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6例股骨髁上和间骨折中,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14主中先固定单髁,再固定双髁,再固定双髁,再与髁上固定,主要用“L”型钢板、钢板+螺栓固定。结果:10例基本达解剖复位,膝关节功能良好者75%,认为股骨髁部骨折应手术治疗,“L”型钢板外髁打入庆按照AO定位方法进行,股骨髁间严重粉碎性骨折者应延迟2周左右再手术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3.
4.
我院自1983年4月至1999年7月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不包括肱骨髁上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和行闭合复位治疗的病例)采用肘外侧切口治疗120例,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股骨多段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将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带锁髓内钉组与解剖型锁定钢板组,在对其进行的对症手术治疗中分别使用带锁髓内钉及解剖型锁定钢板进行手术固定;术后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观察疗效。结果带锁髓内钉组有效率84.62%;解剖型锁定钢板组有效率92.3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对股骨多段骨折均有较好疗效,但后者手术时间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正中切口联合外侧髌旁入路治疗股骨髁间髁上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22例股骨髁间髁上骨折患者的疗效,其中采用正中切口联合外侧髌旁入路12例,常规股外侧切口入路10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种手术入路对手术时间、术后骨折X线、骨折愈合情况等指标的影响及对HSS评分的影响[1]。结果:术后患者均定期随访,时间6~24个月不等,平均12个月。正中切口手术时间70~140 min,平均96 min,术后X线评价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位置佳,骨折愈合时间8~12个月;常规外侧入路手术时间80~135 min,平均93 min,术后X线评价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位置佳,骨折愈合时间8~12个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中切口入路组膝关节HSS评分为(93.5±4.2)分,显著优于常规入路组(88.3±4.0)分(P<0.05)。结论:膝前正中切口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对周围软组织牵开剥离少,充分暴露骨折端可直视下复位骨折端,缩短了手术时间,可早期活动膝关节,避免关节僵硬,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用于治疗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的内固定器械一双扁形髓内钉系统(DFIS);从生物力学角度比较了DFIS与L形髁钢析、Ender钉、Rush钉的非破坏性抗弯及破坏性抗扭性能。结果显示:DFIS的抗弯抗扭性能优于Ender钉及Rush钉,过伸抗弯性能与L形褓钢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经临床应用20例,18例获8~44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优9例,良6例,一般3例。该器械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损伤小,术后不必外固定,可早期负重,能用于股骨髁上及髁间各类型骨折。  相似文献   

8.
桡骨下段骨折是非手术治疗中最常见的骨折。大部分的骨折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或小夹板外固定,一般可取得良好效果。但对部分复杂型骨折,手法复位后固定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本科从2000年共收治35例手术治疗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般资料:我科共收股骨髁上与髁间骨折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1~65岁。均为车祸造成。我院采取动力髁螺钉手术,交锁髓内钉固定,股骨髁支持钢板固定,效果满意,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附2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邝炯祥  庞瑞华 《广州医药》1997,28(3):32-33,F00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8月-2014年4月在临床中应用切开复位结合股骨髁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1例,闭合性骨折18例,开放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经过一期清创缝合使其转变为闭合性骨折。按Müller分型:A2型6例,A3型4例,C1型2例,C2型4例,C3型5例。结果:术后患者平均随访5-20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采用Lysholm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4例,良4例,可2例,差1例。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局部脂肪液化坏死,通过换药愈合,其他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切口皮肤坏死、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及随访期内死亡。结论:应用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Müller分型A2、A3、C2、C3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绪奎  赵云成 《中外医疗》2010,29(16):19-19,21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4月我院对22例股骨下端骨折应用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经平均1.3年随访观察,所有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功能恢复按Merchan等提出的功能评定标准,优8例,良10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82%。结论股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使患者早期活动膝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下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可用于A型和部分C型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病人护理体会,为进一步提高该类手术病人的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促进其早日康复,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 38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8例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及手术前后整体护理,患髋功能得到改善,临床症状消失,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减轻了痛苦,缩短了卧床及住院时间,促进了功能恢复,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病人实施的整体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髁间及髁上粉碎性骨折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DCS治疗股骨髁间及髁上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采用动力髁螺钉固定术治疗。[结果]优5例,良18例,一般6例,差1例。[结论]DCS治疗效果良好,能达到固定牢固、降低术后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95°接骨板与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股骨远端逆行髓内钉与动力髁(DCS)固定股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特征,比较两种内固定物固定股骨远端骨折的初期稳定度。方法:15具人造股骨随机分为逆行髓内钉组、DC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具),逆行髓内钉组与DCS组制作髁上骨折模型后分别应用逆行髓内钉固定及接骨板固定,对照组股骨不作任何处理,应用生物力学测试仪进行轴向加压与扭转测试,比较各组轴向与扭转刚度。结果:在股骨远端骨折的固定中,逆行髓内钉可以提供与DCS接骨板相同程度的初期稳定度。结论:逆行髓内钉与DCS接骨板具有相似的轴向与扭转刚度,逆行髓内钉适用于关节外股骨远端骨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笔者医院诊治并行择期手术的84例肺癌患者, 按照患者手术方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42例患者予以传统开胸术治疗, 研究组42例患者予以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疗, 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性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开胸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及关胸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插管时间、引流量、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 研究组肺感染、肩关节活动障碍及心律失常2例(4.76%)、4例(9.52%)、3例(7.14%)均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19.05%)、12例(28.57%)、10例(23.8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外侧小切口术治疗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显著, 患者术中切口较小,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经验和体会。方法:以本院2009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即实施切开复位,再用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果:经过外科手术的针对性治疗,疗效为优者19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0%;无一例患儿出现关节僵硬、肘内翻等情况;神经损伤患者在术后3个月以内全部恢复;配合功能锻炼,全部患儿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儿童患者,根据患儿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合的治疗时机,并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 分析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骨外科收治的1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70例和Orem自理模式组80例.观察两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优良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Orem自理模式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下床活动时间(6.0±2.2)d、住院时间(20.0±2.5)d均低于对照组(9.7±3.2)d和(26.2±3.4)d,Orem自理模式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优良率90.0%均高于对照组70.0%,Orem自理模式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1.3%低于对照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以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提高预后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78~84岁,平均80.2岁。骨折类型AO分类:A1型4例,A2型9例,A3型3例。结果:经过6~30个月的随访,16例患者无术后髋关节活动疼痛,再骨折及关节脱位,松动等并发症。1例皮下淤血,经清除血肿后,切口延迟甲级愈合。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可早期活动,只要无绝对手术禁忌症者,均可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来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 2002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31例,男2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5岁(19~61岁).骨折类型按AO分类:A1型16例,A2型9例,A3型6例.术后早期膝关节行CPM功能锻炼.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19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9~22周,平均13周.根据Merchen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1]:优19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3%.结论 闭合复位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损伤小,固定牢固,术后早期可进行膝关节活动及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及膝关节功能的满意恢复,是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