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何薇  张玉勤 《护理研究》2013,27(21):2262-2263
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大腿疼痛、压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双下肢垂直悬吊皮牵引是治疗婴幼儿股骨干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适用于2岁以下的患儿。由于患儿年龄小,治疗过程中配合欠佳,所以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对治疗有很大的帮助。我院急诊科采用双下肢垂直悬吊皮牵引治疗婴幼儿股骨干骨折,通过合理治疗与护理干预,效果满  相似文献   

2.
儿童股骨干骨折较为多见,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双腿垂直悬吊皮牵引及弹性髓内钉治疗都是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1-2].由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欠佳,所以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本院2003年8月~2008年10月采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双腿垂直悬吊皮牵引66例、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12例,无1例因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儿童股骨干骨折较为多见,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双腿垂直悬吊皮牵引及弹性髓内钉治疗都是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1-2]。由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欠佳,所以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本院2003年8月-2008年10月采用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双腿垂直悬吊皮牵引66例、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12例,  相似文献   

4.
周云凤  梁培荣  江文婷 《全科护理》2016,(16):1716-1716
正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大腿疼痛、压痛、肿胀、畸形、活动障碍。双下肢垂直悬吊皮牵引是治疗婴幼儿股骨干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其中有效的牵引对患儿的恢复和预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护理关键是注意患儿臀部离牵引床的高度,以达到有效牵引~([2])。牵引重量双下肢要相等,以患儿臀部离开床面2cm~3cm为宜。患儿臀部抬得过高反牵引力过大,会引起断端分离,影响骨折愈合,且  相似文献   

5.
双腿垂直悬吊皮牵引是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的常用方法之一。2001~2007年我院采用垂直悬吊皮牵引的方法治疗外伤性新生儿股骨干骨折43例。针对患儿在牵引中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性别无差异,产伤30例,左侧19例,右侧11例。胎位情况:臀位16例,足位3例。头位6例,不详者5例,剖腹产者16例,超过50%。压伤13例,年龄3~25d,平均12d。左侧8例,右侧5例。骨折部位:上中33例,中段8例,下段2例(均为股骨远端骨骺分离)。除2例股骨远端骨骺分离和4例横断骨折外,其余37例均为小斜形骨折,即不稳定性骨折,43…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本院小儿股骨干骨折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通过有效护理,患儿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无髋关节活动障碍,无跛行,功能完全恢复.认为通过有效的护理,能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陈玉梅 《护理学报》2005,12(11):49-50
笔者报道了66例婴幼儿患者股骨干骨折采用双下肢悬吊牵引治疗的护理。牵引前做好皮肤护理及家长的健康教育,牵引后注意牵引效果,观察肢端血运,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指导。66例患儿随访1~2年,骨折愈合良好,成角畸形消失,无旋转畸形,无髋膝关节活动障碍,无跛形。  相似文献   

