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成年居民饮酒行为特征及饮酒模式。方法 2017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房山区24个乡镇/街道根据家庭户数应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PPS)方法抽取相应数量行政村/居委会,在每个抽中的行政村/居委会中简单随机抽取1~2个村民小组/居民小组,按照年龄性别构成共抽取房山区18~79岁常住居民4 835人,进行饮酒现状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房山区男女成年居民及总的饮酒人数分别为1 277、371和1 648人,饮酒率分别为52.3%、15.5%和34.1%;男性饮酒者过量饮酒和频繁饮酒及单次大量的饮酒人数分别为384、380和477人,饮酒率分别为30.1%、29.8%和37.4%,女性饮酒人数分别为32、33和141人,饮酒率分别为8.6%、8.9%和38.0%;男性饮酒者过量饮酒、频繁饮酒危险行为高于女性(χ2=126.607、66.624,均P<0.01);年龄增长(OR=1.370)及现在吸烟(OR=2.383)是过量饮酒发生的危险因素,女性(OR=0.119)及文化程度升高(OR=0.706)是过量饮酒发生的保护因...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高血压病患者饮酒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饮酒状况,为慢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利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地方慢病综合干预项目管理的且有完整饮酒信息的高血压病患者数据,分析饮酒状况。结果 18 976名城市高血压病患者平均年龄(62.4±11.1)岁,饮酒率为20.7%,男、女性分别为36.1%和9.3%,男、女性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21.7 g和5.8 g,过量饮酒的比例分别为46.5%和26.9%。男性以45~59岁组日均酒精摄入量和过量饮酒比例最高,60岁以上组最低。女性各年龄组日均酒精摄入量和过量饮酒比例接近。结论高血压病患者特别是男性患者饮酒严重,45~59岁男性高血压病患者饮酒干预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呼伦贝尔蒙古族地区居民饮酒行为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1088名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地区成年居民饮酒率为28.8%,男性饮酒率为62.8%,女性为9.0%,62.6%的男性饮酒者和85.1%的女性饮酒者饮酒频率为1~3次/周,男性和女性饮酒者平均日摄入酒精量分别为29.5g和10.5g,过量饮酒的比例为54.7%和35.1%。结论呼伦贝尔蒙古族地区男性和女性饮酒率以及平均日摄入酒精量均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海地区藏、汉族男性饮酒行为模式。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等方法抽取在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青海省藏医院及青海大学医学院共抽取研究对象732人,其中藏族430人,汉族302人。征得同意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饮酒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藏、汉族的整体饮酒率分别为66.47%和69.54%;藏、汉族人群中安全饮酒者分别占39.07%和41.39%,危险饮酒者分别占27.67%和28.16%;藏、汉族均以低度白酒为主分别占67.94%和64.28%;藏、汉族饮酒者中饮酒方式以众饮佐菜为主分别占79.44%和58.09%。结论藏、汉族男性的饮酒率高,饮酒者年轻化,饮酒人群中仍存在不安全饮酒行为。健康工作者更加需要注意那些处于危险边缘的危险饮酒者和有害饮酒者,如果该危险饮酒者和有害饮酒者还没有发展到酒依赖的程度,能够早期及时的采取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酒量和酒精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苏省徐州市≥15岁居民过量饮酒现状,为今后健康教育和采取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徐州市抽取的44 791名≥1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徐州市≥15岁居民过量饮酒率为11.65%,标化率为12.35%;其中城市居民过量饮酒率为11.19%,标化率为11.86%,农村居民过量饮酒率为11.79%,标化率为12.49%,城市与农村居民过量饮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219名过量饮酒者中,过量饮酒1~2次/周者占37.77%,过量饮酒3~4次/周者占23.41%,每天或几乎每天过量饮酒者占38.82%;其中城市和农村居民过量饮酒频次为1~2次/周、3~4次/周、每天或几乎每天者分别占44.93%、28.18%、26.89%和35.71%、22.05%、42.24%,城市与农村居民过量饮酒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63,P=0.000);不同特征居民过量饮酒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和人均年收入居民的过量饮酒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徐州市≥15岁居民过量饮酒率较高,农村居民每天或几乎每天过量饮酒者多于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6.
