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电图与登梯运动试验在招飞体检中的应用价值,为改进心功能试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2年招飞体检学生心电图淘汰资料按常规心电图和登梯运动试验心电图检查方法进行分类统计比较。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测10336名学生,淘汰300人,淘汰率为2.90%,前3位依次是心电轴偏移、心律失常、T波改变,构成比依次为42.00%、39.33%、13.00%。对余下的10036人进行登梯运动试验,淘汰221人,占检测人数的2.20%,前2位依次是ST-T改变、心律失常,构成比依次为59.30%、45.08%。登梯运动试验提高了心电图淘汰率。结论登梯运动试验提高了心电图淘汰率,但存在运动负荷不足、试验方法不规范、运动中不能即时发现血压变化和心律失常的不足。建议采用平板运动试验,进一步完善心电图运动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生理检查是心血管疾病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检查方法日趋增多,医院心脏监护病房(CCU)已普遍设置,它对飞行人员心电异常的检出率有多大价值,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研究对象:为1982~1983年住院飞行人员中有心律失常史98人(77.1%),心电图ST-T异常改变29人(22.9%)。年龄在20~51岁间,平均36岁。飞歼击机种71例,其它机种56例。 方法:在CCU病房连续进行心电监测3~8/小时,平均6.2小时。有78例做了下蹲30次运动测验,起蹲速度按本人体力情况最快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了人体离心机检查飞行员+Gz耐力的经验及规律性,供有关人员参考.方法对1988~1996年9年期间人体离心机检查飞行员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飞行员的年龄、飞行时间、飞行机种等.结果 1988~1996年共检查飞行员492人次,其中初查229人,合格49人,不合格180人,复查263人次,合格50人,不合格213人,全部男性.初查平均年龄为29.27±4.87岁,有70.7%的飞行员在26~35岁之间.飞行平均时间为1015.24±131.89 h,601~1200 h的占53.3%.歼-6及其以上机种占68.7%,歼-5及其以下机种占31.3%.结论通过对9年间人体离心机检查记录资料的整理分析,发现前来检查者多为年龄在26岁至35岁之间、飞行时间601至1200 h、飞行机种为歼-6和歼-7的飞行员.因此应该特别关注此年龄段和飞行时间阶段的飞行员.歼击机部队须增添G耐力训练特制设备,制定科学的体能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4.
由于民航发生两起心脏猝死事件,为了解本公司飞行人员心血管疾病情况,结合年度体检进行普查,对本公司146名飞行人员全部做ECG检查,50岁以下ECG异常和50岁以上ECG正常(共23人)全部进行心电图次极量运动试验(活动平板)检查,其中6名阳性予以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证实无症状心肌缺血(SMI)4名,占全体飞行人员的2.7%.揭示了SMI在飞行员群体中潜在的严重性,提出早期筛选-控制的探讨,并提出将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作为飞行体检的常规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崔晓明  杨炯  刘志超  李三强 《武警医学》2022,33(12):1020-1022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行心电图与冠状动脉CTA筛查冠心病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21-05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健康医学科参加体检的3293人为研究对象,剔除未接受冠脉CTA检查的97人,未行心电图检查的10人,入选3186人,对体检结果异常心电图及冠状动脉狭窄的判断进行分析。结果 3186人中通过冠状动脉狭窄判断结果,共检出冠心病237例;异常心电图表现:ST-T改变750例,心电轴左偏137例,左室高电压83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2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1例。冠心病患者中ST-T改变33.3%,高于非冠心病组的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42,P<0.05)。结论 心电图操作简单方便,在大规模人群健康体检中对冠心病有提示作用,可配合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其他检查,进行冠心病筛查。

  相似文献   

6.
心电轴偏移是招飞体检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检查主要淘汰原因之一[1-2] .做好心电轴偏移受检者的健康合格鉴定,有利于提高招飞质量和体检合格率.我们对2004~2008年华北地区招飞体检中进入ECG检测,并因心电轴偏移超标而被淘汰的69人进行胸部X线片、左右心室的影像学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 15年来 ,对来我院健康疗养的海军航空兵飞行人员进行了隐斜视检查 ,计 5 178人次 ,按照统计学要求 ,以年龄段分为 3组 ,随机抽取 10 2 7人次的资料 ,统计分析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均为男性 ,年龄 2 0~ 2 9岁者 35 2人 ,30~ 39岁者 35 6人 ,40~ 49岁者319人。受检者全身状况良好 ,眼部视力均在 1.0以上且无内眼疾患。采用美国产的隐斜视计 ,在绝对暗室内小瞳孔 6 m距离检查。为避免视觉疲劳 ,受检者均在疗养一周后检查。二、结果1.隐斜视检出率 :正位眼 135人 ,占 13.1%。水平隐斜视 741人 ,占72 .2 % ;垂直隐斜视 5 95人 ,占 5 7.9%…  相似文献   

