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上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底及根管形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临床角度观察了100例上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底和根管的形态,发现双根管变异共16例(16%)。其中Ⅰ型,双根管双根尖孔2例;Ⅱ型,双根管至根尖合并为单根尖孔12例;Ⅲ型,多根管多根尖孔1例;Ⅳ型,双根,根管及根尖孔各自分开1例。近中颊根双根管发生率13%,其中7个根管1例,近中颊根(MBR)4个根管,远中颊根(DBR)2个根管,腭根(PR)1个根管。作者对 MBR 双根管与年龄关系,临床寻找和发现额外根管的困难原因以及从改进开髓入口的设计,深入研究 X 线片图象,详尽探查髓室底和发现并处理额外根管的临床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上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底及根尖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髓室底形态,根管口的形态,根管口及根尖孔的数目和位置分布。方法 106颗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暴露其髓室底,并用苏木素将根尖区染色,用肉眼观察法结合用光滑髓针、15号根管扩大器等探查以明确根管口数,根尖孔数及其位置分布。结果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髓室类似一个底在颊侧的三角形,38.68%为三根管口,61.32%为四根管口,左右分布无差异,四根管口者含一个远中颊侧根管口,一个腭侧根管口,近中颊侧根管又分偏颊、偏腭侧两根管口;远中颊、腭根的根尖均为单孔,近中颊根的双根尖孔率为51.8%,61.54%的根尖孔为侧方开口。结论 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开髓洞形应为偏向近中的圆三角形,近中颊根的双根管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扫描电镜下乳磨牙髓室底形态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扫描电镜下乳磨牙髓室底形态观察分析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口腔科(154002)宋竹范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儿科石广香佳木斯医学院口腔医院王兴兰,孙跃珍哈尔滨医科大学电镜室边晓燕口腔儿科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患慢性根尖脓肿的乳磨牙临床治愈存在困难,有时不得不因... 相似文献
5.
200颗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形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形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颗恒磨牙沿牙颈缘截去牙冠,采用XTL-2型立体显微镜,目镜测微尺寸对髓室底的截面形态、髓室底发育沟、根管口数目及其间距进行观测。结果 6-髓室底全为四边形,7-髓室底三角形占60%;四边形占40%;6^-髓室底四边形占74%;五边形占26%;7^-髓室底四边形占90%,三角形占10%。上颌磨牙髓室底多为“7”和“Y”形沟;下颌磨牙多为中央形沟和颊侧沟;7^-髓室底“C”形沟占16%。同时还获得恒磨牙根管口数目及根管口间距的有关数据。结论 恒磨牙髓室底的解剖特点是牙髓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6.
离体上颌磨牙髓室底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成年男女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髓室底形态的观察及根管口距离的测量.用相对直观的方法确定根管口的基本位置。并对所测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为临床医生在根管治疗时提供更为丰富的解剖学资料。旨在提高临床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取上海地区成年人离体牙:上颌第一磨牙38颗。上颌第二磨牙39颗,以釉牙骨质界为基准横截牙颈部且完整暴露根管口在放大镜下观察其髓室底的形态并测量根管口间的距离。结果“Y”形髓室底沟:上颌第一磨牙占50.00%,上颌第二磨牙占58.97%;“7”型分别为:36.84%和25.64%;根管口的间距:腭根管口至近中颊根管口和远中颊根管口的距离上颌第一磨牙为4.92和3.96,上颌第二磨牙为3.53和2.92;近远中根管口的距离分别为2.01和1.68。结论临床可沿髓室底沟根据腭侧根管口和颊侧根管口的间距寻找上颌磨牙的根管.进行有效的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汉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底与釉牙骨质界的位置关系,为牙体牙髓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汉族受试者CBCT影像男、女各210例,按年龄分为6组,15~24、25~34、35~44、45~54、55~64和65~74岁.采用配套软件处理获取的下颌第一磨牙影像资料,测量牙齿中轴线上髓室底到釉牙骨质界连线的垂直距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轴线上髓室底至釉牙骨质界的垂直距离,颊舌向正中面男性(-1.24 ± 0.56)mm,女性(-1.31 ± 0.69)mm;近远中向正中面男性(-1.67 ± 0.63)mm,女性(-1.70 ± 0.63)mm,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年龄增长,髓室底向冠方移动,二者间距有缩小的趋势,与年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汉族人下颌第一磨牙髓室底位于釉牙骨质界连线根方3mm区间内,两者间距随年龄增加而缩小.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离体上颌第二磨牙髓室底形态特点及根管口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上颌第二磨牙的髓底形态特点及根管定位。方法51颗离体的上颌第二磨牙,其中5颗牙齿拍常规的烦舌向x线片,牙齿均用金刚钻在喷水下依釉牙骨质界横断牙冠(cememo—enamel junction,简称CEJ),取根侧部分为实验样品,用放大镜观察髓室底的解剖形态和根管口的位置。髓室底沟分5型。结果根管口总是位于髓室壁和髓室的交汇处,或位于牙根发育融合线的顶点。髓室底沟呈“Y”型的牙齿28颗(占55%.28/51),呈“7”形的牙齿11颗(22%),上述根管口均与牙根发育融合线相接,远中烦舌沟的牙齿5颗(10%),近中烦舌沟的牙齿1颗(2%),2个根管口的牙齿6颗(12%)。结论由于x线片上有时很难准确显示上颌第二磨牙牙根的形态,修复性牙本质或矿化常闭塞根管口,应该仔细地进行x线片阅读和临床探查,防止根管遗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弯曲发生情况、弯曲位置、弯曲方向及弯曲程度。