8.
谢辉  董林 《当代护士》2004,(12):35-37
新生儿股骨干骨折是产伤所致的长管状骨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约为0.13‰[1].常规治疗采用在自然环境下悬吊牵引的方法,此法使新生儿的保暖及护理难度大大增加,维持良好的复位有一定的难度,有时因保暖措施不够,新生儿肺炎患病率增加,延长了患儿住院时间,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针对此种情况,我科采用暖箱内垂直悬吊牵引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3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制可移动垂直悬吊系统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的13例股骨干骨折患儿均采用自制可移动垂直悬吊系统牵引复位,二期改用支具外固定治疗。随访患儿患肢功能,观察患儿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13例患儿均获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患儿随访时间为5~13个月,平均8.2个月;住院时间2~5 d,平均3.1 d。X线片提示患儿在骨折后44~68 d达到临床愈合,平均55.2 d。13例患儿中,因皮牵引出现张力性水泡1例,健侧肢体皮肤牵引脱落1例。末次随访时患儿患肢功能良好,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均为优。结论自制可移动垂直悬吊系统联合支具对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效果较好,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且舒适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骨干骨折采用双下肢悬吊牵引法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18例股骨干骨折新生儿采用双下肢悬吊牵引法治疗的护理记录及临床资料,总结股骨干骨折新生儿的护理要点。结果:18例股骨干骨折新生儿中,3例出现牵引处皮肤小水疱,3例合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经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5例X线拍片提示对位、对线好,达到临床愈合出院,13例分别于出院后继续小夹板或支具固定,X线片随访3~6个月,发现小儿双下肢活动自如,长度一致,无成角畸形。结论:双下肢悬吊牵引法是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的常用方法,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的修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医院的治疗护理和家庭的延续护理是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收治的16例年龄在75岁以上的股骨粗隆间非稳定性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皮牵引护理,内科疾病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并发症护理,早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16例患者术后4~8周能扶双拐行走,1年后能弃拐行走,随访6~28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7.5%。结论:对高龄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加强卧床期护理,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缩短卧床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From August 1973 through August 1976, 55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in children were treated by manipulative reduction and immediate application of a double hip spica cast. All had satisfactory results and none had serious complications. Data from the study support our opinion that the immediate spica system i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these fractures and that traction methods should probably be abandoned as definitive treatment of a femoral shaft fracture in a chil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Orthofix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股骨干、胫骨干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用Orthofix外固定架治疗股骨干、胫骨干骨折患儿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9例均获得骨性愈合,优良率为100%。结论:Orthofix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股骨干、胫骨干骨折是一种损伤小、对骨折处生理影响小、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的手术,同时作好手术前后的护理以及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是患儿全面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经验与方法。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和功能锻炼指导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复位及固定良好,均骨性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股骨骨折移位、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均未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股骨颈骨折常见的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以保证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安全,促进骨折愈合,提高骨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跟骨牵引植皮术在重度腘窝瘢痕挛缩畸形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探讨。方法对37例在我院就诊的重度腘窝瘢痕挛缩畸形患者进行跟骨牵引植皮术,总结合理的护理措施,观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及美容效果。结果 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跟骨牵引植皮术,皮瓣成活率达100%,仅1例患者出现足跟部压疮,未出现创面感染。功能及美容评价优良率达91.9%。结论跟骨牵引植皮术应用于重度腘窝瘢痕挛缩畸形效果良好,通过合理的护理方法促进了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同时也达到了较好的美容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弹性髓内钉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7年7月33例儿童股骨干骨折患儿采取C形臂X线机引导下行闭合复位小切口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结果:本组33例经平均9.5个月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0周。下地完全负重时间4~15周,平均7周。根据Flynn提出的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评分标准,本组33例患儿的治疗结果全部为优秀,没有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感染等。结论:适当合理地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安全、微创、愈合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35例股骨干粉碎性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的护理资料,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患者入院后予以术前心理护理,加强术前宣教;术中加强呼吸道和体位管理,术后予以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及时恰当康复锻炼。结果:1例死于肝破裂,34例行股骨干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其中1例死于胸外伤继发呼吸衰竭,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深静脉血栓、腹膜炎和腓神经麻痹各1例,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规范股骨干粉碎性骨折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相关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股骨干骨折对于儿童来说是较常见的骨折之一,根据年龄,骨折情况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目的:观察运用成人肱骨干重建钢板置入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骨一科收治的32例单一性股骨干骨折儿童,男20例,女12例;年龄5~8岁,平均6.7岁;均采用切开复位+成人肱骨干重建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切口长度依据骨折类型尽量最短.所有病例根据临床及放射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记录患者在置入前及置入后3d的主观疼痛情况.结果与结论: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所有骨折于术后一两个月临床愈合,术后4~8个月骨性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术后出现患肢短缩3例,短缩0.6~1.5 cm,平均短缩1.1 cm.其余病例出现患肢不同程度过度生长,增长0.3~1.2 cm,全组29例平均增长(0.640±0.312)cm.术后3 d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疼痛测量值变小.患肢活动范围增加,全部病例疗效满意,无切口感染及骨感染,无钢板折断及再骨折.提示成人肱骨干重建钢板适用于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