中国2012年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饮酒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18~59岁就业流动人口的饮酒行为和模式。方法 2012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70个县(区、团),按行业分层多阶段整群抽取≥18岁流动人口作为样本,分析流动人口调查前12个月饮酒状况。结果 共有48 697名样本人群纳入分析。调查前12个月饮酒率为51.7%(男性为71.9%,女性为24.7%)。饮酒者中男性每周饮酒率和日均酒精摄入量分别为53.9%和18.7 g,女性分别为16.7%和4.1 g。饮酒者每周饮酒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1),随文化程度提高而降低(P<0.01)。男性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1),随文化程度提高而降低(P<0.01)。过量饮酒、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流行率在男性饮酒者中分别为23.6%、6.6%和6.9%,在女性饮酒者中分别为6.3%、2.3%和1.5%。在男性饮酒者中,过量饮酒、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流行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P<0.01),随文化程度提高而降低(P<0.01)。男性和女性饮酒者过去12个月发生豪饮行为的比例分别为71.2%和33.1%。在男性饮酒者中,豪饮行为的频率分布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及行业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行业中,从事建筑业的男性饮酒者每周饮酒率、日均酒精摄入量、过量饮酒、有害饮酒和豪饮流行率均为最高。结论 我国流动人口饮酒行为普遍,性别差别较大;不良饮酒行为在男性饮酒者中存在明显的年龄、文化程度和行业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2010年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2010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部分资料,研究上海市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现状、饮酒频率、饮酒类型、每日酒精消费量及分级.结果 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率为26.1%,男性为43.9%,女性为8.0%.饮酒者中酒精摄入量为34.3 g/d,男性为37.7 g/d,女性为14.9 g/d.不同年龄组中,男性45 ~ 59岁年龄组饮酒率和每日酒精摄入量最高(53.9%和42.6 g/d),女性18~44岁年龄组饮酒率最高为9.6%,45 ~ 59岁年龄组酒精摄入量最高为16.5 g/d;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的饮酒率分别为22.9%和28.5%,酒精摄入量分别为28.5g/d和37.8 g/d.男性饮酒者中,饮酒频率以几乎每天饮酒的比例最高(35.5%),3~6d/周的比例最低(13.0%);饮酒类型中,以饮黄酒、啤酒为主,比例为62.0%和42.8%,饮低度白酒的比例最低为9.8%;过量饮酒、危险饮酒和有害饮酒的比例分别为20.0%、9.2%和20.6%,单次大量饮酒比例为24.6%.结论 2010年上海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率较高,不同性别、年龄和地区间饮酒行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国15岁及以上城乡居民的饮酒现状。方法使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个人健康情况调查问卷"中的饮酒情况数据,对145 263名15岁及以上居民的饮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的饮酒率为34.3%,男性(54.6%)高于女性(13.3%),45~59岁人群饮酒率最高(38.6%);饮酒者饮用最多的是啤酒(64.6%),其次为高度白酒(38.7%)和低度白酒(29.7%);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为28.1 g,男性(32.8 g)高于女性(8.0 g),45~59岁人群酒精摄入量最高(38.5 g);饮酒人群中过量饮酒率为30.4%,男性(34.8%)高于女性(11.7%);饮酒人群中危险饮酒率为13.9%,男性(16.0%)高于女性(4.7%),45~59岁人群的过量饮酒率(41.1%)和危险饮酒率(20.1%)最高。结论中国15岁以上居民饮酒现象比较普遍,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应加强过量饮酒危害的宣传,尤其注重45~59岁年龄段的男性人群。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城乡居民饮酒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饮酒行为现况,为开发和制定饮酒相关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4318人,进行饮酒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江苏省城乡居民饮酒率、重度饮酒率分别为36.53%和17.04%;现在饮酒者平均每日饮酒量为5.41±5.60个标准饮酒单位;饮酒者过去12个月中存在单次大量饮酒的天数平均为100.81±135.25天;饮酒频率、饮酒量和危险饮酒行为的频度等方面,男性均高于女性。