8.
兰英 《人民军医》2007,50(11):673-673
目的:了解疗养员进驻高山疗养期间心电图检查情况。方法:对疗养员2722例心电图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异常心电图1702例,阳性率62.5%,年龄≤59岁占58.9%,60~69岁占64%,70~79岁占73.3%,≥80岁占100%。结论:心电图异常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疗养员进驻高山疗养进行心电图检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心电图编辑软件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心电编辑技术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DSCTCA检查过程中出现心电图信号异常的患者74例,男37例,女37例,年龄33~90岁,平均(59.9±12.1)岁,行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CT成像(CTA)后,使用Insert Sync;Disable Sync;Delete Syne;Shift R-peak四种方法对其进行心电编辑.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的冠状动脉分段原则,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对心电编辑前后冠状动脉各段成像质量进行分别评分(1~4分).并利用SPSS 11.5版本软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74名患者的图像质量评分总均值,编辑前为2.34±0.79;编辑之后为3.55 4±0.35;心电编辑前后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仅第5段无统计学意义,其余14段心电编辑前后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电编辑可明显地减轻或消除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异常导致的冠状动脉CTA伪影,能显著提高冠状动脉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10年哈尔滨市某高校教工健康体检者心电图异常分布情况,为高校教师的健康保健提供指导。方法:将哈尔滨市某高校2 629位健康体检者以年龄分组,分析异常心电图分布情况,了解心电异常与年龄的关系及异常心电分布特点。结果:①老年组心电异常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P〈0.01);②老年组心电图异常比例最高为ST-T改变,检出率为30.7%;③中青年组心电异常检出率最高为窦性心律不齐,其次为房性早搏,检出率分别为5.2%和2.6%。结论:健康体检心电检查对于高校教师健康保健指导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比较罕见 ,易被临床医师和胃镜医师忽视。我们复习了 1989年~ 2 0 0 2年我院胃镜室作胃镜检查 396 0 0病例 ,发现由胃镜和病理学确诊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13例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病例 :13例中男性 9例 ,女性 4例 ;年龄 31岁~ 6 6岁 ;平均年龄 5 5 4岁 ,5 0岁以上者 11例 ,占84 6 % ;病程 1个月~ 1年余。临床表现 :上腹部或中上部疼痛不适 8例 ,黑便 5例 ,肠梗阻 2例 ;伴黄疸 1例 ,伴上腹部包块 1例。 (2 )方法 :全部病例均使用FUJINONEG -2 0 0FP电子胃镜常规检查并取活检 ,送病理科作病理…  相似文献   

12.
张友才  庄勇 《民航医学》2006,16(1):14-15
自2001年11月~2003年11月对民航西南地区飞行人员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进行调查,326名试验者中阳性36人,阳性者心电图改变主要是ST—T段下移。运动过程中没有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冠状动脉造影诊断1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为冠状动脉狭窄。经统计,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高达97.2%。建议:飞行员50岁以前检查活动平板不受年龄限制,只要有冠心病主要易患因素两项和一项主要易患因素加两项次要易患因素及医生根据诊断需要就应做心电活动平板检查。心电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按民航总局有关空勤人员体检冠心病鉴定程序实施检查。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癫痫的报道多注重儿童与青少年 ,而对老年人的癫痫发作报道较少。本文就 76例老年人癫痫的发病 ,临床与治疗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76例病人中 ,男性 65例 ,女性 11例 ,男女比为6:1,年龄 60~ 84岁 ,平均 66.8岁 ,全部病例均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 ,专科医师检查以及脑电图 ,CT等检查。脑血管病 3 8例 ,占 5 0 % ,其中脑梗塞 2 8例 ,脑出血 10例 ;脑肿瘤 10例 ,占 13 .2 % ;脑萎缩者 7例 ,占 9.2 %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5例 ,占 6.6% ;颅内感染性疾病 4例 ,占 5 .4% ;颅脑外伤 2例 ,占 2 .5 % ;酗酒 1例 ,占 1.3 % ;…  相似文献   

