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浙江省消灭脊髓灰质炎成果。方法 对全省脊髓灰质炎疫情、免疫措施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儿童脊灰疫苗免疫覆盖率不断提高 ,加上近年开展强化免疫活动 ,已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 ,阻断了野病毒的传播 ;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后 ,加强病例报告和监测 ,不断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1992年以来未发现脊灰野病毒病例 ,已达到无脊灰状态。结论 加强常规免疫工作 ,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基础。开展高质量强化免疫活动是阻断野病毒传播和消灭脊髓质炎的必要补充。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十分重要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延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策略与效果,为保证消灭脊灰提供依据。方法描述1956年以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状况和流行特征,分析不同时期该病防制策略。结果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以及消灭脊灰活动的深入开展,延安市脊灰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自1991年以来,已连续14年无确诊病例发生;防治对策主要采取常规免疫、强化免疫与扫荡免疫相结合,病例报告与主动监测相结合。结论延安市已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脊灰疫情控制后,免疫策略应作相应调整,以控制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995年广西脊髓灰质炎疫情分析陆冠臣1995年广西在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过程中,通过实施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和主动监测等一系列防治措施,使脊灰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为了巩固和指导今后的计划免疫工作,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现将脊灰疫情分析如下。1...  相似文献   

4.
<正> 新泰在脊髓灰质炎(脊灰)疫情的历史上一直是高发地区。20世纪80年代,脊灰疫苗(OPV)实行计划免疫常规接种,脊灰疫情逐渐下降,但未打破每10年左右发生一次暴发流行的规律。自1991年起在计划免疫常规接种的基础上,每年冬季开展2轮OPV强化免疫。为科学证实消灭脊灰强化免疫以来取得的经济效益,现将新泰市1991年-2002年OPV强化免疫成本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为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我县自1978年起科学有效的实施了脊灰疫苗计划免疫,1990年起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实施了强化免疫,并建立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有效的控制了脊灰的发生和流行,1990年以来,连续14年没有脊灰野毒株引起的脊灰病例发生,提前实现了无脊灰的目标。为进一步加强"无脊灰"状态的脊灰防治措施,现将我县消灭脊灰工作效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延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策略与效果。方法:描述1956年以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状况和流行特征,分析不同时期该病防制策略。结果: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以及消灭脊灰活动的深入开展,延安市脊灰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自1991年以来,已连续13年无确诊病例发生;主要采取常规免疫、强化免疫与扫荡免疫相结合,病例报告与主动监测相结合的防制策略。结论:延安市已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脊灰疫情控制后,免疫策略应作相应调整,以控制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且造成终身残疾的传染病,1955-1964年黑龙江省平均每年有1000余名儿童因感染此病毒而致残,给家庭和个人带来痛苦,为了确保我省如期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我们1990年研究制定了消灭“脊灰”,的策略,通过开展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应急免疫、“扫荡”式免疫,在人群中形成了牢固的免疫屏障,AFP监测系统的建立,保证了“脊灰”疫情报告的敏感性和灵敏性,控制疫情措施的到位,保证了疫情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黑龙江省消灭“脊灰”策略的效果评价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回顾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历史上是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的高发省份之一 ,在无有效预防措施前 ,每年均有病例发生 ,并时有局部暴发。广泛使用脊灰疫苗后 ,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制定消灭脊灰策略后 ,全省自 1993年起已无脊灰野病毒引起的麻痹病例。为系统总结、评价江苏省所采取的消灭脊灰策略 ,并为其它疾病的控制提供借鉴 ,特对江苏省消灭脊灰的进程及采用的策略进行回顾和分析。1 资料来源  脊灰疫情资料来自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 AFP病例监测系统 ,脊灰疫苗免疫接种资料来自全省接种率报告系统 ,脊灰免疫监测和病毒学监测资料来自江苏省卫生防…  相似文献   

9.
襄樊市是湖北省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高发地区之一 ,历史上发生了 4次较大范围的流行 ,在广泛使用口服脊灰疫苗 (OPV )和实施消灭脊灰工作策略后 ,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自 1995年起连续 6年无脊灰野病毒病例报告。为巩固消灭脊灰工作的成果 ,现对襄樊市消灭脊灰工作的策略进行回顾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疫情资料  195 4年以来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及 1991年以来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资料。1 2 脊灰疫苗免疫接种资料来自襄樊市历年计划免疫工作总结 ,人口资料来自襄樊市统计局。2 结果2 1 发病概况及特征 …  相似文献   

10.
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现况──1997年实验室监测报告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全国计划免疫技术指导中心,北京市,100050)1997年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又连续第5年开展了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茌平县消灭脊髓灰质炎防治策略及效果。[方法]描述 1950 年以来脊髓灰质炎发病趋势,分析脊灰疫苗计划免疫各类报表和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报表。[结果]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和消灭脊髓灰质炎活动的深入开展,茌平县脊灰发病率逐年下降,1990年以来已无确诊病例发生。主要防治策略是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免疫;加强免疫监测和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结论]茌平县已连续 14 年无脊灰野病毒的传播,以后应重点消除脊灰疫苗免疫空白[1],进一步提高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应用策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全国计划免疫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50)张兴录,王克安在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下称脊灰)规划中,研究脊灰疫苗的应用策略非常重要.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全球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战略目标的4项策略:(1)...  相似文献   