结论饮酒行为是江苏省城乡居民中普遍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亟需针对其分布特点开发和制定综合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饮酒行为与饮酒态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35名(男生707名,女生328名)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进行饮酒行为与饮酒态度的调查,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学生的饮酒程度不很严重,偶尔饮酒者和轻度饮酒者占70.7%。学生的饮酒行为与饮酒态度有显著关系;饮酒程度越高,对饮酒、酗酒越持有认可和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长期过量饮酒者与少量或不饮酒者糖尿病、上腹部彩超、血生化、血尿常规检查的结果。提示两部分人群间在脂肪肝、糖尿病、甘油三酯(TG)、谷氨酸转肽酶(GGT)、嗜酸性粒细胞(EO)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方法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长期过量饮酒者62例及不饮酒或偶尔饮酒者52例,分析糖尿病、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炎、肾结石,生化检查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尿酸(UA)、甘油三酯、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常规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A);尿常规中尿蛋白、尿红细胞的结果。结果饮酒组脂肪肝高于非饮酒(χ^2=6.24、P=0.013);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非饮酒组(χ^2=7.216、P=0.008);甘油三酯高于非饮酒组(t=2.57、P=0.011);谷氨酸转肽酶高于非饮酒组(t=2.26、P=0.026);嗜酸性粒细胞低于非饮酒组(t=-3.156P=0.002),62例饮酒者的脂肪肝、糖尿病、甘油三酯、谷氨酸转肽酶、嗜酸性粒细胞方面与少量或不饮酒者有明显差别,提示长期大量饮酒对人体有危害,建议饮酒者控制饮酒量。结论产期过量饮酒对人体的血脂,肝脏、血糖、免疫细胞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饮酒者需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青海省医学生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青少年饮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青海大学医学院210名不同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整体饮酒率及男、女生饮酒率分别是93.3%,96.7%和92.6%;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后脸不红者比饮酒后脸红者发展为危险饮酒者的倍数是19.69倍。吸烟者发展为危险饮酒者是不吸烟者的2.135倍。空腹饮酒和逢酒必喝者发展为危险饮酒者是无此2种习惯的0.119倍和0.125倍。结论青海省医学生整体饮酒率较高,学校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饮酒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梅艳  许能锋 《中国校医》1997,11(3):173-174
为了探讨福州市中学生饮酒的主要危险因素,我们于1995年4~5月对4类中学1017名学生作了本项调查,现报告如下。1对旬与方法1.1对象本次研究为1:2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1.1.1病例107名轻、中、重度饮酒的中学生。对饮酒行为类型的界定参照美国酒精滥用与酒精依赖研究所的标准,确定饮酒程度。1.1.2对照随机抽取与饮酒者同校同班同年龄同性别的不饮酒者。1.2资料收集采用自制调查表,内容涉及学生饮酒状况、饮酒观念、父母情况及学生心理压力等。由市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医师讲解调查目的、意义和内容,务求如实填写。对两个班88名学生…  相似文献   

14.
乙醇与急性心肌梗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士顿的一项研究表明 ,在急性心梗(AMI)前 1年适度饮酒可降低以后的死亡危险。研究人员调查了住院的 1 90 0名AMI病人在其发生AMI以前 1年的饮酒情况 ,在随后的 4年监控了这些参与者的死亡情况 ,不饮酒者为 896人 ( 4 7% ) ,死亡率为6 3% ;轻度饮酒者 (每周 <7杯 )为 6 96人 ( 31 % ) ,死亡率为 3 4 % ;中度饮酒者(每周≥ 7杯 ) 32 1人 ( 1 7% ) ,死亡率为2 4 %。饮用葡萄酒、烈酒、啤酒的效果类似。调整年龄、性别及其他变量后 ,研究者发现 ,在AMI之前 1年内轻度饮酒或中度饮酒者的死亡率低于不饮酒者。与不饮酒者相比 ,中度饮酒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泸州市成年男性居民的饮酒现状,为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09年泸州市健康城市建设项目的调查资料,对泸州市成年男性的饮酒现状进行分析,并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5 044名泸州市成年男性的饮酒率为28.2%,远远高于女性(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和居住区域是男性饮酒的危险因素。