

4.
段玉龙  李晓兰  贺湘英   《四川医学》2021,42(3):267-271
目的研究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网织红细胞计数对静脉免疫球蛋白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间收住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确诊为新生儿ABO溶血病且入院时网织红细胞百分比≤6%的70例新生儿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非IVIG组和IVIG组。非IVIG组仅采取蓝光等对症支持治疗,IVIG组在光疗等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免疫球蛋白。比较IVIG组和非IVIG组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经皮胆红素峰值、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的不同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IVIG组住院时间为(5.8±1.9) d,经皮胆红素峰值为(14.4±2.3) mg/d L,峰值出现时间为日龄(4.6±1.5) d,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为(16.1±10.1) g/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下降幅度为(2.2±0.7)%,住院期间并未发生胆红素脑病等相关并发症;非IVIG组住院时间为(5.1±1.4) d,经皮胆红素峰值为(14.9±2.2) mg/d L,胆红素峰值出现时间为日龄(4.8±1.1) d,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为(15.3±12.4) g/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下降幅度为(2.4±0.8)%,住院期间未发生胆红素脑病等相关并发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6%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使用IVIG可能并不能降低胆红素峰值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ABO溶血病的疗效。(2)方法:取新生儿脐血作血清学检查以判ABO溶血病。随机分观察组13例,对照组12例,观察组于生后24h内用IVIG 800mg/(kg.d)静滴1次;对照组不同IVIG。两组其余治疗方案相同,定时检测静脉血血红蛋白(Hb),总胆红素(TBIL)。(3)结果:观察组在TBIL水平,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显低于对照组(P<0.005),自身对照时观察组治疗前后Hb无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显下降(P<0.005)。(4)结论:早期使用IVIG可有效防止或减轻由新生儿ABO溶血病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和贫血。  相似文献   

6.
赵红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16(5):512-513,517
【目的】评估静脉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00年10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45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IVIG组(常规治疗 IVIG),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72h后,IVIG组血清总胆红素、黄疸消退时间为(106.1±48.5)μmol/L和(6.14±2.12)d,对照组为(136.7±42.7)μmol/L和(10.8±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VIG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IVIG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可有效阻断ABO-HDN的早期溶血过程,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对防止高胆红素脑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更好内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新生儿重症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1g/kg/d,6~8h输完,连用1~3d,并在治疗前1d、治疗后每1天连续监测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IVIG联合光疗等常规方法,能更快地下降血清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减少光疗时间,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IVIG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有确切疗效。基层医院因条件受限,对重症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不能实施换血治疗,可加用IVIG以达到部分换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ABO溶血症 2 7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12例 ,治疗组 15例 ,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蓝光照射 (光疗 )累计时间及皮肤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 72小时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 ,皮肤黄疸消退时间及光疗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两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能有效地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 ,减少光疗治疗时间 ,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溶血病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疗效。方法将121例确诊HDN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61例)和常规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400mg/kg·d,2 ̄3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血清总胆红素值、日均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值分别为(153.42±45.21)μmol/L和(56.49±24.05)μmol/L,均低于常规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23.51±11.19)h,累计光疗时间(3.01±0.89)h,均短于常规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IVIG能有效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快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率,大大缩短光疗时间,是早期治疗新生儿ABO-HDN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01月至2012年05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79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后48h,丙种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可抑制ABO溶血过程,减少红细胞的破坏,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防性光疗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分析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ABO溶血病85例。随机将患儿分为预防性光疗组(出生后24 h内进行光疗者),对照组(出生48 h后开始光疗者),分析2组基本状况(年龄、性别、出生体质量、血型等),测量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SB)、最高峰TSB、黄疸达高峰时间、网织红细胞比例(REC)、总光疗时间、住院时间、脐血及治疗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预防性光疗组TSB高峰值明显降低(P<0.01),黄疸达高峰时间缩短(P<0.05),住院时间、总光疗时间、治疗后RBC、HGB及HCT下降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光疗组无需要全换血治疗病人。结论预防性光疗可显著降低ABO溶血病患儿黄疸高峰值,减少全换血可能,但对于减少住院及光疗时间,减轻贫血程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严重的溶血性黄疸胆红素上升快,光疗难以阻止核黄疸的发生。到目前为止,换血疗法仍然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黄疸的重要措施之一,不能被其它方法完全代替.我院每年有2~4例新生儿因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需要换血治疗,现将1985年后资料较完整的23例作回顾分析.临床资料23例均是足月成熟儿,换血28次.一、换血原因及日龄:Rh溶血7例,其中Rh抗D抗体所致的溶血4例,抗E抗体所致的溶血3例.ABO溶血9例,其中OB溶血8例,OA溶血1例.G6PD缺陷3例.原因未明或未做病因检查4例.换血日龄为生后10小时~8天.生后1天内换血的4例.换血日龄为生后…  相似文献   