方法:收集南京地区80例上颌第一恒磨牙,在根管中分别插入15#~20#扩大针,拍摄近远中向和颊舌向X线片,用Photoshop6.0软件测量分析根管弯曲位置、弯曲方向和弯曲角度。结果:1)上颌第一磨牙腭侧根管通畅、较直。2)远中颊侧根管在近远中方向有80%,颊舌方向有45%出现大于5°的明显弯曲,弯曲位置多位于根中1/3,且近远中向的弯曲明显大于颊舌向(P<0.05)。3)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颊侧根管在近远中方向、颊舌方向分别有82.5%、77.5%出现大于5°的明显弯曲。两个方向上的弯曲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4)本研究中有35%的标本探通了近颊根舌侧根管,其在近远中向、颊舌向出现明显弯曲的比例达91%、83%。结论:上颌第一恒磨牙四个根管在近远中方向、颊舌方向均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第二弯曲出现的情况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人胚第一恒磨牙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扫描电镜方法观察人胚9月龄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釉质表面结构。结果发现,有三种不同的形态结构,即(1)蜂窝状区域;(2)条索状区域;(3)絮状区域。蜂窝状区域主要位于窝沟底部,絮状结构区域和条索状区域位于窝沟裂隙的两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医师探寻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MB2根管口的可靠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不同医师探寻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MB2根管口的可靠性。方法:100个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开髓后,两名医师2次独立探寻MB2根管口,2次间隔2周,用Kappa分析法评价其一致性。结果:MB2的平均发现率52.3%,2名医师2次比较的Kappa值分别为0.701和0.678,属高度一致性;同一医师自身前后比较的Kappa值分别为0.861和0.844,属极好一致性。结论:MB2在上颌第一恒磨牙中比较常见,不同医师不同时间对离体磨牙MB2根管口的判断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患者,闫某,女,7岁,1周来右上后牙咀嚼痛,检查:双侧上颌第一恒磨牙均近中倾斜,近中边缘嵴卡在第二乳磨牙远中颈部,远中边缘嵴已萌出,乳磨牙叩诊感痛,松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碘仿治疗乳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乳磨牙髓腔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在儿童龋病治疗中,乳磨牙髓室底穿孔并非罕见。处于替牙期的乳磨牙髓室底穿孔的治疗对保护下方的恒牙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虽多为单根,但根管解剖复杂,其双根管发生率很高,但三根管较少见。现报告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三根管并进行去髓术的一个病例。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方法探查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口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比较临床上不同探查方法探查根管口的效率。方法 :采用肉眼观察 (上颌位 )、肉眼观察 (直视位 )、放大镜观察、# 15K型锉探查、牙科手术显微镜观察研究 80个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的髓腔系统。结果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有较高的多根管口率 ,五种方法多根管口的发现率分别为 :30 %、30 %、30 %、5 1.2 % ,6 6 .2 % ,K型锉和牙科手术显微镜多根管发现率与前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K型锉与牙科手术显微镜多根管发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手术显微镜还发现远颊根双根管口率为3.75 %。结论 :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系统复杂。临床使用小号K型锉能发现绝大部分根管口 ,而使用牙科手术显微镜对于完善的根管治疗术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18.
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口形态、位置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口形态和位置关系,为根管治疗时寻找根管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目镜配置测微尺的XTL-2型体视摄影显微镜,观测42个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口形态及其与髓室底截面形态和髓室底沟的位置关系。结果 ①上颌第一磨牙根管口可呈长条形、卵圆形、圆形、哑铃形和肾形;80.95%含3个根管口,其远颊根管口孔径最小。②近颊根舌侧根管口的出现率为14.29%。③骶室底截面呈长方形和圆三角形的占76.19%。结论 ①寻找根管口可综合髓室壁夹角、根管口间距及髓室底沟的走各进行;②上颌第一磨牙的第四根管口的出现率约为15%。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观察不锈钢支架封闭乳磨牙髓室底穿孔的临床疗效,评价不锈钢支架用作髓底穿孔屏障材料的作用和牙齿的抗压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制作模拟髓室底穿孔模型,分为两组,第一组在模拟髓室底穿孔处只用玻璃离子充填;第二组采用不锈钢支架加玻璃离子充填,测试其抗压强度.选择临床68名(男37例,女31例,年龄5~10岁)乳磨牙髓室底穿孔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封闭穿孔区;实验组在药物封闭的基础上,放置不锈钢支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有支架组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无支架组(P<0.01);术后1年临床治疗成功率,有支架组明显高于无支架组(P<0.05).结论:不锈钢支架联合修复乳磨牙髓室底穿孔,即增强了穿孔区充填材料的抗压性,又增加了牙齿的抗压强度,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