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观察祛瘀消斑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脂、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超声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并测定其血脂、NO及ET-1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TC及LDL-C显著降低,且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NO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升高,ET-1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反应性充血引起肱动脉内径的舒张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而2组间肱动脉内径基础值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舒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祛瘀消斑胶囊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改善NO/ET-1失衡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4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与20例正常人,采用高频超声研究受检者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来评价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变化率显著减小(P<0.01)。结论:应用高频超声能够准确、简便、有效地评价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4组:Ⅰ组16例,糖尿病者HbA1c<8.0%不伴有高血压,Ⅱ组21例,糖尿病者HbA1c<8.0%同时合并高血压,Ⅲ组22例,糖尿病者HbA1c>8.0%不伴有高血压,Ⅳ组25例,糖尿病者HbA1c>8.0%同时合并高血压。应用彩色多普勒对四组之间的肱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后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结果Ⅲ组、Ⅳ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的内径变化率明显小于Ⅰ组和Ⅱ组(P<0.05)。含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Ⅳ组明显小于Ⅰ组、Ⅱ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糖化血红蛋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同时合并高血压,将进一步导致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和血管内皮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8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FMD的无创检查了解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同时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了解血管内皮内分泌功能,观察福辛普利治疗6个月前后患者FMD及ET-1水平的变化。结果福辛普利治疗6个月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基础血管内径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同时ET-1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存在明显FMD受损和血管内皮内分泌功能障碍,福辛普利治疗可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FMD,降低ET-1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5.
刘鹏  张斌  靳凤琳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6,31(6):543-545,548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及氟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高脂血症患者44例为治疗组,血脂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检测氟伐他汀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1浓度(ET-1)和血脂,观察肱动脉血管超声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 高脂血症组ET-1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氟伐他汀治疗后1周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ET-1明显下降、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扩张显著增强(P<0.05);治疗后8周TC、TG、 LDL-C均有明显降低(P<0.05~0.01),且 ET-1进一步降低,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扩张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内皮功能受损,氟伐他汀调脂治疗的同时具有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检测正常血压高值人群血管内皮依赖性与非依赖性舒张功能。方法:本研究分三组,选择50例1级高血压病患者(A组),50例正常血压高值人群(B组),与50例健康体检者(C组),测量静息时,反应性充血后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计算比较3组的内径变化率。结果:静息状态下,3组间肱动脉内径差异无显著意义,肱动脉的反应性充血后引起的内径变化百分率为A组0.05)。结论:正常血压高值时己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失调,高血压时损伤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以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血管内径变化百分比反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对 4 5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 (2 4例合并大血管病变 ,2 1例无大血管病变 )及 2 0例对照组进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测定 ,同时测定血糖、血脂及血压水平。结果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1 97± 1 75 ) %vs (7 18± 1 6 1) % ,P <0 0 1],并与患者的年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水平负相关 ,且大血管病变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较无大血管病变组更低[(0 4 2± 0 36 ) %vs (3 5 6± 3 2 1) % ,P <0 0 1]。结论 老年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健康青年人内皮功能及HS-CRP的影响。方法35例健康医务人员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口服。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天、3天、1周测定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NO;ET-1;CRP水平。结果①治疗1天后即有TC下降。②治疗1天后NO即升高,ET-1、Hs-CRP水平下降。③治疗1天后肱动脉基础血流量、反应后充血血流量;治疗1周后反应性充血前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FMD)升高。④基础血流量及反应充血后血流量与NO呈正相关,与ET-1呈负相关。FMD水平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无相关性。⑤CRP下降与胆固醇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①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24h后即可出现降脂作用。②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24h后即使NO明显升高,ET-1及Hs-CRP水平明显下降。③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24h后即改善肱动脉的血流量,1周后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④阿托伐他汀改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降低Hs-CRP独立于调脂作用,内皮舒张功能的改善与NO升高有关,与ET-1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并采用间歇成像探讨交叉因素对血管内皮依赖性与非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7例高血压病患者(1组)、17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组)与17例健康人(3组),测量静息时、反应性充血后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计算比较3组的内径变化率。结果静息状态下,3组间肱动脉内径差异无显著意义;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引起的内径变化百分率为2组(7.58±1.34)%<1组(9.70±1.33)%<3组(12.58±1.47)%(P<0.05);1组、2组与3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且1组与2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含服硝酸甘油后,3组间肱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时已存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损伤,合并糖尿病后损伤更为严重。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提供足够的内皮细胞功能受限的有力证据,可准确评价肱动脉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正常血压高值人群行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分别纳入三组病例,其中A组为Ⅰ级高血压病患者,B组为血压高值的正常人群,C组为健康体检者,三组受试者均为50例。测量受试者肱动脉内径在静息状态下、硝酸甘油舌下含服以及反应性充血状态下的变化,对三组受试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进行计算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受试者肱动脉内径在静息状态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时,三组受试者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性充血状态下,A、B两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低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内径变化率更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血压高值的正常人群而言,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失调现象已然存在,其损伤程度在高血压患者中更为明显,临床对此应予以警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改变与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者。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试验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并计算反应性充血试验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测量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及其比值(E/A)。