13.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对生儿ABO溶血病早期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预防或减轻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贫血的效果。方法:取脐血作血清学检查以判断ABO溶血病,对脐血总胆红素达25.5μmol/L以上新生儿于出生48小时内用IVIG800mg/kg·d,定时检测末梢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静脉血总胆红素,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IVIG组在总胆红素水平,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RBC、Hb、HCT高于对照组(0.05>P>0.01)。作自身对照IVIG组治疗前后RBC、Hb、HCT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早期使用IVIG可有效地防止或减轻由新生ABO溶血病引起的高胆症和贫血。  相似文献   

14.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湘蓉  章玲 《中原医刊》2007,34(19):81-82
目的 探讨早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疗效。方法 将105例确诊ABO-HDN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和常规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剂给予IVIG1 g/kg,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血清总胆红素值为(216±17)μmol/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4.3±0.9)h],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大剂量IVIG能有效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快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率,大大缩短光疗时间,是早期治疗新生儿ABO-HDN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将 36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免疫球蛋白治疗组 (1 9例 )和对照组 (1 7例 ) ,两组在给予综合退黄治疗的基础上 ,免疫球蛋白治疗组加用单次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 ,并动态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和光疗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入院后 2 4、48、72h免疫球蛋白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 ,血红蛋白水平逐渐升高 ,光疗时间缩短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或 <0 .0 1 )。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无一例换血 ,对照组有 3例需要换血治疗。结论 :早期及时应用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 ,能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 ,快速降低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防止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 ,避免换血治疗 ,是早期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新生儿溶血病 ,特别是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越来越多见。因该病可引起严重的贫血、黄疸及胆红素脑病 ,需及时治疗。丙种球蛋白 (IVIG)能阻断溶血途径 ,防止贫血 ,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 ,目前 ,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溶血病。我们应用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 2 2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11月— 2 0 0 2年 11月我院儿科住院ABO溶血病患儿 4 1例 ,随机分为IVIG治疗 (观察 )组 2 2例和常规治疗 (对照 )组 19例 ,观察组平均日龄 2 .4d ,平均胎龄38.7周 ,平均出生体重 3.3kg ,黄疸平…  相似文献   

17.
早期监测干预对新生儿ABO溶血病并胆红素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武华 《广西医学》2010,32(10):1205-1207
目的探讨早期监测、早期干预对新生儿ABO溶血病并胆红素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母婴血型不合ABO溶血病并经早期干预新生儿34例为干预组;与同期在本院出生未经早期监测、干预,出现病理性黄疸确诊为母婴血型不合ABO溶血病新生儿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高峰期胆红素值、换血例数、胆红素脑病发生率等。结果干预组血清总胆红素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发生亚临床胆红素中毒症及需要同步换血治疗2例;对照组换血疗法11例,发生亚临床胆红素中毒症12例,发生胆红素脑病8例,干预组胆红素脑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O型血母亲所生血型为A型或B型的新生儿,早期监测黄疸并开始干预治疗,可有效控制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换血治疗,降低ABO溶血病并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过脐带血的血型血清学检验进行早期诊断以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及时光疗等综合治疗对控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意义.方法:②通过对145例夫妇血型不符的“O”型血孕妇所生婴儿进行留脐血定血型和查溶血三项试验,以早期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②通过对开始治疗时间不同的47例早期诊治组与41例对照组在血清胆红素峰值、确诊时间、需光疗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早期诊治组血清胆红素和经皮测胆红素峰值、光疗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AB0溶血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大大减轻黄疸程度、缩短光疗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有效地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疗效。②方法将48例ABO—HDN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IVIG0.5~1g/(kg·d),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血清总胆红素(TBIL)并观察记录黄疸消退的时间。③结果观察组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④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间断光疗方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效果。方法将112例未达换血标准的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次光疗组59例,每次双面蓝光照射6h,间隔6h后重复照射,疗程5d。单次光疗组53例,每天连续双面光疗12h,疗程5d。累计光疗时间均为60h。比较两组的黄疸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两组光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次光疗组t=21.83,P〈0.01;单次光疗组t=22.32,P〈0.01)。光疗前两组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8,P〉0.05),但光疗后两组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4,P〈0.01)。结论两种间断光疗方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均有效。分次光疗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