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医疗服务满意度、患者医疗质量感知和患者信任对上海市门诊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为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实证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疗服务满意度、患者医疗质量感知及患者信任对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级别公立医院有所差别。结论改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和信任度能够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对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上海市门诊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提供操作参考。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确定影响患者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实证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医疗服务满意度、患者医疗质量感知以及患者信任是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其影响效果具有显著性。结论 :改进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增强患者医疗服务满意度和信任度能够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而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对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老患者就医时的价值感知存在一定差异,医疗机构需要针对这种差异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才能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文章采用理论研究结合实证调研的方法,调查了新老患者在就医感知价值上的差异,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影响因素,在基础上,给出了医疗机构有效提升服务质量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沟通性是患者就医感知价值的重要指标因素。文章通过在台州医院进行的实证研究,对医患沟通与患者就医感知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检验了医患沟通与患者就医感知价值间的正相关性。同时,以学历高低、有无不愉快经历为维度,对患者进行分类,检验了患者类型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探讨了学历高低、有无不愉快经历对患者就医感知价值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影响远程医疗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对远程医疗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项相关研究,共计4 981例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结构维度的感知系统质量和资费感知、过程维度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交互性、结果维度的感知服务质量、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价值是影响远程医疗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当前证据表明,远程医疗服务的结构、过程、结果质量均能影响患者满意度,建议采取措施提升远程医疗的结构、过程、结果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对远程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科学适宜的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机制是影响新医疗技术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在回顾国家层面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践,梳理了公立医院立项试行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自主定价的影响因素:按作用机制分为促进因素(测算成本、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和制约因素(现行技术难度、风险程度相近项目价格,物耗、设备折旧占比,外省份批准设立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价格,医院等级,医师级别,财政补助,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患者承受能力)。发挥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锚点作用,促进价格合理形成的政策建议包括:出台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指导意见,统一成本测算样表和取数口径;评估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价值,重大创新技术按绿色通道审核并允许溢价;监测和报告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试行期的服务量和运行成本,促进转正项目定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吉林省某三甲医院智慧医疗系统为例,识别和分析影响智慧医疗服务老年患者使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促进智慧医疗服务老年患者使用和智慧医疗服务适老化改造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析智慧医疗服务老年患者使用行为影响因素,运用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对影响智慧医疗服务老年患者使用行为的因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对所有影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进行计算,识别影响智慧医疗服务老年患者使用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原因度因素主要有医院适老化改造意愿、关键人群影响和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中心度主要因素为患者感知成本。结论 从改进智慧医疗服务、提升老年患者健康信息素养和发挥社会支持效应等方面降低老年患者的感知成本,促进老年患者的智慧医疗服务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周期、调整因素及调整方法,构建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运行机制,为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提供循证决策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法和文献研究法等方法对国内外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提出了以医疗服务成本为基础,包括调整周期、调整方法及影响因素等要素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运行机制。结论: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运行机制,优化医疗服务收入结构。  相似文献   

9.
影响医疗服务价格的主要因素分为:(1)影响医疗服务价格的要素,即医疗资源的要素成本、有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的医疗需求、医疗服务的需求弹性及供求关系;(2)影响医疗服务价格的部门,即财政部门、物价部门、卫生部门、医疗机构;(3)影响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即医疗补偿机制、医疗服务收费政策、药品价格政策。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规范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患者使用移动医疗服务的意愿情况及相关影响变量的调节与中介作用。方法以UTAUT2模型为基础,依据创新扩散理论、健康信念模式与感知风险理论,建立患者移动医疗服务使用意愿的初始模型。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武汉市9家医院患者进行调查,收集到有效问卷291份。结果量表使用意愿总体均值为3.74。模型验证结果显示,促成因素、感知成本、个体创新性、绩效期望以及社群影响对于使用意愿均有直接效应,绩效期望效应最大,感知成本影响效应最小。结论本研究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不同因素作用下,患者对于移动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可为移动医疗建设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周鹏  梁万年 《医疗设备信息》2008,23(10):159-16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大型医用设备的保有量增长迅速,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专家学者、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以及设备供应者的重视。