14.
宋艳 《临床军医杂志》2010,38(2):271-272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患病率与性别、年龄及机体有氧活动量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9月25 520例企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所有人均做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结果早期复极患病率为3.54%,其中男性4.14%(21~30岁占4.89%,31~40岁占4.54%,41~50岁占2.38%),女性占0.45%(21~30岁占0.52%,31~40岁占0.48%,41~50岁0.34%)。轻度体力活动强度人群患病率2.18%,中度以上体力活动强度人群患病率4.52%。结论早期复极多发于男性青壮年,而且,易发生在有氧活动量较高的人群中,提示早期复极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减少动态心电图检查中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所致的皮肤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选择需要做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386例,均使用同一型号一次性心电电极粘贴于前胸指定部位,以患者左侧前胸为观察组,粘贴预先处理过的一次性心电电极,右胸侧前胸为对照组,粘贴未经处理的一次性心电电极,24 h检查结束后,取下粘贴于患者前胸皮肤的一次性心电电极,观察并记录左右前胸各三个电极粘贴处皮肤出现发红、发痒、皮疹、表皮破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皮肤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0.9%,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21%,两者比较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预处理后的一次性心电电极用于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减少患者皮肤不良反应,使患者更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病可以引起心电图异常已有诸多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对急性脑血管病行心电图检查的最佳时间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本院2000年1月—2004年2月间的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共40例,均经临床和影像学(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其中男243例、女157例,年龄18~76岁。所有病例常规用同步12导心电图机检查,按行心电图检查的时间分为两组(急诊组和3d内组)。结果如表1。2讨论急性脑血管病时心电图的变化率可高达65%~75%动态心电图检测发现的心电图变化阳性率更高[1]。本组结表1急性脑血管病心…  相似文献   

17.
高原缺氧对心电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武魁 《人民军医》1998,41(4):221-222
最近,我们对驻守在海拔3000m以上的101名官兵进行了健康检查,发现高原缺氧对心电生理有一定影响,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接受检查的101名官兵均为从事正常工作的健康男性。自述无心血管疾患史,最近无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不适。年龄17~50岁,平均28.7岁。除1人世居高原外,其余均为移居者。移居高原1~35年,以10~20年者居多。1.2 方法 检查仪器是北京美高仪医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心电工作站综合分析系统”。检查项目有心电图(ECG)、心向量图(VCG)、心频谱图(FCG)和心室晚电位(LVP)。2 结 果2.1 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院1993年~1994年住院的334例胆道疾病(胆囊、胆管)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34例中男118例,年龄9~81岁(平均42岁);女216例,年龄6~82岁(平均51.6岁)。50岁以上172例,50~60岁83例,60~70岁68例,70岁以上11例。腹腔镜手术者224例,开腹手术者87例,胆道感染22例,胆道蛔虫1例。1.2 方法 检查仪器采用日本光电ECG—6306心电图机;十二导程常规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我军部队人员牙周疾病流行情况与特点,我们干1992年8月分别对晋陕驻军共937人进行了牙周疾病情况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家调查对象为驻晋、驻陕2个陆军师部分人员、共计937人。其中男880人,女57人。年龄17~34岁,平均20岁。二、调查方法1.调查设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87年公布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制定的全军口腔健康调查方案为标准“’,ED制统一设计调查表格。2.实施方法均在自然光线下视诊和探诊检查,检查工具为新的探针与平面口镜,由2名口腔临床医师进行调查与复查,校准试验医师之间的技术误差为7.61%。结果调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电图编辑在提高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8例检查前已知心律失常或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不可预知的心律失常或心电信号异常消失患者的冠脉成像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并与进行心电图编辑后图像质量进行对照。结果:38例中检查前发现心律失常6例,4例房性早搏,2例偶发性室性早搏,在扫描过程中突然出现窦性心动过速6例,室性早搏5例,房性早搏18例,房顫2例,1例为扫描过程中突然出现心电信号脱失。心电编辑前可评价冠脉节段占84.01%,心电编辑后可评价冠脉节段占93.08%,对心电图编辑前后可评价、不可评价冠脉节段运用2检验,得出P<0.05。结论:心电图编辑软件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增加检查成功率,扩大无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