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瑞芬太尼在老年人腹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  夏开群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536-153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的效果,为老年手术病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老年患者腹部手术12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F)、芬太尼组(F)。诱导用咪唑安定0.08mg/kg,丙泊酚1mg/kg,瑞芬太尼1~2μg/kg(RF组)或芬太尼3~4μg/kg(F组),阿曲库铵0.8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间隙正压通气,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0.3pg/(kg·min)(RF)组或芬太尼0.03~0.04pg/(kg·min)(F组)加丙泊酚0.06~0.08mg/(kg·min),手术结束前10min停药,阿曲库铵15mg/30min,手术结束前30min停药。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插管后即刻和插管后5min两组间MAP、HR差异有显著性(P〈0.01),RF组明显低于F组,术后恢复情况RF组病人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老年病人腹部手术效果优良,苏醒快,恢复好。  相似文献   

2.
罗小燕  谢文喜  章华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080-208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手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8例甲状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48例。患者分别用瑞芬太尼0.1μg/(kg·min)(A组23例),0.15μg/(kg·min)(B组24例),0.2μg/(kg·min)(C组21例)复合异丙酚输注诱导并维持。比较三组围麻醉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苏醒情况以及咳嗽发生率。【结果】甲状腺切除时,与A组相比,B组和C组MAP和HR均明显降低(P〈0.05);拔管时,与A组相比,C组HR值明显降低(P〈0.05)。C组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甲状腺手术均安全有效,0.2μg/(kg·min)瑞芬太尼术中维持可减轻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及咳嗽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脑血流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者,麻醉诱导采用瑞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0mg/kg,司可林1.5mg/kg,气管插管成功后机械通气。微泵持续输注异丙酚4.0—6.0mg/kg·h,瑞芬太尼0.1~0.2μg/kg·min维持麻醉。采用经颅多普勒脑血流监测仪,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注瑞芬太尼后、静注异丙酚后、气管插管后、手术维持中,测定一侧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MCA),同时监测记录MAP、HR的变化。结果 麻醉诱导后,MAP、Vm—MCA均低于诱导前水平(P〈0.05),气管插管后二者与诱导前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Vm—MCA也低于诱导前水平(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可降低脑血流量,适用于神经外科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效果,并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下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比较。方法选择80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R组为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P组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每组40例。R组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1min后瑞芬太尼(浓度10mg/L)1.0μg/kg持续静注50-60s,续以0.1μg/(kg·min)持续输注。P组静注芬太尼1.0μg/kg,1min后丙泊酚1.5~2.0mg/kg持续静注,随后以2.0mg/(kg·h)持续输注。术中如有呻吟或肢动时,R组追加瑞芬太尼10~20μg,P组追加丙泊酚20~30mg。观察2组麻醉效果、术中BP、SPO2、HR、RR的变化和术中不良反应。结果R组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5.0%,与P组97.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完全苏醒后离室时间R组为(10.2±3.2)min,明显短于P组(23.0±4.7)min(P〈0.05);不良反应R组明显少于P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本研究剂量下能为宫腔镜电切术提供一个满意的镇痛效果,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相比,其对循环的影响较小,恢复明显加快,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瑞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宫腔镜电切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芬及阿曲库胺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及阿曲库胺全凭静脉组(Ⅰ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诱导量分别为1μg/kg和1mg/kg,阿曲库胺为0.5mg/kg。瑞芬太尼以0.2μg/(kg·h)速率输注。麻醉中通过增减瑞芬太尼输注速率调整麻醉深度;丙泊酚按5:4:3方案输注,即5mg/(kg·h)输注10min,4mg/(kg·h)输注20min后,3mg/(kg·h)恒速输注。阿曲库胺以1mg/(kg·h)恒速输注。观察两组气管插管反应、麻醉效果、苏醒质量。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Ⅰ组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Ⅱ组插管后及术中各观测值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清醒时间Ⅰ组较Ⅱ组显著缩短(P〈0.01),但麻醉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较Ⅱ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及阿曲库胺实施全凭静脉麻醉,采用负荷量加两种以上速率输注简便易行,术中情况平稳,管理方便,苏醒迅速,但诱导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
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偲  张旭宇  许淼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573-3575