结果E/A正常及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其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均低于健康对照者(P<0·001),E/A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低于E/A正常的高血压病患者[(3·26±2·67)%vs(5·61±2·32)%,P<0·01]。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在E/A正常及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之间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与E/A比值无明显相关(r=0·231,P=0·073),与A值明显相关(r=-0·190,P=0·034)。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低,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低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超声检测异丙酚深度镇静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超声显像检测临床异丙酚深度镇静状态时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ID),并结合实验室检测镇静前后血中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含量变化,初步探讨异丙酚影响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机制。方法选择30例志愿者,分别在清醒和异丙酚深度镇静状态下,用高频探头,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法测定反应性充血和静脉注射硝酸甘油时肱动脉内径、血流量的变化;所有受试对象均在清醒状态下及异丙酚深度镇静状态下取前臂肘静脉血6m l,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及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NO及vWF含量,同时记录镇静前后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结果在异丙酚深度镇静状态下,受试者血压、血流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比、加压及注射硝酸甘油引起的肱动脉局部血流量的增加以及血中NO含量均较清醒时明显下降(P<0.05),而镇静前后vWF含量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具有循环抑制作用,同时它通过抑制NO的生成,使体内NO水平下降,从而对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均有抑制作用,NO起了第二信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格列酮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改善 2型糖尿病 (T2 DM )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 将 5 2例T2 DM患者分为治疗组 (n =3 0 )和对照组 (n =2 2 ) ,治疗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罗格列酮 ,对照组则不用罗格列酮。用二维彩色多普勒B超仪分别检测基础状态下、反应性充血时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的肱动脉内径变化 ,同时观测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尿微量白蛋白、腰围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应用罗格列酮 2 4周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改善明显好于治疗前及对照组 (均P <0 .0 1) ,尿微量白蛋白、腰围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和缩小 (均P <0 .0 5 ) ,同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相比均有明显改善 (均P <0 .0 1)。结论 罗格列酮可减轻T2 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可以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早期应用可改善T2 DM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长期吸烟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肱动脉内径测量法,观察了30例长期吸烟者左上肢肱动脉内径对反应性充血和含服消心痛的反应性变化,以另外30例非吸烟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在基础状态下,吸烟组和非吸烟组肱动脉内径基本相同(P>0.05;反应性充血后,吸烟组肱动脉内径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114±1.7)%比(19.1±1.6)%,P<0.05,含服消心痛后两组肱动脉内径变化基本相同(19.4±1.8)%比(21.6±2.1)%,P>0.05。结论长期吸烟对人体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具有明显损害,而对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影响不大,这种血管内皮损伤变化在心血管病的发病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方法对68例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老年患者(高血压病组)及46例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对照组)进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无创检查,测定两组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存在严重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超声检查对评价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探讨内皮舒张功能与初诊2型糖尿病(DM)之间的相关性及预测动脉粥样硬化(AS)的价值。方法超声测量50例DM患者行肱动脉血压计袖带阻塞前后及舌下含服0.5 mg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将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M组肱动脉EDD、EID内径变化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DM组颈动脉IMT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糖尿病组T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肱动脉EDD、EID,颈动脉IMT联合检查技术,可判断初诊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受损并预测AS进展情况,是敏感、有效、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 21例正常人和 31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内经和血流量的变化.[结果]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而性别、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型糖尿病组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 [( 9.0± 4.9)% vs (15.5± 3.0)% , (P< 0.01)],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变化率 [( 17.3± 8.4)% vs (23.3%± 3.5)% , ( P< 0.01)],含服硝酸甘油后血流量 [( 126.1± 48.2) mL/min vs (157.8 ± 52.6) mL/min (P< 0.05)]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降低.[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而且还存在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冠心病心功能衰竭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流介导性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FMD),血浆t-pA和pAI-1活性的测定,探讨心衰患者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择冠心病心衰患者60例,冠心病无心衰患者60例,采用SONOS5500型超声心动图仪检测肱动脉基础状态下,反应性充血时(内皮依赖性舒张)及含服硝酸甘油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的内径,计算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舒张百分比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舒张百分比,同时抽取静脉血,ELISA测定vWF水平,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t-pA和pAI-1的活性.结果 心衰患者t-pA、FMD明显降低,vWF、pAI-1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随心功能恶化差异越显著.但心功能Ⅳ级组pAI-1活性未再进一步增加.结论 冠心病心衰患者内皮功能及纤溶活性均有损害,内皮功能损害与心衰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纤溶活性在心衰严重时呈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血管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D),探讨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危险性分层的关系。方法将80例EH病人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并选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利用高频超声检测EH病人和正常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加压充血后和服用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和血流量的变化,并计算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FMD)和服用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GNT-MD),以FMD、GNT-MD代表EDD和EIDD。结果高血压各组FMD均低于对照组(F=7.35,q=3.21~4.43,P<0.05);高危组与极高危组FMD低于低危组和中危组(q=3.02~4.03,P<0.05)。极高危组和高危组GNT-MD与对照组、低危组及中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6.18,q=3.02~4.43,P<0.05)。结论EDD和EIDD可反映高血压的危险性,可作为高血压危险性分层的评价指标之一。超声是检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简便、无创、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对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与亚临床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运用高频超声观察55例不伴有微量白蛋白尿MAU(-)的2型糖尿病,25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MAU(+)的2型糖尿病及30例对照者(对照组)的右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含服硝酸甘油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内径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两组病人较对照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降低(P<0.01);MAU(+)较MAU(-)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显著下降(P<0.01)。结论:微量白蛋白尿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是导致动脉硬化发生,加速动脉硬化进程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