结论大部分男性饮酒者为长期、经常、单次多量饮酒,应加强健康教育,控制过量饮酒。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淮安市≥18岁居民饮酒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居民,入户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淮安市2013—2014年有效调查居民16 900人,其中男8 073人(47.8%)、女8 827人(52.2%);居民饮酒率22.6%、现在饮酒率19.2%、过去饮酒率3.4%、重度饮酒率17.9%;饮酒者饮酒量中位数为4.0个标准饮酒单位;现在饮酒者过去1年中单次大量饮酒天数的中位数为24.0 d;男性、脑力劳动者及高中/中专学历的饮酒率、现在饮酒率、过去饮酒率和重度饮酒率均较高;单次大量饮酒与年龄、规律活动呈负相关,与吸烟量呈正相关。结论饮酒行为是淮安居民生活方式中较常见的健康危险因素,需针对其分布特点,研究并制定综合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四川省泸州市成年居民饮酒与慢性病患病率的关系.方法 利用2009年泸州市健康城市建设项目的调查资料,对泸州市11425名成年居民的饮酒和慢性病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是否饮酒与慢性病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泸州市成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4.4%,女性(26.2%)高于男性(22.1%),饮酒率为13.2%,且男性(28.2%)明显高于女性(1.3%);1505名饮酒者中,每次酒精量<40g者占50.9%,40~100g者占40.5%,≥100g者占6.1%;饮酒频率越高(χ2趋势=8.305,P=0.004),饮酒年限越长(χ2趋势=101.345,P<0.001),饮用的总酒精量越多(χ2趋势=17.651,P<0.001),慢性病患病率越高;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饮酒与慢性病患病率之间呈负相关( β=-0.424),饮酒者患慢性病的危险低于不饮酒者,OR值为0.654(95%CI=0.559~0.766).结论 泸州市大部分饮酒者为长期、经常饮酒,应加强高饮酒率人群的健康教育,控制过量饮酒,以降低与饮酒有关的慢性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8.
研究显示,相对于不饮酒者和重度饮酒者而言,中度饮酒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较低,但是没有相关的随机性试验支持这一论点。虽然大部分的观察性研究揭示了引发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心血管疾病仍独立地与其他的能够解释中度饮酒利于心血管疾病的因素相关。在中度饮酒者和不饮酒者中进行心血管疾病的流行风险因素和潜在的混淆因子的评定研究,中度饮酒者定义为2次/d饮酒的男性,或1次/d饮酒的女性。在调整了年龄和性别后,根据人口统计、社会、行为、健康保健评定及健康相关条件等因素来看,不饮酒者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增加之间具有更为特异性相关。在所评定的30个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因素中,在不饮酒者有27个显著存在。在复合型风险因素中,那些高风险因素更亲睐不饮酒者,排除那些身体健康状况较差或具有心血管疾病患病史的人对结果没有影响。这些发现显示,中度酒精摄入对于心血管疾病部分的或全部的明显的防护影响可以归于其他因素或未计量的混杂因素。由于有关中度饮酒对健康影响的非随机研究的解释有局限性,故结论应当谨慎,特别是因为在美国过度饮酒已经引发了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河北省成年居民的饮酒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200成年居民进行现况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体饮酒率为41.1%,其中男性71.8%,女性19.7%,城市46.5%,农村38.9%。单因素分析显示,饮酒率与性别、城乡、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密切相关。近1年内.有26.2%饮酒者饮酒≥5d/周。近1个月内有52.7%饮酒者饮啤酒,女性(60.5%)高于男性(50.6%);3.8%饮酒者饮果酒,城市(9.1%)高于农村(1.2%),女性(6.4%)高于男性(3.o%);51.1%饮酒者饮〉40度的白酒。[结论]该省饮酒人群趋于年轻化,男性是饮酒的主体,主要分布在文化程度较高、单位负责人、行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离婚或分居人群,酒类消费向啤酒等低度酒发展,应针对饮酒人群进一步加大饮酒卫生的宣传。  相似文献   

20.
何邦平  赵霖 《中国公共卫生》1994,10(12):531-532
采用原子吸收和火焰光谱分析法,检测了饮酒者和不饮酒者血清微量元素Zn、Cu、Fe和常量元素Ca、Mg、K、Na含量。结果显示饮酒者Zn、Fe、Mg及Zn/Cu、Na/K比值明显高于不饮酒组,而K、Ca/Mg则不低于不饮酒组。Zn/Cu与每次饮酒量及Zn、Mg、Na与饮酒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而Ca/Mg与饮酒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提示,饮酒者血压升高可能与体内元素代谢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