售后服务作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北京地区CT设备售后服务现状的市场调研,使用相关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初步探索影响售后服务价格的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有效控制售后服务价格提供参考依据,为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医保对口腔医疗卫生服务费用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城镇医保及非医保居民在口腔医疗卫生服务费用的定量研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当前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及口腔医疗费用支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8-2010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的连续性资料按照享有医保及非医保患者分为两类,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者口腔医疗服务费用及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口腔卫生服务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保患者在次均口腔医疗费用及年总口腔医疗卫生服务费用均比非医保患者高;是否46-64岁、是否大于65岁、是否科技干部、是否商业服务、是否离退休、文化程度、收入、储蓄、是否拔牙、是否急性牙痛是医保及非医保患者的口腔医疗服务费用的影响因素,其中是否离退休、是否46~64岁、文化程度、是否急性牙痛、患者收入是医保患者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影响最显著的5个因素;而是否拔牙、是否急性牙痛、是否离退休、文化程度、患者收入是非医保患者口腔医疗卫生服务费用影响最显著的5个因素。结论医保患者的口腔医疗卫生服务费用要高于非医保患者,且费用主要影响因素也不同。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沙市口腔医疗保障制度及口腔医疗卫生服务费用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患者就医感知价值研究为把握患者就医感受,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患者就医感知价值由一系列关键指标构成,通过分析患者感知价值的各个构成指标及其对患者感知价值的影响作用,可以将患者感知价值指标按照敏感度和易感性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找出其中的强感知指标、中等感知指标、弱感知指标、显性指标、隐性指标。结合实际的案例,对这些指标进行归类分析后,可以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that assessed potential differences in consumer quality perceptions and price negotiation likelihood for three healthcare procedures: a routine physical, rhinoplasty, and a root canal, based on varying levels of price and consumer cost responsibility. Results of this study did not support a general positive price-perceived quality relationship for any of the three procedures. However, several significant effects were observed for price negotiation likelihood. First, price negotiation likelihood was found to be higher for more expensive services (i.e., rhinoplasty) than less expensive services (i.e., routine physical). In addition, consumers were more likely to negotiate price when they were both responsible for the entire cost of an expensive procedure and not accustomed to paying the full cost. Lastly, people who likely perceive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ce and quality were less likely to negotiate pricing at high price levels vis-à-vis low price levels.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和就诊医疗机构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价格杠杆在吸引居民主动签约和下沉就诊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依托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采集上海市虹口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相关数据,通过比较不同人群之间签约与就医行为的差异,分析影响居民签约和就诊的因素以及价格因素在其中的贡献度。结果 6成居民表示便捷性是影响其与家庭医生签约的决定性因素,而价格因素是影响其签约首要因素的比例不到2成。不同收入等级人群的签约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但价格因素均不是首要因素;居民就诊方面,选择社区和二级医院的首要动因是距离因素,而选择三级或其他医院的首要动因为技术水平因素。价格因素在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中影响力十分微弱。结论价格因素对居民实施家庭医生签约与就诊行为吸引力有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从提升自身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角度入手,吸引居民签约并下沉就诊。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和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认为医患沟通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目前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目标不明确、课程不系统、方法陈旧落后等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一是更新教育理念,调整培养目标;二是构建系统课程,扩大教育范围;三是改善教学方法,注重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南京区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南京市区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前后医疗费用数据的测算调研,模拟分析医保基金支出等重点指标的变化。结果:已试点的江宁区医院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均下降,个人负担率住院持平、门诊有升有降。经模拟测算,即将推进改革的其它4个区级医院门诊和住院药占比、次均门诊费用均有所下降,次均住院费用上升,住院费用个人负担下降3.21个百分点,住院费用医保统筹基金增加支出占实际基金支出的7.74%。结论:医药价格改革减轻了患者个人负担;医保基金支出增加,风险有待防范;医药价格结构调整趋向合理,医疗技术和医护服务价值得到体现,补偿率偏高地区个人和医保统筹基金支出均增加。建议: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分流,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基金市级统筹、城乡统筹相结合,促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医疗价格对3个病种医保住院费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辽宁省启用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后,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执行物价和医保政策,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方法通过收集某市价格调整前后2所医院各1年的3个病种的所有医保病例,共581例,对其费用进行分类,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论(1)调整后的医疗价格标准更趋于合理,体现了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2)住院费用的变化受物价政策和医保政策的双重影响;(3)价格调整使收费更合理、更规范,并未发现增加参保人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