13.
自 198 8年卫生部提出了全国 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 (以下简称脊灰 )的目标并下发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计划以来 ,通过采取在脊灰疫苗 (OPV)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免疫、广泛开展病毒学监测、加强消灭脊灰工作的管理等策略 ,1994年 9月以来全国未发现本地脊灰野病毒病例。 2 0 0 0年 10月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达到了无脊灰证实的要求 ,消灭脊灰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功。但随着工作发展 ,新问题不断出现 ,需要制定相应策略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工作质量。1 充分认识消灭脊灰工作的长期性消灭脊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达到无脊…  相似文献   

14.
烟台市曾是脊髓灰质炎(脊灰)的高发地区之一,先后发生过数次较大规模的流行,1966年全市服用脊灰疫苗后,脊灰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85年,根据华东区计划免疫协作委员会的意见,确定烟台市进行消除脊灰试点工作。1991年全国开展实施消灭脊灰计划,进一步完善了脊灰疫情报告和监测工作。现将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自烟台市各县(市、区)1993~1999年的脊灰专报系统上报的旬、月报表,主动监测表及AFP病例个案调查表。AFP病例的诊断依据是15岁以下不能立即确定为其他病因的任何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2 …  相似文献   

15.
淮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淮安市消灭脊髓灰质炎防制策略效果。方法描述1956年以来脊髓灰质炎发病趋势;分析不同时期该病防制策略及发病特点。结果 随着脊灰疫苗的广泛使用和消灭脊灰活动的深入开展,淮安市脊灰发病率逐年下降,80年代脊灰发病开始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以来已无确诊病例发生。主要防制策略是在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强化免疫;加强免疫监测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监测。结论 淮安市已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脊灰控制后,免疫策略应作相应调整,以控制疫苗相关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珠海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策略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珠海市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策略和效果。方法 对珠海市历年脊灰疫情,OPV免疫接种资料及脊灰免疫学,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珠海市消灭脊灰工作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使用口服脊灰疫苗(OPV)前期(1961-1964年),无有效预防措施,每年均有脊灰病例发生,年均发病率4.73/十万;使用OPV时期(1965-1978年),发病率下降,年均发病率1.56/十万;计划免疫时期(1979-1992年)和消灭脊灰时期(1993-2000年),连续22年无脊灰病例发生,主要采取策略有:(1)常规免疫;初期不定期上门接种或突击接种,1979年实行计划免疫统一免疫程序,1987年实行冷链运转和集中门诊规范接种,1988-1996年实现儿童免疫接种率三个85%目标;(2)强化免疫;1993年开展消灭脊灰工作,在常规免疫基础上开展强化免疫活动,8年间21轮强化免疫接种率均达96.0%以上;(3)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监测;建立AFP监测系统,开展常规报告,病例快速报告和对哨点医院进行主动监测,系统敏感性,特异性,及时性指标达到无脊灰证实要求;(4)不断加强计划免疫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结论 珠海市消灭脊灰工作效果显,常规免疫是预防和控制脊灰的有效措施;强化免疫对消除免疫空白,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敏感,特异的AFP监测系统对准确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处理,防止脊灰疫情蔓延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7.
自全球1988年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活动以来,各国和地区针对消灭脊灰采用了不同方式的脊灰疫苗(OPV)免疫策略。在消灭脊灰中,正确地掌握和使用各种免疫策略。对加速脊灰的如期消灭,无疑是一个决定性因素。随着这些免疫策略在我国的不断引入和使用,广大乡村医生和计划免疫门诊点接种医生急需了解和掌握这些免疫策  相似文献   

18.
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 )疫苗 (OPV)强化免疫可以有效地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 ,是消灭脊灰的重要保证措施之一。而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又是近年来全国大中城市计划免疫工作的一大难题 ,成为实现消灭脊灰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现将本区 1997~ 2 0 0 0年OPV强化免疫中流动儿童服苗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各接种点上报的 1997~ 2 0 0 0年 4次 8轮OPV强化免疫报表。1.2 实施方法根据《上海市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活动方案》规定 ,对流动儿童实施OPV强化服苗 ,…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2003年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的重点,仍是保持高质量、高水平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维持高水平口服脊灰疫苗(OPV)常规免疫接种率,定期开展OPV强化免疫活动.现将杭州市2003年消灭脊灰工作效果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卫生部于 1988年提出了全国 1995年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 )的目标并下发消灭脊灰行动计划 ,由此拉开了消灭脊灰的序幕。自 1991年起 ,我国从逐级建立专门的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监测系统入手 ,采取在脊灰疫苗 (OPV)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免疫、广泛开展病毒学监测、加强消灭脊灰工作的管理等策略 ,1994年 10月我国发现最后一例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 ,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无脊灰阶段。2 0 0 0年 10月 2 9日 ,在日本京都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召开了消灭脊灰证实会议 ,确认我国及西太平洋区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已经阻断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