目的:通过采用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观察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抑制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合适靶控浓度。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腔镜手术病例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4ng/mL,Ⅱ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6ng/mL,Ⅲ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8ng/mL:3组丙泊酚靶控浓度均为3μg/mL。麻醉维持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浓度与诱导时相同,观察和测定麻醉前10min(T1)、插管后1min(T2)、气腹后20min(T3)、术毕解除气腹后20min(T4)时的血压、心率、血糖和皮质醇变化,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呼之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气腹时间。术后24h随访恶心、呕吐、头痛、躁动、术中知晓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T2、T3、T4时点3组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MAP在T2时点同T1时点比较均下降(P〈0.01);3组HR在T2、T3时点较T1时点均下降(P〈0.01);Ⅱ、Ⅲ组在T3及T4时点与I组比较血浆皮质醇浓度显著下降(P〈0.01)。组内比较Ⅰ组血浆皮质醇在T4时点较T1时点增高(P〈0.05),Ⅱ、Ⅲ组在T3、T4时点同T1时点比较均下降(P〈0.01)。3组血糖较麻醉前均增高,但Ⅰ组同T1时点相比血糖升高显著(P〈0.01)。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稍高。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靶控输注4~8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3μg/mL全凭静脉麻醉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致的应激反应.6-8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以更有效抑制二氧化碳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且以瑞芬太尼6ng/mL复合丙泊酚3μg/mL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行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维持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40例美国麻醉学会手术前分级标准原则(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R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咪唑安定0,04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5~2.0mg/kg和维库溴铵0,1mg/k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C组:用2%安氟醚吸入;R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360ml+丙泊酚注射液400mg+瑞芬太尼1mg按75滴/min的速度静脉输注。记录病人麻醉诱导前,切皮后和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C组病人切皮后、术毕的MAP、HR升高的程度比R组病人明显。两组病人切皮后和术毕的MAP分别与诱导前的MA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下LC比较,人工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混合液全凭静脉麻醉用于LC时,麻醉维持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拔管早,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乳剂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分别用于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ASAⅠ或Ⅲ级择期髋关节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芬太尼组(F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20例。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各组均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1~2μg/mL,F组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1~2μg/(kg.h),R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5~1μg/(kg·min),S组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5μg/kg,维持BIS值40~60;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3 min(T2)、切皮(T3)、骨膜剥离(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记录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于拔管后即刻、拔管后30、60 min和离开PACU时采用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价意识状态;记录术中和PACU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基础值相比,3组T1时MAP和HR均下降,T3、T4时,F、S组MAP升高,F组HR升高,R、S组HR降低(P〈0.05);与F组比较,R组T3、T4时MAP、HR降低,S组T3、T4时HR降低;与S组比较,R组T3、T4时MAP降低(P〈0.05)。R组与F组、S组比较,F组与S组比较,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缩短,拔管后即刻和拔管30 min OAA/S评分升高(P〈0.01或P〈0.05);R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F组、S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髋关节手术均能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术中血流动力学更趋稳定,术后苏醒迅速,较另两者更佳。  相似文献   

9.
叶妙恩  陶在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79-2680
目的:评价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门诊结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结肠镜检查患者40例,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F组:单次予芬太尼0.8~1ug/kg,R组:以微量泵输注瑞芬太尼0.05~0.1ug/(kg·min),lmin后所有患者静脉注射负荷量丙泊酚1mg/kg,至睫毛反射消失开始入镜,瑞芬太尼输注至肠镜进至回盲部停药。术中根据患者反应,两组追加丙泊酚为诱导量的1/5。观察并记录各时点的MAP、SpO2、HR、RR,记录术中肢体扭动、呼吸抑制例数,丙泊酚总用量;清醒时间:术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例数。结果:术中R组患者MAP、SpO2、HR、RR下降低于F组(P〈0.05);R组丙泊酚用量少于F组(P〈0.05),清醒时间少于F组(P〈0.05);R组呼吸抑制高于F组(P〈0.05),F组术中肢体扭动及术后头痛头晕高于R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可用于无痛肠镜,麻醉效果满意,苏醒迅速。但术中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备好抢救设备和药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持续微量静脉输注用于甲状腺手术辅助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颈丛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0.01mg/kg;试验组瑞芬太尼0.01~0、06μg、kg^-1·min^-1持续微量静脉输注。比较术中两组MAP、HR、SpO2及RR各值变化。对比两组患者镇静、镇痛程度的差异。结果(1)试验组Bp及HR变化较小,血流动力学稳定;对照组Bp及HR波动明显,MAP、HR于T2、T3时点较术前和试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镇静优良率60%,镇痛优良率仅70%。试验纽患者镇静镇痛优良率均达1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瑞芬太尼持续微量静脉输注用于甲状腺手术辅助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